在动感中审美,审美如何在动感中进行就成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课题。即:追求传播动感画面美,这是影视传播美学的要点所在。只有在动感画面上有所突破,才会在影视传播上有新的尝试、新的突破。活动影像的出现与静态摄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为明显的便是,“几乎每部电影开场的第一个镜头总像一张照片,然后,魔术似的使画面活动起来,这种做法公开宣称了静态摄影与电影其实是共生的,它确认照片是埋藏在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①影片中的运动往往是复杂的,它还取决于使用怎样的镜头来达到怎样的效果,运动是生命的特征。马尔丹曾说:“运动正是电影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②这种运动是时空的,对画面美的追求离不开动感画面的作用。画面中人物最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不是对话中的语言,而是观众求之不及的动作。所以,在2004年的贺岁电影中有一个生动的运动画面可以算作一个永恒的经典,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十面埋伏》中打鼓的动感画面,在动感中把美的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虽过目而不忘。这是一次极其成功的尝试,既体现了演员的功力,又体现出导演的独具匠心,准确地传达了影视传播独特的审美意蕴,媒介具有了与生命同构的特质。严肃的艺术家总是要不断地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寻求推陈出新的方法,力求把人们熟悉的事物在动感画面中展示得新颖和出人意料。动作不是依附于影视画面,而是应该处于主导地位,目前中国影视画面所缺少的就是动作本身缺乏表现力度,动作又是多方面的。
① 王亚维译,《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远流出版社,2000年版。
② 马尔丹:《电影的预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影视传播是语言的艺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很大的作用。影视语言有它独特的个性:简洁、明快、亲切、容易理解、生活化。语言是影视传播艺术的重要特征和手段之一,同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传播的外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说:“思维本身的要素,思维的生命表现的要素,即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听其言观其行,传播中的人的言行按题材、情节、人物大都有个调调。影视语言的元素是构成影视语言的最小单位,元素自身含有全息的信息,有生命的流动。编导们都是用语言的丝丝缕缕精心编织成的情感网络来扣动观众的心扉,引人入境。古人云:“一言之善,贵于千金”,值得回味的语言是多方面的,最精彩的是隐哲理于生活,含深刻于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语言会连带角色萌生美感,再借助传播的广泛魅力让人久久难忘。
影视传播中的人物语言经过导演、演员的再创作能够营造出特殊的氛围并入口入心。精彩的、经典的影视语言是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的,无论国内的、国外的,都能成为一种财富被消化吸收,有的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成为“口头禅”,丰富着我们的语言表达,传达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久远的、普及程度最高的恐怕要算那句“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它来自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中的华西里耶夫之口。这句话伴着年老的、年少的渡过了那个困难时代,成为他们在困境中自嘲、自慰、自爱的名言。近的可数冯晓刚导演执导的《手机》中那句“做人要厚道”。几乎成了大街小巷的调侃流行语。语言的魅力借助于现代传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威力。让人浮想联翩,让人忍俊不禁,让人沉默回味,让人悟出道理。桂青山先生说:“如何选择最具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是所有编剧都重视并极力追求的。”所言中肯适用。人物语言应该符合人物的教养、身份、处境,什么人演什么戏,什么人说什么话,才能突出个性,增强传播魅力。
优秀语言的魅力也就是影视传播的魅力。影视传播的语言要通俗、要包容、要浓缩、要有戏,还要真实,既有内涵的稳定性,又有生命的活跃性。这样的语言就是美学意义上的“美”的语言。影视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要保持一种亲切感、亲和力,追求现代意识及散文式的美感,挖掘影视艺术语言美学上的独特魅力和潜在优势,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作品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就在不言之中了。语言美学是现代影视传播特性中的第二个关键。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所说:“在艺术所用的感性材料中,语言才是唯一的适宜于表示精神的媒介。”
从审美角度来说,观众的受传美感,除了传播的内容撩人心弦,就是来自传播的语言表达。近几年的电视剧中,李少红导演执导的《大明宫词》就是运用了莎士比亚式的华丽语言,结果出人意料,一炮走红,深入人心,语言的魅力为这部电视剧增加了不少收视率。这也是因为受众的水平已经整体提高,有绝大多数的观众对这种华丽的语言方式表示欣赏与认可。这是传播与观众的审美在新时期的新契合。高尔基谈到语言运用时曾经引用过一个谜语来表示: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谜底便是“语言”。高尔基在这里的意思是说,美的语言能像蜂蜜一样“粘住”读者,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念津津乐道。影视传播的语言美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内容也十分广泛。重要的是体现出传播语言的本质特征,抓住其特殊性与内在精髓,“纲举目张”就会显示出传播中语言美的特质来,对传播的内容也刮目相看。“美则爱,爱则传焉......故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第一,影视传播中的新闻语言是特殊的语言,要有客观性:这是新闻传播中语言美的一个突出特点。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它们是现实的表现。”这也是新闻语言的独特要求。美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让事实来说话”,表现它的语言就应该像真理般公正、朴素,像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和谐。
第二,传播语言审美的具体性。具体的语言描绘具体的事物与现象,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就是如此。
第三,传播语言审美的通俗性。影视是大众的,大众是多层面的,任何的孤芳自赏,都是把普通观众拒之门外的最好办法,这里包括使用普通话,减少复合句,去除古文,如此,健康的、大众化的语言,才会带来正面的审美效应。
第四,传播语言审美的简洁性。简洁作为美学内涵,最早始于科学美学,科学美学来自自然界最简单、最优化系统的发展,因为自然界的构造最节约、经济,传播语言的妙处同样也在于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清新明快,简洁自然。如契诃夫所说“简洁是天才的姊妹”;苏东坡所说“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仅十个字尽展黄河的雄浑与壮阔;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仅七个字便描绘出大好、鲜活、美丽绝伦的江南风骨,即为简洁。
第五,传播语言审美的时代性。与时俱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才是源头活水,可以体现出本时代的风貌。新世纪,影视传播中的新生语言会更加层出不穷,而这些新生语言会通过影视传播广泛流传,充分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并且入口入心。
第六,影视传播语言审美的幽默性。幽默属于审美范畴之一,幽默有很多种,幽默的语言是以幽默的形式来充分地表达思想内容的一个手段。任何传播一经注入幽默的语言因素,内容随之就会神采飞扬、生动活泼、引人愉悦。幽默源远流长,它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在劳动创作和日常生活中,从狩猎或游戏、舞蹈动作中逐渐探到了幽默的乐趣和意义。从中观照到自身的智慧与力量,产生了审美愉悦,获得快感、美感,幽默便成为了审美对象。幽默传播是一种快乐传播,“快乐传播”使得影视传播更富于可听、可视的审美意趣,字里行间,妙趣横生。
影视传播是一种多样统一,这是美的最高级。多样统一法则的形成是和人类自由创造内容的日益丰富相联系的,人们在创造一种复杂的产品时要求把多种的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既不杂乱,又不单调,形成整体的和谐。多样统一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影视审美是现代人最常见的、最便捷的、最实惠的审美方式与审美形态。它是观众对影视形象多样统一的总体体验和理解,是一种主客观的交流与二度创作,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回归感性又上升到理性的过程。
比起最初的影视传播,数码技术的发展又赋予了影视传播以新的审美特征。
(二)传播与电子“技术美”的关系
一个多世纪之前,作家福楼拜曾预见了技术和艺术的未来:“艺术愈来愈科学化,而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①技术在艺术领域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最早的电子音乐,它具有奇特的表现力,它能利用电子发声合成装置,制造出优美的歌唱、动听的禽鸣、难以想像的山呼海啸、瀑布流泉、地裂天崩,几乎一切特定的音色都可以制造出来。这种巧夺天工的艺术效能,没有先进的电子技术作基础是不可想像的。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②纵观中外艺术发展的历史,技术对艺术发展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事实。
科学和技术不是同时出现的,在以往的书中大多笼统地把科学和技术相提并论,技术古已有之,而科学这个术语运用得比较晚。科学讲究认识世界,技术讲究改变世界,科学讲究发现,技术讲究发明。科学有对与错,技术有好与坏。下面只是从技术在影视传播中的运用方面看影视传播与技术的美学关系。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包括作家、艺术家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每一个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重大科技成就的问世,都激发了各类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为艺术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唤起一阵蓬勃的生机。影视传播是建立在现代日益进步的技术基础上的影像艺术,是在20世纪风行世界的大众传播艺术,它们诞生与发展的全部历史都与现代科学技术唇齿相依,其艺术审美上的创新与技术进步也总是如影随形。几乎每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都与现代科技鼎力支持息息相关,都是新技术推动的结果。可以这样认为,离开了现代电子技术,当今的影视传播一天也不能生存,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技术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影视传播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
① [苏]贝京:《艺术与科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7页。
回顾电影的诞生与变革,它经历了四次质的飞跃。这四次重大变革无一不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匈牙利电影理论家伊夫特·皮特说:“电影在其短暂的历史进程中,为了赢得自身的解放多么顽强地斗争过,表现出多么出色的吸收和容纳能力”①,面对一个又一个电子技术的发明与创新,电影“狼吞虎咽地摄取了一切可取之物”。19世纪摄影胶片的发明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研制了“活动电影机”,完善了电影器械的发明,于是他们制作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完成了电影的银幕放映,标志着电影“默片时代”的正式开始。
《火车进站》首先使用了一个大景深镜头,表现远景中空荡荡的火车站,随后出现一个推着行李车的搬运工,接下来是地平线上出现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很快黑点就占满了银幕,简直向观众开过来,让人们为之一惊。《水浇园丁》则是开了喜剧故事的先河。影片简单明快又富有趣味,主要是电影情节的成功叙述。一个儿童踩住了一个胶皮水管,浇水的园丁误以为水管出了毛病,于是便解开捆绑好的水龙头进行检查,不想这时水突然从水龙头里喷射出来,浇了园丁一脸。《水浇园丁》最早用电影来叙述故事,为以后的电影艺术开辟了道路。这时电影完成了它的第一个阶段。
19世纪末发明的电话技术,给有声电影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二极管、真空三极管的发明,出现了话筒、扩音器,这使电影从无声到有声成为现实。这是电影技术的第一次大变革,是因为技术进步带来的第一次质的飞跃。有声电影增强了电影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能力和记录功能,从此它成了一种大众的审美娱乐方式。这时电影的功能还只停留在娱乐上,对审美还没有更高的要求。
① [匈]伊夫特:《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50页
伴随着电影审美画面的推陈出新,电影声音从单声到立体声,从模拟声到数字声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欢。今天八声道数码立体声系统使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银幕上哪怕是细小的声音。数字音响所具有的音质频响宽,失真的噪声低,动态范围大,声道间隔好的特点,为观众带来了审美的新体验。1932年,美国特艺色公司研制的彩色电影制作方法获得成功。从黑白到彩色,是电影技术的第二次大变革。“色彩美”丰富了电影摄影造型手段,使色彩成为造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传达感情、表达内涵的重要造型元素,也成为了电影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本身没有任何感情可言。从科学的角度上说,色彩不过是光的不同波长的显示,不同波长刺激视觉会看到不同的色彩。但是,从审美角度来看,各种色彩都是某种意义的代名词,具有较强的表现情感的作用。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格外注意色彩美的表意功能,强化夺目的色彩,用色彩的出神入化实现自己的意图。红色是一种充满刺激性和令人振奋的色彩,它能使人联想到火焰、流血、真理、革命。红色是张艺谋影片中的“主题色彩”,鲜明、浓重、强烈,这种色彩已经不是单纯的色彩代码,而是他影片中一个个的焦点,是有了意义与生命的代码。色彩在传播中的运用为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享受与美学思索。
电影技术在与电视的竞争中引发了第三次大变革。从50年代起,随着声学、光学、电子学、机械制造学、激光技术等技术的进步,电影朝着大画面、高清晰度、立体声等方向大跨度迈进,表现在尝试了立体电影、宽银幕电影、全景电影、动感电影等多种技术可能。从银幕大小、宽窄、影院观看环境等方面带给观众逼真、立体、刺激的现场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