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4678100000031

第31章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2)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建设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期,此时,它扬弃了秦前以宫室楼阁为主、禽兽充斥囿中的宫苑建园格式,继承汉“一池三山”的传统,开创山水园林的基本形式。由于当时国家分裂,战乱时起,社会动荡不安而玄学盛行,士人多以逃避现实、崇尚清谈,或放荡不羁,或纵情享乐。加之佛学与玄学的发达,追求清静无为、崇尚自然野趣,返璞归真、怡养天命成了当时魏晋士人的时代风尚,表现在园林艺术就是追求田园风光,体现山水画的情调。山水园林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气质、清高风骨作了最好的文化样板。这一时期的寺庙园林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隋、唐时期由于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生产力空前发展,国家繁荣昌盛,园林建筑艺术承继汉时旧制,规模浩大,极尽博大与奢华。皇家园林在此时更是蓬勃发展,不仅承袭了以水为景的造园传统,而且形成“园中园”的新的园林设计艺术。盛唐的富庶又使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进一步发展,使园林艺术进入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叠石、理池、堆山、造景等成为园林艺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法,为了追求园林的意境美,将文学、绘画中描绘的意境,融入园林的设计和艺术创作系列,并开“城是一座园,园是一座城”的“城市园林化”建设先河(如“绿杨城郭是扬州”、东都洛阳也建有邸园1000多座)。禅的意境说,丰富了我国的造园创作主题,拓宽了造园的艺术构思,为中国园林建筑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其时,几乎有一点地位的人都努力去拥有自己的家园,这就是今天我们去瞻仰许多先贤哲人时,总会走进一个园林环境的缘故。禅宗的出现与流行,禅意的融入与禅宗思想的形成,使唐代园林追求自然景色的巧妙安置,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韵味。

———五代时江南造园风气隆盛,犹以苏州之地的官僚、富豪私家园林为最。南汉主刘兖在广州建南7药洲,开岭南园林之先例。

———宋代统治阶级骄奢淫逸、贪图享乐,造园的风气有增无减,而儒士文人意识更渐浓郁,艺术风格更显儒雅,更入人性。园林建筑艺术崇尚山水传神,花木得意,体现隐逸超世、寄情山水的意趣。这一时期的园林艺术达到全盛时期,并且将园林城市的思维继续发扬光大。无论是北宋都城开封、西京洛阳,还是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均“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皇苑私园蓬勃发展,一派“十里杨柳岸,百处湖石山”的山水写意风光,诗情画意中走出生活的景象,真是“暖风吹得游人醉”。也正因南方湖光山色的天然优势,自然景观极佳,才造就了中国园林建筑史上江南园林的突出地位。

———辽金秉承秦汉的仙水神山营建模式,园林之趣不让前朝,但虽有许多画家(如“元四家”之一的著名画家倪云林等)直接参与造园活动,终因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残酷激烈,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这一时期园林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明朝由于手工业发达,官僚地主豪门竞相建造私家宅园,形成一个造园高潮。明朝造园的主要特色是更加重视“叠石”的运用,园林中大都营造出洞、谷、崖、峰,是中国园林建筑向纵深发展的时期。随着建园技艺的日臻完美和建园理论的系统完善,明中叶在苏州形成一个园林建筑高潮,园林建筑的布局理念、营造计法都成定式。明末计成园艺著作《园治》既是中国古园林建筑的指导理论,也是中国古园林建筑的历史总结。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建园最多的朝代之一,也是园林建筑繁荣兴盛的最后时期,私家园林的营造最为精彩纷呈。清代园林建筑集名园胜景于一园,以集锦式的布局方法,构造主题风景,将园林诗化,把中国的园林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中国古园林建筑的三大体系———以北京及其附近皇家园林与行宫为代表的北方园林体系(其中一个例外是西式园林建筑的圆明园,可惜被列强摧毁);以江南诸多中国私家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体系(由于郑板桥、石涛等文人画家积极参与园林建设,在清代形成江南园林三大派系特点: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岭南园林体系。

二、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类型

中国园林建筑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园林占用者身份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宗教寺观园林。

按照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按照园林形成的原因分为:自然园林,人工园林。

本书因为是讲建筑艺术,因此,只涉及人工园林,并且按一般分类形式综合成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块进行简述。

(一)皇家园林

中国皇家园林其最大特点是大(规模阔大)、贵(豪华富贵)、尊(皇权威严)、伟(壮观宏伟),主题突出,建筑点缀多姿多彩。苑囿风景虽因造园的主题不同而千姿百态,使园林各具风姿,但一般都以阔水瀚湖为中心造一方秀丽景致,再以一组最显赫的建筑物为重心构至高权威。讲究苑囿里套山水,园林中造景观,山水间有气象,山在水中,水在山外,人在景中,景在心里。并因为敬佛和拜佛的方便,常用一地三岛的布局形式构筑仙岛福地,象征传说中东海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皇家园林一般将门开在园东南隅,因为在“八卦”中东南方位是“天门阳首”,是上上大吉之位。皇家园林还以在苑囿中建造寺院庙宇来代表皇权神仙境界和神圣地位。又因要体现皇帝的威严和保证皇帝的安全,一般皇家园林的假山、树木较少。

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有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北京香山、河北保定莲花池和陕西临潼华清池等。

(二)私家园林

中国私家园林是中国士大夫营造的山水泉林之乐,因此追求一种精巧素雅、玲珑多姿的风格。尤其在魏晋时期,佛道儒相济的自然美学、玄学已经盛行,山水人文思想成为园林构思的主要艺术特征。因此,私家园林建筑开始化皇家气派为士者风度。

中国私家园林是民间住宅花园的精华,其最大特点是:善于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的园林景色,将自然美与艺术人工美有机统一,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精取神,以微取境。并以长廊、粉墙、花窗、漏棂来分隔景致,形成隔而不断、掩而不绝、欲扬先抑的深刻风格并追求淡雅幽静如山水水墨画般的情致。它没有皇家园林的那种宏大壮丽、摄人心魄,但却独具匠心,或绿树环抱,或翠竹掩映,或流水小桥,“处处虽说小,景景都是雅”。

中国著名的私家园林有以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以馀荫山房、可园、清晖园、梁园为代表的岭南园林;以恭王府萃锦园、可园为代表的北方园林。

(三)寺观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传播,寺观园林建筑普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国古寺建筑的传统宫殿式格局,又使寺院本身就具有园林特点:曲曲折折、重重叠叠,层层深入,渐渐展开;宝刹古塔映日,名树古木参天,高楼绝顶,泉流绕寺,一片梵意,佛国道境自有天地。唐宋时期,佛教、道教、儒教迅速发展,此时文人又把对山水的认识引入寺观氛围,寺观的建筑布局形式也趋于统一:一方面寺院园林远离闹市而靠近名山大川,布局以寺殿建筑为中心,不离宗教环境,追求空谷野壑的纯自然风光和释家静穆的精神特点和幽居方式;另一方面又与世俗园林的审美情趣、民居庭院的建筑格调藕断丝连,体现着一种山野的生活意味。而中国道家早在先秦时期就由于老庄的“自然妙道”而醉心于“天地之大美”,追求中国哲学精神境界,体现“道”缘与“世”俗的统一,呈现天然与人工的巧合,渲染时间与空间的永恒和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中国的园林建筑体现了儒、佛、道、俗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中国著名的宗教园林有:北京潭柘寺、扬州大明寺、昆明圆通寺等。

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