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4021000000063

第63章 眷此邦之多君子——《中卫文化纵横》跋

请允许我不按惯例写几句话,图的是直吐衷情。

1959年春到中卫。夜色中火车停下来。没有站台的路基栽着一根水泥枕木桩,上面挂着玻璃罩煤油灯。来接我们的是大木轮老牛车。脑袋里一时闪现电影镜头一西伯利亚、孔子周游列国。交代活思想,就是如此的原始。

第一次见高庙并不开放,整天关闭着,不过,有时也有人进出。有一天,礼貌地询问,能进去看看吗?答说进去就是了。进去一看,很有特色,我所未曾见过的大庙,真像布达拉宫的层叠,我欣喜。更让我惊喜的,荒凉寂静中出现了“南天门”三字,竟然是我崇敬的于右任老人所书。梁间装板上有字画,都很一般,有的很差。突然见一块字迹工稳,吸引眼球的书写,读文字诗味很浓,当是古诗。后查《唐诗三百首》《全唐诗》也没有。几十年过去了,还是没找到这“中卫山羊”诗的作者。念甚!念甚!

通读、品读学灵仁弟大着《中卫文化纵横》,盯住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感慨写作的不易。经历“除四旧”的灾难,包容、宽松、求真、存实是读者的幸运,更是曾经在中卫住过的人们的奇遇。

我留中卫40年,前20年无奈留驻,后20年不忍离开。中卫人好物好。中卫人可能大多数不曾读过《曾国藩家训》,但懂得“欲求家运绵长,弟子无傲慢之容”;可能大多不曾读过《弟子规》,但小辈多有规矩。中卫人重孝,以之为百善之先;中卫人讲因果报应,积善行德。对于行乞者,主动布施。对来中卫的一批“右派”,注意言行上保护……至于物丰,就在于她的白米白面、年种年收……

李默然老师演的一身正气,应是“爱屋及乌”,我特别爱敬李老。不止几次,常在中卫宾馆见李师一人用简单的客饭。不是有什么活动,就是他一人。我想,大概是特别喜爱中卫。李大师为“三九胃泰”做广告,得20万全给剧协,自己得40元一只半导体收音机。

苏东坡,四川眉县人。一生14次到常州。66岁时,终老于常州。为何对常州情有独钟?东坡居士云眷此邦之多君子。”

40年在中卫,我深切体会东坡居士的“眷此邦之多君子”!就是“一地的好人多啊”!所以,李默然大师会常来中卫。

旧雨新知诸师友文字丰满,简明流畅,生动平实。更多是学灵仁弟的一篇篇佳作,史实叙述准确,一份材料说一份话,风格鲜明,表现各异,令我难忘,更让我心生欢喜。衷心盼望你们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完臻,为繁荣中卫文坛、传播中卫文化艺术起到更大的社会作用。

赣迁苏学十三代谭学荣2013年5月15日于南通

谭学荣:曾为中卫县政协副主席,中卫县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中卫县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中卫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新编《中卫县志》编审、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