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生活时尚畅游精神世界
389100000045

第45章 新理论(六)

概念部分

“被动与主动”的概念(子女教育事物)

现在的教育子女方法表面看起来完全是一种主动行为。我们教他们学知识、学文艺,其出发点完全是为了让他们在将来能有更多的主动权;但是,我们忽视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忽视了他们将来将由精神世界指导物质世界,最终使这一主动“看似主动,实则被动”。其实,现在绝大多数中国家长都是从“物质”的角度思考对子女的教育的,——这是一贯的贫穷、压迫、不注重个人价值等国情决定的——这带来的是一种把物质作用几乎是完全覆盖了精神作用——个人价值无处体现,精神上受到压抑,贫穷收获的是嘲笑。

现今的主动教育理念以及方式方法可以用两个词进行总括:“牵引”和“硬塞”。

牵引:医学上对骨胳或韧带扭伤,可以用某种牵引技术来治疗,不过它有一个前题,那就是必须要有“损伤”。天气干旱,人们实施科学的人工降雨来抗旱,不过它也得有一个前题,那就是天上必须要有“雨云”。两个相识但却羞怯的男女,在红娘的牵引下走到了一起,而这同样也需要一个前题,就是他们之间得要有“情”。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可不管什么有无“损伤”,有无“雨云”,或者有没有“情”,都在广泛的使用“牵引”这一“科学技术”,可结果怎样呢?原本没有损伤的,反而给弄伤了,原本很灿烂的脸上,反而给弄得云雨连连,原本还不知情为何物,却偏偏谈起了高雅的情调。

如果说这是一种“外伤”,一阵“檐雨”,或者一段“真情”,倒也不失为一种“量”的积累,倒可能形成有益的质变,但——事实也证明了,趋势也说明了,未来也讲明了——在任何主体这里,离开了科学与自然,是绝不可能达到“正质变”的,只会是“负质变”的过程;而当这一过程完成时,是必有大面积的“牺牲者”,你我的子孙,都会身在其中。

因此,这种牵引,表面上看是一种主动行为,实际上却是地地道道的被动行为,只不过,表面上的“是是非非”需要“科学”或者需要“心”去度量。——我们再也不能相信“出发点好本质却坏”的事物能带来好的结果,因为对人起决定性作用的总是事物中本质的部分。牵引的本质作用是修复,教育的本质作用是开发个人价值;这两者实际上是对立矛盾的。

硬塞:在正规的场所,正当的时间,在非正规的场所,非正当的时间,家长总是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总是希望孩子的将来能有更多的选择权,好像家长的心里总有一个想法:就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孩子总会在某方面有出息的。同样,家长也是用自己主观上的主动压倒了孩子“自然”上的主动(孩子的“自然”是好奇心的嚣张),使孩子真正的全面发展陷入被动。他们在这种被动,在这种别无选择下,只能任凭“客观行为”往头脑中硬塞东西。这种硬塞的结果跟一个小生意人往鸡鸭的膆子里硬塞沉重的沙子没有什么两样;就连“塞多了会死” 和“行走艰难”都一样。如果非要在两者间区分出什么不同的话,那么不同的是:鸡、鸭有多少斤,能卖几个小钱?文化和艺术有多少克,能卖几个大钱——就是说它们的计量单位不同,价格标准不同。

每一个逼着子女去学习的家长,无不用“我这样做是为了你的将来着想”来“骗逼”。如果仅以“这是为你好”的意思来“相逼”的话,倒可能负面影响不是很明显,因为同样一个句子(一个意思)说多了就成了“耳边风” 了,但谁能愚蠢到把这句“毫无深意”的话挂在嘴上呢?谁不是用“某某考上了某个重点学校”,“某某现在每个月多少钱”、“某某曾经怎样用功,现在又怎样让人羡慕”等等实例来“相哄”、“相引”、“相逼”呢?甚至是煞费苦心的到处去找寻这样的资料或信息,以达到牵引和硬塞的辅助作用,或者至少让自己的话不至于一上来就成为“耳旁风”。

为什么许多中国人大体一样?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许多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就着一个模型发展。钱是生活的必须品,但幸福快乐却不是只有钱能够给予的,我们有些经济困难的家长甚至喜欢利用“经济困难”给孩子灌输一些“钱的知识”,让孩子切身体验到“钱的重要”,可结果往往是,没钱的时候,还可谈得上幸福快乐,有钱的时候,反而感到孤独和潦倒。

也就是说,硬塞知识最终给孩子的概念是:钱的重要——知识唯一的服务对相就是“钱”,而“钱”唯一的服务对象就是自己(源于“这都是为你将来好”)。请问,早早就被撵出去的幸福与快乐会像一条赖皮狗一样的回来巴结你吗?确切地说,许多人并不知道钱的作用,以及钱的外形和钱的概念,“钱”就像一个不注重外形、只有一个作用的“心脏起勃器”一样被植入他们的心中。

读书读成一个失去一般生活乐趣的书呆子的人不多,但不能说没有;读书读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的人也不多,但也不能说没有;那么,请问,既没有读成书呆子又没有读成人才的那些浩浩大军,我们怎么叫他?——常人,是的,常人。但一句“常人”难道就够了吗?难道这些常人里面就没有靠近“书呆子”的人,就没有靠近“人才”的人?有,肯定是有的,但——倒底是我文化的差劲,不是文字的匮乏,——我不知道该叫他们什么,是叫他们“准书呆子”还是叫他们“次人才”?(这听起来多么别扭,也多么不准确)。那么,我又要问了,书本成绩不错的人倒底是靠近“在一般生活中难寻到乐趣的”书呆子的人多,还是靠近“在一般生活中能够捕捉到乐趣”同时事业上也有所成就的人多?不用**调查“显示”,(现代)书本成绩较优的人,将来靠近书呆子的人数要高出靠近人才的人数1001倍——因为在现今的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经商等方面,缺少丰富的生活经验的人几乎是不可能做出超越现今的科学、文学、艺术、哲学或经商的成绩来的。(大凡在这些方面有杰出成绩的人都是书本知识不怎么行的有独立主见的人,因为——正如前所说——教育本身就具有抑制思维发展的作用)。

最后请问,我们在子女教育上极其主动的行为是不是让“教育的作用”变得狭小,甚至在拓展负作用?是不是在把另一主体的主动慢性扼杀,把它(也许是)永远置于被动?是不是把一个还在肚里的生命就变成一个债主,或是把一个新取的名字变成一个有着不断增加金额的银行户头?是不是让一个“生活在生活之外”的人为一个即将“生活在生活之处”的人做牛做马,并在有生之年尽最大可能帮助一个从“教育流水线”下来的书呆子或准书呆子余下的生活?是不是让一大批原本喜欢规矩、礼仁的儒士变成了喜欢牌局、饭局、和影响全局的人?等等、等等。反正这一“主动”的本质在我看来不叫主动,而是千真万确的被动行为。或者进一步说,只是遵循了历史规律(而不是自然规律),在走着它的量变过程。

从“知识”这一大的概念来讲,当前知识总量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繁多的时候,而人要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学到它的万分之一,几乎就是妄想,而我们的教育却希望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就把这“万分之一的希望”实现,这多像那个“国家主席的现职不敢想”,反对早已不存在的皇帝宝坐虎视眈眈。“知识”无疑也同其他事物一样是从“精繁”到寻常的——精繁的知识在不断地产生,原本精繁的知识又在向寻常发展——可我们的学生连许多简朴的寻常知识都没有弄明白,又怎能掌握一些“准寻常”或“次精繁”的知识呢?更别说直接产生精繁的知识了。换一个角度说,现在的学生主要是同人类知识的“中断”打交道,对远古的已经变成寻常的知识知道得很少,这必然导致掌握中断知识的难度,也必然阻碍对“前沿”知识的拓展和创造。因此,不管从适用性还是基础性来说,“寻常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生活在生活之外的人”,就是指遗失了寻常性的生活知识和人的根本性的东西,这类人即使有百万资产,也未必会生活、会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从“成就”这个角度说,谁不想自己的子女将来有成就。但是——“天才”是没有的;这一点许多家长也做了回答:“我们不要孩子成为什么人物或有多大成就,只希望孩子能够幸福快乐”;可要不了多长时间(现在就已经出现了),有些家长又开始这样说:“我们也不指望孩子有多少幸福和快乐,只希望他(她)能平安无事就行了”。——但最后是否真的能平安无事呢?——这说明了什么?难道说明他原本就不指望孩子成为“人物”?不!这说明了“看不到希望后不得不层层地降低希望值”,以做到提前给自己打一针“失望”的预防针,免得到时心理承受不了(狭意理论中的退路和自我安慰)。(——当然,他们的“幸福和快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与快乐,而是一个建立在金钱,地位上的相对狭义的概念——做此说明也是想区分一下通常说的“幸福与快乐”的本质在广义上还存在较大差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层层降低希望值”也是一个不幸的“内在量变过程”,一个不易形成质变的量变过程)。

从“合理”这个话题来说,人做什么工作拿什么钱这在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合理性,商品的价格和利润之间也存在相应的合理性,以及支出与收入,或者各种法规都存在相应的合理性。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合理”都是相应的,它们没有定式或者公式,客观上的相应变化就会导致合理性的相应变化。某一种教育理念按理说也应该具有它相应的合理性,但显然这种合理类似于宏观调控前的平衡与合理。因此,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

虽然人的进化速度是递进的,是与物质发展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与发展的,但人的进化速度总体上却不如客观事物的进化(进步)速度快,(这主要是“懒惰”的功劳);这就会造成“人”对客观事物的激烈变化一时难以适应,难以适应通常都会给人带来一定的盲目性,这就像一个突中“五百万大奖”的穷人,对财富的激烈变化一时难以适应,并由此造成一时的盲目性,“错误与矛盾”往往会在这种盲目中产生,而消除“错误与矛盾”往往又意味着回到“合理的轨道”上来。——清政府最后决定不造铁路是因为相关物质、相关知识没有跟上,并最终灭亡;这是因为“没有物质”就“没有认识”,接着也就“没有轨道”,也就“没有条件回到合理上来”。——因此,突然改革开放,突中百万大奖,必然要产生激烈变化,必然存在盲目、错误和矛盾,但好在有一条合理的轨道架设在那里,即:有了物质发展与进步。就是说,等“激情”过后,“宏观调控”来了;等错误、矛盾消除的时候,“相对合理”来了。所以,我们应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没有物质(像“心中只有自己”或“心中只有钱”一样),必然没有认识,也必然向着灭亡而去。反过来,物质来得太快,又必然导致盲目认识,必然带来错误和矛盾,但只要面对错误和矛盾又必然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进步。进一步说,“物质发展停顿”和“物质发展太快”本身就存在着各自的(孑然相反的)道路。即:前者向着黑暗而去,一切浑浑噩噩,只等量的最后一变;后者向着光明而去,只是路上坑坑洼洼,不时有错误和矛盾从路旁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