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与孩子一起成长
3699700000008

第8章 教育论谈:教育我主张(6)

文化是特质性东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基因,比如日本文化的内核是集团主义,而犹太人信奉是阿多奈神的庇护,那中国人呢?更多的体现在对儒家思想的传承。这文化的不同,也会给人不同的观念,因此要学会扬弃,记得小时候我读过一则故事。

故事讲的是,东欧一座城市,在城东和城西各修了一条新马路。犹太人在西边,中国人在东边,各开了一家修车店。他们的价格都很公道,服务也非常好,两家店的生意都很红火。不久,另一个犹太人在西边发现人们来修车时,常常要费时等待。他就在修车店旁边开了个餐馆,专营犹太美食,不久就生意鹊起。而在城东,另一个中国人看修车生意好做,就在街对面克隆了一家新店。为了招徕顾客,他按照对面老店的价目九折收费。两家店的关系有些紧张,但大家的日子还能过。

又过了一阵子,另一些犹太人看城西的人流越来越多,就开起了超市,建起了住宅、教室、学校,西边慢慢形成了一个繁荣的新兴社区,房地产业开始增值。而东边,更多中国人来开修车店,价格战变得白热化,每家店都偷偷在客人面前诋毁其他同行。为了控制成本,店主不惜克扣工资甚至偷工减料,高水平技师流失到西边犹太人的修车店,不在乎价格而在乎质量的客人也不来了。慢慢地高价车、新车都到城西维修保养,尽管那边修车的平均价格是城东的3倍;二手车、廉价车都到城东,尽管他们的服务令人不满意但毕竟收费低廉。于是,犹太人的修车店盆满钵满,而城东的中国人虽然很辛劳却仅混个温饱。

最先在城东开店的那个中国人,下定决心贷一笔款,把自己的店搬到城西去。他假装顾客到犹太人的店考察,发现犹太人用赚来的钱买断了几项专利,修车的效率提高了5倍,质量提高了3倍。而此时城西因为成了商业旺区,房价和房租都上涨了120%。中国人发现,如果在犹太人的店铺旁再开个店,凭他现在的资金和技术只有死路一条。中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论聪明和点子,他不输给犹太人;论勤奋,他干活不比犹太人少,甚至把犹太人用来念《圣经》、守安息日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之所以经营惨淡,是因为中国人不凭自己的本事创业,而想的是把前面的拉下来,让自己去抢到发展的机会,结果是谁都没有抓住发展机遇,而犹太人注重自我能力的开发,追求资源的充分利用,结果都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归总起来就是,智慧的犹太人注重互相补台,聪明的中国人强调相互拆台。所以,我在教育孩子时,一直要求他要坚持扬弃的原则,主动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思想,而且在成长或创业的道路上,一定要多做补台的工作,这样既为对方做大创造了条件,又为自己做强优化了环境和开发出了更好的资源。

智慧点经:只给孩子搭平台,不给孩子建高台,这样他会永远做到从零开始,遇到挫折便会轻易越过。而送给孩子有用的思想,就是为孩子成长搭建平台的最好礼物。

过程也是一笔财富

对人的评判而言,多是注重结果的,这是中国文化的使然。所以,我们多少有失对过程的重视。之所以提及到这个问题,是因为自己从学校到社会,一路走来,对成长过程的认知,有了全新的认识,因为我和其他的人一样,昔日特别重视结果管理,对过程漠视不见。后来才发现,其实过程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过程是财富,也许很多人都不甚理解和赞同,甚至会说,即使你付出再大的努力,只要结果不够理想,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要是你细心地体会和感悟,就会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过程与结果都是失败的,但它绝对会给你带来警示,使你明了某些事理。我想,这在人的成长道路上,该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就说自己,学生时代担任学生会主席时,每年都要组织校级运动会,由此积累了一些经验,当走进社会后,遇到什么活动时,心里就没有任何的压力感,而且总感觉驾轻就熟;还有常常与学校领导打交道,特别是与团委的领导打交道,学生会与团委本是两个不同的管理主体,你把学生会的工作搞好了,客观上会影响群众对团委工作的评价,尽管老师对待学生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是说就完全可以避免掉,其与社会一样,同样有着类的概念与爱憎的色彩,所以工作中遇到矛盾时,心里就会觉得特别地坦然,没有丁点儿紧张感……这就是过程的财富,它会使你懂得如何驾驭人生,假如你只重视结果缺少过程,你尽管可以从书本上掌握化解问题的方法,但你却难以驾驭应对问题中的变量,处理起来自然就有失沉稳。

当感知到这一现象后,我便将其运用到了教育孩子上。只要把书本知识掌握了,客观地讲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我便会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孩子,让他多多地与同学或院落的小朋友互动,以期在互动的过程中掌握处理问题和矛盾的方法。当然,除了让他自己去积累经验外,我们也要根据不同问题,有目的地给他指点一二,以克服小孩子认识的缺陷,确保其健康成长。

除此之外,还注重让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了解社会熟悉社会,进一步增强自我对社会的认知力。如让孩子练习书法,目的不仅仅在于写字如何,更重要的是让他懂得静心,同时认识更多的朋友,增强人际互动的能力,甚至常常鼓励孩子主动与其他陌生的孩子交流,关键是想让他学会如何与人建立关系。当然,对个别学习习惯不好的小孩,我会不自觉地让他回避,减少他与对方接触的机会。练习书法如此,打羽毛球、游泳、跳街舞、学围棋等等,都是我们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重要方式,自然也是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积累财富的重要途径。

不过,你要把过程是笔财富的理念灌输给孩子,他是不会轻易接受的。如果真要他认同的话,就得通过实践来告诉他。记得有一次,孩子的家庭作业是背《翠鸟》一文,当时他背不了,硬是要我拿着书本听他背。一是我觉得即使背完了,但背得吞吞吐吐,其实效果并不好;二是觉得孩子没有找到记背方法,特别是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恰恰前不久带他参加了一个关于记忆方法的讲座,于是我叫他看到书边读边背,绝对效果好得多,儿子就是不信。我就只好给他做实验,用自己讲的方法来记背,结果我顺利地背完了课文。然后我又告诉孩子,这就是我们在讲座上听到的理由,右脑是靠图像记忆的,其功能是左脑的100万倍。而你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在记忆内容,同时也在记忆文字所处的方位,到背的时候你发挥好图像的再显作用,就有助于你完成背诵任务。听了我的解释,儿子低下了头,不得不认同我的说法。

总之,书本上写的、父辈们讲的,凡此结论性的经验,都是需要孩子们学习掌握的,这是他们健康成长最便捷的方法。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学会在生活中积累财富,这样才能使孩子能够驾轻就熟地处理好各种问题和矛盾。

智慧点经:书上得来总觉浅,要知此事必躬行。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只有让他在生活中去摔打,才有助于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塑造持续动力最关键

儿子围棋升段后,老师便将其调到了一段班,一则是新手,二则不适应环境,三则面对的都是强劲的对手,下起棋来再没有初学时进步明显,而且还感到对手特别强大,似乎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于是,我便为他进行了专业分析,在无段位的培训班里,严格上讲大家是凭兴趣学习,到了一段班后,同学都具备专业技能,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系统,尤其进入了专业性竞技之中,胜负靠的不再是智力与兴趣问题,而是选手对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我告诉孩子,你学的时间短,技术上本身就存在差距,输棋就理所当然。但是只要努力,还是会像过去一样,很快就能赶上同学的,而且随着技术的精湛,同样能领略到行云流水的快感。

孩子在我的启发下,特别地用功,没过多久,他就战胜了第三名,自然心里特别高兴,还说什么第三名是赢过第二名的。可我担心孩子把输赢看成进步与否的标准,而忽视了培育进步的持续动力,尤其班上大多学棋时间较长,技艺明显要好一些,将来如输了又会气馁,势必会消减学习热情,于是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不要把输赢看成进步的标准,假如你和老师对弈的话,你想赢得一局的可能性都会很小,那是因为你们的实力不在一个档次,但并不能说明你的棋艺没有长进;相反,假如你和原来一起学习的同学对弈,则他们现在的水平明显不如你,你胜的几率就会很高,但也不一定说明你现在的棋技大有长进。在学棋时,最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你的棋艺才会得到极大提升。

为了使孩子成长受益,我便要求其举一反三,不仅在学习围棋上如此,就是在语文、数学等学习方面,都要懂得这个道理,因为这才是管长远的问题。也只有如此,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才会保持持续的前进动力。

智慧点经:胜负只是竞技的结果,但绝不是技艺高低的结论,因为人生评价上本不存在胜负,有则只有成败之说。所以,只有端正态度,才能拥有持续前进的力量。

玩中也有大学问

欧阳修云:“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把他的思想运用到育儿上,就要求父母鼓励孩子玩耍,不宜将其深锁家中。因为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不仅能养育乐观、自信、愉悦的心性,且有利于提升成事本领、生存能力、组织才干。但同时要把握好一个度。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少,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都市人群互动较少,假如有人邀约孩子去玩,多会积极回应的。不曾想到,叫你孩子出去的家庭,其孩子作业早已完成,这叫做谋定而后动,也是天下父母的常态。可是,你的孩子假如学习任务没有完成,等到耍安逸了再回来做,不仅时间仓促得让人窒息,就连孩子的耍心都难以收住,作业完成质量就可想而知。一次可以理解,但久而久之,孩子学习成绩绝对会受到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分清主次,在作业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宁可错过也不要勉强,因为玩尽管有利于孩子,但学习才是当下重点。孩子玩耍,既不是没有目的地玩,更不是没有前提的玩。父母要从长计议,事先做好计划,并注意控制时长。总之一点,要把玩放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而不能因为玩影响学习,否则就本末倒置了。于是,有家长会说,不让孩子出去玩,那就让孩子天天宅在家里吗?不要孩子出去玩,那不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吗?不叫孩子出去玩,那将来孩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吗?其实这些观点,都是在扯蛋,因为不是不让孩子玩,而是要让孩子完成作业后才能玩。我的观点不仅不是不让孩子玩,且恰恰相反,还要鼓励孩子大胆出去玩。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曾经就有过教训。开始,我把学习看得很重,希望孩子天天抱着书本啃,自然对孩子玩耍控制得特别严。这样一来,不仅孩子反抗,而且家属也指责我,说我是看到侄子学习成绩老好,心里有点变态性地教育孩子。还说现在社会上,很多学习成绩好,但发展并不一定理想。而玩至少孩子是幸福的,也还能从中收获知识、增长见识。当然,我也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我害怕的是孩子玩得忘乎所以。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按照家属的意见办,毕竟我的思想站不住脚。于是,有很多时候,只要有人一个电话,孩子就疯也似的跟着跑去了,且每到周末不出去就心痒痒的。时间一长,效果慢慢显现出来了。由于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巩固更是谈及不上,单元测试一出来,排名一骨碌落下好几名。名次不是关键,关键是知识点没有很好消化,掌握不够牢实。于是,我这时就有了发言权,立即加强了孩子的时间管理,把孩子耍野了的心收了回来,不用过多的言语就知道,天资本就不错的儿子,成绩一下子又窜了上来。所以,父母决不能无条件地让孩子疯玩,而是要有条件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出去耍,我们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也更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时间上如此,这只是玩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点。其实,在孩子玩耍中,还有很多学问。比如孩子和什么样的人玩,也是值得家长注意的问题。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其中的一个道理。你和学习习惯差的孩子在一起,学到的东西就不利于孩子。倘若与学习习惯好的孩子互动,则会增长孩子的才干。就说我的孩子吧,他与班上一位阅读能力很强的同学常在一起,该同学就告诉他,他写作文就在电脑上操作,修改起来很方便,效果也很不错。最初,我是叫孩子写在本子上,目的是想让他边写边练练硬笔字,结果修改的次数多了,弄得孩子很累,反倒影响了孩子的写作兴趣。后来照此方法一作,孩子写作感觉轻松了很多,家长修改也觉得方便了,而且再没有把本子改得一团糟的问题。

不仅仅如斯,孩子与什么样的人互动,还对培育其心性有很大的影响。我在观察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现,当他较长时间和比他大的孩子玩后,自我决断的意识就会弱化,有时候我们故意叫他决定问题,便会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当他和小他的孩子玩了回来,时间一长又会显得特别自负,严重时不会接受大人的正确意见。实践证明,常与大孩子玩,易产生依赖心理,使孩子缺乏自信;常与小孩子耍,又易养成强势个性,难以做到柔刚相济。于是,我们及时进行了纠正,注意调整其玩耍对象的年龄结构,并进行有的放矢地引导,确保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任何事都有一个度,度把握不好则好事也会搞砸。孩子玩耍也一样,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的道理,需要父母讲究教育方法:一则不得过度,防玩物丧志。二则重视群体,适度调节。总之,让孩子适当地去玩耍,才是正确的教育思想,也有利于增强其学习热情,培养其人际互动能力,尤其能够增强孩子的探索精神,从而促进孩子在学习玩耍中健康成长。

智慧点经:玩中也有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