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伯父的头颅,傲岸地举向夜空,天上,一轮新月正穿越云海。
如银的沙滩,我们围在伯父身边,听他剖析近代历史。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伯父正届中年,谈吐睿智,讲述如同慷慨悲歌。
马关条约,宝岛台湾被生生从祖国母亲躯体上切割去,落入魔掌。日俄战争,两个强盗悍然闯入别人家互斗,打烂坛坛罐罐,就在人家里分赃!武汉沦陷,日寇飞机像不祥的怪鸟,贴着树梢,向下面的老弱妇孺泼洒着死神的子弹!漫地的难民,母亲失去孩子,孤儿因饥寒而号哭,到处是虐杀,到处是饿殍,无望的岁月,国人命不如草,幸存者蓬首垢面仰望苍穹——哪里是活路?
深沉的叙说,勾起少年慷慨心境,为民族曾经的不幸,我们的热泪洒在月光下。那是伯父从北京到武汉开会,和老家亲戚们匆匆一晤,那个银色的夜晚,注定要在我们未来的人生中,留下厚重的一笔。
伯父是他们那一代人不屈服的代表。深重的民族灾难,催生出无数热血青年,面临山河破碎,同胞遭虐,伯父义无反顾,投奔了那支奋力拯救苍生的队伍。
伯父奉派从事地下斗争。关于伯父,有若干神奇的传说。说他机警过人,一次去交通站接头,那个地方已经被敌人破坏,几个特务留在那里守株待兔,伯父已经走到门口不远处,可就在这时,他竟忽然心动,绕过那扇危险的门,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远远观察,终于发现了蹊跷,从而逃离灭顶之灾。又说他胆量也过人。一次参与领导一次震撼性的大罢工,领着千百工人,面对机枪刺刀,面不改色,侃侃而谈,获得预定的成果。也有说他运气好的,身为被通缉的政治犯,他能躲过大大小小的关卡暗哨,跋涉数千里,完成上级指派给他的任务平安归来。从这些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我能想象他履历的艰险,腥风血雨的搏斗中,哪怕一次小小的意外,伯父就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
解放后伯父长期在北京,那次有人问他:你做什么官啊,是不是在中央啊?伯父哈哈大笑,说哪能这么夸张!我是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记着,是工作人员!跟着正色道:我们共产人,不是要做官,是要做事,为老百姓做公事的!果然是“做公事!”他从不给亲友办一件私事。所有亲友,读书、参军、工作,他一概不管,由着你自己奋斗去。一个姐姐支边,时间久了想调回,求他帮忙找个接收单位,以伯父的资历,按说不是很难,可是他却回信说,年轻人应该有四海为家的志向!结果那个姐姐自己到处托人,几经坎坷,才调到郊区一个小城镇。这样的事情多了,亲友中不免有怨言。有人嘲弄地说,我家出了个“真马列!”伯父听了,毫不以为意。伯母更加一丝不苟,她三十年代入党,在敌人残酷镇压中与组织失散,浪迹天涯,却从未放弃信仰,抗战起,她抛弃所有,千里迢迢找到新四军归队,工作中以坚持原则著称。在她面前,我们自然不敢提个人要求。
父亲有一次谈到伯父他们,感叹地说:“你们不理解他们啊,在他们那个位置,是不能做一点犯原则的事的!其实,他们心里是有我们的。”这倒不假,从我们很小的时候起,伯父就月月给亲戚寄钱,在那个人均工资只有三五十元的时代,他的帮助可称慷慨大方。每月,他工资的一半都补贴了亲戚,自己必须克勤克俭。伯母也是如此。按他们的说法是:“我们工资高点,拿出来补贴亲戚,也是为国家减轻一点负担。”但大家都知道,这其实就是伯父伯母的亲情。他们是有原则的,绝不动用公权力为亲戚谋私,但在自己可以支配的工资收入上,毫不吝惜。这也是一种世界观吧?钱乃身外之物,历经惊涛骇浪,眼界在天穹与大地之间的智者,是不屑于集集攒攒,为身后留存若干财物的。伯父晚年,一次组织上来看他,问他对生活有什么要求?伯父回答说:“和我一起参加革命的同志,不少二十三十就牺牲了,我已经活了七十多,还能有什么要求?”
孟子曰: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是之为大丈夫。这样的评语,用在伯父一班人身上,似乎恰如其分。
二
伯父这样的人,“文”在劫难逃。两人都是“当权派,”又都有个性,断不肯轻易“认罪”,又不肯对昔日的战友落井下石,到后来竟成了“死不悔改”的了。吃了若干苦头,最后被送回故乡,从此远离政坛,和一般退休老汉大妈一样过起柴米油盐的日子。
奇怪的是从来没有听过他们对自己遭遇有一句怨言!一句话,一个字都没有!似乎命运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公正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两人每天读书看报,参加学习,出出进进,不卑不亢,伯父从离休起竟然开始自学英语!到后来组织专门来给他们“落实政策,”两人也照样没有埋怨且不提个人要求。看着他们,你不得不惊叹由信仰和纪律构成的强大的组织力量。
分别多年的战友朋友渐渐汇聚拢来,伯父家有了笑声,有了高谈阔论。这里面有一个人很有特色。他籍贯山东,49年随军南下到武汉,长期主管一个领域。此人是性情中人,说话不大顾忌,看上去,他和伯父很有些心性相投。有一次,他对我讲起他的经历:“我们那里,尽是山!山里穷啊,穷得没饭吃,年轻人总是寻找出路的,八路军来了,一声吆喝,大伙就跟着去干。”他在地方工作,从村里民兵队长,干到区长。可是革命道路是曲折的,解放战争时期,那一带被放弃,还乡团回来了,一边反攻倒算,杀了不少地方骨干,一边对意志不坚定者展开策反。
“敌人也是有策略的!”他对我说:“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我们。比如当时有一个口号,只要自首,原来做什么级别干部,叛变到那边还是什么级别,这一招很厉害!”那时候,政局混乱,鹿死谁手真看不清,不少意志薄弱者倒戈了,他不肯投降,一个人坚持在深山里。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吃的,住山洞,睡树叶,久了,落下风湿的毛病。
最叫他不能忘记的,是一个放牛的老汉,那人是个孤老头子,替人放牛度日。老汉知道区长躲在哪个洞子里,夜里偷偷摸上山,把红薯送给他吃,把草药煎好送给他喝,这些红薯和草药救了他的命。坚持了半年多,自己的队伍回来了,他带着人去老汉家致谢。
“你猜他对我说什么?”昔日的区长看着我说:“他说,就知道你们胜利了,我们穷人就有饭吃!”老汉朴素的几句话,警策了他一生,他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想起这老汉,就不敢失职,不敢非分。
他在中年之后,回了一趟故乡,老汉早已逝去,他在老汉坟前坐了半天,还哭了一场。
“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要记着自己是怎么来的,父母,乡亲,还有那些豁出性命支援革命的人,都是绝对不能忘记的!”他沉重地说,字字如钟。
晚年的伯父疾病上身,后辈人去看他,他总是乐观地说:“我死不了!我要等香港回归,去那个地方走走,看看,看我们的国旗插在香港土地上!”伯父年轻的时候,在香港工作过,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洋人水兵的趾高气扬。那时候他就有一种愿望,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并且自己一定还要来一趟,在大街上走走。
可惜他没能等到那一天,疾病的脚步更快。伯父的葬礼十分简单,和一般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是他的身体上面,覆盖了一面印着镰刀斧头的党旗。
三
老人告诉我,伯父是带着两个终身不解的心结走的。
一是他年轻的时候,有一个热恋的女子,名叫“桃子,”老人说,她生得真如桃花灿烂,性情和善,勤劳大方,很招人喜欢。她和伯父从小青梅竹马,遂有非对方不娶不嫁之约。可是伯父太穷,家里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经过无数周折,两人硬是被拆开。桃子积郁成疾,临终前托人带话,希望死后埋在伯父家祖坟里,可是就连这,在当时环境下也办不到。桃子死后,伯父有空就去桃子的坟地,呆呆的一坐就是大半天,人们都说他得了痴病。直到晚年,伯父的回忆录中还有这事的记录,足见隐痛至深。
另一个心结可以说和政治有关。那是腥风血雨的1948年,伯父奉组织指令,参与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罢工,罢工结束后,特务当局秘密进行了调查,掌握了中共地下人员线索。潜伏在警局内部的中共卧底得知情报,紧急通知转移,伯父首当其冲,连夜逃到我父母家,就在他离开住处两个小时之后,特务就冲进了那里!
那个时候的中共地下组织,绝没有现在电视剧里描绘的那样潇洒,有充足的经费,有环环相扣的安全渠道等等。事实是几乎什么都缺乏!组织给他的指令是去千里外的广州进而去香港,可是路途艰险,经费匮乏,伯父躲在我父母家,一筹莫展。我父母居住在一个贫民区,这里到处是苦力和外地来的流民。当时父亲做店员,母亲在家做针线,母亲和一个女人相识,那人是个寡妇,年纪有四十多,带着两个孩子,苦不堪言。没有住的,在公共茅房旁边搭一个草棚子,娘仨挤在里面,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没有吃的,为娘的靠卖草纸换几个小钱,两个孩子出去捡菜叶。由于住得近,我母亲常和她一起做针线。
那天早晨,那女人忽然敲我父母家门。母亲打开门,那人开口就问:“你家哥哥是不是住在这里?”母亲一楞,伯父住在这里是秘密,她是如何知道的?那女人说:“不要瞒我了,我看见他上茅房的。”说着拿出一张报纸:“你快告诉他赶紧跑!他被登报通缉了!”那是一张当天的报纸,头版登着悬赏捉拿“匪首”的通缉令,伯父的照片赫然在上面!悬赏金额很高,按照当时的价格,告密的可以得到五万斤大米的赏金,直接抓获的赏金是十万斤大米!母亲惊呆了,眼泪当时就流了下来。这样一个食不果腹的孤苦寡妇,只要她偷偷往保长那里说一声,立刻就可以暴富!可是她却在第一时间来給“匪首”通风报信。要知道她这样做,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啊……
伯父和父亲商量了一阵,决定马上就走。此前父亲已卖掉了所有能卖的东西,便又找朋友借了一大笔现金,弟兄俩化装出城,找了一辆运货的汽车去咸宁,在那里伯父可以换车去广州。蜷缩在货车箱里,弟兄俩一路嗟叹那寡妇之德。父亲说那女人是天性善良,做善事,好为后辈人积德。伯父却深沉地说:“你不懂,她不仅仅是行善积德啊!”又说:“谁知道将来能不能报答她……”到这里就不再说什么。
几年后,伯父随大军南下到武汉,去找那女子,草棚子却早已垮塌,问街邻,都说战乱频乃,那女子已不知去向。母亲只记得那女子是河南乡下逃难来的,其他的也一概不知。据说伯父在武汉工作期间,到处打听了的,也通过组织进行了寻找,都没有结果,中国这样大,且遍地烽火,一个无名女子只如一粒沙子,她和她的孩子去了什么地方,或者她们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是否无恙,成了永久的迷。这人就这么消失了,事情却牢牢的记在了伯父心间,给他留下巨大的遗憾。
现在可以知道,伯父说“她不仅是行善积德”的含义,那个贫穷的女子,是把伯父他们的事业,看成希望所在,她的义举,其动力源于内心深处的信赖,为了这个信赖,哪怕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曾几何时,伯父和他的战友进行的事业,是得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衷心拥护的!
伯父他们是幸运的,毕其一生,他们都在信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