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25

第25章 师道(上)

【最高境界就是没有境界】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燕夫子说:“无树即是树,有台即无台,世间本无物,天下皆尘埃。”

※※※※※※※※※

燕小南问:为什么没有境界反而是最高境界?

燕夫子:不,我是说“最高境界是没有境界”,而不是你刚刚说的“没有境界是最高境界”。

燕小南疑惑:这有区别吗?

燕夫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知道六祖慧能那四句偈语的故事吗?

燕小南:是“菩提本无树”那个吗?

燕夫子:对,就是这个,你简单说说。

燕小南:我记的大致是说五祖弘忍大师考校门下弟子,当时他门下最优秀的一个弟子神秀大师写的四句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觉得不够好;另一个当时不太出众的弟子,就是后来的慧能大师写了四句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觉得他写的好,所以就把衣钵传给了他,因而慧能大师就成为了禅宗六祖。

燕夫子:差不多就是这样,我最初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和你现在的年纪仿佛,我当时的感觉是慧能大师的境界比神秀大师确实高出一筹。

燕小南: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吧?难道不是吗?

燕夫子: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学者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断章取义”,我并不是否定“断章取义”,实际上一方面“断章”的确可以“取义”,另一方面大多时候也必须“断章取义”,比如我想讲一讲帝制时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总不能从嬴政开始讲帝制的产生、发展、演变等等,那样的话,恐怕讲不到溥仪,讲的人都成为历史了。但是“断”要断的合理,才不会以偏概全。可是古往今来的学者们却总是喜欢“断”的并不合理,其中或许有的人是无意的,或者说限于水平,但大多数学者却是故意如此,因为他们不是“断章”而“取义”,而是为了“取义”——也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才去“断章”。这个和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无关,以后有时间再说,还是继续说刚才这个故事,我就认为“断”的不合理。

燕小南:怎么判断“断”的是否合理呢?

燕夫子:很简单,“断”的越合理,就越经的起推敲,反之则不然。比如说我们正在谈论的这个故事,很可能就是为了抑神秀而扬慧能,进而突出“顿悟”的意义,或许还借此强调了慧能大师继承弘忍大师衣钵的合理性,巩固了慧能大师在禅宗的地位,事实上从效果来看也基本如此,在这个故事里,神秀大师比起慧能大师来就显得平庸,而慧能大师就显得卓尔不群,弘忍大师则慧眼独具,知人善任。

燕小南又一次问:难道不是这样吗?

燕夫子:你可以这样理解,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往更深一层去想——也可以说在这个故事里,神秀大师固然并不出彩,可慧能大师是不是有投机取巧之嫌?而弘忍大师以此而传衣钵又是不是有点轻率?有点武断?

等燕小南想了一会儿,燕夫子又接着说:所以说“断”的不合理就会有更多值得推敲之处,难免令智者生疑。

燕小南:您的意思是说神秀大师这种勤学自励的境界更为高明?

燕夫子摇了摇头:不,你再认真想想,不要流于表面。

燕小南仰起头,看得出他在思索,燕夫子静静地等着,直到他再次开口:您的意思是说不能简单说谁的境界更高?

燕夫子:要作出最接近合理的判断,就要尽可能的了解一件事的细节,比如我们在讨论的这个故事,就还有一些细节:第一,神秀大师少时即熟读经史且博学多闻,师事弘忍大师后“专以樵汲自役,以求其道”,“弘忍深为器重,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后来更成为北宗禅(渐修派)的开山祖师;第二,慧能大师少孤家贫,应该没有神秀大师的基础好,但其天赋异禀,深合禅宗“见性成佛”的要旨,所以后来能成为禅宗六祖,开创“顿悟派”,其来有自;第三,弘忍大师能培养出这样的高足,其本身的修为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他虽然认为神秀的偈语“未见本性”,可是他同样认为慧能的偈语同样“亦未见性”,而且据说还留下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这四句偈语。

说到这,他问燕小南:你觉得“何处有尘埃”是不是比“何处惹尘埃”又高一层?

燕夫子没有等待回答,径自说了下去:何况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存在尚未有定论,至少弘忍大师并未当即就传了衣钵,慧能大师是在弘忍大师寂灭后才开始传法,那已经是十几年后,而被称为六祖就更晚了。你现在有什么新的想法?

燕小南一边思索一边慢慢的说(看的出他并未明白其中关键,但是他已经明白了燕夫子要表达的意思):您是说几位大师各有千秋,并没有境界上下之别?

燕夫子作捻须状:孺子可教也!

然后进一步为他解释:其实渐修与顿悟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渐修同样是为了“悟”,在“悟”的那一刻,也是“顿悟”,而顿悟亦需要“修”,人非生而知之,没有“修”怎么可能“顿悟”?或许“修”的方式不同,或许“悟”的表现有异,但大道是相同的,推而广之,道家的“道”、儒家的“仁”也是如此。而且“悟”了之后呢?六祖也没有写完那四句偈语就从此吃喝玩乐,不依然是进一步在“修”吗?

燕小南目光闪动着,明显逐渐明了,但可能还没有“顿悟”。

燕夫子又说:咱们举个例子吧,比如你做数学题,有的时候你会根据已知条件逐步解析,而有的时候可能会灵光一现就能找到解题的关键,但是你灵光再怎么现,也是因为你已经具备了相关知识,一个刚学会十以内加减法的小孩子,再怎么天纵奇才也不能解一道高数。而且,这道题可能你灵光一现,而别的同学却还在苦苦思索,同样,别的同学灵光一现的时候,也许你还云里雾里呢,是不是?

燕小南豁然开朗:我明白了,所以慧能大师认为菩提非树、灵镜非台固然达到了“色即是空”的境界,而神秀大师认为菩提有树、明镜有台同样是达到了“空即是色”的高明境界。

燕夫子轻轻颔首:不错,那弘忍大师那四句呢?

燕小南:弘忍大师的四句偈语似乎是说不管有没有树和台,都不要过于执着,似乎更见高明。

燕夫子:也是也不是。“不要执着于有树没树有台没台”看起来确实高明一些,可“执着于有没有尘埃”不是一样吗?

燕小南:那如果让您作四句偈语,您会怎么说呢?

燕夫子:无树即是树,有台即无台,世间本无物,天下皆尘埃。

※※※※※※※※※

燕夫子:如果心无挂碍,又怎么还会介意什么尘埃不尘埃呢?也许世界万物包括你我俱是尘埃啊,道家不是有“和光同尘”之说吗?

燕小南:这么说您更崇尚道家?

燕夫子:不不不,万万不可如此说,其实我对佛教只知皮毛,这还是指中土佛教,天竺佛教我更是一无所知。但佛教传入中土千百年来不可能不受中国本土文化影响,所以我只是觉得释道儒三家皆有相通之处,大名鼎鼎的济公活佛不也是游戏于尘埃世界吗?

燕小南:我懂了,可是我还是不懂为什么最高境界就是没有境界?

燕夫子:你知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话吧?

燕小南:嗯,这应该是林则徐说的吧?

燕:是,“海纳百川”最早见于晋代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这句话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呵呵,今天咱们释道儒都涉及到了——可是我要说的是:大海能有无欲则刚的境界吗?峭壁能有容乃大吗?能立千仞的只能是山,能纳百川的只能是海,但山和海本身并无高下之别。我所说的“没有境界”就是指不要以海的境界去要求山,也不要以山的境界去要求海,菊能傲霜,兰能幽室,所谓春兰秋菊各擅胜场,百花的美正因其差异而美,所以不要因其不同而随意评定其高下;你说莲出污泥而不染,我还说它数典忘祖不记得根在何处呢,所以不要攻其一点不计其余而评定其高下;不同的人、不同的客观环境、不同的人生际遇也就造就了人们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其中或有阳春白雪或有下里巴人,但是你不能说谁的境界高谁的境界低,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者固然不智,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者更加愚昧,所以做好你自己,就是你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

燕夫子:最后,我想告诉你,为什么只能说“最高境界是没有境界”而不能反过来说。这也有一个著名的佛学小故事。

燕小南:您是说那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故事吗?

燕夫子:是的,最初的境界是“见山是山”,第二层境界是“见山不是山”,第三层境界是“见山还是山”,你看最初的境界和第三境界结果虽然都是“见山是山”,但境界是一样的吗?

燕小南:我明白了,虽然都是“没有境界”,可一种是浑浑噩噩,另一种是返璞归真。

燕夫子:是啊,而且最高的境界也并非“见山还是山”。

燕小南:那是什么?

燕夫子:是你根本不再去挂怀它到底是不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