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陋室疯语
34564100000063

第63章 《庄子的世界》 分

《庄子的世界》

作者:王泽仁

第一集《奇人奇书》

问:庄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一提到庄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四个字:旷达逍遥。他洞察世事,不拘名利,齐同万物,看破生死,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创始人,与老子并列,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称为:老庄学派。老子哲学更倾向于政治哲学;而庄子哲学更侧重于生命哲学。

读完整部《庄子》,我们会发现,他不仅是一个社会公民,同时还是一个宇宙公民。这一点和他同时代的儒学大师孟子(前372-前289)类似。孟子以“天民”自居,肩负起改造社会、救民水火的责任。而庄子(前369-前286)面对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给苦难中的平民弱士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为他们提供了“处浊世避患害之术”。

庄子是一个奇人。他境界奇远,逍遥超世;思想奇特,和同万物;学识奇博,无所不窥。《庄子.天下篇》中形象的描述了庄子其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

庄子一生贫困,经常靠借贷救济生活。《庄子》书中,有一则故事真实的描述了庄子的生活窘况:庄周家境贫寒,所以就找监河的官去借粮。监河官说:“好,我将要得到封地的租金,那时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生气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道路中间呼喊。我回头看,发现车辙里有条鲋鱼在那儿。我问它:‘鲋鱼!你是什么人?’鲋鱼回答说:‘我是海神的臣子,您能否有一点水来救活我吗?’我说:‘好,我将往南去拜访吴王和越王,引来西江的水救你,怎么样?’鲋鱼生气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我常处在的水,没有地方安身,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了,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

庄子并非没有富贵的机会,但他向来视富贵名利为粪土。司马迁《史记》中有一则故事,对庄子的人格做过这样生动的描述: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他出任楚国的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问:如何打开《庄子》之书的秘钥?

答:我们现在看到的《庄子》,都源于晋代郭象注本《庄子》: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共三十三篇。最早的著录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庄子》五十二篇”,可见庄子的著作未能完整的流传下来。关于《庄子》三十三篇的真伪问题,始于宋代的苏轼,他认为杂篇中的《让王》、《说剑》“浅陋不入于道”,而《渔父》、《盗跖》诋毁孔子,均属伪作。现在一般来说,内篇为庄子自著,外篇则除庄子自著外,也有部分为庄子后学所作,至于杂篇又要复杂一些,如《说剑》一篇,显为纵横家言,与庄学无关。

《庄子》之书可谓“才子之书”,清人金圣叹六才子书评《庄子》乃第一才子书。我认为,《庄子》不仅是才子之书,更是一部奇书。

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一、哲学之奇。庄子哲学发展了老子“道”的内核,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在哲学上,主张道通为一、万物平等、相互转化;在精神上追求“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在认识上,秉持万事万物的相对性,辩证的认识到二元的对立转化。

二、美学之奇。庄子之美学乃自然之美、朴素之美、瑰奇之美,而非人伪之美、雕琢之美、普通之美。庄子认为:“文灭质,博溺心”反对一切外在的修饰之美,人类才会返璞归真。庄子的美也是相对的美,美丑没有绝对的界限,美的可以是丑的,丑的也可以是美的。

三、文章之奇。《庄子》一书,可以说是一部杰出、深刻、优美、生动、充满怪奇的创作手法,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意识的散文集,其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开创的“三言创作论”,即:寓言、重言、卮言三言并用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构造出《庄子》一书宏伟、雄奇、怪诞的超远意境。其讽刺、幽默、辛辣的笔法惟妙惟肖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当权者的虚伪,趋炎附势之徒的卑下,入木三分。由此可观,庄子笔下绝非等闲之人、等闲之物、等闲之景。读者可细细品味。

第二集《逍遥游世》

问:庄子如何描述逍遥境界?

答:《庄子》开篇为逍遥游,直接了当的告诉我们庄子的精神追求乃:逍遥游世。即:掌握宇宙的自然规律,获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绝对自由。庄子认为真正逍遥的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无所待,以游无穷的生活。能做到这个境界的唯有:至人、神人、圣人。因为至人无一己之私念,神人无功名之束缚,圣人无名声之牵挂。(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为了向读者展现这种绝对自由的境界,构建了非常瑰伟的自然景象:鲲鹏展翅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腾飞九万里,徙之南海。但依然需要凭借大风,没有大风,鲲鹏则不能逍遥腾飞。蜩、学鸠、斥鴳看到鲲鹏高远飞翔,很是不解,讥笑道:何必要九万里而南飞呢?何必要“绝云气、负青天”,飞得那么高呢?我们也就飞一两百里,多则千里;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说:这就是小大之辩,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自然界的虫鸟大小有别,人也是一样的。宋荣子对世间的名利得失早已看透,他做到了: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但庄子认为他依然没有超越自我,依然“有所待”而不能绝对逍遥。列子御风而行,轻盈美妙,来去自如,他对于追求福报的事情没有什么兴趣。但庄子认为他依然需要凭借风力才能遨游,犹有所待者也。而真正能够做到“无所待”的绝对自由逍遥境界的人必须破除得失、名利、功业、私念、生死等一切外物的系累,方能逍遥游世。

问:在人世间如何做到逍遥呢?

答:庄子为了具体告诉人们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做到逍遥境界,特别的讲了几则有意思的故事:

第一则:

尧帝让天下给许由,说:“许先生,你是日月之辉,我是萤火之光,你是时雨普降,我是人工灌溉,现在我占着天子之位,太不够格了,我把天下交给你吧。”

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已经很好了,这时我来代替你,我是求名吗?名这个东西,不过是外在的附庸,我要它做什么呢?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你走吧,我无所用天下为!越俎代庖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许由之辞让天下,乃不为名所累。圣人无名,方能自由。

第二则:

肩吾问于连叔,说:“我曾听楚狂接舆说话,这个人尽说些不着边际、不切实际、不合人情的大话。”

连叔说:“他说了什么话呢?”

肩吾说:“接舆说:‘藐姑射之山,住着一位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不伤害万物而年谷熟。’我听了这些话,认为纯属狂言而不可信。”

连叔说:“当然啦,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止形体上有聋有瞎,人的心智也有啊。上述的话,也是针对你而言啊。那个神人啊,混同万物,浑如一体,不为世俗之务而劳碌。这样的人,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他扬弃的尘垢粃糠,都能造就像尧、舜那样的伟人,他怎么可能把世间的俗事当回事呢!”

神人无功,天下之事,无所用之,故尧帝闻大道而忘天下。

第三则:

庄子的朋友惠施对庄子说:“魏王宋给自己一颗大葫芦种子,我把它种植培育,结了个特大的葫芦,不知道怎么用它,用来盛水吧,不够坚固;剖开用来做瓢吧,阔大的瓢无处可容。想来想去觉得这葫芦大得无法派上用场,所以就把它打碎了。”

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用大啊。宋国有个人善于制造皲药,世世代代用它来做漂洗的工作。有个客人听说,要拿白金买下这个药方。宋人便聚集起全家族的人商量说:‘我们世代漂洗,所得不过白几金。如今一个药方卖出可以获得百金,就卖了吧。’客人得到药方后,游说吴王。后来越过攻打吴国,吴王派他领兵打仗,大胜而归,吴王分封土地赏赐他。同样是皲药,有人用它得到封赏,有人用它只能从事漂洗工作。你再想想你的情况吧,这么大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当做腰舟系在身上,去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太大无处可容呢?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闭塞不通啊。”

又有一次,惠施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樗树,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你所讲的都是空话,就像那棵臭椿,大而无用。难怪啊,众人都远离你而去。

庄子说:“你该见过臭鼬吧,也就是放臭屁的黄鼠狼。黄鼠狼俯伏在暗处,恭候小动物出来游玩,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不顾自身危险。陷入机关,落入捕网,死得悲惨。再看那牦牛吧,庞然大物,好像天际的云。它的能力大极了,却不会捕捉老鼠。现在你有这么一棵大树,却愁它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第三集《万物齐同》

问:如何理解庄子的《齐物论》?

答:只有齐物方能逍遥,只有万物齐一才能真正做到万物平等无差别。所谓齐物,庄子认为,世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齐一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而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对立面,诸如生与死、寿与夭、贵与贱、荣与辱、成与毁、美与丑等等都是无差别的一回事。万事万物绝对的齐同,必然导致了关于万事万物言论上的绝对齐同的认识,所以庄子否定了诸子百家的争论,也否定了一切是非、对错、好坏的客观存在。

庄子从悟道者南郭子綦“吾丧我”的物我两忘的入道境界,引出了人籁、地籁和天籁的三籁之说。人籁繁复多样,地籁千差万别,唯有天籁是各种不同声音的主宰。对于它生发出来的各种声音,又有什么不同呢?

庄子认为,人在与外界交涉纠缠中,日复一日的勾心斗角,使得自己睡觉时魂魄不得安宁,身心精疲力尽,心灵闭塞,丧失本真,无法恢复生机。整日被各种情态所困扰,诸如: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欣喜、愤怒、悲哀、快乐、忧虑、感叹、后悔、恐惧、轻浮、放纵、张狂、作态)又怎么能超脱自由呢?故庄子曰:“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

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成心”造成的。所谓成心,即一己之情、一己之私、一己之见。庄子认为:诸子百家之言都是各持一家之词,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即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万物的本源,破除是是非非的偏见,排除自我心中的障蔽,呈现大道的光明。万事万物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它们不仅相互依存,也可以相互转化,从道的层面来看,它们完全是浑然一体的,也就是“道通为一”。

庄子讲了一则寓言故事: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养猴老人不过是顺应猴子们的喜怒情绪和主观感受罢了,圣人也是如此,混同是是非非,而任凭自然均衡,这就是物我并行,各得其所了。

古代得道之人,认为“未始有物”;次一等的人,认为有物存在,但“未始有封”;再次一等的人认为万物有分别界限,但“未始有是非”。是非观念的产生,是大道的亏损。所以圣人不用个人的一孔之见、一技之长夸示于人,而寄托在事物自身的功用上,这就叫做“以明”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大与小,寿与夭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非得去做个区别呢?顺应自然就好了。

圣人从来不去辩论所谓的是非。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所以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谁知道不言之辩,不道之道呢?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主持人:庄子认为万物齐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是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多多少少有分别心,且这颗心往往带来“彼”与“我”的对立。一个人该如何从狭小的自我中走出来,开阔心胸,包容万物呢?

嘉宾:《庄子》书中有一则寓言,我想可以破除我们的这颗狭隘之心:尧帝想要讨伐三个小国,心理总是惦记着这事,就问大舜:“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舜说:“这三个小国家,犹存乎蓬艾之间。你却对他们不放心,问题在哪里呢?过去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普照万物,何况人的道德应当超过太阳的光辉呢?”

主持人:是的,太阳普照万物,无偏无私,人为何就做不到呢?今天和这个人结怨,明天和那个人强辩;今天肯定某人,明天又否定某人,是是非非无穷无尽。

嘉宾:这是世俗之人的普遍现象,所以庄子说:“何以知道我所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何以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万物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更没有一个是非利害的标准,偏于一私的争辩是多么的愚蠢。人在潮湿的地方居住,就患风湿病,泥鳅也会这样吗?人待在树上就会惊恐不安,猿猴也会这样吗?这三者,究竟谁知道居住在什么地方才最合适的呢?人们吃家禽之肉,麋鹿吃美草,蜈蚣爱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老鼠,这四者究竟谁的食物才算美味佳肴呢?猿与猴成为配偶,麋与鹿交合,泥鳅与鱼配对。毛嫱和丽姬,这是世人所羡美的,然而鱼见了沉入水里,鸟见了高飞天空,麋鹿见了就会急速逃走,这四种动物究竟谁知道天下的美色才是真的美呢?”庄子要告诉我们的是:这个世界哪有什么是非的标准。我们人类认为的都不一定是对的,更何况是单独的个人的一己之见呢?

主持人:按照庄子的观点,一切人为是非标准的判定,都是不可靠的。今日之是有可能是明日之非,今日之非也有可能是明日之是。庄子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的格局要高点,眼观要远点,只有高屋建瓴,一切是非的计较之心自然消除。

嘉宾:是的,庄子反复强调辩论是徒劳无用的:假如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你果然就对吗?我果然就错了吗?假如我胜了你,我果然就对吗?你果然就错了吗?这其中是有一个人对,有一个人错呢?还是我们两个人都对,或者都错了呢?我和你都无法知道,而别人原本就暗昧不明,我们找谁来判定是非呢?如果让观点和你相同的人来判定,既然他已经和你相同了,怎么能来评定我呢?假使请观点与我相同的人来评定,既然他已经和我相同了,怎么来评定你呢?如果让观点和我们都不相同的人来评定,既然他已经和你我都不相同了,又怎么能来评定你我呢?假使请观点跟你我都相同的人来评定,既然他已经和你我相同了,又怎么来评定呢?那么你我和他人都无从知道谁是谁非了,恐怕只有等待造化了吧。

主持人:庄子这段话可谓说的滴水不漏,无可辩驳,但人在俗世中,多少都会做利害的权衡,怎么能做到那么的超脱呢?

嘉宾:权衡利害,不如游乎尘垢之外。利害又岂是我们俗人能看得清楚的呢?丽姬是艾地守封疆人的女儿,当晋国得到她的时候,哭得衣服的湿了。等他到了晋献公的王宫里,与君王睡在安适的床上,吃着美味的佳肴,这才后悔当初的哭泣。我们怎么知道死去的人不会后悔当初的求生呢?我们怎么知道喜欢生就不是一种迷惑呢?我们怎么知道讨厌死亡就不是像自幼流落他乡而不知回家那样呢?我们都像是梦中人一样。当人在梦中,并不知道自己在做梦。有时候在梦中还在做着另一个梦,等觉醒了之后才知一切犹如一场大梦,而愚昧的人自以为自己清醒,一副明察秋毫的样子。殊不知,我们都是梦中人啊!

主持人:这么说来,我们似乎也在梦中啊。人有时候对于梦境和存在会混同一体,如庄周梦蝶,到底是庄周梦为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为庄周?

嘉宾:庄周梦蝶,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了,庄子认为万物是可以转化的,万物也是可以感知和交流的。庄子将其称为:物化。即万物浑然同化,达到无差别的境界。要达到此境界,首先必须做到“无所待”的身心灵完全自由的状态。否则就会限制人与外物的融通。

第四集《养生宗旨》

主持人:养生向来是道家关注的重点。养护身体、保养精神,被道家看做是入道的一种体现。老子的养生主张:虚静恬淡、静心守一、收敛精神。那么,庄子又是如何继承和发展老子的养生哲学的呢?

嘉宾:庄子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有限,知识无穷,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陷入困顿危险之中。所以人应该去智去伪,返归本真。人不为外在的善恶行为所牵累,哀乐不入,机巧不生,气脉通畅,周流于任督二脉,这样才是养生的真谛。就好比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自然,顺着牛的纹理经络肢解牛,则游刃有余,毫无障碍,刀刃用了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没有任何磨损。每次解完牛,都有一种悠然自得之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养生不也是要遵守规律,顺应自然吗?

主持人:庖丁解牛,现代人习惯解读为:技艺的精纯高超,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从庄子养生学的角度来解构,符合自然之理,才是养生的根本。庄子也曾说过:沼泽中的野鸡走出十步才啄到一口食,走出百步才饮到一口水,但它并不祈求被养在笼子里。在笼中精神虽旺,但并不自由。因为野鸡生活在沼泽之中,符合自然之理;关在笼子里,却违背自然之理了。

嘉宾:是的,关于因循自然的养生之道,庄子还讲过一则故事:老聃死,他的朋友秦失前去吊唁,哭了三声就出来了,弟子们很不理解。认为这样的吊唁方式不是待朋友之礼。秦失说:“是的,开始我以为他是个俗人,而现在不这样认为了。刚才我去吊唁,看见有老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孩子;有少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父母。众人来此一起吊唁老聃,必定有老聃不期望他们称赞而称赞的话,必定有老聃不期望他们哭泣而哭泣的人。这是逃避天意,违背实情,忘记了人之生死寿夭皆稟受于自然,古时候称之为逃避自然的规范。正当该他来时,老聃应运而生;正当该他去时,老聃顺势而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时候把这种解脱称为天帝解人于倒悬。”

庄子用“薪尽火传”指明了:生命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第五集《人间乱世》

主持人:庄子生活在战国乱世,民不聊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面对这样的世道,儒家期待用仁爱、礼仪挽救道德的衰败;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企图平息战乱。显然,一个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一个是良好的愿望而已。那么面对险恶的社会现实,庄子给世人提供了一条怎样的自救之路呢?

嘉宾:庄子不同于儒墨两家,他从入世转到了出世,从社会中寻找出路转为从个人精神世界中寻找前途。为世人解决“涉乱世以自全”的避害全身之法。面对当时政治黑暗,统治者残忍暴虐的普遍情况下,庄子认为与他们的相处非常艰难,且时刻有身披刑戮、命丧黄泉的危险。庄子假借前人之事来说明与统治者的相处之道:颜回用名利之心、仁义之理去游说卫国国君,被孔子否定,并认为颜回有杀身之祸。接着颜回提出了“端而虚、勉而一”,“内直外曲、成而上比”等方法去游说;又被孔子否定了。孔子认为人间一切的祸根来自名利二字,要想摆脱祸患,唯有随机应变,“入则鸣,不入则止”,使心境达到空明的境地,忘形弃智,虚己无名,物我两忘,进入心神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斋”之境。

主持人:人生在世,有很多迫不得已之事;在做这些事情之时,免不了会遇到庄子所谓的两种祸患,即:人道之患与阴阳之患。那么,如何去化解这些祸患,就是一个人的大智慧了。

嘉宾:是的,做事而无祸患,这算是很高的智慧了。做事有祸患而能化解,也是很厉害的了。庄子所谓的人道之患,指的是臣子替君主办事,或不免于君主因不满而加害。所谓的阴阳之患,指的是做事时,不免于自己因惶恐不安而染疾。庄子认为,与其每天担惊受怕、贪生怕死,不如将生死置之度外,主观上采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态度,一切顺从自然的安排,“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唯有如此,方能避免一切后患。

主持人:庄子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颜阖问于蘧伯玉,请教如何做卫灵公太子老师的问题。蘧伯玉说:忘记自己,顺从引导他就好。他像婴儿时,你也像婴儿;他无拘无束时,你也无拘无束;他放荡无羁时;你也放荡无羁。这是一种怎样的人际相处之道呢?

嘉宾:庄子在这里讲的是“顺物无己”的思想;庄子认为,要说服或改变一个人,首先不能彰显自我,而是要顺从对象,而这种顺从又不能显露行迹,否则将会招致身败名裂。庄子说:“螳臂当车,自不量力”这是因为螳螂把自己的才能看的太了不起的缘故,经常夸耀自己的才能去触犯别人,这就危险了。

那些养虎的人懂得顺从老虎的喜怒之情,伺候着它的饥饱来喂食,老虎与人不同类别却喜欢喂养它的人,那是因为人们随顺了它的性情;老虎所以伤害人,那都是人们违逆了它的性情的缘故啊。那些爱马的人,也是一样,平时精心照顾宝马,可是一旦有细微照顾不周,马就会怒气冲天,咬断勒口,挣断辔头,损坏胸络。这就是所谓的: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能不谨慎吗?

主持人:我们已经谈到了庄子的“心斋”、安时处顺、顺物无己的“避害全生”之法。而庄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乱世求生存的法宝。这个法宝就是:无用之用。

嘉宾:身处乱世,有用反而招来祸患,无用却可避害。《庄子》书中有很多描写“无用之用,不材之材”的寓言故事。栎社树用来造船,船很快会沉没;用来做棺材,棺材很快就会腐烂;用来做器具,器具很快就会毁坏;用来做门户,门户很快就渗出脂浆;用来做柱子,柱子就会生出蛀虫;这是一棵不材之木,无所可用,且这课树用社神来寄托形体,免遭屠戮,所以能够长寿。那些有用之树,剥的剥,折的折,砍的砍,总之它们“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

接着庄子描绘了一个残疾人的形象,他的名字叫支离疏。其形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要多丑有多丑,可是每次国家征兵时,支离疏却敢明目张胆游于闹市;国家有徭役时,他因残疾而免除服役;国家救济贫病时,他可以领到三钟米和十捆柴。庄子发表感叹道:“夫支离者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第六集《完美道德》

主持人:庄子的道德,和儒家讲道德不同;儒家的道德主要指一个人必须符合“仁智礼仪信”的规范。而庄子的道德强调的是遗形忘情、因循自然,而非社会礼义规范。

嘉宾:是的,在庄子心目中,“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正因为此,荀子批判他“蔽于天而不知人”。可是我们想想,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特别是最近百年以来的现代社会,人们所犯的往往是“蔽于人而不知天”的错误,而庄子的的思想可以为我们现代社会的病根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在庄子的世界里,那些道德完美至善的代表为何都是残缺不全,极其丑怪的呢?

嘉宾:庄子凭空创造了六个残缺不全,但内质却极其完美、道德却极其至善的任务形象,通过形体的残缺和道德的完美,形成鲜明的对比,目的是让人们“离形去知,遵道乐德”,反复说明形残貌丑不足影响道德纯美的价值。

兀者王骀,他虽然断了一只脚,但他的声望却超过了孔子,他的学生数量和孔子一样多,连孔子也要拜他为师,王骀何德何能让孔子甘拜下风呢?因为他参悟了生死,领悟了永恒不变的大道,能够“保始”、“守宗”,把握事物的本质,能够用齐一的观点看待万事万物,所以人们都愿意追随他。

郑子产羞与兀者申屠嘉同行,因为申屠嘉是刑余之人,子产对他充满着傲慢与歧视。而申屠嘉不以遭遇刑罚为耻辱,能以“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泰然处之。生活在迫害之中,犹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申屠嘉的老师伯昏无人与其相处十九年,却不曾感到申屠嘉是残疾人,与郑子产形成鲜明对比。庄子通过此故事要说明:形体的残缺不影响心智的完善,反之有的人形体虽然完好却心智残缺。

兀者叔山无趾虽然丧失了足,“犹有尊足者存”,说明精神远比形体尊贵。

哀骀它,形貌丑陋到使天下人见了都惊怕的人,却有着地心一样的吸引力,除非你不曾和他相处过。男人与他相处,思慕而不舍离去;女人与他相处,宁为他的妻妾;国君与他相处,情愿把国家让给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仅相貌丑陋,而且无权无财,甚至见识也一般,那么何以成为君臣百姓的偶像呢?只因为哀骀它是一个全德之人,他真正是一个“才全而德不形”之人。他参透生死、富贵、穷达等一切俗世的名利,不为外物系累,道德高尚而不显露,万物自然亲附不离。

闉跂支离无脣与瓮央大瘿,两个奇形怪状、残缺不全的人物,他们却获得了卫灵公与齐桓公的青睐。相处久了,卫灵公和齐桓公反而觉得正常人的脖子太细长了。说明“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庄子说:“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主持人:人原本就没有情吗?人而无情,又怎么能称为人呢?既然为人,又怎么能没有情呢?

嘉宾:庄子所谓的情,特指是是非非的区别。庄子所谓的无情,劝诫我们不要因为好恶爱憎之类的情绪损害自己的身体和本性,要顺任自然而不是人为的去增益生命。道家向来主张“有情而不累”,哀乐不入,安时顺变。

第七集《大道之宗》

主持人:“道”是道家学派最重要的概念。老子认为大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并认为天地万物都要遵道而行: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那么庄子对于“道”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嘉宾:庄子关于“道”的阐述,基本上继承了老子的宗旨和观点。庄子讲:“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庄子认为:“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一般人不能真正的“知天”与“知人”。唯有真人可以体悟“天与人不相胜”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主持人:儒家讲成圣,道家讲修真,对于道家崇尚的真人,庄子又是怎么具体描述的呢?

嘉宾:庄子对于“真人”的描述,形象具体,他说:古时候的真人,不违逆微少,不自恃成功,不谋虑事情,错过时机而不后悔,正当时机而不自得。像这样的人,登高不发抖,入水不沾湿,入火不觉热。他们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愁,饮食不求甘美,呼吸深沉绵长,全身气息通畅。古代的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出生了不欣喜,入土了不拒绝,无拘无束的去世,无拘无束的来世而已。不忘记生命的本源,不寻求自己的归宿。一切接受自然的安排,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像这样的真人,他的心欲早已忘怀,容貌寂静安闲,额头宽大饱满,表情严肃像时像秋天一样冷凄,态度和蔼时像春天一样温暖,喜怒无心,像四季的自然变化,随事合宜,无迹可寻。他们“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货万物,而民勿恃。”他们不求功业,不慕名利,不被役使,不丧真性,自得适意。

主持人:要做到真人的境界似乎很难啊,要参悟生死,淡薄名利,不务不求,随顺自然。

嘉宾:是的,确实很难做到真人的境界,庄子讲:“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形象的譬喻了大道才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真正场所。并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既然大道化生天地万物,而人藏身于天地之间,又有什么可亡失的呢?把天地视为大熔炉,把造化视为大铁匠,往哪里去不可以呢?

主持人:庄子为了更加具体的描述“道”的内涵,特别讲了几位体悟“道”的好友的故事。

嘉宾:是的,这些故事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他们的交友的境界: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结为莫逆之交,共同体悟“死生存亡之一体”,因而能够坦然面对得与失、生与死,达到“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的入道境界。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为友,子桑户死而孟子反、子琴张二人却临尸而歌,不为死生之情所羁绊。他们是孔子眼中的方外之人,体悟的是“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的入道境界。

关于生死体悟,庄子还讲过一个著名的故事:孟孙才母亲去世,他却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并因而获得善于处丧的美名。颜回很不解,孔子说孟孙才这个人可谓知道如何服丧了,他明了自然变化的道理,明了生死的真谛,因而不拘于繁琐礼节而能简便处之。

主持人:得失、贵贱、贫富、生死等等是入道者必须参透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得道者。那么“道”可传可授,可学可证吗?

嘉宾:庄子讲了这么一则故事:南伯子葵向女偊求教:“道可以学到吗?”女偊说:“我曾经传道给一个叫卜梁倚的人,三天后,他能够‘外天下’,七天后,他能够‘外物’,九天后,他能够‘外生’,他已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已经忘掉自我了,而后能‘朝彻’,心窍豁然彻悟,彻悟后就能‘见独’,可以洞见独立而不改的大道了;入道之后,就能不受古今时间的束缚,进入无生无灭的永恒境地。”

颜回对老师孔子说:自己忘记了仁义,接着忘记了礼乐。孔子说做得还不够,最后颜回说自己体悟到了“坐忘”的境界。孔子说:“与万物混同于一体就没有偏爱了,于万物一起变化就没有偏执了。我愿意追随你一起达到‘坐忘’的境界”。所谓坐忘,按照颜渊的解释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第八集《无为而治》

主持人:在治国上,儒家重仁义,法家重刑赏,道家讲无为。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虽游世,但也强烈的关心人间疾苦,希望统治者创造一个太平世界。对于治国理政,庄子又是如何阐述的呢?

嘉宾:庄子的政治思想,与老子的思想一脉相承。要求当政者应顺乎人性的自然,为政当无为而治的主旨。庄子明确的指出一个“明王”应该做到:不受称誉,不使计谋,不强任事情,不主智巧,虚静无为,逍遥自在,尽享自然所赋予的本性而不自现人为的所得,用心若镜,不送不迎,物来应照,物去不留,顺然自然,不存私心,能够超脱物外而不为外物所伤害。

主持人:庄子尤其反对用仁义治国,在庄子的世界里,甚至连“治国”的意念都不应该存在。《庄子》中有则寓言:天根问无名人如何治理天下,无名人直接鄙视他,说天根是个鄙陋之人,为何问这些令人不快的问题呢?为什么用治理天下的梦话来触动我的心呢?

嘉宾:是的,庄子认为:像尧舜这样普遍被人们认为的圣君,他们心怀仁义,以此要结人心,虽然获得了人心,但未能超然物外;更何况那些凭自己主观臆断制定各种法规的君主呢?他们这些做法都是虚伪骗人,圣人治理天下难道是用法度来约束人们的外表的吗?还有那些自认为做事情敏捷果敢、看问题透彻明达、学道勤奋不倦的人,自以为是可比明王之治,他们这些人,在圣人眼里不过就像是毫末小吏,自恃才智,终身劳苦,担惊受怕罢了。真正的明王治天下:淡漠虚静,顺物自然,无偏无私,正己化行,有功不居,随顺人们能够做的事情去做就是了,这样天下就自治了。

庄子写了一段绝妙的寓言文字: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则故事从更为严重的生死存亡的角度,回答了帝王从政应当以无用为用、无功为功、无为而治的问题。

主持人:《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则‘神巫季咸给壶子看相’的故事,读来令人开怀大笑。算命看相与治国有什么关联呢?庄子为何要讲这则故事呢?

嘉宾:列子领着神巫季咸给老师壶子看相,通过几次看相,壶子分别显露不同的生命气息:地文,大地寂静之象;天壤,天地间的一丝生气;太冲莫胜,太虚之气无偏无倚,无迹可寻;虚与委蛇,随顺应变之象。而神巫季咸看到的是相应的生机:杜德机,闭塞生机的景象;善者机,生机活动的景象;衡气机,生机平和而不可见端倪的景象;弟靡波流,分不清彼此,随风披靡,随波浊流,惊慌而逃。

庄子讲这个故事看似和治理天下无关,但它着力表现虚己、顺变,正可推之为政,说明虚己无为、随顺物化,百姓才可以自安,天下才可以自定。

第九集《富贵穷达》

主持人:道家一直在讲贫与富、贱与贵、穷与达、名与利等问题。且庄子向来视富贵名利如粪土,相比于富贵,宁愿选择安贫乐道,逍遥游世。

嘉宾:是的,庄子曾经在濮水垂钓,楚威王派了两位大夫请他做宰相。庄子持竿不顾,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王把它用丝巾包起来,安放在竹箱里,珍藏在庙堂中。请问这只乌龟,宁可死了留下一把骨头让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里面打滚呢?”两位大夫说:“当然愿意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里面打滚。”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也愿意拖着尾巴在泥里面打滚。”

主持人:据说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因为害怕庄子争夺他的魏国宰相之位,还发生过一些口角矛盾。

嘉宾:庄子和惠子,两个人是非常好的朋友,且他们在一起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辩论。比如非常著名的:“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子非我,安之我不知鱼之乐?”。惠子做魏国的宰相时,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过来,是想取代你当宰相。”于是惠子十分恐惧,在国都中连续寻找了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惠子,说:“南飞有一种鸟,名叫鹓鶵,你知道吗?这鹓鶵从南海起飞,一直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他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食用,不是甜美的泉水他不饮用。这时有一只猫头鹰得到了一只腐烂的老鼠,刚好鹓鶵从天空飞过。猫头鹰仰起头,望着鹓鶵,唯恐失掉腐鼠,大声怒斥:“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怒斥我吗?”

主持人:《庄子》一书中,还有很多辞让富贵名利的例子,如:许由让天下、颜阖逃避鲁君的延聘、屠羊说辞让楚昭王的封赏等等。都在反复说明一个道理:富贵伤身。

嘉宾:是的,庄子讲了很多很多这类故事。并把这种舍命求富贵的做法,形象的比喻为: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人笑话这种行为,因为“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

主持人:庄子不仅对于富贵通达有自己的态度,对于穷苦贫贱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嘉宾:是的,庄子本身就很贫困。有时候靠借贷过日子。他曾说:“贫穷,那是生不逢时啊。就像那腾跃的猿猴,当它们生活在大树之中的时候,攀援着树枝,心悦气盛,可以说是称王天下。即使是善射的后羿、逢蒙也不敢小看它们。等到它们落到了带刺的树丛中时,尽管小心谨慎,目不斜视,走起路来还是胆战心惊,这并不是因为颈骨受到了束缚而不灵活,而是因为所处的情势不利,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啊!”

主持人:这么看来,庄子似乎把贫穷归结于时运不济和社会黑暗。

嘉宾:是的,在庄子生活的乱世,贫穷大多时候是因为天命吧。《庄子》中有这么一则故事: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第十集《小大之辩》

主持人:庄子认为,万事万物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一切事物的大小、是非都是相对存在的,人生的贵贱、荣辱也是无常的。我们应当不执着于荣辱得失而伤害自然本性。

嘉宾:是的,庄子哲学的相对论观点,可谓是参透人生荣辱得失的重要认识论方法。我们最熟悉的《庄子.秋水篇》是庄子相对论观点的集中体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等他来到大海边,见到北海若,望洋兴叹,顿觉自己渺小,没见过世面,见笑于大方之家了。北海若对他说:“井中之蛙不能与它谈论大海,这是因为他生活在小井中的缘故;夏虫不可以语冰,这是由于它生命的局限;对于浅陋偏执的人士不能和他谈论大道,这是由于他被世俗之学所束缚了。大海算是很大的了,可是我从来没有感到自满,生在天地之间,犹如一块小石头、一根小树枝放在泰山上一样。正存有自以为渺小的想法,哪里还会感到自大自满呢!四海在天地之间所占的分量,不就像在大泽中的一个蚂蚁窝吗?计量中国在四海中的分量,不就像大粮仓中的一粒小米吗?人在宇宙之间,不就像毫毛之末长在马身上那样微不足道吗?”

主持人:是啊,把格局放大,就会不自满,不自得。正如庄子所言:“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嘉宾:是啊,什么是大,什么是小,又怎么能够绝对呢?大小如此,贵贱、荣辱、是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用自然之道来观察,万物原本就没有贵贱之分;从万物自身的观点来看,都是自以为贵而彼此相贱;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贵贱的判定并非自己能够操控。按照万物大小差别来考察,顺着大的角度来看而认为是大的,那么没有一物不是大的;顺着小的角度来看而认为是小的,那么没有一物不是小的。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那么万物的差别就看清了。从事物的功能来考察,从有功能的角度来看而认为它有功能,那么万物之中都有功能;从没有功能的角度来看而认为它没有功能,那么万物之中都没有功能。从人们对事物的取向来看,依着它可肯定的地方去肯定它,那么万物之中没有不可肯定的;依着它可否定的地方去否定它,那么万物之中没有不可否定的。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