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陋室疯语
34564100000062

第62章 《孟子》名言心得分享(四)

《孟子》名言心得分享(四)

作者:王泽仁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心得分享:人性学说历来是各哲学流派的起点。大体中国哲学有以下几种人性观点: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无善无恶、人性有善有恶、人性有人善有人恶。孟子认为人性是本善的,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的,王阳明认为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并留下了心学四句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不管儒家的哪个学派,也不管他们秉承的人性学说多么的不同,但他们的最终归宿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修身和教育完善人格。只不过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扬和扩充人自身固有的善性。而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摈除人固有的“恶”,导引人走向善良。孟子认为:“人皆可为尧舜。”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为禹。”也就是说通过教育,人人都可成为君子,成为圣贤。荀子的两位法家学生韩非和李斯继承了荀子的人性恶学说,但他们认为自己老师的方法太过理想化和不切实际,而选择了一条捷径的方法,即:我不管你做不做好事,也不管你是不是个好人;但你绝对不能做坏事,否则就要接受制裁。管理学中的“少数人管理”原则就起源于此。

在职场上,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信奉哪种的人性学说,直接影响着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假如他信奉人性善,那么他倾向于Y管理;假如他坚信人性恶,那么他坚决推崇X管理;假如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那么他的管理理念就是Z模式了。

下面我们回到孟子的论述,孟子认为“性本善”,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本固有的,并举了个例子:一个小孩快要掉入井中,我们看到了,一定会升起恻隐同情之心,本能的想要去救他,我们救这个小孩纯粹是出于一颗善心,而无任何功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结交这个孩子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博取乡党声誉,也不是因为讨厌那个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做。我们只是纯粹的按照我们的“良知良能”去这样做。何为良知良能呢?孟子讲:“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当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并非仁义礼智本身,所以孟子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我们需要扩展这“心之四端”,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善人。

那么如何去扩充这四端呢?首先要做到的是真诚,唯有真诚才是修身格物的根本法门。通过真诚的修善,人才能回归到“赤子之心”。即所谓的返璞归真,去伪存真。这个和道家就很类似了。道家认为修身完善的最高境界是:复归于婴儿。西方伟大的哲学家尼采也认为人的一生大体会经历四个阶段:婴儿、骆驼、老虎、婴儿。当然,无论儒家也好,道家也好,西方哲学也好,修身后的赤子和婴儿阶段和人生初始的婴儿阶段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天然物质的产物,一个是精神修为的产物。

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一个人做到至诚,是可以化育万物的,是可以预测未来的,是可以达到“至善”的。儒家讲“诚外无物”“至诚尽性”“至诚如神”说明真诚的人可以真正做到“尽心知性”并且“知天”。一个人如果修善通达了,就可以与天地合一了,也就是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了。当天人合一、天人合德了,人就可以做到儒家一贯推崇的“正命”思想了。所以孟子讲:“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并认为人只要做的了“存其心,养其性”就可以“事天”。这样就可以做到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了。孟子一直把人定位为宇宙公民,即:天民。真正的至善,一定是可以通达天命的,所以孟子讲:“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天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酷死者,非正命也。”

除了真诚之外,孟子认为修善还有境界的问题,分为六个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人只有不断精进,不断提升自己“善”的层级。才能完全脱离于禽兽之性而变成真正的人。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前段时间和一位学者聊天,他说,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兽、人、圣。大多数人在兽的层面,还有很多人是半兽半人,很少一部分人是真正的人,至于修炼成圣就更加凤毛麟角了。修善的过程就是去除兽的成分而成为“人”的过程。

孟子的人性善学说,不仅限于哲学范畴,他最厉害的是将他的性善学说政治化。用来作为说服各国国君推行仁政和王道的理论武器。《孟子》里面有一则齐宣王的故事:有一次齐宣王坐在堂上,有人牵牛从堂下经过,齐宣王看到了,问:“牵牛去哪里?”那人回答道:“要宰了它衅钟。”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到它哆嗦的样子,它没有罪过却要进屠场。”那人又答道:“那么,要废除祭钟的仪式吗?”王说:“怎么能废除呢?用只羊来代替它。”老百姓听说了都认为齐宣王吝啬小气,舍不得一头牛。可是孟子却说:“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的意思是所有的国君都有推行仁术的先天条件,因为人性是本善的。所以孟子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只要哪个国君推行仁政和王道,那么全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附于他,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爱戴。孟子最推崇的就是商汤和周文王的仁政和王道了,商汤七十里而王,文王百里而有天下,这都是因为他们推行仁政和王道啊。所谓王道政治就是以德服人;心服也。它区别于霸道政治,霸道政治是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能也。当他们征伐那些残暴之君时,当地的老百姓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并且都渴望先征伐自己的国家,生怕征伐的太晚了,所以有这样的记载:商汤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伐,西夷怨。曰:“奚为我后?”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他们做到了孟子所说的“仁者无敌”了。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及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才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心得分享:我讲过,儒家有三大特色:肯定传统、重视教育、关怀社会。而儒家对于教育有着系统的论述,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等;孟子的教育观也有自己独特的论述,首先从教育方法来说,分为五种:一、及时雨: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育;二、成德者:成就品德;三、达才者:培养才能;四、答问者:解答疑惑;五、私淑艾者:自己仰慕而私下自学。孟子论述自己的学问的时候,说自己非常崇拜孔子,想要学习孔子,可是因为自己比孔子晚出生了100多年,没有这个福气亲自向孔子求教。就只能私下学习了,也就是第五种:私淑艾者

孟子对于教育有着很系统的论述:孟子认为,教育首先要顺应天性;也就是要顺应人本身固有的善性,既然“仁义礼智”属于人天性中内在的品质,那么教育的目的就顺应它、诱发它、发扬它、扩充它。

二、重视环境;孟子是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我想这是孟子从小受他母亲的影响,孟子本身的成长轨迹就是环境造就的。《孟子》里面有一则故事,论述了环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的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说话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齐国的繁华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很好的人,让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如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象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三、教亦多术;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是个清高之人啊,所以会有这样的话:我不屑去教诲他,这也是教诲的一种方式。这就是所谓的:不教而教。《孟子》书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其实不仅求教别人不能附带任何外在条件,孟子认为交朋友也不能附加任何外在条件,他说:“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凡是附带任何外在条件的教育和交友,都是功利的,都是不纯粹的,都是不真诚的。

四、惟精惟一;儒家向来推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方法。《中庸》里面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尚书.大禹谟》中记载了儒家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几句话都在说明专精唯一,恪守中道,对于修身完善人格多么重要。《孟子》中关于专心致志、惟精惟一,也讲过一个故事:孟子说:“天下即使有容易生长的植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没有能生长得了的。。。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其中一个一心一意的学,只听弈秋的讲解。另一个虽然也听着,但一心以为也许会有大雁飞来,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它,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下棋,但却不如那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聪明程度赶不上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这个故事我想基本说清楚了为什么同样在一家公司,不同的人职业发展轨迹不一样。同样是从事同一个岗位工作,不同的人做出的却是不同的绩效。同样是同龄人,不同的人过的却是不同的人生。孟子尤其重视修习仁义的成熟度,他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不为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五、易子而教;这个教育观点可以说是孟子教育方法的创新了。《孟子》书中记载: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也。”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读完这则故事,反观现代社会,就会发现,孟子是很明智的,现在很多父母教育儿女:“为什么考这么点分?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儿女很机灵的就会反问道:“你当年还不是不好好学习,你自己都没做好,凭什么要求我努力学习?你当年读书的时候还不如我呢?”所谓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儿女的榜样,自己做不好,是很难教育好儿女的。尤其是因为父子之间有血脉之亲,教育的时候,感性胜过理性,这就难免偏驳和不客观,所以孟子讲:“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父子之间是不用善恶来相互评判的,否则就会疏离感情。这样就会经常相互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