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055

第55章 一时无两

异语7

黄百鸣在电影中向县令告状,县令说告状十两银子。黄百鸣把钱给了县令,而后感慨道,难怪说是父母官,原来是要人孝敬的。

——————————————————《花田喜事1997》

吴王阖闾的叔叔季札到了郑国,与还年轻的子产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郑国善业发达,国家富裕,季札对子产说,郑国贵族崇尚奢侈之风,这是亡国之道。你如此贤能,将来定会执掌郑国,那时你就要抑制这种风气,不然郑国必亡。

子产铭记于心,执政之后就开始约束卿大夫和他们的子嗣,不得欺压商人,不要奢侈浪费,但凡我行我素的,一概不予重任。

子产自身是非观很强,有才干的就亲近,无能的就远离,身边尽是郑国的俊杰。

当时周王朝分封天下,诸侯国众多,各国又有许多大夫家族姓氏,官职爵位、地位贵贱、人品威望、才能高低、家族起源等等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子产力不从心,听说子羽很有研究,又擅长辞令,便邀请他在自己身边做事,自己时时请教。

而听说裨(bi)谌(chen)擅长出谋划策,可是有个毛病,在城外发挥得好,在城内就常出岔子,于是有了疑难经常邀请裨谌坐车到城外,让他策划。

而冯简子擅长决断,就把裨谌的谋略交给他决断,子太叔仪表堂堂,言语大方得体,就让他接待诸侯宾客。各司所长,故而自己很少做错事,自然赢得国内一片赞誉。

公元前526年,郑国遭遇旱灾,子产命令屠击、祝款、竖三位大夫到桑山去祭祀求雨,他们将桑山上的树砍光求雨,子产大怒,将他们撤职。

裨灶是巫师,说天降大火,需要爙灾祈福,子产不答应。而后果真大火,裨灶再次请求祭祀。

子产依旧不答应,有人劝他,子产说,裨灶说的预言多了去了,自然会有几次准的,与其祭祀,还不如把钱剩下来给受灾的人。

子产命人救火,抚慰受灾的人,《左传》说,“陈不救火,许不吊灾,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

城外湖中据说有龙相斗,有人请子产祭祀消灾,子产说,我们打仗,龙不关心,那龙打架,我们干嘛要祭祀,大家互不相干挺好的。

古代很喜欢从星象上总结得失,萤火出现就是某国要遭殃,各国君主于是就要祈福禳灾。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近,非所及也。天上的事跟地上又有何干。

听起来倒是无神论,却并不如此。

郑大夫良霄字伯有,主持国政时和驷带发生争执,被杀于羊肆。

刑书刚铸成的时候,有人梦见伯有,伯有说我先杀驷带,第二年杀公孙段。驷带死后人心惶惶,而后第二年公叔段又死了,郑国人更害怕了。

子产于是立了伯有儿子良止为大夫,自是伯有不在出现,子产说,鬼有所归,便不为厉鬼,我立良止,良止祭祀伯有,伯有于是便不再为害。

公元前529年郑简公死后,儿子郑定公执政。一朝天子一朝臣,

郑定公任用自己宠信的徐挚做国相,国政昏乱,官民不亲和,父子不和睦。

大宫子期把这些情况告诉郑昭君,昭君就改任子产为国相。子产执政一年,浪荡子不再轻浮嬉戏,老年人不必手提负重,儿童也不用下田耕种。二年之后,市场上买卖公平,不预定高价了。三年过去,人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年后,农民收工不必把农具带回家,五年后,男子无需服兵役,遇有丧事则自觉敬执丧葬之礼。

子产治理郑国二十六年就去世了,青壮年痛哭失声,老人像孩童一样哭泣,说:“子产离开我们死去了啊,老百姓将来依靠谁!”

子产临终前对公孙虿儿子游吉说:“我死后郑国就靠你了。你定要严刑峻法,火的样子很可怕,所以人们不敢玩火,很少烧伤;水看似柔弱,人却多有溺死其中。百姓看你执法严酷,就不敢犯法,若是放纵他们,他们定会酿成大祸。”

子产执政二十六年,国家安定,民众却开始不安分了。承平日久,户户丰盈,于是年轻一辈开始骄横起来,不知自己几斤几两,老子有钱,有什么钱不能摆平的嘛,没见识过暴风雨的样子,却叫喧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立国之初,军人的子女住在大院里号称顽主,向往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向往着同在一个班里向苏修、美帝开战,在溜冰场、电影院拉帮结派聚众斗殴;如今二代子弟飙车、排队,寻求各种刺激、人生意义,以为人生就是这样,没有钱和权搞不定的事,胆大包天。

其实说来都一样,承平日久而已。

子产故而警告由游吉。游吉举止大方,为人有礼,听后不以为然,于是郑国年轻一辈开始四处游荡,聚众生事,甚至造反作乱玩玩。游吉大惊,帅军队过去平叛,杀了很多人。

年轻人才知道,原来是会死人的。

游吉感叹地说:“我好后悔没听子产的话。”

子产而死,孰能继之,终究是没人能取代的,如齐之管仲,他们超越同时代的人太远了。

子产开启了改革的先河,因其行政卓有成效,各国纷纷效仿。其实改革很容易,无利不起早,见到利了,谁比谁跑的都快,大家都喜欢从众而已。

后来魏国李悝(kui)、楚国吴起、秦国商鞅、韩国申不害,改革都是在子产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子产也成为了孔子的偶像。

也有说子产为政清廉,死后家无余财,儿子甚至没有钱财按规格给他下葬的。我不知道真假,也没有兴趣知道,因为不关心,只要知道子产执政多年,对国家大有裨益,百姓安居乐业那就足够了。

清正廉洁是好事,但子产是执政官,若真的混到那份上,也确实蛮失败的。凭什么说为国的人就得吃糠咽菜、家无余财,在我看来,他们更有资格得到自己想要的。

说了这么多,就以这样一个故事结束吧!

《孟子》里有一则故事:有人送了子产一条鱼,子产说放进池子里吧。过了几天,厨师说,我把鱼放生了。

子产感慨说,得其所哉!

厨师出去后暗笑,谁说子产聪明啊,我吃了鱼却骗他说放生了,他也不知道。

人生不是电视剧,哪能事事清楚,都是局中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