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语4
采访人:对你而言,成功前后有什么区别。
成功者:成功前,说什么都可以,因为没什么人当真。成功后,说话就要小心点,因为很多人信以为真。
鲁迅:这话我没说过。
鲁迅:这话我没说过,不过确实在理。
鲁迅:这话我还真说过。
————————————————————————————————————————《闲庭记趣》
战国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
这道理很多人都清楚,战国各国国君也做的很到位,礼贤下士和举贤任能,都非常不错,各国的俊才,也是一时瑜亮,难比高下。
然而国有大小之别,俊杰之才各有归属。孔明之智,也只得说是伐魏亦亡,不伐亦亡,与之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诸葛亮、司马懿你我相斗,诸葛亮携主攻之势,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司马懿稳坐军中,岿然不动,耗的蜀军粮尽,只好撤退。
若二人异位相处,胜负未可知。
卫国商鞅,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放到卫国,也只能辗转于诸侯之间,求存而已,无法让卫国图霸。卫国吕不韦,有神鬼莫测之机,可是放到卫国,也不过用于高卖低买,博取钱财罢了。
卫国有一个南文子,跟智伯同时代,在卫国受到君王信任。
晋国大将犀首(春秋犀首,非战国的犀首,同名)攻打黄国,派使者去责问卫悼公,说我大军路过,你却不遣使慰军,太看不起我了,一旦攻下黄国,下一个就是你。
卫悼公大惊,派人筹备礼品,让使者带黄金三百镒去见犀首。不过是被人威逼着才去做的,实在有些丢人,有辱国格。
南文子说,犀首领兵在外,赢了有大功,但国内必有嫉妒者,抓住他的过失不放,犀首绝不敢再找卫国生事。若然败了,败走尚且不及,何敢再来卫国。所以不必理他。
卫悼公听了南文子的话,放弃了这一打算。犀首赢了黄国,也确实没有再来找卫国的麻烦。
之后晋国智伯掌权,也想攻打卫国,于是赠送卫悼公良马四匹,白壁一双。卫悼公大喜,投我以桃,是人家有意结交我,自然开心,大臣们也跟着贺喜。
南文子对卫悼公说,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四匹良马,一双白璧,这是小国给大国的礼,大国却给了小国,怕是有图谋吧。
卫悼公大惊,派人警告边关将领,加强戒备。
智伯起兵攻打卫国,到了边境见卫国早有准备,于是撤兵而回,说卫国有贤人,看破了我的计谋。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于是智伯心生一计,让自己的嗣子出逃,要到卫国申请政治避难。
南文子对卫悼公说,嗣子智颜是智伯爱子,智伯十分宠爱,又没听说智颜犯了什么大错,怎么会无缘无故出逃呢,必然有缘故。
于是卫悼公告诫边关将领,智颜的随行车辆超过五辆,就不要接纳,以防他们想要诈开城门。
智伯听后,于是让智颜回来,输得心服口服。
假途灭虢(guo)的时候,虞国国君不听百里奚劝告,以至于国家被晋国所灭。百里奚辗转到了秦国,成为名相,帮助秦国实现现代化。
以百里奚的才华,在虞国不过是大夫,名不显功不扬,到了秦国却能成就事业,可见一个人所处的舞台大小也十分重要。卫国南文子智谋出色,眼光奇准,若在晋国,必能成就一番功名,可在卫国,也就沦为历史的边缘人了。
战国各国君主求才若渴,也确实得到了不少贤才。虞卿三次面见赵王便成为了国相,蔺相如两次出使便成为上卿,赵国亡将乐毅成为了燕昭王的大将军,论传奇性,其实不输于秦国,然而最后秦国笑道最后,并非是人才更加贤能,也是秦国的国力远超其他诸国。
秦国,自从公元前350年开始已经成为击败魏国的大国,公元前320年开始成为了东方五国联合抗衡的目标,五国多次纵横却损兵折将,公元前294年白起领兵,自此战无不胜,直到公元前258年白起身死,一直独领风骚。
至如今,秦国强盛了一百二十年,在屡次的争斗中,击败了魏国,击败了楚国,击败了齐国,击败了赵国,就此成为战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秦国最弱的时候,一是孟尝君帅五国攻打秦国,逼得秦昭襄王割让三城,算是开了先河,一是信陵君帅五国攻打秦国,击败蒙骜,秦军不敢出函谷关。
不过孟尝君、信陵君先后过世,新的战国第一人还没有花落谁家,也正是无人可以制衡秦国之时。
以尉缭之才未必不可以在魏国受重用,但是也未必能抗衡的了秦国,而尉缭去了秦国,秦国则是如虎添翼,秦国战无不胜,连带着尉缭也功成名就,其实是互惠共利的结果。
魏国人犀首先在秦国担任大良造,打的魏国损兵折将,可是被魏国挖过去后,组成联军攻打秦国却失败,也是这个道理。
嬴政特别欣赏尉缭这个人才,而尉缭则对嬴政心生恐惧,这源于尉缭的操守。
尉缭虽然讲究从严治军,可也提出了,不攻无罪之城,不伐无罪之国,不杀无罪之民。
打仗是难免的,可是为什么而打很重要。尉缭的理念就是,仁者兴师,为的是替天行道,铲除暴虐,而不是为了占人之城,夺人百姓,那是不义。
尉缭久在嬴政身侧,发现这个人很虚伪,用得着你的时候,非常谦恭,而一旦用不着,那你的生死荣辱则取决于他的心情了。尉缭觉察到了危险,于是出逃。
尉缭被抓回来,以为必死无疑了,然而嬴政问他为何弃自己而去,随后又让尉缭官复原职。
此举也确实符合嬴政的性格——用得着你,所以待你很优渥。
三国里,孙策劝降了太史慈,太史慈愿意为孙策招降刘繇的败兵,以三日后的日中为期,骑马离开孙策大营。三天将至,孙策部将纷纷表示,太史慈骗你的,而孙策则笑着说,还没到日中呢,稍安勿躁,太史慈定不欺我。
最后太史慈过到,孙策大笑,为人称道。
朋友问,若是日中过后太史慈不到,会如何?
我说,要是迟到点,孙策虽不爽也不会生气,要是始终不来,孙策丢了面子,则表示,下次再见太史慈,定然杀了你。
我顿了顿又说,但是孙策抓到太史慈之后,定然爱惜他的才华,不忍杀他,再次劝降,说不定太史慈再次骗他而后出逃。
朋友:有这种例子吗?
我:诸葛亮七擒孟获啊,孟获说你若再能抓住我,我就归降。
后来我想,还有一个例子,那就是曹操。
陈宫和吕布袭击兖(yan)州,曹操表示魏种一定不会背叛我,很有把握的样子,结果魏种却背叛了他。曹操大怒,表示一定要杀了魏种泄恨。
可是抓到魏种后,曹操说,这人还是有本事的,放了不说,依旧让他做官。
其实嬴政能够挣到这么大的名声,未必是自己多么贤明,很多人在他的位置也能做的很好。古来创业艰难者,如刘邦、朱元璋,白手起家,换作嬴政未必能做到,汉武帝也是,只是他们正处在国家强盛的时候,自己又能够有知人之明,这才建立不世之功。
嬴政这么善待,尉缭也不好意思了,最后留了下来,下场和结局都不清楚,只是有《尉缭子》一书传世。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可见传承之久。
嬴政召见顿弱。
顿弱表示,我不喜欢拜见谁,见了你不参拜还好,要是惨败我就不来了。
嬴政哈哈一笑,因为这么说代表此人有一定水准,自己每天受人参拜也烦了,若是能够得到一个贤才,别说不参拜了,就算是称兄道弟有何不可。
顿弱见到秦王,表示天下有三种人,一种有其实而无其名,一种有其名而无其实,一种无其名也无其实。
秦王表示愿请赐教。
顿弱:商人没有耕作之名,却有仓廪之实;农夫有耕种之名,解冻而耕,正午而锄,却没有积蓄。无其实也无其名者,乃是君王你。你有万乘之国,无孝之名,有千里之养,无孝之实。
嬴政大怒。
之前提过,郑庄公因为弟弟造反,而与母亲划清界限,随后又后悔了。
因为世界上有一种逻辑叫逆向思维。
丈夫跟妻子吵架,妻子说,结婚后才发现自己不是个好妻子。
丈夫说,你才意识到啊。
妻子又说,因为一个好妻子能够培养一个好丈夫。
郑庄公跟弟弟决裂,大家犹能理解,毕竟弟弟做得太过,不少人争着表示要替郑庄公清理门户。
按照孝悌的常理,哥哥爱护弟弟,弟弟也应当尊重哥哥,而今郑庄公善待弟弟,弟弟却以下犯上,故而人们不同情弟弟,而同情哥哥。
可是郑庄公母亲就不同了,虽然老妈人赃并获,大家无话可说。可是母亲爱护儿子,儿子孝顺母亲,这是常理。世上流传的故事,多是儿子不肖,母亲无人赡养,清官或是壮士(李逵)修理完儿子,让他赡养母亲,而后皆大欢喜的场景,也是符合这种逻辑。
轮到郑庄公这情况,大家总有些心里过不去的意思,毕竟是你妈。将心比心,理解虽说万岁,可是人虚怀若谷,谈起来也是,你的母亲尚且不能容下,可见你没有容人之量,着实不是美名。
于是郑庄公知错能改,母子和好如初。原来什么样,母亲讨厌他喜欢小儿子,郑庄公虽然生气表面山也得恭恭敬敬,咬文嚼字其实蛮有意思的。
嬴政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生气过后,缓和下来。真正的杀人的,不会在表面流露出杀你的意思,甚至会和你相处很融洽,只是在你做某件事时,已经从心里觉得你是个死人了。
据说,斯大林可以在处决你之前和你开荤段子。
《罗曼蒂克消亡史》里,葛优跟章子怡说,总还把你当大嫂,处处留着面子,你还真不把我们当流氓啊!
葛优的做事风格是怎样的,客客气气的坐在一起,跟你商量事,告诉你上海不能乱,我不管你后面是谁,把绑架的罢工工人送回来。
对方也很无奈的说,我真的不知道。
葛优:昨天送你夫人的手镯子你还喜欢吧。
对方:我内人很喜欢,谢谢先生的美意了。
葛优:我们备上礼物,就是想和你打打交道,交个朋友。
对方:我很敬仰先生你,有什么差遣您一句话,可这事我真帮不上忙。我可以发誓,以我太太的名义,以我母亲的名义。
葛优点点头,对随从吩咐道,去要一些点心。
对方吃了几口小笼包,他妹夫起身离开,走前对葛优说,这地方挺好的,别弄脏了啊!
不一会儿,随从从外拿过来一个盒子,给了对方。
葛优:我很生气这次的绑架事件,罢工拖这么久,闹这么僵,都是这帮人搞的,就是毁了上海也在所不惜。对不起了,我知道她不是你真正的太太,请你一定不要自责。
对方打开盒子,里面赫然是一双断手,断手上还带着碧绿的桌子。
葛优:火车票跟你买好了,把关人的地方说出来吧。
对方于是在纸上写好地方,拿起帽子离开。
而后画风一转,被随从打的鼻青脸肿的对方在车中,被拉到了荒郊野外,而后扔在了挖好的坑里,被几铁锹打死后,埋在了哪里。
日本人打死了葛优家里的王妈,葛优要报仇,一番火拼报了仇,家里人被杀的杀光了,日本妹夫也死了,只有妹夫的两个男孩活下来。葛优善待两个外甥,直到一天发现妹夫原来是日本人间谍,都是妹夫安排好的毒计。
于是葛优带着随从到了东南亚的战俘营,花钱买通了美军长官,而后叫来了妹夫。
葛优对妹夫说,外面是你两个孩子,你前来这张单子出去,我们杀了你,孩子会让他在战俘营呆着的。
妹夫摇摇头:你们中国人讲道义,我是不会签字出去的,你也不会杀自己的外甥。
葛优点点头,随从拿着枪打死了大外甥。妹夫立刻签了字,走了出去,被随从用枪打死。
小外甥被放开,用日语喊着我是日本人,得到了战俘营的保佑。
一切都源于葛优的那句话:处处给你留着面子,还真不拿我们当流氓啊。
嬴政也是,他知道母亲的事做错了,但你顿弱是什么身份,敢如此蔑视我,母亲我自然会迎回孝养,你我也杀定了,不能明着杀还不能暗着来吗?
顿弱又说,秦国东面有六个大国,君王威严不加六国,却施加在母亲那里,我窃为大王不取也。
嬴政问,六国可兼并欤?
顿弱说,与我万金,韩魏社稷之臣可入秦,韩魏从则天下顺矣。
嬴政放下杀心,可是还是下不定主意,寡人之国贫,恐怕没有万金。
顿弱吸引了嬴政的注意,可是万金着实不是小手笔。苏秦的高规格待遇,也不过是黄金千镒,白壁百双,车马百驾,算是以国士之礼恩遇了,顿弱只凭几句话,着实不值这个身价。
见到嬴政在讨价还价,顿弱说,天下之事,无非是合纵连横,合纵则楚王,连横则秦王。一旦楚国称霸,那时候再想拿出万金,也没人能够扭转局面了。
嬴政深以为然,于是下定决心,给了顿弱万金,助他成事。目前有资格成为嬴政对手的是燕太子丹,而有资格成为秦国对头的则是楚国,也无怪乎嬴政如此慎重。
顿弱得到资助,嬴政也迎回了母亲,也算和好如初吧,将自己政治生涯的一个污点给抹去。
后来楚、齐、燕、赵四国想要合纵攻秦,秦王召集群臣宾客六十人,征求计策。
姚贾说,我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息其兵。
嬴政于是资助车子百乘,黄金千斤,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姚贾穿上,算是恩宠备至。解衣衣我,刘邦也曾如此做,使得韩信忠心不二,可见嬴政收买人心的手段着实不少。
姚贾成功归来,其实无非是利用自己的钱收买一些人,见到赵王、楚王等人后分析利弊,表示参与合纵使得秦国不快,秦国会如何如何对付你,所以你要听话,不能发兵。
公输班为楚王造云梯,用来进攻宋国。宋人墨子听过后,亲自到楚国劝说楚王,让楚王罢兵。
为了告诉楚王此行定然不成功,墨子和公输班来了一场沙盘演练,以腰带为城墙,以小竹板为攻城器械。公输班用尽攻城手段,墨子则利用守城器械一一化解,最后公输班无计可施,认输。
楚王见状,于是罢兵。
姚贾也类似,说服君王的同时,也要应对君王身边的谋臣。谋臣提出各种假设,姚贾则说出应对的方法,并且指出假设的弊端,进而指出参与合纵一事,最后也将跟之前一样,损兵折将。
姚贾成功的完成使命,回来后秦王大悦,封他千户侯,上卿之位。
韩非于是告诉嬴政,姚贾周游楚国,东游燕齐,不过是借助秦王的名义结交诸侯罢了,你给他的珍宝都被他吞了。姚贾此人,在魏国偷过东西,在赵国做官又被驱逐出境,大王将这种人待为上宾,恐惹天下人耻笑。
嬴政于是召问姚贾,他并非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想知道姚贾会如何回复,以此判断是否要继续用姚贾。
从事社会调查的学生抱怨,自己调查青楼女子的生存状态,需要做问卷给人家钱,但是却没有发票,很难说清项目资金的流向,而且不受重视,每年拨的经费本来就少。
姚贾也类似,他得了钱,只有一个目的,为秦国拆散各国联盟,用钱的地方很多,也没有发票。何况姚贾也算是上层人士,得了钱,也不是全给你卖命的,家里吃穿用度总要用不少,总之收钱办事,是办得到就好,何苦追寻我钱花在哪里呢?
嬴政问姚贾,你用我的钱结交诸侯,可有此事?
姚贾说,有。
根据过往的经历,说没有抵赖的往往会倒霉,既然身在局中,想要破局,那就只得出其不意,这样才能跳出对方设置的局,否则只能在局中周旋,一个应对不好就是受辱。
嬴政问,你有何面目回来见寡人呢?
姚贾说,曾参孝顺,天下人都想要这样的儿子;伍子胥忠君,君王都想要这样的臣子。我姚贾忠心大王,大王却不体谅,我只能到其他国家做官了。我不忠于大王,谁又会用我呢?
嬴政一笑,然则你魏国监守自盗,又在赵国被驱逐,这又如何解释?
姚贾说,姜子牙,在齐地的时候老婆弃他而去,在朝歌的当个屠夫都当不好,只能在哪里钓鱼,而周文王用以为臣。管仲,在乡下经商,在鲁国做囚徒,齐桓公用他成就霸业。百里奚是亡国之臣,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来,成就了霸业。贤人也须遇见明主,这才能大放异彩。过去的我不想解释,大王若觉得我是人才就用,不然便如魏赵一样,将我驱逐出去好了。
嬴政于是依旧派遣姚贾出使,这人虽说品行不好,可是有难的时候,我身边品行好的人没有一个有办法的,不用这样的人用谁。
韩非因此失去嬴政信任,导致以后被株杀。
能否成就一番事业,取决于你的才华和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