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016

第16章 争霸天下

楚成王本想与晋国一教高下,看晋军气势磅礴,齐、秦皆蠢蠢欲动,便想撤兵,遂命包围齐国榖(gu)邑的楚军撤退。齐昭公见侵略齐国的楚军已撤,便不再想继续打下去;秦穆公看着晋文公在中原呼风唤雨,当年的小弟都要当自己的上司了,心生嫉妒,也不愿再为晋国卖命。

而楚国权族若敖氏(子玉、子西、子上)对成王撤军之命置若罔闻,反而加大力度对宋国进剿,晋国面临着单独与楚决战的境地。

真的要跟楚国一战吗?

晋文公很犹豫,当时楚国是强国,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何况自己受过楚国的恩惠,这样别人会不会说自己背信弃义啊!

他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夷吾,犹豫了!

这时,元帅先轸(zhen)再次为文公献出良策,“告知宋国人,让他们给齐国、秦国许诺报酬,请他们向楚国调停。而我们擒住曹共公,将割让曹、卫的国土予宋国。楚国不愿放弃曹、卫,定不会答应齐、秦。齐、秦为得到宋国的报酬,必然怒恨楚国。这样齐、秦就无可选择的与我们并肩作战了!”

看到这里,我都会想起二战的时候,当初苏联和德国瓜分了波兰,如今波兰复国,只得到了战败国德国瓜分的土地。波兰找苏联要,苏联不满意,没有我出兵,你波兰哪里能复国,但是面子问题,只好说,你可以找德国要。于是,波兰占据了一部分德国的领土。

唯一的失败者是德国,他非但没有占有波兰的领土,还被波兰占了一块(面积很大),但是它是战败国,又能怎样。

晋文公同意了,他之前是觉得自己国力不够,既然能把齐国、秦国拖下水,那就再好不过了。

齐、秦果然答应,主动与晋国套近,试图联晋伐楚。很好理解,一般要瓜分别人,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只要能得到自己的一份利益就行。就这样,晋、齐、秦联盟正式形成,三国兵锋一致,直指楚国。相反,楚国的盟友曹、卫已成晋之附庸,鲁僖公早已认清形式,想让他帮忙,真是异想天开。

子玉欲战。

城濮(pu)之战前,楚成王已经回国,并抽走了楚军的部分兵力。子玉围宋已一年有余,仍不克。

楚成王知道再撑下去跟晋国不免有一战,他不想跟晋文公打,正如当初他放晋文公走的理由一样,他这样对子玉说:

“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最后当上国君。一路上艰难险阻,都尝过了;人情世故险诈,也都清楚。这是天意,晋文公是一个有德行的人,我们只能知难而退。”

子玉让斗越回复楚成王说,“国内很多人在说我不敢一战,就算打败了,我也要凭此战堵住那些人的嘴。”

若敖氏已经公开与王权叫板,如若无功而返,必然使家族在国内的境遇更加被动。为了家族的未来,也为了楚国的荣誉,子玉要坚持到底。

子玉先派使臣(谈不拢再打),要求晋国放过曹、卫,楚便撤宋之围。狐偃、先轸集体反对,认为和解则楚国获利,晋国获利少;但如果不肯和解,战争的罪责将由晋国来承担。

先轸向文公出谋,“我们不得不答应。若以子玉之言,宋、曹、卫三国皆可无兵灾之祸;如果我们拒绝,三国必遭涂炭。我们救援宋国,却不能让宋国免于灾祸,宋必怨恨我们。这样让我们左右为难。我建议先答应子玉,我们再与曹、卫谈判,只要他们与楚国断交,我们就恢复他们的利益。我们扣押楚国使者以激怒子玉,看子玉如何应付,我们再作下一步计划!”

子玉果然发怒,认定晋文公要打仗,既然要打,那就先下手为强。子玉正想与晋文公一决雌雄,曹、卫等诸侯的使臣抵达楚营,面见子玉。他们告知子玉,晋文公已经应允恢复他们国家,并表示与楚国断绝来往,你们的援兵不用来了。

楚军的目标就是救援卫、曹,不想卫、曹竟被晋国策反。子玉思索良久,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症结,那就是晋文公,只要打败了晋国,那么一切都将解决。

子玉命楚军倾巢而出,向晋军杀去。

当初楚成王问他,我送你回国,你会给我什么?

晋文公说,楚国是大国,我除了心怀感恩,给不了什么。

楚成王说,真的一样也没有吗?

晋文公说,假如将来在中原相逢,我会退军九十里,表示不敢跟您争。如果您非得一战,那就只能打了。

如此看来,晋文公很有先见之明,他能够在利益面前权衡。如今一切都走向了这个轨道,恰恰是晋文公一步步逼着楚国走向开战。晋文公知子玉已被激怒,下令退军九十里。

文公说:“当年,我落难于楚,幸得楚王招待甚厚,未曾忘却。我也曾许诺,若复国,能与楚田猎于中原。我必退避三舍以报楚王之恩!”

众人还是不能理解,臼犯提供了理论依据,“出兵打仗,理直就气壮,理曲就气衰。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如两国交战,晋愿退避三舍。今日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该做的都做了,大战终于到来。

子玉不依不饶,一直追晋军至城濮,对晋军对垒。

子玉派子上向晋文公递交请战:“能否允许让我们和您的军士们玩玩吗(与将军会猎于吴)?”

栾贞子回复,“你要打,便来打。”

楚军决战,文公不免徘徊,狐偃力挺外甥:“打吧!若得胜,晋国将得到诸侯的拥护;即便战败,晋国有山河为固,地势险要,足可据守。我们早已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这一战太关键了,晋文公想起自己的弟弟夷吾,当初也是跟秦穆公一战,就把所有的名声全输了。自己输了,称霸天下化为泡影,难道晋国就没有别的公子来取而代之嘛!

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71,如今已然37岁,他没有了再次流浪在外的资本了,这是他的宿命一战。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晋文公梦见自己被楚成王压在地上,成王在吸自己的脑浆。恐怖的梦境直接将文公吓醒,联想起大军出发,主帅郤榖(gu)死去,即便打下了两个小国,实在不是好兆头啊!

臼犯说,“这是吉兆!你躺在地上,脸朝天,说明我们将得到上天的眷顾;楚王脸朝下,是低头服罪啊!脑髓是软的,楚王喝了,必将被软化。这是最好的梦了,吉祥得很啊!”

这是我听过最牵强的算卦。

当初狐偃说给你土块是好兆头,晋文公信了;臼(jiu)犯说的,晋文公也信了,他需要这些自信。来吧,终将一战,伸头一刀,缩头一刀,不如放下一切顾虑,拼尽全力一战。

前632年4月,在城濮原野之上,晋、楚两国大军集结完毕。

晋文公登上高台,指挥晋军。晋国军中文公之下,先轸、郤溱率领中军,护卫在文公左右。狐毛、狐偃领上军居右,栾枝、胥臣帅下军居左。

楚国方面,令尹子玉(成得臣)亲将中军,中军以若敖氏家族的亲兵为骨干,战斗力极强;子西(斗宜生)将左军,军中主要由楚国正规军以及王室亲卒为主;子上(斗勃)率领以陈、蔡以及蛮夷等国为主的右军。

胥臣让人用虎皮蒙住马,先攻陈蔡。果然杂牌军不可靠,一触即溃。而后狐毛命上军战车拖着树枝,佯装测推的样子,子西帅左军追赶,被晋国中军拦腰攻击。不过子玉毕竟是老将,临危不乱,止住了晋国的攻击。

按说此战吃了点亏,并没有被打败。可是楚成王不发兵,子玉只好领着楚国士兵撤退。子玉此战,楚成王恼恨他不听命,撤回来许多兵卒,子玉带的是申、息两地的战士,如今死的最多的也是两地的将士。

楚成王派人对子玉说,“你如果回国,如何面对申、息的父老呢!”

于是,子玉、子西、子上等人自杀。

从晋文公出征到城濮决战,仅仅4个月。一场闪电战席卷了中原大地,联秦、合齐、逼卫、慑鲁、败曹、救宋、破楚,一气呵成。

楚成王追究战败之责,打压若敖氏,委任蒍(wei)吕臣为令尹。蒍氏始为正卿,打破了若敖氏对楚政大权的垄断。

凯旋之中的晋文公,畏惧楚军的反扑,双眉紧锁,后听闻成王逼死子玉,安排蒍氏执政,顿时喜上眉梢的说,“我担忧的人终于死了!蒍吕臣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就不错了,哪里还能跟我们一较高下?”

当初晋文公在楚国,子玉建议杀了晋文公。面对晋文公,子玉从来都是坚定的主战派,如今他死了,楚国内部政权洗牌,无心再来中原,终于赢了。

后来诸葛亮要杀马谡,有人就说,当初楚成王杀了子玉,晋文公异常高兴,何苦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也由此可见,楚国仅仅是被打退,威胁尚在。

说到底,这是一场寓意很深的政治战,胜利者是晋文公和楚成王。

子玉是彻底的失败者,若敖氏当权楚国,他率兵在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楚王的命令也不听。如此下去,不过几十年,若敖氏肯定能够取代楚王芈姓成为楚国君王。如今楚成王趁机斩草除根,保证了楚国几百年不被权臣篡位。

而晋文公,他只是成就了自己的威名,晋国将分裂,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我很喜欢一句话:争霸天下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但我真的希望你能成功。

读的东西越多,我越能领会其中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