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119

第119章 一声肠断绣帘中

异语19

穿越者见到了孟子,说自己来自两千年后。

孟子:两千年后,五十岁的老人能穿的上帛衣吗?

穿越者:男女老少,穿的都是帛衣。

孟子:那六十岁的老人吃得上肉吗?

穿越者:男女老少都吃得起肉,都吃烦了,当前还提倡吃蔬菜,尤其是老人,怕他们吃那么多肉对身体不好。

孟子点了点头:那你们这边劳役多吗,农民有时间种地吗,收税多吗,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吗?

穿越者:没有劳役了,农业税也取消了,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遇到了水涝灾害,政府救灾,帮你盖房子,路边也没有冻死的人。

孟子:那,那老人不用干活了吧?

穿越者:男人六十五就退休了,国家养着你,给你退休金。

孟子点了点头:既然这样,那你来找我有何贵干?

穿越者:我请你到我们哪治理我们的国家?

孟子一怔:你们的国家还有什么要治理的?

穿越者:国家没有其他国家强大,被欺负,请你过去帮我们强国,不受别人欺负。

孟子:真难以想象,还有比你们强大的?

穿越者:是啊,所以我们想找你回来。

孟子连忙摆摆手:该是你们教我,我怎么能教你们呢。

穿越者:我们都说您是圣人,大家都想找你回去。

孟子哈哈一笑:你们才是圣人,我生平所愿不过如此,找我回去我又能帮你们什么呢。诗云:自求多福。要依靠的还是你们自己罢了。回去吧,能知道我的梦想有实现的那一天,我已经很满足了,虽然是两千年后呢,但终究实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无憾矣。对了,是按照儒家的学说做到的吗?

穿越者:倒不是,是西方人的方法。

孟子:西方人,秦国那边吗?

穿越者:比秦国还要远得多呢!

孟子岿然一叹:我一直以为世界就这么大,我们是中心,原来不是的啊,若是有时间,我真想去西方朝圣。

穿越者:可别,你是我们的老祖宗,你都认输了,我们还怎么跟他们斗啊?

孟子摇摇头:你怎么这么迂腐呢,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才是对的。我师从儒家,是觉得那能够救世人,即便是杨朱、墨翟那么大的名气,我依旧跟他们辩论,是因为觉得他们是错的。如今你说两千年后,西方人让你们富裕的,又说我是圣人,我儒家两千年都没有让你们过得富裕,我孟子算什么圣人呢!如今既然知道真理所在,我要带着弟子们去西方朝圣,让他们放弃儒家,去学西方人的文化。

穿越者苦笑:你去了也见不着,西方人得一千七八百年后才提出让百姓好过的理论的。

孟子感叹一声:焉知来者不如今啊。

——————————————————————————————————————《闲庭记趣》

孟子在大梁城待了一段时间,也常常被魏惠王招过去聊聊。不仅魏惠王在考察孟子是否有才华,孟子也在观察魏惠王是否真的贤君。

魏惠王发现对方是水不是会发光的金子,孟子发现是篮子而不是陶瓷,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几番辛苦为谁忙。

孟子对魏惠王说,以仁义之道治国,则无敌于天下。

魏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可谓尽心焉。灾荒的时候赈济灾民,抚慰孤寡,对比与邻国,全都不如我尽心国事,难道不正是以仁义治国吗?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寡人之民不见多,何也?

孟子是个好老师,懂得讲道理时深入浅出,于是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以战争做比喻。打仗的时候,军队逃散,有的往回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魏惠王说,当然不行,逃兵就是逃兵,五十步也是逃兵。

孟子说,大王你说比邻国仁义,其实也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如今魏国之内,贵族之家猪狗吃的比百姓还好,大家却没有惭愧之心,路上处处可见饿死的饥民,国库内堆满了粮食却不赈济。饿死了人,就说是年景不好。请问大王,不会治国使得百姓身死和用刀杀人有区别吗?

魏惠王叹口气,没区别。

孟子再拜说,大王不把罪过归结到年景不好上,而是归结到自己身上,天下之民都会仰慕君主,想做君王治下之臣的。

看的小说电视多了,常见里面有写赈灾的情节,刘统勋去视察粥场,大清律,筷子浮起,人头落地。有时候也为了怕地方官隐瞒灾情,到当地去捕杀麻雀,看麻雀肚子里有没有五谷判断百姓是否有粮食吃。

而小说中,旱涝都会有一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四处乞食,主角拼命救灾。而我总是在问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灾民呢?

都说中国人喜欢把钱攒起来,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宰相刘罗锅》里有一个情节,和珅在家吃饭,饭前念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四个老婆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后一个丫鬟喂和珅吃饭,不小心掉了一个樱桃,和珅命她捡起来吃掉。

据闻和珅也算没落贵族,小时候过的很穷,于是发奋读书,科举失利后仗着旗人的身份,被选为宫廷侍卫给乾隆抬轿。一日,乾隆看奏章,奏章里说某地犯人跑了,乾隆于是脱口而出一句“虎兕(si,犀牛)出于柙(xia),龟玉毁于椟中,此谁之过欤”?

身边的太监不知道乾隆何意,唯独和珅说,此《论语》里的话,意思是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玉在匣中坏了,是谁的过错,下一句是,典守者不可辞其责也,皇上的意思是,犯人跑了,当地的长官要负责。

乾隆知道后大喜,于是提拔为贴身侍卫。乾隆年纪比和珅大四十岁,此时年事已高,视茫茫,看的不清,晚上看《孟子》时,看下面那行小字注释,看不清,让和珅在旁掌灯。

和珅于是直接将那行注释都背了下来,让乾隆大奇,一般满族子弟好遛鸟玩鸽子,会四书五经的本就不多,不曾想竟然有人连注释都背的下来,着实是人才啊。

而且一接触,发现和珅更了不得,汉语满语不说,还会回语和蒙语,英国人马尔戈尼来访,也是和大人在旁做的翻译,如此人才,自然重用,于是广东十三行等与洋人打交道的事自然交给他办。

和珅富可敌国,最要还是经商而来,比如银号票号当铺,再比如广东十三行垄断了与洋人的贸易,那一笔都是巨大的财富。单说票号,《乔家大院》里乔致庸开办票号办过一件事,那就是广东府将税银直接存入乔致庸的票号,然后派人带着票单去北京,户部就可以去北京分号直接提银子了。

后期乔致庸因为收留了落难西逃的慈禧,被获准经营《辛丑条约》的赔款,从此乔家家财丰盈,算是富可敌国了。

乔致庸做的这些事,包括汇通天下,和珅都可以轻易做到,因为自古民不与官争,因为争不过,和大人是官,朝廷心腹,正是通过经商才来那么多钱财。

说的有点多,总之中国爱储蓄的习惯是自古以来,所以富豪之家都喜欢存储粮食,以备不时之需,而太平盛世,何以大多数中产人家没有积蓄,一遇灾年就要讨饭呢,要赈济,到了不赈济就饿死,就造反的地步呢,我着实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却不能不想,杜甫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那是怎样的盛世,一两年灾荒都击不倒中产人家。

孟子说的很诚恳,魏惠王也很有感慨。

魏惠王问,那先生说的仁义治国,到底是什么样子,能够给寡人描绘一下吗?

孟子于是说,以魏国普通一家为例,种植一百亩地,其中五亩种桑树,家中养上狗猪鸡。那样等老人到了五十岁,四个儿子三十多岁,孙子们十多岁的时候,老人就可以不用干活,可以穿衣帛,吃上肉,那就是我的理想国度。

春秋吃不吃肉就代表两个阶级,孟子重孝道,所以好的东西都要给老人,每天吃上肉,穿上好衣服,不用干活,这就是理想盛世了,如果他能够看见今天百姓的生活,一定感慨这是他心中的大同世界。

魏惠王也被感染了,真的家家户户如此,难不成不是做君王的梦想吗,做父亲希望儿孙有前途,做国君难道不想百姓过的幸福,称赞自己英明神武吗?

那怎样才能实现先生说的理想国度呢?

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给树木以生息的时间;打猎的要适可而止,不捕杀怀孕的母鹿;捞鱼的网孔要大些,给小鱼些生存的空间,制定休渔期,让鱼能好好繁衍;该耕种的时候不要征发百姓打仗或是服徭役,让他们好好种地;百姓有了守成,君王十税一就好,剩下的留给百姓过好日子,如此便能成就如此盛世。

魏惠王还是笑了笑,先生说的好啊,可是寡人有一事不明,如先生所说,那么敌人打过来怎么办,不征发百姓,军队何以御敌,不多收取赋税,何以养军呢?

朱元璋打仗的时候,占有一地。一位当地很有威望的人对朱元璋说,希望将军能够与民休息,不要征税过重。

朱元璋叹道,先生是在指责我征税过重了,可是方今是乱世,如果不收敛银粮如何养兵打仗,养官治理,养不起兵和官员,那么就会被灭掉,百姓的钱粮会被他们掳掠而去。我虽然征税不少,可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有时也仅仅是图存罢了。

魏惠王也是这个意思,先生说的很好,可是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啊,如今打来打去,没有兵就没有城池,没有城池就没有百姓,百姓都被人家用兵抢走了,你说寡人怎么办啊?

赵武灵王也是,把边境一地从农耕改为游牧,为得就是农耕再好,也是便宜了那帮不劳而获的孙子,与其你抢我,不如我抢你,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没什么道理好讲。

可是天下真的能这样吗?

都是强盗,没人耕种,那么吃什么穿什么,长此以往岂不是都要饿死光了。如此一想,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三五年的乱世能够让国家的人口的损失如此之多,因为这帮四处抢掠的孙子太多了,好好耕种却让他们拣了现成,而且还是流窜作案,这地吃没了吃下个地方,那里富有去哪里,城里的姑娘就是白啊,昔日高攀不起的富家千金,官家小姐如今可以任我鱼肉。

吃他娘,穿他娘,开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小说中,李自成每攻下一地,杀士绅官员,开官仓吃个够,把当地人的粮食吃完了,就说反正你们也没活头了,不如跟我们去抢下一个地方,于是人越卷越多,几十万的流民变成了蝗虫,好好耕种的也耕种不下去了。

恶性循环就是这么开启的,杀来杀去,死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同胞啊,我们总说日本人残忍,南京杀了三十万人,可是蒙古人呢,扬州七日、嘉定三屠呢?

我并不是想翻案,也无意挑起矛盾,只是想找一个何时的理由说服自己。

电影里,韦小宝说,自从康熙上任后,国泰民安,百姓人人安乐,为什么要反清复明呢?

陈近南说,这是为师生平志愿,你有什么问题吗?

韦小宝说,当然没问题,只是为了你生平志愿就要反清,就要死人,似乎有点说不通。

陈近南就说,一时半会说不清,等后面有时间了,我慢慢说给你听。

其实我蛮想知道他会怎么说,此时的韦小宝已经不再是他用金钱女人就能说动的了,韦小宝也学会了思考,去想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黑泽明《七武士》里,开篇就是一群强盗商量着,等村子里秋天收获了就去抢劫。村子里的人连米饭都舍不得吃,只吃得起糠,只好拿着大米去请有良心的武士救他们。

七个武士到了之后,发现村民们怕他们,把女儿的头发剪掉装作男人,不敢跟他们说话。

武士们忽然发现了村中藏有盔甲,猜出是村民杀了落难的武士得来的。武士们都曾是落难武士,触景伤情,一个个心寒不已,要离开,其中一个甚至说,我真想杀光这个村子里的人。

一个农民出身的武士就说了,你们以为农民是什么,是菩萨吗?农民最狡猾了,要米不给米,要钱不给钱,其实他们什么都有。掀开地板看看,会发现有米、油、盐、豆、酒。去山谷看看,那里隐藏着多少他们的稻田。表面忠厚却喜欢撒谎,你问什么都会骗你。一打仗就趁机杀落难的武士,抢来武器盔甲。农民最吝啬、狡猾了,而且还懦弱,懦弱还心肠坏。

该武士又说,可是是谁让农民成为这个样子的呢,就是你们这帮武士,你们才最该去死。打仗烧村,抢掠稻田,让农民伺候你们,你们则肆意欺辱他们的妻女,你让农民怎么办,怎么办,你们才该死。

七武士最后留下,死伤了四个才帮农民守住了村寨,离开的时候农民没有钱给他们,他们也没拿钱,本来说好的就是管饭而已。

离开的时候,农民们敲着鼓唱着歌,欢快的插秧。

一个武士看着死去武士的坟墓说,这也是农民的胜利吧。

虽然只剩下三个人,但是他们依旧有能力去杀去抢村民,可是没有这样去做,而是甘心离开。

历来日本人和欧美人都推崇武士道精神,中国的倭寇,其实大多数是中国人,只是日本武士拿着倭刀穿着奇装异服在最前面,所以称作倭寇。

当年明月说,倭寇徐海忽悠日本武士去打最难打的明军,说这是一项光荣而又危险的任务,能够实现武士价值——去死。于是这帮日本武士义无反顾的去送死,冲在第一线上。

袁腾飞说过一件事,当初美国舰队打开日本的大门,美国水手在日本街头逛。一个日本浪人杀了美国人就跑了。

美国驻日本大使馆要求当时的德川幕府交出凶手,德川幕府找到不到人,只好全国内招聘敢死的武士,很多人踊跃报名。

德川幕府招来美国大使,而后当着美国大使的面,武士切腹,而后砍下他的人头,问美国大使这样算交代了吧,如果不够,我们还有武士可以当面切腹。

美国大使人都傻了,哪有这样的,这都是什么国家,什么人啊?

当然真的武士匡扶正义,保护百姓,如同绿林里的人,并非个个只懂抡板斧,可是这种自称的正义,却使国家成为这样,农民成为这样,难道不该反思吗?

黑泽明得《七武士》正是反思,武士的离去也蕴含着这个道理,武士剿灭了山贼,狡兔死走狗烹,自己也甘愿退出了历史舞台,留下农民耕种,丰收,不再受刀兵之祸,能够安稳下来过日子。

我认为日本之所以崛起,是因为他们想明白了很多历史问题,体现在这种电影上,国民知道了,以往的乱世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苦日子,从而过上如今富足的生活。

曹操征伐张绣,麦田麦子正清,为了避免士兵践踏麦苗,下令践踏麦苗者死。结果运气不好,自己成了出头鸟,于是召来军法官,闹着要自杀,被劝免后割掉头发,说割发权代首。

全军悚然,曹操也只是在被马超追杀时割掉胡子而已,古代只有罪人才是短发,如今丞相竟肯割发,可见条例不是说的玩的。

我敬佩这样的曹操,尽管许多人说是宁肯我负别人的奸雄,因为他知道百姓要活下去,就得种粮食,自己要治理,就得让百姓有粮食吃,他是抱着治理天下的心去打仗的。

常说一些人造反没有政治眼光,因为只知道造反,却不知道怎么治理,鼠目寸光所以人人都知道成就不了大事,只能祸乱地方而已。

孟子于是对魏惠王说,如今百姓水深火热,生灵有倒悬之危,天下百姓望仁政如久旱望甘霖。大王以此道治理百姓,则天下之民视大王如生身父母,莫不仰着脖子等着大王解救他们。王师所至,百姓箪食壶浆糊以迎王师,百姓归之如水之就下也。领国派兵攻打魏国,如率领儿子攻打父亲,怎么会成功呢?

想想勾践治国,说民俱有三年之食,简直让历来的盛世不值一提,难怪乎百姓听说勾践要报仇,尽管吴国兵戈锐利,闻名天下,可是百姓莫不愿为效死力,把君王的耻辱当作自己的耻辱,君王的意愿当作自己的意愿,应是磨了吴国三年,磨死了吴国。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告诉魏惠王,你是做了点仁义的事,但是还不够。

要知道瀑布之水之所以那么湍(tuan)急,是因为落差大,势能大;山坡上的树木之所以不滚动,是因为坡度不够。

袁腾飞玩笑说,美国人打墨西哥人,墨西哥人恨美国人吗,是恨,你怎么没把我们全给占了啊,这样我们就不用挖地道偷渡了。

孟子也说,商汤在位,派兵东征,西夷怨恨他,派兵南征,北戎怨恨他,都说干嘛把我放在后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袁腾飞也说,如今攻打朝鲜,用什么导弹啊,直接发饼干就好了,也不行,饼干朝鲜人民没见过,还是发玉米饼吧,一发玉米饼都起义了,把自己孩子煮了献给你们,欢迎你们来解救我们。

治国真的到了这个份上,着实离死不远了。

杜牧就说,秦人不暇哀之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们嘲笑朝鲜,其实我们自己也曾经跟他们一样。

孟子向君王宣扬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学说,希望得到重用,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词。

画毂(gu,车轱辘)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据闻有一天,宋祁(qi)宴罢回府,路过繁台街,正巧迎面遇上皇家的车队,宋祁连忙让到一边,这时只听车内有人轻轻叫了一声:“小宋。”

待宋祁抬头看时,只看见车帘轻放,一个妙龄宫女对他粲然一笑。车队过去了,而美人一笑却令宋祁心旌摇荡,久久不能平静。回去后,宋祁便写了一首《鹧鸪天》,记述这段如梦的经历,表达自己不得再见美人的怅然之情。

宋仁宗听说了,找到了那位宫女,君子成人之美,而后赐给了宋祁,笑道蓬山也不远啊!

孟子也是,上街遇见人叫他,自此牵肠挂肚,四处寻觅,他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其实也知道,这是安慰人的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