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地狱情仇录
32933000000005

第5章 在望南京

雨花台位于南京市北面的中华门外,以出产美丽的雨花石而闻名。五十多年前,这儿是个荒凉、狐兔出没无常的地方,现在已开辟成一个著名的风景点,游客如云,出售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小店比比皆是,热闹非凡。

然而,当岛田渡边漫步在苍松翠柏之下,脑子里映现的却是当年腥风血雨、神哭鬼号的情景。那已经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但又是那么清晰,那么真实,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五十多年前的1937年11月,上海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节节败退,最终溃不成军。

当时在上海及周围地区的中国军队达九十多万人,约占中国军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日军只有二十万人,尽管日军在武器装备及地理形势上占有优势,但要吃掉在人数上比自己多几倍的对手,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再加上在异国作战这个不利因素,困难会更大。

在形势对比并非绝对不利的情况下,中国军队何以溃败得如此迅速,这是个令岛田渡边感兴趣的问题。

岛田渡边并不想当军事专家,但作为一名老兵,他想找出问题的症结。战后他在工作之余查阅了不少有关著作从中找到了答案。

中国军队并不缺乏战斗力,士兵也很勇敢顽强,问题出在最高指挥官身上。由于最高指挥官在关键时刻举棋不定,才导致了中国军队的惨败。

当时上海战场的中国军队先以冯玉祥为司令,张治中为前敌总指挥,以后随着战事的发展,蒋介(N)石亲自担任总司令之职,陈诚为前敌总指挥。但除了蒋介(M)石之外,其余所有的人仅是摆设而已,战场的指挥权始终掌握在蒋一个人手里。他独断专行,朝令夕改,对和平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个不称职的指挥官。

问题其实一开始就出现了。1937年8月间,中日双方虽未正式开战,但都在加紧调动兵力,战事已不可避免。当时担任京沪警备司令的张治中决定先发制人,对驻扎在上海的三千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发起攻击,清除这个心腹之患。

从军事角度讲,这个决定是十分正确的,但南京统帅部却复电“不得进攻”。原因是上海的外交使团正在设法把把上海列为不设防的

城市,以避免战火的摧残。等到几天后日中正式开战时,日本的海军陆战队已增至五千人,并得到第三舰队三十二艘军舰及日空中炮火支援,攻击的最佳时刻已经失去了。

上海之战(又叫淞沪会战)进行了两个多月,到11月5日,由柳川平助中将指挥的日第十军团在杭州湾登陆,对中国军队形成夹击之势,中国军队在上海已难以立足。这时对于中方来说,最佳选择是且战且退,逐步向苏州、无锡、江阴一带分散转移。因为中方从1935年起,在这一带修筑了三道永久性防御工事……

第一道称为吴福线,从吴江经苏州、常熟至福山。

第二道称为锡澄线,从无锡至江阴。

第三道称为乍平嘉线,从乍浦经平湖至嘉善。

这三道防线均为钢筋水泥结构,十分坚固,被称为“东方马其诺”。以此为依托,形势将大大改观,而日军已减员五分之一,且失去了海军的炮火支援,空中优势也不是十分明显,如继续进攻,必将付出极大的代价。

实际上,中方的前线指挥官一开始是这样考虑的,11月8日晚,各部队已接到了向吴福线转移的命令。但这个决定却遭到了蒋介(N)石的严厉反对,他幻想在上海再坚持几天,“九国公约”签字国就会按照“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事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对日本进行制裁,而日本就将被迫停战。所以他要总参谋部收回转移的命令,仍在原阵地坚守……

这时,中国军队的转移行动已经开始了。由于青浦、南翔到昆山一带河汊纵横,没有桥,也没有摆渡的船只,几十万大军都挤在一条

狭窄的公路上。尚未接到新命令的部队在继续后退,已经接到新命令的部队则向原来的阵地返回,双方堵塞在一起,谁也无法前进,人喊马嘶

,乱成了一团。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丢弃的武器装遍野都是,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木更津航空队的陆战攻击机趁机狂轰乱炸,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混乱中踩死踩伤的也不在少数。

这样一来,中国人花了很大代价修筑的三道永久性防御工事被日军不战而克,通向南京的门户洞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