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老鼠仓
3212100000024

第24章

孙尔雅一想也是,回复道:你是猫头鹰啊,这么昼伏夜出,白日做梦!

AK47并不理睬:我盯着所有媒体,你的报道我没看到,你认输吧。

孙尔雅狡辩:慢慢会发出来的,你急什么?

AK47:黄花菜都凉了,谁发呀?

孙尔雅只好认栽:好吧,暂时算我输了,别忘了,我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AK47:噢?

孙尔雅干脆告诉他:我准备跳槽到北京的《财经新闻周刊》,条件是他们发这篇文章。

AK47:财经新闻?不错的选择。只是你这样开条件,简直浪费资源哪!

孙尔雅:为什么?

AK47:你的报道不能影响股价,撼不动庄家,就一钱不值。如果我是你,宁肯跟对方要待遇,要职位,然后利用我提供的信息写报道。

孙尔雅似乎又看到了对方脸上不可一世的表情。她忍不住质问:凭什么听你的?

AK47:按照我们的约定,你现在就该听我的。

孙尔雅很想听他到底能八卦些什么,就回复:好,我听你的。但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对方不置可否,没有回复。

孙尔雅:首先,你怎么确定我的报道就发不出来?

AK47:我猜的,因为你不可能采访有价值的东西。

孙尔雅接着写道:我发现了海水淡化实验掺假,还发现吴非跟织云高管眉来眼去,后面还有织云职工闹事,难道这些还不够杀伤力?还不能影响股价?

AK47:嗯,职工闹事肯定有影响,但你查不下去。其他都是捕风捉影,织云随便出来说一句就化解了,海水淡化并未公告相关数据,他们左说右说都没问题。

这话跟何社长说的几乎一样。她始终弄不懂,织云为什么不怕自己质疑海水淡化,而在职工闹事上严防死守呢?难道自己真的钻进了牛角尖?

孙尔雅:其次,公告海水淡化项目是为了配合庄家吗?织云凭什么要配合?

AK47:要讲配合,就得先讲控制,织云高管没控制力,只能听庄家摆布。控制的关键是利益诱惑,庄家用利益作诱饵,很容易就能让国企上市公司及其控制内部人上钩,然后跟自己的坐庄行动捆绑起来,共同进退。当然,这个诱惑必须足够大,否则很难掌控局面。

孙尔雅听得起劲,迫不及待地问:织云庄家的诱饵到底是什么?

AK47:一个是海水淡化项目,还有一个嘛,应该是老鼠仓。

孙尔雅回复:这谁不知道啊?问题是具体怎么玩的?

AK47:织云公告花了1。28亿元买了进口设备和实验室,启动合资程序。其实织云只是一家织布的企业,日常经营举步维艰,哪有这么多闲钱去玩投资啊?

孙尔雅若有所悟:你说新项目是庄家帮忙拉过来的?

AK47:岂止帮忙,连钱都是庄家掏的!

孙尔雅充满疑问:织云公告天下的项目,怎么是庄家掏钱?这账怎么做啊?

AK47:就是要你看不懂,否则庄家怎么玩?庄家玩资金大挪移游戏,首先要找一家中介,现在最好但也最烂的中介就是券商。根据规定,券商的业务中,既有高风险委托投资,也有低风险委托投资。而且,券商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有一个资金池,高风险投资和低风险投资的资金都可以混在一起,哪边需要就往哪边放水,你根本摸不清资金的具体来源、性质和用途。庄家经常利用这个资金池浑水摸鱼,轻易把低风险的资金转换成高风险的资金。庄家的1。28亿在这样的水池里洗了一个澡,再穿上衣服上来就变成了织云的投资款。

孙尔雅似懂非懂,疑问却越来越多。她问道:你是说,庄家把1。28亿打到券商资金池里进行委托投资,然后由券商把这笔钱以投资回报的方式还给织云,是这样吗?

AK47:你越说越复杂。打个比方吧,你刷卡购物,用了银行透支,结果你男朋友找个自助机又给你还上了。织云跟庄家的交易,基本也是这个逻辑,这笔钱是庄家想办法给织云融过来的,最后也是由庄家来还的。但要让人看不出痕迹,就得钻法规的空子,签几份协议,既不让双方违规,又要约定好双方的责权利。

孙尔雅兴奋地说:我懂了,通过券商的资金池,他们顺利完成了移花接木!

AK47:首先,织云根据法规许可,跟券商签订一笔1。28亿元的低风险委托投资协议,即织云委托1。28亿给券商进行国债、企业债投资,但这笔钱不用织云实际支付,织云只管签署协议。接下来由券商跟庄家再签一份高风险委托投资协议,即券商把织云委托的1。28亿再委托给庄家进行风险投资,也就是买卖股票。这笔钱虽然还在庄家手里,但权益已经实现转移。从法律上看,庄家欠了券商1。28亿,券商又欠了织云1。28亿,庄家只要还给了券商,就等于券商还给了织云。这中间,庄家看似跟织云没有发生关系,却把1。28亿新项目投资款还给了织云。说起来简单,实际协议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庄家拿着这笔钱买卖织云股票,等于拿着织云的钱去炒织云股票,按理说属于违规,但券商的资金池洗白了这一切。在1。28亿的投资收益中,庄家拿出一部分利润悄悄替织云分期偿还掉海水淡化项目融资,另一部分则用来维持将来的新项目利润。

虽然疑窦丛生,孙尔雅大致也听懂了,她不禁啧啧称奇:这手资本魔术玩得真高!海水淡化完全成了庄家手里的道具嘛!

AK47:这笔钱看似转来转去的,其实根本没挪过窝,动的只是两份委托理财协议,还有对织云的暗中控制。

孙尔雅立时傻眼:你是说这1。28亿进入券商资金池也只是走个形式?券商胆子也太大了,资金进出至少得留个账根吧?

AK47:资本就是这么玩的!在这个过程中,庄家、织云、券商都心照不宣,越是长期合作,账面痕迹越少就越安全。为了长远利益,谁都不会轻易破坏坐庄同盟的。

回想一下AK47所言,仿佛是在听痴人说梦。这是真的吗?这个网友不会又编了一个自以为是的骗局,等着自己掉进去看笑话吧?但这又不像是一般股民能编得出来的故事,而且还有很多地方自己弄不明白,譬如庄家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譬如这么机密的协议,他又是从哪里得知……这一切就像一个巨大谜团,强烈吸引着孙尔雅,使她欲罢不能。

AK47再发信息:这些内幕消息对你去新单位或许有帮助,所以说去采访织云没什么用。我今天说了这么多,你该相信我了吧?相信下次继续,不相信就拉倒!

孙尔雅:让我相信你很容易,你告诉我,你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了解庄家这么多机密?又为什么找上我?为什么你自己躲着不肯露面?

AK47:哎,记者真麻烦,总是这么多问题。算我白费口舌,看来你还是不相信!

孙尔雅怕他生气跑了,并且一去不返,赶紧回复:其实我挺信任你的。那天晚上聊天被我男朋友发现之后,他就有些防你了。不过你放心,今天我为了跟你聊天不受干扰,已经把他打发走了。我对你的信任你不用怀疑。

AK47:你不信任男朋友,男朋友也不信任你,我看你们还是早点解脱吧!

孙尔雅骗他:如果他真不可靠,解脱是迟早的事。

AK47:还是防着他点好。既然你选择了打庄揭黑,你就得有心理准备,后面的剧本很惊险,不让他知情其实就是保护他。我们说好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之间的交流会涉及很多内幕,不能留底,只能靠脑袋记忆,每次事后都要尽快删除,如果让人看到,你就完了,我也完了。今天累了,我先下了。

孙尔雅:哎……等等……

可是大灰狼头像一晃就销声匿迹了。

第二天中午,孙尔雅正在报社楼下吃饭,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她赶紧跑到一个避人的角落接听,那头果然是《财经新闻周刊》的主编孟夫子。对方简单寒暄之后直奔主题,邀请孙尔雅北上加盟周刊。孟夫子透露,自己关注她很久了,她写的每篇大报道他几乎都看过,并且欣赏她恣肆泼辣的笔风和敢作敢为的劲头。他介绍,《财经新闻周刊》虽然创刊时间不长,但背景深,势头猛,已经做了不少重大选题,周刊的宗旨就是不遗余力地挖黑揭黑,影响市场,影响决策层,打造最专业、最权威的媒体品牌,成为中国财经媒体的No。1。

孙尔雅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很亲切、很诚恳,一点也不像老谋深算的何社长,好感油然而生。她说她对财经新闻也不陌生,其中一些深度报道曾使她深受影响,也坚定了她打庄揭黑的信心,不过她最佩服的还是周刊的眼光,一直坚持把新闻价值放在首位,而不是像别的媒体一样把经营利润放在首位。她注意到,在创刊后的一年内,周刊几乎没有刊登过广告,即便此后影响力扶摇直上,也始终把广告投放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而且对广告商十分挑剔,把很多发生过事故的大企业都拒之门外。

就这样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惺惺相惜,聊了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