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家训大全集
3176800000027

第27章 价值——对自己的肯定(2)

一个身材矮小的女孩,喜欢上了乒乓球,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她。但是她的父亲对她说:“你很优秀,真的。”她后来成为中国乒乓球国手,她的名字叫邓亚萍。

也许没有人会说她们的成功就是那几句温馨的话的结果,但是她们却说,那些话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他的自传中说自己的成功也许要归功于他英格兰籍的母亲。他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那是一件多么糟糕又让人自卑的事。但是他的母亲对他说:“孩子,这是因为你的嘴巴无法跟上你聪明的脑袋之故。”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他听到过的最妙的一句话。

一位年轻作曲家参加一个贵族聚会,他遭受了一位公爵的嘲笑,作曲家对此自卑不已。他的朋友对他说:“这个世上的公爵有很多,而贝多芬只有一个。”后来这个名叫贝多芬的人,写出了流芳百世的辉煌的音乐篇章。

真的别疏忽了你的语言的力量,它可以救起一个人的自信、尊严和灵魂,也可以救起它背后的一个大世界。

好言一句值千金。

价值不会被贬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会议室里传来经久不息的掌声。

人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贬值,不要因为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要对自己有信心,要重视自己的能力培养,让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样,我们才会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价值自己定

有一个小沙弥告诉老和尚:“师父、师父,我们已经没有盘缠了,怎么办?”老和尚听了,在路边随便捡起一颗石头,告诉小沙弥:“你把这颗石头拿到菜市场,记得哦,无论人家喊多高的价格,都不能卖。”小沙弥半信半疑地将石头拿到菜市场中央,来往的人看了觉得很奇怪,纷纷围观,议论着这颗石头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时,一个好奇的人跳出来,他说:“我出10块钱。”“不卖。”小沙弥摇头。“15块。”另一个人出价。“不卖。”因为看到小沙弥一直不卖,更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大家一路喊价,竟然喊到了100块。小沙弥忍不住了,他非常想把石头卖掉,却又挂念着师父的话,只好拿起石头跑回去找师父,并告诉师父这个消息。“你明天再将这颗石头拿到黄金市场,记得哦,还是跟今天一样,只能让人家喊价,不能卖。”师父说。

第二天,小沙弥带着石头到黄金市场,果然和昨天一样,吸引了一堆围观者。“1000块!”“不卖。”“3000块!”“不卖。”“1万块!”“不……卖。”听到石头被喊价到1万块,小沙弥又受不了了,他带着石头回去找师父。“师父,这颗石头已经从不值钱变成1万块的身价了,为什么你就是不卖?”小沙弥好奇地问。师父没有回答,只是告诉小沙弥:“明天,你带着石头到珠宝市场,记得哦,无论人们如何喊价,这颗石头还是不能卖。”

第三天,小沙弥又乖乖地按照师父的话,捧着石头放在珠宝市场的橱窗内。和前两天一样,好奇的围观者越来越多。大家都议论纷纷,这颗石头那么大,里面的宝石一定也是价值连城。

于是……“10万。”有人开口了。“不卖。”小沙弥摇头。“30万。”“不卖。”“50万。”“不卖。”“100万。”“不……卖。”听到石头被喊价到100万,小沙弥又受不了了,他急忙回去找师父,告诉师父这个不可思议的消息。小沙弥对师父说“奇怪了,这明明只是一颗普通的石头,为什么竟然有人会出100万来买?”

师父听了,只是淡淡地说:“我告诉你,当它被放在菜市场的时候,就只有菜市场的价钱;当它被放在黄金市场的时候,就有了黄金的价钱;当它被放在珠宝市场的时候,就是价值连城。”

你希望自己做多少业绩?有些人回答:“我只要不是零就好了。”这样的人,只能称为石头。有的人会说:“我只要完成公司给我的责任额就好了。”这样的人,可以称为黄金。有的人认为:“我的业绩无上限,想做多少就有多少。”这样的人,才能称为价值连城。

你希望自己是石头?黄金?还是价值连城呢?

我们每天学习和工作,陷入繁忙的生活中去,有的时候,甚至忘了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我们又是怎样在做的。这实际上就是心理上的问题,那是由内而外的另一个“我们”。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心理,遵从自己的心灵,这可以让我们进入更好的状态。

让心灵先到

怎样将梦想转变为现实?在转变过程中怎样控制好心理的变化?当目标树立后就要开始执行,然而在实现的过程中,人的心理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为自己的懒散找理由,把责任推到客观因素上,事情留到明天再做吧等等,这个时候克服心理的变化至关重要,只有认定一条路,坚持一心走下去才能成功,往往坚持的人能笑到最后。在美国西部的一个乡村,有一位清贫的农家少年。每当闲暇的时间,他总要拿出祖父在他8岁那年送他的生日礼物——一幅已被摩挲得卷边的世界地图。他年轻的目光一遍遍浏览着地图上标注的城市,飘逸的思绪亦随之纵横驰骋,渴望抵达的翅膀,在幻想的风景中自由翱翔……

15岁那年,这位少年写下了他气势不凡的计划——《一生的志愿》:

“要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峰;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洲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捐款……”

他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不要说实现它们,就是看一看,就足够让人望而生畏了。难怪许多人看过他设定的这些远大目标后,都一笑置之。所有人都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孩子天真的梦想而已,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然而,少年的心却被他那庞大的《一生的志愿》鼓荡得风帆劲起,他的脑海里一次次地浮现出自己漂流在尼罗河上的情景,梦中一次次闪现出他登上乞力马扎罗山顶峰的豪迈,甚至在放牧归来的路上,他也会沉浸在与那些著名人物交流的遐想之中……没错,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自己《一生的志愿》紧紧地牵引着,并让他从此开始了将梦想转变为现实的漫漫征程。

毫无疑问,那是一场壮丽的人生跋涉,也是一场异常艰难、简直无法想象的生命之旅。他一路豪情壮志,一路风霜雪雨,硬是把一个个近乎空想的夙愿,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击与成功的喜悦。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19个愿望。

他就是上个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当有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把那么多的艰辛都踩在了脚下,把那么多的险境都变成了登攀的基石?他微笑着如此回答:“我总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

是心灵的渴望,开阔了求索的视野;是心灵的飞翔,催动了奋进的脚步;是心灵的富有,孕育了生命的奇迹……一句话,要想创造人生的辉煌,需要首先让心灵辉煌起来。

“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约翰·戈达德道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哲理——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最终领略美妙风景的,必然是那些强烈渴望登临并为之不懈跋涉的追求者。

让我们记住一位并不著名的诗人的著名诗句——“在阳光无法抵达的远方,我们拥有心灵”。

心灵的奉献

相传古时在欧洲某城要铸一个大钟,不只外观要很美丽,声音也要清脆,好叫民众一闻钟声就被吸引前来礼拜堂敬拜神。所需款项由市民自由奉献。居民之中有一极贫穷的小姑娘名叫索菲,索菲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在一个有钱人家当佣人,索菲的生活相当窘迫。但是索菲诚心爱主,她巴不得在铸钟的事上有份。

有一天,因为帮助他人搬运杂物,人家送给索菲一个铜元。她起初推辞说:“请你收回,我并不是因为要钱才来帮助你。”后来因为推辞不掉,她就征得母亲同意,持往献金处,献上做铸钟之用。

索菲见别人都在献上大笔款项,而自己所捐献的只有这么少时,心理上突然有种自卑的感觉,当收款人看见她光着脚,穿得又破,并且仅持一个铜元,羞羞答答的在那里递上之时,收款人不忍心收索菲的铜元,收款人对索菲说:“小朋友,你才一个铜元,我们这里不要铜元的,你快拿回家去吧!”

索菲回去一见母亲,就哭着说:“母亲,他们不肯收我的铜元。”母亲安慰她说:“不要紧,天父知道你的心,你不必忧伤。”

索菲只得又把铜元收藏起来。钟铸好后,经过多次的修整,所发声音总是不和谐。铸钟的技工,虽然都是名匠,也灰心了。有的人说,铸匠的手艺不佳,有的人说,是因天气不好,最后有一人问说:“请问铸钟的款全用上了吗?”收款人说:“所有奉献的款都已用在这事上了;不过有个贫穷的女孩子拿来一个铜元,我没有收她的。”那人说:“啊,我们若是不收那个奉献,我敢相信,这钟声永远不能和谐。”那收款人说:“这真是不近情理。”

但是群众都说:“我们该把那女孩子找来。”于是有人立刻找到索菲,对她说:“你快快拿着你的铜元去献上吧。”索菲不懂是什么意思,可是她就照所说的献上了她的铜元。当人再敲那钟时,钟声真的和谐了,极其好听。民众十分欢喜,同声说道:“索菲的奉献最多。”

索菲的铜元在上帝的心里比任何珠宝都要珍贵,奉献的爱心因为真诚而更加有光彩。人们的心理往往会因为感动而发生变化,只有真心的付出别人才能感受到。

谁更聪明

一天早晨,当赫兹计划骑马出行的时候,雇工卢克告诉她这样一个消息:“它太倔犟了,赫兹夫人。我花了一个小时去费劲地抓那匹撒野的马,可还是没有成功,他很难被驯服。”

正在这个时候,赫兹夫人12岁的小女儿出来了,她叫妮弗。小妮弗活泼可爱,长着棕色的头发,连眼睛也是棕色的。听到母亲和雇工的对话,妮弗说:“妈妈,你就放心吧,我可以让那匹马听你的话。”

但是,那个雇工用了那么长的时间也没有驯服那匹马,他甚至声称那匹马根本就无法驯服。赫兹夫人疑惑地看着妮弗,担心她会做什么傻事。妮弗微笑着说:“卢克肯定是不能驯服它的,但是我能。”“我的孩子,你可要小心些,他们说那匹马发起怒来就像一头野兽。不要在它身上花太多的时间,否则就耽误你去学校上课了。”赫兹夫人警告妮弗。

“不会的,妈妈,我会让它像一个听话的小狗一样自己来到你的身边。”妮弗一边快乐地说着,一边戴上她的大草帽,然后就独自去了马场。

一匹小马听到妮弗衣裙的沙沙声,便竖起了耳朵,它用鼻子嗅了嗅,那甜甜的味道正是小女孩儿身上的味道。它挺直了头,打着响鼻迎接小姑娘的到来。

“派林!噢,派林!”妮弗一边摸着小马的头,一边大声朝远处呼叫着她要找的那匹马的名字。这匹漂亮的马听到她的呼唤,立刻就把头转了过来。当它看到妮弗的时候,快步跑到篱笆边,低下头亲热地蹭着小姑娘的肩膀。

卢克对它那么粗暴,它才不会听那个人的话!它能明白,眼前的这个小女孩儿曾经用她那柔软的小手抚摸过它,现在它要用爱来回赠这个小女孩。此时的那匹野蛮的马在妮弗面前变得异常的温柔起来,妮弗一边摸着它一边轻声的哼着童曲,马慢慢地跟着妮弗走向了赫兹夫人。

派林跟着妮弗来到赫兹夫人跟前,它低着头乖乖地等待着夫人下达出发的命令。

不要以为人类比动物聪明,这种狭隘的观念让我们变得更残忍,更愚昧。动物知道谁爱它,谁不爱它,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动物的这种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