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3137800000079

第79章 呻吟语(24)

嘘气是从内向外发出的,吸气是自外向内吸进的。天地开始的时候,嘘气为春季,嘘尽为夏季,因此万物随着嘘气而生长。天地开始的时候,吸气为秋季,吸尽为冬季,因此万物随吸气而收藏。嘘气上升,是阳气,阳气主发。吸气下降,是阴气,阴气主成。嘘气温,所以为春夏;吸气寒,所以为秋冬。一嘘一吸,从天地开辟以来,到天地恢复为混沌状态之后,只是这一丝气,这气有一点断绝的地方,则万物就要死亡,天地就要毁灭。万物,是天地的儿子,万物气的嘘吸以及生死的道理,无不和天地的道理一样。

二二

风惟知其吹拂而已,雨惟知其淋漓而已,霜雪惟知其严凝而已,水惟知其流行而已,火惟知其燔灼而已。不足则屏息而各藏其用,有余则猖狂而各恣其性,卒然而感则强者胜。若两军交战,相下而后已。是故久阴则权在雨而日月难为明,久旱则权在风而云雨难为泽,以至水火霜雪,莫不皆然。谁为之?曰:阴阳为之。阴阳谁为之?曰:自然为之。

【译文】

风只知道吹拂而已,雨只是淋漓而已,霜雪只是严凝而已,水只是流行而已,火只是燔灼而已。它们不充足的时候就会屏住气息而收藏它们的作用,有余的时候则猖狂地任意尽其性能,它们相互遇到,强者就取胜,有如两军交战,分出胜负才能结束。因此,天气久阴,说明雨在主宰,而日月难以发出光明;天气久旱,说明风在主宰:而云雨难以润泽土地。至于水、火、霜、雪的道理,都是如此。这些现象又是谁造成的呢?是阴阳。阴阳是怎么形成的?是自然形成的。

二三

阴阳徵应,自汉儒穿凿附会,以为某灾祥应某政事,最迂。大抵和气致祥,戾气致妖,与作善降祥,作恶降殃,道理原是如此。故圣人只说人事,只尽道理,应不应在我不在我都不管。若求一一徵应,如鼓答桴,尧、舜其犹病矣。大段气数有一定的,有偶然的,天地不能违,天地亦顺之而已。旱而雩,水而荣,彗孛而禳,火而祓,日月食而救,君子畏天威,谨天戒,当如是尔。若云随祷辄应,则日月盈亏,岂系于救不救之间哉!大抵阴阳之气,一偏必极,势极必反,阴阳乖戾而分,故孤阳亢而不下阳则旱,无其极;阳极必生阴,故久而雨,阴阳和合而留故淫。阴升而不舍阳则雨,无其极。阴极必生阳,故久旱而晴,草木一衰,不至遽茂,一茂不至遽衰。夫妇朋友失好,不能遽合,合不至遽乖,天道物理、人情,自然如此,是一定的。星殒地震,山崩雨血,火见河清,此是偶然的。吉凶先见,自非常理。故臣子以修德望君,不必以灾异恐之。若因灾而惧,固可修德,一有祥瑞,便可谓德已足而罢修乎?乃苦至德回天,灾祥立应,桑穀枯,彗星退,冤狱释,而骤雨,忠心白而反风,亦间有之,但曰必然事。吾不能确确然信也。

【译文】

阴阳感应之说,自从汉儒穿凿附会,认为上天出现某种祸福的征兆,就应在某件政事上,这是最迂腐的。大体说来和气致祥,戾气致妖,这与做善事降福,做恶事降灾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气的作用。因此圣人只谈人事,只尽道理,应不应,在我不在我都不管。如果要求一一应验,如鼓槌敲下去鼓就响,尧舜也做不到。仔细说来气数有一定的,有偶然的,天地不能违背,天地也只能顺着而已。天旱去求雨,水灾去祭神,彗星出现去祈祷免祸,火灾发生去祈求保佑,发生日食月食想法救助,君子害怕天威,谨慎地对待天戒,只应当这样做。如果说祈祷就能应验,那日月的盈亏难道是系于救于不救之间吗?大体说来,阴阳之气,一偏必到达极点,到达极点必然又要返回。阴阳不合就要分离,因此阳气上升而不下降与阴气相合,天气就会一直干旱。阴气上升到极点阴气必然会出现,所以天旱的时间久了就会下雨。阴阳会合而滞留,形成大片的阴云,阴气上升而不和阳气分离,雨就会下个不停。阴气达到极点必然有阳气出现,所以下雨的时间长了就会转晴。草木枯萎不会遽然茂盛,茂盛时也不会遽然枯萎。夫妇朋友感情不好不会遽然和好,感情和好也不会遽然背离。天道、物理、人情自然就是如此,是有一定的。星殒、地震、山崩、雨血、火星出现、黄河水清,这都是偶然的。吉凶的征兆预先就能显现,这不符合常理。所以臣子应该盼望君主修德,不要以灾异来恐吓他。如果因为有了灾害感到害怕,固然可以促使修德,但一有祥瑞,就可以认为德已足而停止修德吗?至于高尚的道德使天意回转,灾害和祥瑞这些征兆立即得到回应,象征有灾的生于朝廷的桑穀二木枯死、彗星消失、冤狱得到平反,上天就突然下雨,忠心得以剖白而风向发生变化,这种事情也偶尔有之,但如果说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不能确然相信这一点。

二四

气化无一息之停,不属进就属退。动植之物其气机亦无一息之停,不属生就属死。再无不进不退而止之理。

【译文】

气的化生没有一时一刻的停息,不进则退,动物、植物的气也没有一时一刻停息的,不是生就是死,绝不会有不进不退而停止的道理。

二五

形生于气,气化没有底,天地定然没有,天地没有底,万物定然没有。

【译文】

形体生于气。气化没有停息的时候,天地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天地间没有停息的时候,万物也必然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六

生气醇浓浑浊,杀气清爽澄澈。生气牵恋优柔,杀气果决脆断。生气宽平温厚,杀气峻隘凉薄。故春气因絪缊万物以生。夏气熏蒸万物以长,秋气严肃万物以入,冬气闭藏万物以亡。

【译文】

生气醇厚浑浊,杀气清爽澄澈;生气牵恋优柔,杀气果决脆断;生气宽平温厚,杀气峻隘凉薄。因此春气温暖和煦,万物得以生长;夏气炎热蒸腾,万物得以成长;秋气严峻肃杀,万物得以收获;冬气闭塞收藏,万物就会消亡。

二七

一呼一吸不得分毫有余,不得分毫不足,不得连呼,不得连吸,不得一呼无吸,不得一吸无呼。此盈虚之自然也。

【译文】

一呼一吸不能有分毫剩余,不能有分毫的不足,不能连呼连吸,不能只有一呼而无吸,不能只有一吸而无呼。这种盈虚是自然而然的。

二八

水质也,以万物为用。火气也,以万物为体,及其化也,同归于无迹。水性徐,火性疾,故水之入物也,因火而疾,水有定气,火无定气。故火附刚则刚,附柔则柔,水入柔不入刚也。

【译文】

水是有质的实体,为万物所用;火是一种气,它以万物为本体。水、火消融之后,都不留痕迹。水性徐,火性疾,因此水进入物体中,遇到火就会发生困顿。水有定气,火无定气,所以火附刚则刚,附柔则柔;水则入柔不入刚。

二九

阳不能藏,阴不能显。才有藏处,便是阳中之阴;才有显处,便是阴中之阳。

【译文】

阳不能隐藏,阴不能显露。有隐藏的地方,就是阳中有阴,有显露的地方,就是阴中有阳。

三○

水能实虚,火能虚实。

【译文】

水能将虚的东西填满,火能将实的东西烧光。

三一

乾坤是毁的,故开辟后必有混沌,所以主宰。乾坤是不毁的。故混沌还成开辟,主宰者何?元气是已。元气亘万亿岁年,终不磨灭,是形化气化之祖也。

【译文】

乾坤是一种毁灭的力量,所以自开天辟地之后,便有混杂,因而主宰乾坤的是不会毁灭的。所以混沌还成为混沌。那么,主宰开天辟地的是何物呢?是元气。元气即使万亿年,永远不会消灭。元气是形化、气化之祖。

三二

天地全不张主,任阴阳;阴阳全不摆布,任自然。世人之趋避徒禳,徒自苦耳。其夺自然者,惟至诚。

【译文】

天地全不任阴阳之变化,阴阳全不靠摆布,任其自然而然的发展。世人趋吉避凶祈禳定福,徒劳无益。其取是自然而然的,只有至诚。

三三

天地发万物之气,到无外处止;收敛之气,到无内外止不至而止者,非本气不足则客气相夺也。

【译文】

天地发育万物之气,扩散到无处再扩散的地方才停止;天地收敛之气,聚结到无处可聚结的地方才停止。没达到这种地步而停止的,不是本气不足就是外来的气侵犯的结果。

三四

静生动长,动消静息,息则生,生则长,长则消,消则息。

【译文】

静生动长,动消失静亦停息。停息就要生,生就要长,长就要消失,消失就要停息。

三五

万物生于阴阳,死于阴阳。阴阳于万物,原不相干。任其自然而已。雨非欲润物,旱非欲旱物。风非欲挠物,雷非欲震物,阴阳任其气之自然,而万物因之。以生死耳。《易》称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另是一种道理。不然,是天地有心而成化也。若有心成化则寒暑灾祥得其正,乃见天心矣。

【译文】

万物由阴阳二气化生而成,又因为阴阳二气的变化而死。阴阳二气对万物不予干涉,只是任其自然而已。雨不是想润物,旱不是想燥物,风不是想扰物,雷不是想震物。阴阳任其气之自然,而刀物凭借阴阳以生死。《易》说“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说的是另一种道理。不然的话,就成了天地有意识地化成万物了。如果是有意识地化成万物的话,那么寒暑灾祥的发生就该正当其时,这才能看出上天是有心这样做的。实际并非如此。

三六

天极从容,故三百六十日为一嘘吸,极次第,故温暑凉寒,不蓦越而杂至。极精明,故昼有容光之照,而夜有月星。极平常,寒暑旦夜,生长收藏,万古如斯,而无新奇之调。极含蓄,并包万象,而不见其满塞。极沉默,无所不分明,而无一言。极精细,色色象象,条分缕析,而不厌其繁。极周匝,疏而不漏。极凝定,风云雷雨,变态于胸中,悲欢叫号,怨德于地下。而不恶其扰。极通变,普物因材,不可执为定局。极自然,任阴阳气数理势之所极所生,而已不与。极坚耐,万古不易,而无欲速求进之心,消磨曲折之患。极勤敏,无一息之停。极聪明,亘古今无一人,一事能欺罔之者。极老成,有亏欠而不隐藏。极知足,满必损,盛必衰。极仁慈,雨露霜雪,无非生物之心。极正直,始终计量,未尝养人之奸,容人之恶。极公平,抑高举下,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极简易,无琐屑曲局,示人以繁难。极雅淡,青苍自若,更无炫饰。极灵爽,精诚所至有感必通。极谦虚,四时之气常下交。极正大,擅六合之恩威,而不自有。极诚实,无一毫伪妄心,虚假事。极有信,万物皆任之而不疑。故人当法天,人天所生也,如之者存,反之者亡。本其气而失之也。

【译文】

天是非常从容的,因此三百六十日为一呼吸;天是极有顺序的,因此温暑凉寒不会突然而杂至;天是极精明的,因此白天能容纳阳光照耀而夜间有月亮星星;天是极平常的,因此寒暑旦夜、生长收藏,万古如此而没有新奇的变化;天是极含蓄的,包罗万象而看不到满塞;天是极沉默的,什么都能分明但不发一言;天是极精细的,色色象象条分缕析而不厌其繁;天是极周密的,疏而不漏;天是极凝定的,风云雷雨在胸中变幻,悲欢呼号在地下感戴、抱怨,而不怕烦忧;天是极通变的,所有的物品都因材而用,不作为定局;天是极自然的,任凭阴阳、气数、理势之所极所生,而不干预;天是极坚耐的,万古不变而没有欲速求进之心,没有消磨、曲折之患;天是极勤敏的,无一刻停止;天是极聪明的,从古至今无一人一事可以欺骗它;天是极老成的,有亏欠而不隐藏;天是极知足的,满必损、盛必衰;天是极仁慈的,降下雨露霜雪都是生物之心;天是极正直的,始终在计量,未尝养人之奸、容人之恶;天是极公平的,抑高举下,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天是极简易的,没有琐屑曲局之事,不向人表现出繁难之状;天是极雅淡的,青苍之色一样自如,更无炫饰;天是极灵爽的,精诚所至,有感必通;天是极谦虚的,四时之气常下交;天是极正大的,掌握着六合的恩威而不据为己有;天是极诚实的,无一毫伪妄心、虚假事;天是极有信用的,任凭万物发展而不疑。所以人应当效法天。人,是上天所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本来禀受到上天的元气又会失去。

三七

春夏后,看万物繁华造化,有多少淫巧,多少发挥,多少张大,元气安得不斫丧?机缄安得不穷尽?此所以虚损之极,成否塞成混沌也。

【译文】

春季和夏季之后来看世界,万物繁华,造化有多么的精巧,发挥得淋漓尽致,空前的扩张,元气怎么能够不受到损伤?怎么能够使推动事物造化的力量无穷无尽?这便是为什么虚损到了极点,就成为闭塞,就成为混沌一气的原因所在。

三八

形者气之橐囊也。气者形之线索也。无形则气无所凭借以生,无气则形无所鼓舞以为生。形须更不可无气,气无形,则万古依然在宇宙间也。

【译文】

形体是气的口袋,气是形体的线索。无形体则气就没有凭借而赖以存在,无气形体就没有鼓动而赖以存在。形体需要变更不可没有气,气离开形体,则万古长久地存在于天地之间。

三九

要知道雷、霆、霜、雪,都是太和。

【译文】

应当知道雷、霆、霜、雪,都是太和。

四○

浊气醇,清气漓;浊气厚,清气薄;浊气同,清气分;浊气温,清气寒;浊气柔,清气刚;浊气阴,清气阳;浊气丰,清气啬;浊气甘,清气苦;浊气喜,清气恶;浊气荣,清气枯;浊气融,清气孤;浊气生,清气杀。

【译文】

浊气醇厚,清气畅快;浊气厚,清气薄;浊气同,清气分;浊气温热,清气寒冷;浊气柔和,清气是刚坚的;浊气属阴,清气属阳;浊气丰厚,清气吝啬;浊气是甘的,清气是苦的;浊气是喜悦的,清气是厌恶的;浊气是繁茂的,清气是枯萎的;浊气是融合的,清气是孤独的;浊气能生,清气能杀。

四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二阴二阳之谓驳。阴多阳少,阳多阴少之谓偏。有阴无阳,无阳有阴之谓孤。一阴一阳,乾坤两卦,不二不杂,纯粹以精。此天地中和之气。天地至善也,是道也,上帝降衷,君子衷之。是故继之即善,成之为性,更无偏驳,不假修为,是一阴一阳,属之君子之身矣。故曰:君子之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此之谓偏。百姓日用而不知此之谓驳。至于孤气所生,大乖常理,孤阴之善,慈悲如母,恶则险毒如虺。孤阳之善,妒恶如仇,恶则凶横如虎。此篇夫子论性纯以善者言之。与性相近也,稍稍不同。

【译文】

一阴一阳叫做道,二阴二阳叫做驳。阴多阳少、阳多阴少叫做偏。有阴无阳、有阳无阴叫做孤。一阴一阳,《乾》、《坤》两卦,不二不杂,纯粹以精,这是天地间的中和之气,是天地间至善的。这个道,是上帝降下来的善性,君子接受了其善性,所以继承下来的就是善,成就它的就是性,没有偏驳,不依靠修养。因此说一阴一阳之道归于君子,所以称为君子之道。仁者见了叫做仁,智者见了叫做智,这叫偏。百姓日常使用它,而不知它是什么,这叫驳。至于孤气生出来的东西,和常理极为违背。孤阴之善,慈悲时像母亲,恶毒起来则如毒蛇。孤阳之善,疾恶如仇,凶恶起来则如老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问题,孔子在此篇中,专以善论性,与“性相近”的看法稍有不同。

四二

天地万物,只有一个渐,故能成,故能久。所以成物悠者,渐之象也。久者渐之积也。天地万物不能顿也,而况于人乎?故悟能顿,成不能顿。

【译文】

天地万物都是渐渐形成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才能持久。事物形成之所以悠远,这是渐进的表象,之所以长久,这是渐进的积累。天地万物尚不能片刻而成,更何况于人呢?因此说思想可以有所顿悟,而形成系统却不是一时之事。

四三

盛德莫如地,万物于地,恶道无以加矣。听其所为,而莫之撼也。负荷生成,而莫之厌也,故君子卑法,地乐莫大焉。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