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3137800000066

第66章 呻吟语(11)

大事、难事看谁去担当,逆境、顺境看胸怀度量,遇到喜事或恼怒看涵养,与众人在一起共事看见识高低。

身是心当,家是主人翁当,郡邑是守令当,九边是将帅当,千官是冢宰当,天下是天子当,道是圣人当。故宇宙内几桩大事,学者要挺身独任,让不得人,亦与人计行止不得。

【译文】

管理身的事由心来担当,管理家的事由户主来担当,管理郡邑的事由守令来担当,守卫九边的事由将帅来担当,管理众多官吏的事由冢宰来担当,治理天下的事由天子来担当,弘扬道的重任由圣人来担当。因此宇宙内的几桩大事,学者要挺身独任,不能谦让,进退也不要和别人商量。

做人怕似瞌睡汉,才唤醒时,睁眼若有知,旋复沉困。竟是寐中人。须如朝兴栉盥之后,神爽气清,冷冷劲劲,方是真醒。

【译文】

做人就怕像瞌睡汉,刚刚唤醒时睁着眼好像有知觉,很快又睡着了,终究是个梦寐中的人。做人应当像早晨起床梳洗以后,神清气爽,冷冷劲劲,才是清醒的人。

人生得有余气,便有受用处。言尽口说,事尽意做,此是薄命子。

【译文】

做事要留有余地,就会有受益之处。一开口把什么话全都说完,做事不留余地。这是短命人。

一○

清人不借外景为襟怀,高士不以尘识染情性。

【译文】

清白人不借外部条件为襟怀;高士不为世俗平庸见识染指而改变性情。

一一

官吏不要钱,男儿不做贼,女人不失身,才有了一分人。连这个也犯了,再休说别个。

【译文】

当官不爱钱,男子不做贼,女人不失贞操,这才算有了一分人品。如果连这个也做不到,其他就不必再说了。

一二

才有一段公直之气,而出言做事,便露圭角,是大病痛。

【译文】

刚刚有一点正直之气,说话做事,便锋芒外露,这是一大弊病。

一三

讲学论道于师友之时,知其心术之所藏何如也,饰躬励行于见闻之地,知其暗室之所为何如也?然则盗跖非元憝也,彼盗利而不盗名也。世之大盗,名利两得者居其最。

【译文】

在和师友讲学论道的时候,要知道他心中藏的是什么想法;在听见看见别人努力修养品德的时候,要知道他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行为是怎样的。然而柳下跖并非是元凶,他只是盗利而不盗名。世上的大盗,想要名利两得者是最大的元凶。

一四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乖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练者无轻浮之状。此是全才。有所长而矫其长之失,此是善学。

【译文】

圆融的人没有妄随人意的态度,精细的人没有苛刻检查的心态,方正的人没有乖张执拗的失误,沉默的人没有阴险的心术,诚笃的人没有鲁钝的过失,光明的人没有浅露的毛病,劲直的人没有任意而为的偏差,执著持正的人没有拘泥的行迹,敏捷练达的人没有轻浮的样子,这就是全才。身有所长而又能矫正所长带来的过失,就是善于学习。

一五

不足与有为者,自附于行所无事之名。和光同尘者,自附于无可无不可之名。圣人恶莠也以此。

【译文】

没有能力但有所作为的,自己附于无所事事的名下。和光同尘的人,自己附于无可无不可的名下。圣人和坏人都常有此种情形,似乎相似。

一六

古之士民,各安其业,策励精神,点检心事,昼之所为夜而思之。又思明日之所为,君子汲汲其德,小人汲汲其业,日累月进,旦兴晏息,不敢有一息惰慢之气。夫是以士无德,民无怠行,夫是以家给人足,道明德积,身用康强,不即于祸。今也不然。百亩之家,不亲力作,一命之士,不治常业,浪谈邪议,聚笑觅欢,耽心耳目之玩,聘情游戏之乐,身衣绮谷,口厌刍豢,志溺骄佚,懵然不知日用之所为,而其室家土田百物往来之费,又足以荒志而养其淫,消耗年华,妄费日用。噫!是亦名为人也,无惑乎后艰之踵至也。

【译文】

古代的读书人和民众,各安其业,振作精神,经常检查反省自己的身心和行事,白天所做的,在夜里就反复思考,又考虑第二天需要做的事。君子努力不停地修养自己的品德,普通的百姓则努力干好自己的本业,日累月进,早起晚睡,不敢有一点惰慢的气息。因此读书人没有怠慢的品德,民众也没有懒惰的行为;因此家给人足,道明德积。身体因此康健,不招来祸殃。现在则不然,有百亩田地之家不亲自耕种,有最低官位的士人不治理田产,浪谈邪议,聚笑觅欢,沉醉于声色玩好,驰情于游戏之乐,身穿绫罗绸缎,吃厌鸡鸭鱼肉,意志消沉,骄奢淫逸,昏昏迷迷,不知每天都在干什么,而其家庭田地百物以及往来的费用又足以使他心志荒怠,淫佚成性,空掷年华,枉费日用。唉!这种人也叫做人!艰难的日子接着就会临头是不容怀疑的!

一七

世之人形容人过,只像个盗跖;回护自家,只像个尧、舜;不知这却是以尧、舜望人,而以盗跖自待也。

【译文】

世上有人在谈论别人过失时,总是把别人说成像盗跖那样坏,而把自家说得像尧、舜那样的贤明。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反而显得别人像尧、舜,自己倒像盗跖那样。

一八

孟子看乡党自好,看得甚卑。近来看乡党人自好底不多,爱名惜节,自好之谓也。

【译文】

孟子对乡里人的自好,评价很低,近来评价乡里人自好的人不多。所谓自好,就是爱惜名誉和气节。

一九

少年之情,欲收敛不欲豪畅,可以谨德。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阏,可以养生。

【译文】

年轻人的性情,应收敛而不应放纵,这样才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老年人的性情,要豪放不要抑郁,这样延年益寿。

二○

广所依不如择所依,择所依不如无所依。无所依者,依天也。依天者有独知之契,虽独立宇宙之内而不谓孤,众倾之、众毁之而不为动,此之谓男子。

【译文】

广泛地依赖外物,不如有所选择地依赖;有所选择的依赖,不如无所依赖。无所依赖的人,是依天而立的人。依天而立的人必然有独立的见解。这样的人虽然独立于宇宙之内而不能说他是孤独的,众人都来推他,都来诽谤他,他也不会为其所动,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二一

坐间皆谈笑而我色庄;坐间皆悲感而我色怡,此之谓乖戾,处已处人两失之。

【译文】

同座的人坐在一起谈笑,而我却神态庄重;同坐人俱都为之悲伤,而我却若无其事。这种表现与众相背,于人于己都是个失误。

二二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译文】

精明也要有十分,只是需要藏在浑厚中发挥作用。古今得祸的人,十分之九都是精明的人,没有浑厚人而会招来祸患的。现在的人唯恐精明的不够,这实际是愚蠢。

二三

分明认得自家是,只管担当直前做去。却因毁言辄便消沮,这是极无定力底,不可以任天下之重。

【译文】

能够明确断定自己是正确的,就勇敢地担当起来努力去做。只是遇到诽谤便退缩垂头丧气,是缺乏坚定信念的表现。这种人,不能肩负国家的重担。

二四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吾道必大行之日,然后见。便是抱关击柝,自有不可枉之道。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道。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又安知大任到手,不放过耶!

【译文】

忍受小的委屈以求大的伸展,圣贤不这样做。我的道德如果必须等待我发达之日才能被认识的话,那么在我充任守关巡夜的低贱差事时,已经具有了不愿屈服的品德。松柏生来就是直的,道德高尚的人在穷困的时候也是正直的。如果说居于低下的地位,遇到困难的事情就暂时韬光忍耻,以求他日贵达之时,才以直道立身,这不但是居家和做官时是两截人,即使是做官以后,也容易变成两截人。又安知你担当大任的时候,不采取小屈以求大伸的手法呢!

二五

才能技艺,让他占个高名声,莫与角胜。至于纲常大节,则定要自家努力,不可退居人后。

【译文】

才能技艺,且让他取得个美名,不要与他争夺胜败。至于人伦纲常大节,一定要自己努力,不要落在他人的后边。

二六

处众人中,孤零零的别作一色人,亦吾道之所不取也。子曰:“群而不党。”群占了八九分。不党,只到那不可处方用,其用之也,不害其群,才见把持,才见涵养。

【译文】

处于众人之中,孤零零的成了另外一种人,这也是我们不赞成的。孔子说:“合群而不结党。”在这里,群的成分应该占八九分。不党有原则,只有到那非用不可的时候才能用。运用的时候,又不害其合群,这才能看出把持的定不定,涵养的深不深。

二七

今之人只是将好名二字坐君子罪,不知名是自好不将去。分人以财者,实费财;教人以善者,实劳心。臣死忠,子死孝,妇死节者,实杀身。一芥不取者,实无所得。试著渠将这好名儿好一好肯不肯,即使真正好名,所为却是道理。彼不好名者,舜乎?跖乎?果舜耶真加于好名一等矣。果耶跖是不好美名而好恶名也,愚悲世之人,以好名沮君子,而君子亦畏好名之讥而自沮。吾道之大害也。故不得不辨。凡我君子,其尚独复自持,毋为哓哓者所撼哉!

【译文】

现在的人把“好名”这两个字作为君子的罪状,不知道名这个东西,不是因自己喜好就能得到。把财物分给别人的人,实际要耗费钱财;教导别人向善的人,实际要劳费心力。臣死忠、子死孝、妇死节的人,实实在在地要丢掉自己的生命。一毫不取的人,实际上什么也不会得到。请你试着把这好名儿好一好,你肯不肯?即使真正好名的,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有道理的。那不好名的人到底是舜呢?还是跖呢?如果是舜的话,比那好名的人还要高一筹。如果是跖的话,他所好的不是美名而是恶名。我悲叹世人以好名来拘束君子,而君子也害怕好名的讥讽而自我拘束,这是儒道的大害,因此不得不分辩清楚。凡是君子,都应该崇尚独立的精神,又要把持自己,不要为那些喋喋不休说闲话的人所动摇啊!

二八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译文】

心胸宽阔,能容纳天下万物。谦虚谨慎,能够接受天下事情。平心静气,能够畅谈天下大事。专心致志,能够纵观天下的道理。坚定信心,能够适应天下的变化。

二九

古之居民,上者治一邑则任一邑之重,治一郡则任一郡之重,治天下则任天下之重。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纪其务。一物失所,不遑安席;一事失理,不遑安食。限于才者,求尽吾心;限于势者,求满吾分。不愧于君之付托,民之仰望。然后食君之禄,享民之奉,泰然无所歉,反焉无所愧。否则,是食浮于功也,君子耻之。

【译文】

古代做官的人,治理一邑则担当起一邑的重任,治理一郡则担当起一郡的重任,治理天下则担当起天下的重任。朝夕想的都是如何做好这些政事,日夜干的都是做好这些政务。一物不得其所,就不能安寝;一事治理不好,就无心安食。才能虽然有限,但一定要尽心竭力;权势虽然有限,但一定要用好自己的权限。不愧于天子的托付和民众的仰望,然后才心安理得地食君之禄,享民之奉。心中泰然,无歉疚之意;反思起来,没有惭愧之情。否则就是无功受禄,君子认为这是可耻的事情。

三○

盗嫂之诬隽不疑,挝妇翁之诬第五伦,皆二子之幸也。何者诬其所无,无近似之迹也。虽不辨而久则自明矣。或曰:“使二子有嫂有妇翁亦当辨否?”曰:“嫌疑之迹,君子安得不辨?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若付之无言,是与马赏金之类也。君子之所恶也,故君子不洁己以病人,亦不自污以徇世。”

【译文】

西汉人隽不疑被诬蔑和嫂子私通,东汉人第五伦被诬蔑曾打过他的岳父,但受到这样的诬蔑,只能说是这二人的幸运。为什么呢?因为诬蔑的是他们不可能有的事情,隽不疑没有哥哥,第五伦曾娶过三个妻子,但妻子们的父亲早就死了,所以连一些近似的行迹都找不出来,不用辩白就自然是清白的。有人问:“假使他们二人有嫂、有岳父,也应该辩白吗?”回答说:“有嫌疑的行迹,君子哪能不辩呢?孔子去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还辩白说:‘我如果有不符合礼的地方,让天厌弃我吧!让天厌弃我吧。’”如果不分辩,这就如同接受了别人赠送的马而不能辩白自己没有私心,被人污蔑偷了金子而不加分辩,还要还给对方金子一样,这是君子讨厌的做法。君子不会因为表白自己的清白而污蔑别人,也不自我污蔑来顺应世人。

三一

听言不爽,非圣人不能。根以有成之心,蜚以近似之语,加之以不避嫌之事,当仓促无及之际,怀隔阂难辨之恨,父子可以相贼,死亡可以不顾,怒室阋墙,稽唇反目,何足道哉?古今国家之败亡,此居强半。圣人忘于无言,智者照以先觉,贤者熄于未著,刚者绝其口语,忍者断于不行,非此五者,无良术矣。

【译文】

对别人的话不会理解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如果以有成见的心,听似是而非的话,再加一些不避嫌疑的事,在仓促匆忙的时候,心中又怀有隔阂难辩的怨气,父子之间也会相互仇恨,即使死亡也毫无顾忌,同处一室的兄弟也会争斗,反目相讥,这些事怎么说得完呢!古今以来,国家的失败灭亡,有一半以上是由于以上原因。而圣人则会忘记这些是非之语,智者则预先就有觉察,贤人会让事情还未明显时就已停息,刚强的人则绝口不说是非之语,能忍耐的人让是非之语到自己这里就不再流行。除了这五种情况,没有好的办法。

三二

荣辱系乎所立,所立者固,则荣随之,虽有可辱,人不忍加也。所立者废,则辱随之,虽有可荣,人不屑及也。是故君子爱其所立,惧其所自废。

【译文】

荣辱系于你的建树,建树牢固,荣誉会随之而至,虽有可能被指责的事情,人们也不忍心斥责你。建树荒废,耻辱就会随之而来,虽然也有值得称赞的事情,人们也不屑于提及。因此君子喜爱的是能够建立自己的事业,害怕的是荒废自己的事业。

三三

掩护勿攻,屈服勿怒,此用威者之所当知也;无功勿赏,盛宠勿加,此用爱者之所当知也。反是皆败道也。

【译文】

对遮掩的人不要攻击;对已经屈服的人,不要再发怒。这一点是使用威势的人应当知道的。无功就不要给予奖赏,宠爱已经隆盛就不要再增加,这是使用情爱的人应当知道的。和这相反的做法只会失败。

三四

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之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译文】

称赞别人的善行,自己也有了一善;为什么要去嫉妒别人呢?指责别人一种过失,自己也有了一种过失,为什么要去诋毁别人呢?

三五

善居功者让大美而不居,善居名者避大名而不受。

【译文】

善于居有功名的人,是把最大的功名先让给别人而不据为己有;善于拥有荣誉的人,回避最高的名誉而不据为己有。

三六

善者不必福,恶者不必祸,君子稔知之也,宁祸而不肯为恶。忠直者穷,谀佞者通,君子稔知之也,宁穷而不肯为佞。非但知理有当然,亦其心有所不容已耳。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