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故事大全集
3137600000124

第124章 花的颜色(1)

跌倒的地方也有风景

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田中光夫,曾在东京的一所中学当校工。尽管周薪只有50日元,但他十分满足,很认真地干了几十年。就在他快要退休时,新上任的校长以他“连字都不认识,却在校园工作,太不可思议了”为由,将他辞退了。

田中光夫离开了校园。但日子还得过,于是像往常一样,他去为自己的晚餐买半磅香肠,但快到山田太太的食品店门前时,他猛地一拍额头——他忘了,山田太太已经去世了,她的食品店也关门多日了。而不巧的是,附近街区竟然没有第二家卖香肠的。忽然,一个念头在他幽闭的心头闪过:“为什么我不开一家专卖香肠的小店呢?”他很快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接手了山田太太的食品店,专门卖起香肠来。

因为田中光夫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5年后,他成了声名赫赫的熟食加工公司的总裁,他的香肠连锁店遍及了东京的大街小巷,并且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颇有名气的“田中光夫香肠制作技术学校”也应运而生。

一天,当年辞退他的校长得知这位著名的董事长只会写不多的字时,便十分敬佩地打来电话称赞他:“田中光夫先生,您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却拥有如此成功的事业,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田中光夫却真诚地回答:“那得感谢您当初辞退了我,让我摔了个跟头,从那之后我才认识到自己还能干更多的事情。否则,我现在肯定还是一位周薪50日元的校工。”

跌倒的地方也有风景,而重要的是在跌倒的地方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因为在跌倒的地方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就是胜利的契机。

赞美的魔力

有一次,一位心理教授到一家邮局去寄信,由于寄信的人比较多,邮局的职员似乎有些忙不过来。透过厚厚的玻璃,心理教授无意中注意到柜台里那位小职员,似乎一脸无奈的样子。

心理教授突然心生一念,想使这位小职员高兴起来,不过他告诉自己:“要使他高兴,使他对我产生好感,我一定得说些好听的话来赞美他。”可是他又想:“这人身上究竟有什么值得我赞美,而且是我由衷地想赞美的呢?”

心理教授静静地观察片刻,最后终于找到了。

当这位小职员开始为心理教授办理邮寄业务时,心理教授立即友善地随口说了一句:“真希望哪天我也能有你这样一头漂亮的头发!”

他抬头看了心理教授一眼,先是显得有些惊讶,随即绽放出一抹笑容。

“哪里,我这头发,比起以前可差多了!”他谦虚地说道。听了心理教授称赞自己的这话,他果然心情好转,并热情地跟心理教授聊了好一会儿,最后,还补充一句道:“确实有不少人都很羡慕我这头黑发呢!”

可以想象,那位小职员当天下班时,步伐一定比平常轻快,回家之后,也一定会立即将这得意之事告诉他的太太。每个人都会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别人的肯定,从而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其实要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很简单,那就是——想办法让对方感受到他自己的重要性。

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曾说:“就主动地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赞扬别人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敢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去做,去赞美别人。

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

一位老太太退休了,她想趁着身体还硬朗出来逛逛,看看外面的世界。家人为她买了一座度假山庄,山庄里有一间小茶室,还有一个菜园子。正巧,有个名叫约翰的15岁少年在这个山庄附近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美国黑人与韩国人的混血儿,愤世嫉俗,自觉已经穷途末路。老太太到警察局要求和少年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少年谈谈。

“孩子……”她说话时,约翰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然不予理睬,但老太太仍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些除了你以外没人能办到的事吗?”

她反复说了好几遍,少年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黑人?连父母都没有的孤儿?”

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的肤色是黑的,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大事。”少年冷笑道:“哼,当然啦!你想我会相信这一套?”

“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她说。

老太太征得了警察的同意,把他带回小茶室,让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对少年却爱护备至。生活在小茶室中,身处在草木苍郁的环境中,约翰慢慢地也心平气和了。

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子,10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约翰得意地吹着口哨。他又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称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约翰,真好听!”少年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太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

在求学的那4年里,他继续在菜园内种菜,也帮老太太做点零活。高中毕业后,约翰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他对那些失明的学生关怀备至。

“现在,我已经相信,真的有别人不能做而只有我才能做的妙事了。”约翰对老太太说。

“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黑皮肤,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童的苦楚。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尽心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15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却没有人爱惜你,所以你那时才想死,是吧?你大声呐喊,说你想要的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爱心。”

约翰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老太太意犹未尽,继续侃侃而谈:“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不仅会让别人快乐,而且能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真正了解别人的处境,尽心尽力为别人做好事,你就会得到别人的爱,也会领悟到人生的意义。

这条小鱼在乎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着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即使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渴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着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继续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无穷的希望。”大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在大人看来是幼稚和无所谓的,但是,正是孩子单纯的举动,补偿了成年人日渐空虚的灵魂。

花的颜色

一朵鲜艳亮丽的小红花娉娉婷婷地绽放了。整个上午,小女孩伫立在花盆旁边,舍不得离开。

她对着盛开的小红花露出疼惜的微笑。早晨的阳光给她和她的小红花洒满一身灿亮的金光。

含笑的小女孩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花是红色的,好漂亮,我好喜欢。”

“如果开的是别的颜色的花,你就不喜欢它了吗?”妈妈与孩子开玩笑。

她却想也没想,回答:“妈妈,我一开始并不知道它会开红色的花啊。”

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她种花只是因为要花开,不管花是什么颜色的,她都会喜欢。

享受阅读的时光

任何一个大家,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你在读他的作品时,你应将他拉到你的脚下来读。这不是狂妄,相反,这正是知其长、晓其短,师精神而弃皮毛。

凭借《百年孤独》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尔克斯,童年时与外祖母、外祖父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都很会讲故事,他们经常给马尔克斯讲述美丽的神话和朴素的民间故事,当地印第安人的历史、地理风俗、方言土语,都通过他们绘声绘色的描述流进了马尔克斯幼小的心灵。所以他从7岁就开始阅读,《天方夜谭》等名著他都读过,这一切丰富了他的文学修养与积累,扩展了他的想象力。

幸运的是,他在12岁那年得到一笔去希帕基拉学习的奖学金,那是在希帕基拉国的首都。在马尔克斯的记忆里,初到这个城市的感觉并不那么美妙。马尔克斯记得自己坐的是下午6点半的火车,火车在这个“僵硬灰暗”的城市停下,进入马尔克斯眼帘的是成千上万的披着斗篷的人在来来往往。听不到自然的声音,看不见家乡美丽的风景,只见有轨电车鱼贯而过,街上行走的是年轻漂亮、衣着考究的小伙子,他们穿着黑色的礼服,手里拿着雨伞,头上戴着圆顶的帽子,蓄着小胡子。这些都是马尔克斯所不熟悉的,没有了家乡那熟悉的感觉,他觉得被抛到了一个孤岛上。他越想越难受,不由得哭了起来,一连哭了几个小时,直到学监来接他。

看着哭得很难受的马尔克斯,学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不要哭了,来到这里说明了你的进步啊,从今往后就该好好读书,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赶紧擦干眼泪,新的生活快开始了,不要带着眼泪走入新生活啊。”在学监亲切的话语中,小马尔克斯渐渐平静下来,跟着学监走进了自己的宿舍。

在学校里,马尔克斯不像别的孩子那样,一有时间就出去玩,他总是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在宿舍里看书,在教室里看书,在图书馆里看书,喜欢文学的马尔克斯几乎把自己能找到的文学名著都读完了。大量的阅读丰富了马尔克斯的内心世界,扩大了他的知识面,同时马尔克斯在书里也学到了解脱忧伤的方法。

后来,马尔克斯对别人说:“如果没有这些阅读,没有‘石头与天空’的诗歌影响,我不敢说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

作品6

书籍可以把我们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同时,还可以使我们从书中获得人生的经验。因为人生短暂,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体验,书中的间接经验,将有效地补充一个人经历的不足,增添生活的感受。

我们要做到多读书,首先就要明白读书的意义。其次要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应先抽出时间,看看我们要看的书,提出一些问题写在纸上,仔细阅读,然后回答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囫囵吞枣,我们才能在书中慢慢受益。

工作应当是一种乐趣

有一个印第安土著部落迎来了从法国来的旅游观光团,部落里的人们虽然还没有什么市场观念,可面对这样好的赚钱商机,自然也不会放过。

部落中有一位老人,他正悠闲地坐在一棵大树下面,一边乘凉,一边编织着独特漂亮的印第安草帽,编完的草帽就会放在身前一字排开,供游客们挑选购买。他编织的草帽造型非常别致,而且颜色的搭配也非常巧妙,称得上是巧夺天工了,游客们纷纷驻足购买。

这时候,一位精明的商人看到了老人编织的草帽,他脑袋里立刻盘算开了,他想:“这样精美的草帽如果运到法国去,我敢保证一定能卖个好价钱,至少能够获得5倍的利润。”想到这里,他激动地问老人:“朋友,这种草帽多少钱一顶呀?”“10美元一顶。”老人冲他微笑了一下,继续编织着草帽,他那种闲适的神态,真让人感觉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一种美妙的心情。

“天哪,如果我买1万顶草帽运回到国内去销售的话,我一定会发大财的!”商人欣喜若狂,不由得为自己的经商头脑而沾沾自喜。

于是,商人对老人说:“假如我在你这里定做1万顶草帽的话,你每顶草帽给我优惠多少钱呀?”

他本来以为老人一定会高兴万分,可没想到老人却皱着眉头说:“这样的话,那就要100美元一顶了。”

要每顶100美元,这是他从商以来闻所未闻的事情呀!“为什么?”商人冲着老人大叫。老人讲出了他的道理:“在这棵大树下没有负担地编织草帽,对我来说是种享受,可如果要我编1万顶一模一样的草帽,我就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工作,不仅疲惫劳累,还成了精神负担。难道你不该多付我些钱吗?”

走上了工作岗位,应当把工作当做一种乐趣,如果让工作本身商业化,它就成了一种负担,自然要给人带来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负荷。将工作当做一种享受,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完成工作,才是工作与快乐的双赢之道。

不要做一只章鱼

有一位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彷徨和忧虑。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心理医生,向他倾诉了自己长久以来的烦恼:没有考上研究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女朋友将进入一个人才云集的大公司工作,很可能会移情别恋……

心理医生让他把烦恼一个个写在纸上,判断其是否真实,同时将判断结果也记在旁边。

经过实际分析,年轻人发现其实自己真正的困扰很少。他看看自己那张困扰记录,不禁说:“无病呻吟!”心理医生注视着他,微微对他点头。接下来,心理医生启发他说:“你曾看到过章鱼吧?”年轻人茫然地点点头。

“有一只章鱼,在大海中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寻找食物,欣赏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丰富情趣。但它却找了个珊瑚礁,然后动弹不得,呐喊着说自己陷入了绝境,你觉得如何?”心理医生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他思考。年轻人沉默了片刻说:“您是说我像那只章鱼?”他又自己接着说,“真的很像。”

于是,心理医生提醒他:“当你陷入烦恼的习惯性反应时,记住你就好比那只章鱼,要松开你的八只手,让它们自由游动。系住章鱼的是自己的手臂,而不是珊瑚礁的枝丫。”

人心很容易被种种烦恼和物欲所捆绑,那都是自己把自己关进去的,是自投罗网的结果,就像章鱼,作茧自缚。

有很多烦恼和压力都是自己通过想象编造出来的,人的心灵也很容易因此而受到困扰和束缚。要摆脱这些困扰心灵的枷锁,就要跳出烦恼的圈子,正视烦恼,这样,它们就会变得不堪一击。

小小的心安草

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顶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国王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草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