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作发展成熟了,具备一定的能力了,不要总认为孩子小就替他做这做那。孩子只有通过独立做事,才能体验到各种感情,这种感情与别人代替他们或强迫他们做时是大不一样的。
9帮助他们
帮助就是指导他们去克服困难,这种帮助是为了使他们早日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
从小培养,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关键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就会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尤其是3至12岁的孩子。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关键期没有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孩子养成坏习惯的时候,父母后悔就来不及了。
昊天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写作业拖拖拉拉。明明是快则半小时,慢则一小时的功课,他每天都能写3小时以上。母亲很伤脑筋。昊天的外公是教师,暑假的时候给昊天补课,发现昊天的反应很快,但是不专心,往往写几分钟就起来东走西走,每小时至少有五六次以上。就这样,一小时的时间差不多有一半都用在了闲逛上面,难怪要用那么长时间完成功课!为此,母亲想出了各种办法,专门抽出时间陪昊天写作业。可是,昊天每写几个字必围着屋子溜达一圈,即使有时候在母亲的强压下不能起身,只好勉强埋头写作业,可是只要母亲一离开房间,昊天立刻我行我素。再者,母亲不能每天都专门陪读,所以,昊天的毛病一直没有改进。
昊天写作业已经长期养成了不能专心的习惯,要他写作业时不起来走动实在不容易。孩子的不良行为,若是属于初犯,可以运用忽视、不直接作反应的方法来削弱。但事实上,真正初犯就被注意到的不良行为很少,多数是出现好多次以后才被发觉。这些经长期塑造而成为的行为,在父母或老师发现、求助的时候,已经相当牢固。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所以,父母要使孩子有良好的习惯,首先应从平常的家庭教育入手。
1从小培养
在生长、发育期,人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受引导。研究表明,3至12岁是年轻一代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认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求知、长技能的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12岁后,特别是18岁以后,孩子已形成许多习惯,有旧习惯干扰,新习惯要扎下根来就困难多了。
2从小事抓起
良好的习惯多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小事上。如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体现在他不丢三落四、做事有条理、观察细致等等。有些家长面对这些小事,常常听之任之,认为“树大自然直”,这是错误的看法。
3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
家庭文化体现在家庭成员的价值趋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和生活方式中,也体现在家庭环境建设和衣、食、住、行中。家庭文化环境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庭文化同其他方面文化相比,亲和力、感染力更强。家庭文化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因此,习惯更容易在家庭中“遗传”传递。在家庭文化环境中,重要的是父母的所作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位家长说,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
4制定规范,运用强化机制
在幼儿园,孩子们为什么能够形成不挑食、知道东西放回原处、准时睡觉等好的行为习惯?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可惜孩子在校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其原因,除了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即使有些规定,但由于父母对子女溺爱、娇宠心理的作用,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制止和消除不良行为,父母还必须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例如,孩子做了好事,会因受到他人的赞扬而继续做好事。“做好事”这种行为的增强是由于“他人赞扬”起了强化作用。强化是孩子行为塑造的重要心理机制。
5不能有例外
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在形成过程中,常常有相反力量在作祟。如拾金不昧等,只要有一回因私心杂念夺去了孩子好品德的追求,重新做起来就会变得困难了。
6要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
习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躬行实践。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只注重说服教育而忽视实践,良好的习惯是不会真正形成的。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做就做,要形成好习惯,贵在行动!
7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对孩子进行行为方式的指导
行为方式的指导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如何去做。
学会沟通,与孩子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
在澳大利亚,家长们都愿意“蹲着和孩子说话”。澳大利亚悉尼市的玛蒂有一双非常可爱的儿女,一次去超级市场时,4岁的儿子因为姐姐先坐进汽车而不高兴了。玛蒂在车门口蹲下,两只手握住儿子的双手与儿子脸对脸,目光看着孩子的眼睛,极为诚恳地说:“罗艾姆,谁先坐进汽车并不重要,对吗?”罗艾姆看着妈妈会意地点点头,钻进了汽车,并挨着姐姐坐下了。
澳大利亚母亲的言语和行为使人想到:家长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对小孩子的事情或问题认真又亲切的态度。同时,家长可以轻声细语地耐心说服、教育,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更用不着大声呵斥。
可是,我们有些家长,却常常站在那里,大声呵斥孩子:“过来!别摸!”“去!去!去!别烦我!”等等,居高临下,惯用命令式的语言语调。从说话的态度来看,中国父母比外国父母威风得多,可孩子心目中的父母,却并不可敬。
其实,是否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只是一种方式问题,重要的是在父母心中,是否把孩子真正当作和自己一样,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这会影响到家长能否以正确态度对待与教育孩子的一系列问题。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但是,令大多数父母深感头痛的是: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总不以为然,还常常会视父母的谆谆教导为没有意义的唠叨,甚至拒绝与父母交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父母的谈话方式有问题呢?
父母与孩子谈话的失败,不是因为缺少对孩子的爱,而是因为缺乏对孩子的尊重。一方面,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甚至比自己更重要;另一方面,在与孩子交谈时,他们又习惯于要求孩子完全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做法包含了多么巨大的矛盾!它只会导致孩子对与父母交谈的害怕。因此,要成功地与孩子进行有教育意义的交谈,父母必须始终小心翼翼地去维护孩子幼小、脆弱的自尊。
人与人之间经常需要思想上、感情上的平等交流,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也都有这种渴求。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首先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与孩子谈话的姿态,而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沟通最真实的内容是真诚,那么,要做到与孩子平起平坐,与孩子有效沟通,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措施是很重要的:
1营造一个“聆听的氛围”
有了这种氛围,孩子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与我们商量,或向我们征求解决办法时,才会变得平常而又自然。
2营造一个“对话的氛围”
与孩子讨论问题的最佳时机,最好选择在全家人共同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活动中而不是所讨论的话题上,这样,双方才能感觉到轻松平和。
3与孩子交流时,要以礼相待
只有真正尊重孩子,才会平等地对孩子以礼相待,如此,孩子才会在父母的言行中学会如何说话、如何做事,自然也会愿意与父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