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2964900000043

第43章 能源外交: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新支点(4)

俄罗斯要成为能源大国,就需要拥有相应庞大的运送石油的渠道,把能源运送到国际石油市场。在铁路和海运等各种运输方式中,管道运输的成本是最低的。因此,铺设石油管道对莫斯科具有重要的意义。从2002年下半年至2004年俄政府作出决定前,在进口俄罗斯石油问题上,围绕俄罗斯远东出口输油管道的走向——铺设出口中国的“安大线”,还是铺设出口日本、韩国(或者还有美国)等国的“安纳线”,俄罗斯、中国与日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博弈,为此,俄政府一直在各种利害之间比较、徘徊、权衡与考量。

毋庸置疑,俄罗斯政府在就这一问题作出决策时,主要考虑的还是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一是经济利益;二是安全利益。就短期而言,俄罗斯欲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利益;从长远的战略目标来看,俄欲通过让中国、日本与韩国参与远东地区的开发,建立日、韩、中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关系。作为国家利益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利益无疑也是俄政府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由于“安纳线”全线几乎都在俄境内,俄拥有足够的掌控权。此外,原油输出渠道扩展至中国、日本、韩国,甚至是美国,渠道的多元化也保证了俄罗斯的石油安全。

第二,从俄罗斯国内来看,俄政府首先受到来自两大石油利益集团的压力,一方是以尤科斯石油公司为首的私营石油公司,支持铺设通向中国的“安大线”;一方则是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为代表的国有石油公司,支持铺设通向日本的“安纳线”。俄罗斯政府认为,虽然俄罗斯石油公司已私有化,但是由于管道系统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仍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可以通过管道系统对石油公司的出口政策施加间接而有效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俄罗斯国家利益。

私营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支持“安大线”的理由主要是:(1)中俄已经签署了长期供应石油协定,俄将向中国连续供油25年;(2)“安大线”管线长度仅为“安纳线”的67%,总投资也不到后者的50%;(3)中俄双方确定的原油购买价格是以世界主要油种的公开牌价为基础,且考虑原油品质和海上运费后确定的购买价,这一价格规避了俄方销售石油的风险;(4)俄中两国是邻国,运输成本低,俄石油在中国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尽管俄罗斯政府和尤科斯公司一样,都希望推动远东石油管道,但在经营石油管道问题上,俄政府高层与尤科斯之间一直存在分歧。俄政府不愿尤科斯一家独享中俄石油管道经营权,而希望通过国营公司——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与尤科斯共同经营的方式,分享输出石油所带来的利润;但是尤科斯公司不愿与克里姆林宫妥协,为此,普京政府对尤科斯一家掌控石油管道的意图极度不满,认为尤科斯损害了俄国家利益;而且,随着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及公司核心子公司尤甘斯克油气公司被拍卖,以抵偿公司高达275亿美元的巨额拖欠税,从而最终导致了“安大线”的“夭亡”。

第三,俄罗斯强大的地方势力和部分专家与政客积极游说俄政府采纳日本方案。如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行政首脑达里金就曾积极游说普京总统在输油管问题上采用日本方案,达里金认为,输油管在滨海边疆区境内穿过会带动远东地区的经济繁荣,并能吸引外来投资,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如果输油管经过纳霍德卡港,日本和中国都可以获得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与此相呼应,俄罗斯国内有政客出于个人的政治利益,提出应让日本、韩国等国更多参与远东地区的开发,以平衡和抵消中国的经济影响。这一点与俄长期的战略意图不谋而合。

此外,俄罗斯一些专家也支持铺设“安纳线”。如俄罗斯政治基金会主席维亚切斯拉夫·尼科诺夫认为:(1)如果实施“中国方案”,即铺设“安大线”,东西伯利亚的所有原油只能输送到中国,也就是说,俄罗斯只能依赖一个消费国。在这种市场关系中,占支配地位的将不是供应者(俄罗斯),而是那个唯一的消费者(中国)。(2)在输油管线问题上还存在一个政治内幕,即“中国方案”是尤科斯石油公司的项目,该公司在克里姆林宫有强大的政治对手,这些人将竭尽全力,永远都不允许实施这个项目。尽管所有客观数字表明,“中国方案”占有优势,而从长远来看,“远东方案”将更为有利。至于与中国的政治关系,中国当然是俄罗斯的重要战略伙伴,但首先需要考虑俄罗斯本国的利益,在此,政治必须让位于经济。

尽管充满重重阻力,但中俄两国的相关部门始终没有放弃努力,并努力争取到了一个双赢的结果:(1)从中国方面来看,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对能源需求的急速增加,200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未来仍将保持这一势头。与此同时,中国已在实施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地理毗连、政治关系良好的俄罗斯自然成为中国的首选合作伙伴。(2)对于俄罗斯来说,中俄输油管道若建成,将可以为其丰富的远东地区石油资源找到稳定市场,对促进远东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反之,如果中俄输油管道项目落空,俄政府担心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将有可能因此而产生裂痕,因为中俄输油管道所牵涉的不仅是俄中两国之间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政治战略合作问题。(3)俄中两国能源合作还有着良好的政治框架——俄中战略伙伴关系和上海合作组织,这一点是与俄罗斯尚存在北方领土问题的日本所无法比拟的。(4)“安大线”的铺设不仅关系中俄两国的经济利益,而且涉及两国的政治利益。两国间就此问题早就开始磋商,俄方也一再作过承诺,轻易取消将使中方经济利益受损,而俄方则可能在经济、政治、道义和国际形象等诸方面都遭受损失。

中俄石油管道问题的圆满解决,标志着中俄两国在油气能源领域已经结束了磨合期,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合作时期。未来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具有很大的潜力,它在双边经贸关系中的地位将日益提升。

(二)政冷经冷:俄日能源合作难破愁城

自新俄罗斯立国以来,历届日本政府在日俄关系问题上仍然基本上奉行对苏联时期的“政经不可分”原则——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的领土争端解决之前,不会与俄进行大规模经济合作(虽然,桥本龙太郎时期曾提出新对俄外交三原则:“信任”、“互利”、“长远的观点”,但在日本国内遇到了强大的阻力,最终未能得以贯彻执行)。所以,能源合作问题一直未能提上两国关系的日程。然而,随着近年来日本国内经济困境的加剧、对中东能源的依赖日益加重,日本国内开拓俄罗斯远东能源的呼声不断高涨,能源因素在两国关系中日益凸显。

1.俄日关系中的重要元素:能源问题

自1992年以来,日本已积极参与了俄罗斯“萨哈林1”和“萨哈林2”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2003年5月19日,“萨哈林2”号大陆架项目执行人萨哈林能源公司与日本最大的能源需求商东京电力公司签署了向日本连续22年每年供应1200万吨液化天然气协议的主要条款。此前,5月12日,萨哈林能源公司已与日本另一家大型能源公司东京天然气公司签署了类似的协议。

日本还与俄罗斯在“安纳线”项目上积极合作,指望通过参与“安纳线”工程获得开采俄西伯利亚油气资源的租赁合同,以解决本国能源供应渠道单一化问题。2002年12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平沼赳夫就俄东西伯利亚油田开发问题,向时任的俄能源部长尤素福夫和经济部长格列夫递交了亲笔信,称“我们准备在东西伯利亚至远东纳霍德卡间修建一条符合日俄两国人民利益的原油管道,我们对东西伯利亚油田开发很有兴趣,希望能参加这一项目”;“包括资金方面在内,日本有意参加这一项目(“远东方案”,即“安纳线”)”。

在此之后,日本首相小泉于2003年1月访俄期间,与俄总统普京专门探讨了“安纳线”项目。日方暗示,如果莫斯科同意建设这条长4000公里、估计造价达50亿美元的石油管线,日本保证每年购买5000万吨石油,并准备投巨资开发西伯利亚能源。

其实,早在小泉访俄前,日本政府就已向俄罗斯政府提出了如下建议:日本打算同俄罗斯进行石油领域的合作,每天向俄罗斯购买100万桶西伯利亚石油(约是日本目前日进口量的25%);同时,日本将直接投资参与建设“安纳线”,提供优惠贷款,并以日本商品出口作为国家担保。日本政府自2002年下半年对俄罗斯“远东方案”表现出很大兴趣后,已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准备对俄投资的愿望,只是由于双方谈判进行到关键环节时,日本提出要俄罗斯为投资做政府担保的苛刻条件,遭到俄罗斯政府的回绝。

但是,日本并未气馁,就在小泉访俄后时隔不到半年,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在2003年6月出访了俄罗斯。川口顺子在访问俄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时承诺,日方将对俄罗斯投资75亿美元的低息政府贷款,用于开发东西伯利亚的新油田,条件是俄方必须先修建“安纳线”。除上述投资外,日本还向俄罗斯许诺,如果俄修建“安纳线”,日本将承担所有建设费用,国家将对私人投资和供货提供保险,并将把对滨海边疆区社会经济项目的投资额一并增加到10亿美元。12月15—17日,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问日本期间,日本再次对俄罗斯进行了全力游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6日晚在首相官邸同卡西亚诺夫举行了会谈,双方一致表示要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会谈后,双方发表了旨在加强双边经贸合作的《联合声明》。小泉和卡西亚诺夫还签署了“关于设立日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备忘录”。除小泉外,日本内阁会见卡西亚诺夫的其他高官几乎都提到了“安纳线”。此外,日方还指出,首先建太平洋路线对中国和韩国等都有利。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川口外相就日本和中国竞争东西伯利亚的石油输油管说,“太平洋输油管对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的强化,有重要作用”,强调了优先动工太平洋路线的重要性。美联社更报道说,川口要求俄在修建“安纳线”的同时,放弃修建“安大线”。

2.俄日能源合作的战略考虑日本与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考虑:

第一,改变能源供应渠道的单一化结构。日本大藏省的最新数据表明,日本能源需求的90%以上依赖进口,其中从中东地区流入日本的原油又占进口总量的88%。由于冲突和战乱频仍,日本从该地区进口的石油平均每桶要比欧洲和美国多支付1美元。中东的局势动荡给完全依赖进口中东原油的日本增加了能源安全隐患。出于自保的原因,日本当然要广开油源,储油备荒。

因此,如果能够通过“安纳线”每年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进口5000万吨原油,可使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从目前的近90%降至60%,日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石油供货渠道单一的弊端,并降低石油供货不足的风险。

第二,遏制中俄合作。一方面,日本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日渐增强“感到担忧”,不希望俄罗斯远东石油流向中国;另一方面,日本害怕“安大线”建成后,中国将掌握东亚地区的燃料垄断权,到时将不得不“从中国人手里”买油,这一前景正是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日本最不愿意看到的。

日本担心,“安大线”成为一条巨大的战略纽带,把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以实质性的内容固定下来,中国可能借此介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资源的开发,中国的崛起将更势不可挡。因此,日本极不愿意看到俄罗斯远东的第一条石油出口管道直接通向中国,为此不惜提出愿意承担建设“安纳线”的所有费用。

据俄《论据与事实》周刊的消息,只要能打掉俄罗斯与中国的石油管道合作意向,日本宁愿出2000亿美元,巨资建设俄日“能源桥”。

第三,推动政治问题的解决。日本对“安纳线”项目慷慨解囊不仅是为了保障其石油供应,还希望推动俄罗斯当局在解决两国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上作出让步。日本政府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国内的民意支持率一直以来都很高,为此,日方希望普京能利用其威望说服俄罗斯国民同意归还北方四岛。

从俄罗斯方面看,俄罗斯对于日本的对俄能源外交也有所期待:(1)为维护远东地区的稳定,俄罗斯政府希望与日本联合开展经济活动,特别是能源合作,扩大日本在该地区的投资。(2)作为远东地区的两支重要力量,俄罗斯寄望通过与日本的能源合作提升两国关系,以平衡对华关系。很显然,俄日合作铺设新的远东石油管道是落实俄能源战略的一项重大行动,俄希冀通过铺设“安纳线”,打开亚太地区的石油出口市场(日、中、韩、美等国),并利用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开发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3)如同美国传统基金会能源安全问题资深研究员阿利尔·科恩所认为的,俄罗斯通过让日本介入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使中日两国同时处于一种高度有求于俄的境地,从而使自身能够在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3.俄日能源合作的制约因素虽然俄日能源合作对双方而言都属利之所在,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制约因素。

早在10年前,日本就奉行“政府推动、民间投资”的方针,推动民间资本加入俄罗斯能源领域,但是一直以来仍是说得多、做得少,并无多大进展,俄日两国之间的贸易量至今仍十分有限。妨碍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二,即日本对俄罗斯缺乏信任,两国间已经上马的大型经济合作项目还很少;而由北方四岛问题所导致的两国间迄今未签订和平条约,又是造成两国经贸关系难有进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尽管俄日两国就双方能源合作大造舆论,并将管道合作的内容写进了俄日联合“行动计划”,但由于上述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二者的合作前景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