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下册)
2960500000064

第64章 千金买墙(1)

夜晚,杜甫在王维家里叹着气道:“我该离开了,今来向你告辞。”王维道:“要去哪?”杜甫摇着头:“不知道。”王维道:“别灰心,会有机会的。”杜甫冷笑道:“有又怎样,没有又怎样?如今内外局势紧张,李林甫与杨钊的矛盾已显,主要表现在对待王鉷的问题上。因王氏的宠遇太深,本是李林甫和杨钊嫉妒的对象,但为了牵制杨钊,李林甫则极力提拔王氏;当杨钊陷害王氏时,李林甫又竭力为其脱罪。”

王维感叹着道:“是啊,如今李林甫是朝中最大的祸源。他刚当宰相时,他的‘马料论’就被当成‘官场箴言’来读。殊不知,他并不是在给众人传授做官保官升官的经验,而是对政敌的威胁。他之所以能独断朝纲,很大程度上是他能想方设法使群臣噤声。”杜甫道:“据说李林甫在官场混有两手,一手对上,一手对下?”

王维道:“是的。对下,他把持着选人、用人的大权。他用人不看德能勤绩,只看是否拥戴他。对不能同流合污的,一概铲除。他府上有个月堂,当要提拔大臣,就住进去苦思冥想,等他喜滋滋地出来,就有人高升,也有人家破人亡。张九龄、李适之等正直之士,因此而遭逐甚至被诛。人们都在说,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杜甫叹着气道:“真是可恶!”

王维道:“对上,李林甫深知要想一手遮天,必须举好皇上这把伞,所以时刻留心揣摩皇上心思,哪里痒痒挠哪里。我称其善刺上意、善养君欲。其结果是皇上不顾朝政繁忙,关起大门躲进后宫纵情享乐。李林甫又将宫中太监、御婢收买妥当,每有奏请之事,刑余之人都会向他透露皇上的态度,皇上的举动尽在掌握之中,而沉湎于声色之中的陛下就更离不开李林甫为他打理朝政了。”

杜甫叹息道:“那他能力如何?”王维道:“他既无道德文章,也无经世之才。发言陋鄙,闻者窃笑。一般来说,小人得志后的所思、所想、所行都离不开如何巩固权势。本来我朝对吐蕃将的使用是有节制的,功劳再大都不为上将,而由汉臣文官担任节度使,张嘉贞、王晙、张说等,都是自节度使入相天子的。可他对这些担当大任的儒臣却深为忌惮,便进谗言说‘夷狄未灭’。原因就是文臣为将贪生怕死,不如重用吐蕃将稳妥。陛下便将安禄山、哥舒翰等擢为大将,把边地兵权拱手送给吐蕃将。”

杜甫一听,更坚定了离开的决心,当下道:“要这样,我真要离开了。”王维忙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尽管我们无能为力,但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杜甫道:“依你说怎样?”王维道:“我们虽无扭转乾坤的能力,但可以多为百姓请命。据说全国好几个地方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我想,我们斗不过奸臣,但可以呼吁朝廷,早点为百姓赈灾。”

冬日,李隆基在大明宫里接受高仙芝的礼拜后,高兴地看着高仙芝道:“高仙芝征西有功,拜为鸿胪卿、摄御史中丞,代夫蒙詧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征夫蒙灵詧入朝。”武士将小勃律王带上,李隆基道:“勃律王!今朕对你赦而不罪,拜你为右威卫将军,留京宿卫。诏改小勃律国号为归仁,置归仁军守卫。”

在李光弼家里,王淑娟看着李盈和李兴玩耍,忽然冬梅进来道:“您瞧,有人送来一张字条。”王淑娟大惊,李盈忙问:“写的什么?”王淑娟道:“今晚有人行刺。”艾特古丽一惊道:“什么人送的?”冬梅道:“不认识。”赵莉道:“光弼不在家,那怎么办?”张茜道:“怕啥?他们若来,必定全见阎王!”李盈道:“对,我也能对付他一两个!”

冬夜,夫蒙詧灵在长安官驿忧虑地对副都护程千里、大将军毕思琛、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人道:“大事不好!如今高仙芝升任为安西四镇节度使,我们的结局可想而知。”副都护程千里道:“是啊!以前我多次诋毁他。”大将军毕思琛道:“我也给他设置过不少障碍。”行官王滔道:“我不仅多次诋毁他,还公开对抗他。”康怀顺、陈奉忠道:“我也一样。

七个刺客悄悄进入李光弼家院,忽然听到一声断喝:“找死!”刺客见院内出现了二十多人,全都拿着刀剑,于是与之斗杀起来。张茜好久没拿武器实战,在转瞬间就将五个刺客杀死,而李盈也刺伤了两个刺客。王淑娟藏在暗处,刚喊出“留下活口”,那受伤的两个刺客已有一个被杀,剩下刺客郑勇,刚要逃,张茜一脚将他踢倒,被众人活捉。

在大明宫,李隆基愤愤地道:“你派人刺杀李光弼一家,你可知罪?!”李亨跪倒道:“父皇,这是有人陷害。”李隆基道:“带刺客!”郑勇被带上来,李亨想:“这李护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李隆基看着郑勇道:“是谁让你行刺?”郑勇道:“是太子殿下!”李亨大惊道:“胡说!我不认识你,怎么能是我?”

郑勇道:“但那人说是你出钱让我们行刺。”李亨道:“父皇,儿臣冤枉啊!”李隆基道:“李林甫,你说怎么办?”李林甫道:“既然刺客这么说,一定是真的。”王维忙道:“陛下!这里面定有隐情。要是有人雇佣高手行刺,却说是太子指使,是有可能的。”李隆基道:“先将刺客关押,由王维负责查清真相!”

散朝后,高仙芝走出宫殿后,迎面碰上了夫蒙灵詧。可是他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仍是趋走如故,毫无报复之意。夫蒙灵詧反倒感到不安,心想:“莫非他真有胸襟不报复?可他越是这样,我越不安啊!”高仙芝走过去后想:“虽然冤仇宜解不宜结,但我还需让他们接受教训。不然的话,他们肯定还会对别人嫉贤妒能!”

王维奉命来到审讯室,见两边站着极有杀气的差役,忽然一拍惊堂木道:“带刺客!”差役立刻出去,过了一会进来道:“大人,刺客自杀了。”王维大惊道:“怎么自杀的?”差役道:“咬舌自尽!”王维当下傻眼了。在长安官驿,安禄山对刘骆谷道:“兄弟,明天我就该回去了,这边要做的事很多,都交给你了。”刘骆谷道:“大哥,你放心吧。”

在太子府里,李亨打了李护国一个耳光道:“笨蛋,怎么把事做成这样?”李护国捂着脸道:“这是那刺客胡说。当时奴才只让他们去杀人,没说我是太子府的。”李亨道:“莫非他们认识你?”李护国道:“奴才也这样想,所以奴才已买通狱卒,割去了刺客的舌头。”李亨大惊道:“这样岂不暴露?”李护国道:“没事。那些狱卒宁可死也不会承认。”

在御书房里,李隆基吃惊地道:“真是咄咄怪事!为何每次行刺,都是针对李光弼一家?”王维道:“臣已查看过,那刺客不是咬舌自尽,而是被人割去了舌头。”李隆基惊骇异常,看着王维道:“何人所为?”王维道:“奇怪的是狱中之人全众口一词,没见有人进去!”李隆基道:“看来,这是有势力的人所为,速将狱丞、狱卒全抓起来审讯!”

在长安官驿,那副都护程千里、大将军毕思琛、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满怀心事地进来,怯怯地对高仙芝道:“高节度使,您传我们?”高仙芝走到程千里对面责骂道:“瞧你,长得真是面似男儿,心如毒妇!”又责备毕思琛道:“我城东一千石种子被你夺去,记得吗?”毕思琛忙答:“此是中丞所使。”

高仙芝道:“我欲不言,恐你怀忧。”又看了一眼王滔,愤愤地道:“来人!”有两个武士近前道:“请吩咐!”高仙芝道:“将王滔拉下笞打。”武士道:“是!”立刻将王滔拉了出去。程千里、毕思琛、康怀顺、陈奉忠紧张地看着,不知后果如何,一会武士带进王滔道:“节度使,已打过了。”

高仙芝看着这些人的狼狈样,感到解气,把手一挥道:“全数释放!”程千里、毕思琛、康怀顺、陈奉忠,王滔如释重负,程千里道:“节度使!过去多有得罪。您把过去结下的怨隙挑明,并予以宽免,使我们消除了顾虑。”高仙芝道:“从今往后,前仇尽释!”

在李光弼家里,李盈看着艾特古丽道:“妈妈,爹爹走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不回来呀?”艾特古丽其实也很担心丈夫的安危,但却道:“他是走水路,要去很多个国家。”李盈道:“妈妈,我也学爹爹,长大了既做大官又做生意!”张茜忙道:“要学你爹,就得把武艺练精。”李盈道:“好啊!以后我就跟您学,您的功夫真厉害。”张茜自得地道:“那当然,我曾经将你爹爹都挑下马了呢。”

王维经过调查,来到兴庆宫向李隆基施礼毕,然后道:“陛下!看来刺客背后隐藏着故事。”李隆基道:“何意?”王维道:“从狱丞到狱卒,都是众口一词。”李隆基忙道:“都怎么说?”王维道:“还和以前一样,说刺客是咬舌自尽。”李隆基站了起来走着道:“是啊!是谁在陷害太子,还是太子真的行刺?既这样,暂且罢了。”

高仙芝来到兴庆宫,见李隆基正在想事,便向李隆基施礼后,然后道:“父皇,传儿臣有何旨意?”李隆基道:“听说你在长安的官驿中,惩罚了副都护程千里、大将军毕思琛、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高仙芝实说道:“是的,父皇。”李隆基道:“为何如此?”李隆基直言不讳道:“他们嫉贤妒能,多次公开诋毁儿臣,甚至想找借口将儿臣杀之。”

李隆基愣了一下道:“有这等事?”高仙芝道:“父皇可以调查。”李隆基道:“父皇完全相信你,那你打算怎样?”高仙芝道:“儿臣惩罚了他们,意味着怨仇从此一笔勾销。”李隆基道:“好,这才是真正的男儿大丈夫,爱憎分明!”高仙芝道:“明天儿臣要回安西上任。儿臣想以封常清为庆王府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赐紫金鱼袋?”李隆基道:“朕同意!”

春日,哥舒翰在青海营帐看书,一个将领进来道:“节度使!您在青海湖建立的神威军,已被吐蕃人攻破。”哥舒翰大惊道:“那咱们就在青海湖的龙驹岛上修筑应龙城。”将领道:“好,我去修筑!”左车道:“主人,我们干脆给他们一个惊恐?”哥舒翰道:“怎么做?”左车道:“我带几个高手摸入将军营帐,偷走将军的兵器?”

王维在家里看着杜甫道:“杜兄啊,不是我不想引荐你,而是难度太大。你知道吗?如今陛下常与杨贵妃去骊山,又很少上朝了,见他很难。”杜甫点着头道:“既然这样,可以理解。”王维道:“哎,你不是通过汝阳王屡次上诗韦济,并求汲引,难道也没回音?”杜甫叹着气道:“不知为何,确实没有任何消息。”

王维道叹气道:“明白了!如今的朝政完全被李林甫和杨钊把持。”杜甫道:“不过好在边关将士还行,听说吐蕃害怕哥舒翰,再也不敢靠近青海湖。吐蕃为和唐军对峙,就退守到石堡城,离唐军的驻地道又远,路又险,攻打多次拿不下来。”王维道:“但你知道吗?对陛下赤胆忠心的王忠嗣,因为被贬后抑郁而终,年仅四十五岁。”

十一

在上阳东宫,梅妃哀叹着道:“夏天又到了,可陛下在哪呢?”蓉蓉不知该怎么安慰,只是叹气。在安西大营,高仙芝对众将领道:“圣上有旨:即日起加封常清为朝散大夫,专门负责四镇的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等事宜!”众将领道:“太好了。”封常清道:“多谢陛下隆恩!”

在太子府里,李护国看着李亨道:“太子殿下,上次因为没成功,奴才一直在心里自责。要不奴才多找十几个高手,争取一次成功?”李亨捶头道:“不,上次父皇虽没深查,但已怀疑到了我。如今,李光弼出海后没有消息,说不准已经死了。”李护国观察着李亨的反应道:“万一他活着呢?”

十二

四十八岁的李白来到扬州,他感到大唐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衰败的危机,很是忧心。他想二次求仕,但又觉得失了尊严。在李林甫府第,李林甫道:“如此看来,这个李亨倒是拿得很稳?”李护国道:“他能冷静,完全与他的王妃有关。”李林甫点着头道:“大唐的女人,真是厉害啊!”

在安西,高仙芝骑在马上对封常清道:“敌人又来骚扰了,我去领兵退敌,你可留后。”封常清道:“遵命!”在行军路上,程千里不解地问高仙芝:“节度使!为何您每次出征,都让封常清做留守使?”高仙芝道:“这不奇怪。因为封常清有才学,办事果断,而且治军极严。”

十三

李白独自来到庐江江太守府门前,对两个卫兵道:“请通报一下,就说李白求见昊王。”卫兵道:“稍等。”卫兵进去后,很快出来道:“大人请你进去。”李白进府后,昊王热情地接待李白,并道:“你怎么辞官了?”李白叹着气道:“因看不惯黑事。”昊王大笑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李白道:“话虽如此,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昊王道:“此话不假。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的法则从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李白道:“可是我洁身自好,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昊王摇着头道:“不,你的这种生活,根本算不得好。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人,不应该逃避现实,而应该主动为国出力。你独善其身,算不得有责任心的人。我要有你这样的能力,定要帮助陛下扫清邪恶!”

李白叹着气道:“可是我已离开朝廷,怎么好再回去与奸相同朝为官?”昊王劝说道:“那有什么关系?人生在世,必须学会融入社会,而不应该曲高和寡。试想,任何一种环境,只有人去想法适应,并逐步改造,而不是环境来适应人,你说是吗?如果你想再回朝廷,本王亲自到长安一趟,向陛下进谏。”李白愣了一下道:“有劳王爷了!”

十四

在宫外走廊,杨钊跟随在李隆基身边道:“陛下,全国各地国库充实,不能不说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明君。”李隆基听着舒服,收住脚步道:“杨钊!这话你说过多次了,朕有些不大相信,想亲眼看看。”杨钊道:“好啊,陛下想看什么地方呢?”李隆基道:“你来安排吧。”杨钊大喜道:“陛下,那就跟臣先去左藏。”

在杨钊的精心安排下,李隆基来到了左藏,进去一看,当下惊呆了,只见偌大的库房里,全部装满了粮食,高兴地问:“都是这样吗?”杨钊撒谎道:“都是这样。”李隆基高兴地道:“太好了!赐你紫金玉袋,兼太府卿,专门负责管理钱粮。”杨钊兴奋地道:“多谢陛下!”

十五

在大明宫里,李隆基高兴地道:“众爱卿!前不久朕命朔方、河东的十万骑兵归哥舒翰调遣,不到十天就把石堡城攻破。为嘉奖其功,特拜哥舒翰为特进、摄御史大夫!”众臣附和道:“陛下英明!”李林甫忙道:“陛下!安西四镇是军事要镇,必须加强管理才行,可现在还缺一个幕府书记,您看……”其目的是皇帝如果问自己,马上就推荐一个远房亲戚,不料李隆基道:“这样吧,可令岑参赴任。”

李林甫道:“陛下!几年前,臣曾与牛仙客建议增加京畿近道粟赋,又采用和籴之法以充实关中。现仅几年时间,京畿蓄积已很殷富。”李隆基道:“这个嘛,朕知道。朕在二月看了左藏,已印证了。看来,你和仙客,都是国之栋梁。遗憾的是,他却早早离朕而去。”李林甫道:“陛下不必伤感。人活百岁,难免一死。他走了,还有我们这些臣子效忠嘛。”李隆基道:“是啊!能有今天的局面,确实多亏了你们尽忠!”

十六

岑参在众随从的保护下,行进在陇山途中。忽然,迎面过来了一大队人马,两厢相遇后,岑参大喜道:“是高节度使吗?”高仙芝道:“是我。你这是去哪?”岑参微笑着道:“前往安西,给您做幕府书记。您这是进京?”高仙芝道:“对!奉陛下旨意进京述职。哎,你是我大唐诗人,可有诗赠送?”岑参笑道:“送你一首《逢入京使》。”想了想吟道: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高仙芝赞道:“好诗啊,真是好诗!这样,我的行程急,必须马上赶到长安。你先去安西,等我办完事,马上回安西与你再叙。”岑参大喜道:“好,我在安西等您。”高仙芝催马扬鞭而去。岑参前行,又见宇文判官走来,便迎上前道:“是宇文判官,有礼了!”宇文判官道:“免礼,免礼!既然到了陇山,何不小坐片刻?”

岑参道:“好,既蒙见爱,敢不从命?”于是跟着宇文判官来到他的内室。宇文判官令人热情地招待着岑参,然后道:“平生我喜欢诗,尤其喜欢你和李白的诗,却恨无缘得见。特别是你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使我一直期盼着能与你相见。”岑参道:“既这样,我再吟一首。”于是站起身来吟道:

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

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

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