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杂言碎语
28173700000008

第8章 捡甘蔗

很久没写流水帐了,主要是有太多的批评说写的都是流水帐,没有重点也没有意义,写作(请允许我不要脸的说是写作)的热情大受打击。今天,我看了下莫言的散文,也都是写的小时候的事情,也是没有什么重点。嗯,人家莫大师都写流水帐,我个无名胖子又有何不可呢。

小时候我们那穷,几乎没有什么零食吃,水果也只能吃自家种的了,而且都只能吃应时的,也就是你不可能在冬天吃到西瓜、夏天吃到荸荠。其它季节还好,冬天就没什么水果了(那时候信丰橙子也不多)而甘蔗就成了我们冬天的水果了(算不算水果呢?),不过政府分给我们村的是任务是种烟,所以我们村是不种甘蔗的,而我们附近的几个村都是种甘蔗的,在我们上学的路两边就种满了甘蔗,甘蔗快成熟时,我们村子些胆子大的孩子就溜进去,拗几根就跑,我一向嘴馋,但胆子小怕被抓了捆绑着去学校。

临近放暑假那会,糖厂开始收购甘蔗了,糖厂称好的甘蔗,堆了几大堆放在我们教室前的坪里,专门有人在那看守。课间十分钟我们一班馋孩子就围着蔗堆转悠,想乘看守人不注意拗上一节。看守的人被我们转悠的烦了,就对我们说:“你们吃甘蔗行,我出道题给你们,你们答对了,我送你们一捆,”我们一听高兴了,就叫他出题,“一百个和尚,一百个饼,大和尚一人吃两个,小和尚两人吃一个,有多少大和尚多少小和尚?”

我们回到教室告诉全班的人那道题,并说算出来了有一捆甘蔗,大家立马就埋头算起来了,连我们那只读课本书,不闻窗外事的班长、还有数学从来没有及格过的邱建春,以及只跳舞蹈不读书,梦想当个舞蹈家的刘春燕也都积极的算起来了。我们的班主任来上课了,看到我们全班都在埋头苦写,就好奇的问道,“你们在干嘛啊?”“老师!有道题算出来了那守甘蔗的送我们一捆”,因为太想吃,老是添自己嘴唇,把嘴唇都添裂缝了的朱用旺回答道。班主任是教语文的,但一听也来劲了,拿了支粉笔在黑板上算起来,可算来算去就是算不出来,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就把黑板一擦,严肃的说“别算了,上课!”

下午放学了,我们就去田地捡甘蔗,也就是找那些削尾削的长一点的蔗尾,把那段还含有点糖份的拗下来吃,虽然糖份很少还有点咸,但总比没有吃要好,运气好的话还能在蔗叶堆里翻到整条的,那是蔗农的漏网之蔗,翻到的自然高兴,没翻到的就妒忌了。我们从这块田翻到那块田,手都被蔗叶割烂了,也没找到多少能吃的蔗尾,但我们乐此不疲,直到天黑才回家。有一次,天黑完了,堂哥家的两孩子还没回来,那会乙姣九岁,国庆七岁,堂哥家三孩子,家境又不好,吃的就更少了。她俩姐弟也经常去捡甘蔗。堂嫂着急的四处寻找,都没找到,正担心的要死时,俩姐弟回来了,而且收获不少,每人抱了一小捆蔗尾回来。在厨房里,堂嫂生气的从她俩手上把蔗尾扔到一边,命令道:“跪下!”乙姣胆小,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而国庆是不肯跪的,任他妈用树枝抽也不肯跪下。

后来我们村也种上了甘蔗,而且是新品种,又高又粗,不过那时我们的生活条件要好些了,就算不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去捡蔗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