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历代兵法精粹
2792000000065

第65章 三十六计(10)

在混乱中有很多好处,如在吃大锅饭时代,可能滥竽充数是最早的吃大锅饭的案例。

齐王喜欢听竽,他一下招了三百人为其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他可是一个聪明的人。他也请求加入吹竽的乐队中去。齐王没有进行任何考查便欢迎他参加,并付给他和其他三百人一样的薪水。齐王死了,而新继位国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便脚底抹油溜走。

三百人的合奏真可谓是“混水”,南郭先生便大胆“摸鱼”。他压根就不会吹竽,可没人发觉这一点。

这一计的使用必须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他要有胆量去“摸鱼”,并且还要能知道当时的情况是不是“混水”。

【计名典故】

“混水摸鱼”一词,起初可能是渔民们从捕鱼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句经验性俗语。后来逐渐被移植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以至被兵家和军事指挥员们用来作为表述某种军事谋略的军事术语。原意是,把水弄混浊了,鱼儿会晕头乱窜,此时乘机捕捉,往往易于得手。比喻乘混乱之机,谋取某种意外的利益。在军事上指有意给敌方制造混乱,或乘敌方混乱之机,消灭敌人,夺取胜利。在战场上,冒充敌人而蒙混过关是此计常用的计法。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本篇主旨】

金蝉脱壳是危急存亡时的脱身之计。施行此计时,形势已万分危急,本身己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拼不得,退不得,不能不行险设谋突出重围,以便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但不论是转移还是撤退,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持原来的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的战略目的。

【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1)。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2)。

【注释】

(1)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阵容,完备继续战斗的各种态势。

(2)巽而止,蛊:语出《易·蛊》。蛊卦为巽下艮上。艮为山、为刚,为阳卦;巽为风、为柔,为阴卦。故“蛊”的卦象是“刚上柔上”,意即高山沉静,风行于山下,事可顺利。又,艮在上,为静;巽为下,为谦逊,故又是“谦虚沉静”、“弘大通泰”是天下大治之象。此计引本卦《彖》辞:“莫而止,蛊。”其意是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稳住敌人;乘敌不疑之际,脱离险境。“蛊”有顺的意思。

【译文】

保存阵地原有的战斗阵容,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这是从蛊卦《辞》:“巽而止,蛊”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中国历史上用此计最出神入化的就是南宋将军毕再遇。当时毕再遇和金兵对垒,当时南宋方面是兵少力单,只要一开战是必败无疑,于是毕再遇决定撤退。可他又怕敌人从后面来追,于是他在营地上插了很多旗帜,又将数千只羊后腿绑起来倒挂到树上,这样羊的前蹄就会拼命的乱蹬,他又在羊下面放了很多鼓。这样羊一踢蹬则鼓声隆隆。被风吹得呼呼作响的旗帜声加上隆隆的鼓声使得金军以为南宋将士还在营地练兵备战呢。一连几天,金兵都不敢越雷池一步,等发觉情况有些不对时,南宋军早就安全撤离了。

想要逃跑上厕所是一个最好的办法,看下面这些人是如何以此为借口而跑掉的。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前250-前195),他在鸿门宴中,为避免被杀就声称内急离席而去,从而逃脱了杀身之祸。而三国时的刘备也是借口如厕而逃脱了蔡瑁的谋杀。蔡瑁在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大摆宴席,招待刘备,席间一友人低声谓曰:“请更衣”,于是借机逃跑。过去在公众场合称上厕所就说更衣。云南都督蔡锷(1882-1916)也是以如厕为计,才得以保全性命。1913年,当时中国的权势人物袁世凯(1859-1916)令其来京,对其严加看管。一天蔡锷带一女子去逛公园,两人到园中茶室坐下,蔡锷故意引人注目地将钱包放在桌子上。并将其名贵的巴拿马草帽脱下,最后脱下长衫,搭在椅子靠背上。他和女友饮茶聊天,两个便衣就坐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观察着蔡锷的一举一动。蔡锷突然高声向女友说道:“你等一下,我去厕所即回来。”口含香烟而去。两个便衣警察看他上身只穿了件衬衫,长衫和草帽都还在,而且钱包也在桌子上,便没有起什么疑心。蔡锷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公园,跑到一位朋友那里,朋友将他化装成一个富婆,乘上火车,就这样离开了北京。

【计名典故】

金蝉脱壳原是一种生物现象,指蝉类昆虫在其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种蜕变。秋蝉从本体脱壳而去,却将蝉衣留在枝头。古人便用这种现象来喻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如《史记·屈原列传》说:“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又《淮南子·精神训》:“蝉蜕蛇解,游于太清。”佛家道家也常用以喻指得道者之死乃弃尸登仙,有如蝉之脱壳。至于从何时开始将“金蝉脱壳”一语用来喻指某种军事计谋,目前尚难确证,但至少在元代以前就有了。如元惠施《幽闺记·文武同盟》中写道:“曾记得兵书上有个金蝉脱壳之计。”后来在各类文章、作品中使用此语的就更多了。如元马致远《三度任风子》:“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可不道家有老敬老,有小敬小。”关汉卿《谢天香》:“便使尽些伎俩,干愁断我肚肠,觅不得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这个叫做‘金蝉脱壳计’:他将虎皮盖在此,他却走了。”至于在军事实践中使用此计则更早。如三国时,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病死五丈原军中。为避免蜀军撤退时遭司马懿袭击,诸葛亮临终前向杨仪授以密计,即在他死后,要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又找来工匠造了他的一座木像,仍穿戴上他生前的衣物,坐于行军的车中,同时在撤军前,让一部分兵士对魏军发动一次佯攻。在蜀军撤军时,魏军见蜀军军容整齐,且诸葛亮仍稳坐车中,疑为诱兵之计,也就不敢追了。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本篇主旨】

关门捉贼,是对弱小敌军采取的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让敌人得以逃脱,情况就会变得十分复杂。穷追不舍,一怕它拼命反扑,再者又怕中了诱兵之计。所以对于“贼”,不能让它逃跑,而是要截断他的后路,聚而歼之。当然,如果此计运用得好,还可以围歼敌军的主力部队,古今都不乏这方面的经典战例。

【原文】

小敌围之。剥,不利有攸往(1)。

【注释】

(1)剥,不利有攸往:语出《易·剥》。剥卦为坤下艮上。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意即广阔无边的大地在吞没山岳,故卦名曰“剥”。“剥”落也。剥卦的卦辞说“剥,不利有攸往”意思是说当万物呈现剥落之象时,如有所往,则不利。此计引此卦辞,是说对小股敌人要即时围歼,而不应去急追或者远袭。

【译文】

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如果纵其逃去而又穷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这是从剥卦卦辞“剥,不利有攸往”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这一计和关门打狗是一个意思。在春秋时代,郑国名将就施用此计想把鲁军困于城中来个关门打狗,可惜他的这一计划被孔子的父亲给破坏了。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前548)是鲁国(今山东省)的一员虎将。儒家经典《左传》曾描述了他于公元前563年的一个英雄之举。当时晋悼公(前572-前559)一心要成就霸业,他调集鲁国等九个附属国的军队,讨伐郑国,进而征服楚国。鲁国的军队由孙蔑率领,孔子的父亲作为军中一名将领协助其作战。在战役中,鲁国应从北面袭击楚国领土上的逼阳城。这时郑国名将妘斑--策划了一个“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计策。首先大开城门,指派一些小喽罗出城佯装迎战,之后再败回城内。鲁军“果然中计”。两位上将带领部下冲进城内,叔梁纥当时是跟在后面。当他冲到城楼下时,只见一道悬门盖顶压来,叔梁纥知道是中计了,急忙扔下手中的兵器,高举双臂撑住了下落的悬门,高声呼喊:“鲁军弟兄赶快出城,我们中计啦!”

叔梁纥的机智果断和力量,使鲁军在生死关头得以脱逃。后来,逼阳城被攻陷。因为这件事晋悼公亲赐叔梁纥一辆战车,一副盔甲,以资嘉奖。

如果不是《左传》这段记录谁又能想到我们的孔圣人父亲竟是这样一个孔武有力之人呢!

中国历史上另外一次围歼战却成功了,这次是以秦国的胜利和赵国四十万将士的死来证明了关门捉贼之计的伟大。

公元前259年,赵国和秦国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省)对峙。与宰相蔺相如以及大将廉颇同等级别的赵国大将赵奢早已病亡,而蔺相如这时也是身患重病,赵王即委任大将廉颇抵抗秦军。但廉颇却多次战败,于是便带领赵军驻守长平,从此避免任何战斗,对秦军的反复挑衅也置之不理。廉颇在长平坚守了三年。这时的秦军是远征,如果这样耗下去对他们是很不利的。这时秦国通过密探散布谣言:“秦最怕已故赵奢将军的儿子赵括掌握军权。”这等于就是一个反间计。可这个赵王就听信了谣言,让赵括取代廉颇为将。蔺相如告诫赵王:“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没有听他的劝告,仍然坚持对赵括的任命。

赵括从小就研习兵法,讨论战事。他坚信,天下无人能与他相比。一次他和父亲谈论战术,父亲也说不过他。然而父亲还是不承认儿子懂兵法。赵括的母亲问其原由,父亲回答:“兵,死地也(作战,是生死之事),而括易言之(可赵括却是认为很容易)。使赵不将括则已(赵王不任命他则罢了),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毁了赵军的一定就是赵括)。”就在儿子临去作战之前,其母致书赵王,说她儿子无论在业务上还是道义上都远在其父之下,决不能委任他担此重任。然而赵王决心已定。

这样赵括就代替了老将军廉颇,并立即改变了廉颇的部署,在指挥结构上也做了彻底的人事变动。秦将白起闻知赵军变化的全过程,安排一支奇袭部队进入阵地,佯装撤退了他的主力部队。赵括立刻带军离开长平,紧追白起。而这时,白起的奇袭部队在后面断了赵军的补给,由此赵军被切割开来,主力部队与后备部队相分离。赵括率领的被围困的部队不满情绪开始增加,围困持续了四十多天,赵括的士兵忍饥挨饿。赵括集中精兵,亲自出马与秦军作战,中箭身亡。赵军大败。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赵国有“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在中国的计书中,长平之战是成功使用第二十二计的一个例子。赵括不切实际的用兵,被视为愚蠢行动的典型代表,他是“纸上谈兵”这一成语的主人公。

与长平之战相似的事例是,在此之前几个世纪发生的城濮之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它是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前633年,楚成王联合其他国家的军队围攻宋国。宋国君主求助于晋国。第二年,晋楚两国军队在城濮相遇。晋军首先弄清楚楚军的薄弱环节,并由此先摧毁其由陈国和蔡国军队组成的右翼。同时晋国主力佯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前来追赶。很快,假装逃跑的晋军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与其余部队一起钳制住楚军,并将其消灭。楚军中路主力部队被迫撤退。这样,晋文公战胜了优于自己的敌人。这一计在使用中和釜底抽薪类似。

【计名典故】

“关门捉贼”是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其义不言自明。它与另一民间俗语“关门打狗”的意思相近。后来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小智谋移用于战争,便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在军事实践中,它与军事家和军事指挥员们常讲或常用的围歼战、口袋阵等大体上是一回事。古今中外战史上使用此计的,比比皆是。就我国古代战争史来说,使用此计的著名战例,较早的有战国时孙(膑)庞(涓)马陵道之战(公元前(3)(4)(3)年)、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汉初的楚汉垓下之战(公元前(2)0(3)年)等,此后使用此计而消灭对手的战例就更多了。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本文主旨】

远交近攻的谋略,不只是军事的谋略,它实际上更多地是指国家领导者采取的政治战略。远交近攻是战略方面的运用,不是具体的战术运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分化瓦解敌人的联合阵线,防止敌人联合行动,这样就有利于我方将敌人各个击破。

【原文】

形禁势格(1),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2)。

【注释】

(1)形禁势格:禁,禁锢、限制。格,阻碍。全句意为受到地势的限制和阻碍。

(2)上火下泽:语出《易·睽》。睽卦为兑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上火下泽,是水火相克;水火相克则又可相生,循环无穷。又“睽”:离违,即矛盾。本卦《彖》辞说“上火下泽,睽。”意为上火下泽,两相违离、矛盾。此计运用上火下泽相互违离的道理,说明采取远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敌相互矛盾、违离,而我则可各个击破。

【译文】

凡是受到地理形势的限制时,就要从附近的地方求取利益;攻击远隔的敌方,就有害。这是从睽卦彖辞“上火下泽,睽”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这一计名最初是由范雎说出来的。魏国的范雎在齐国遭到诬陷,几乎丧命。公元前271年他到达秦国(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那儿的统治者昭王(前306-前251)已连续三十六年执掌政权。他占领了南部楚国(今湖北、安徽、广西等地)的一些地区,并将楚怀王一直幽禁到死。在东部他打败了齐国。昭王对像范雎这样的四处游说评价很不好,因而不相信这些游说者。

那时是穰侯任丞相。公元前268年,他计划攻打属于齐国的纲(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和寿(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想把它们并入自己的封地陶(今山东省肥城县西北)。但秦军在这次只为个人目的而准备进行的远征中,必须穿过相邻的两个国家,即魏和韩。而这时,在贫困的境遇下已在秦国都城耐心等待了一年多的范雎,还未得到昭王的召见。他利用这次出征之机,用巧妙的措辞上奏昭王,请求他倾听他的意见。他的奏章是这样结束的:“一语无效,请伏斧质。”他通过自己的恩人王稽将奏折呈给昭王。范雎是王稽在出使魏国时从魏国带到秦国来的。一到秦国,王稽便将他推荐给昭王,然而却没有让其得到重用。昭王只是让人把范雎安排到一个馆舍住下,并未拿他当回事。然而范雎的奏章却打动了昭王,他请王稽用车将范雎接到他那里去。

在范雎和昭王进行谈话的第一阶段,范雎先让昭王请教了他三次,他这才开始讲话。

他首先提到周文王姬昌,他见到当时只是垂钓江上的姜尚还向他请教,也正因周文王乐于听取直言,而成为天下霸主。然后范雎让昭王明白,他是冒着死的危险,以一个昭王不熟悉的异乡人的身份,谈论秦国国事及皇亲国戚的。“臣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之尽忠而身死,因以是杜口裹足,莫肯乡(向)秦耳。”接着范雎回到正题,“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于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终身迷惑,无与昭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不敢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