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一影响及于英国政治者,则为社会主义的政策。英人以重保守之故,原无多数人主张急激之社会主义,故希望政府之行社会政策者不鲜。前次政府所提出预算案,虽以有土地增价税计划为上院所斥,然一般人民甚欢迎之。兹上院之否决权既被制限,此后之财政法案既可由下院自由决定,则此土地增价税计划必见诸实行(即以土地价格为标准之单税论,谓土地不由自己之勤劳,仅以社会经济上之变化而自然增加价格者,则依其价格加税),且与此计划相类之政策,亦或逐渐发生,亦未可知。夫社会主义之派别与实行方法固甚多,然重征土地税,固亦社会主义中之一大主张也。此社会主义中之一大主张,而竟实行于素重保守之英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政策将风靡世界之大势,盖又可知矣。故由此次政变观之,更可谓为社会政策将盛行之见端也。
要之,英国国会法案之成立,为一千八百三十二年国会革命以来之大变化,其刺击(激)于世界各国之立宪政治前途必不浅。世有藉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以皇族之阶级握政府之实权,较英国乃相去不可以道里计者,其国民亦知有所感动否耶?
在武昌议和会议上的发言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载1911年11月20日《民立报》,系该报记者发回的报道。文中叙述会议情形说:“本月二十二日(按即阴历九月二十二日,公历1911年11月12日),袁世凯派蔡、刘二君来武昌议和,黎督派兵队欢迎,接见于湖北咨议局,各界重要人等均到。礼毕,蔡、刘二君提出质问六条:(一)谓我辈要求改革,无非为达真立宪之目的。今朝廷已宣布实行立宪,且开党禁,是则吾辈之目的已达。(二)谓兵连祸结,生灵涂炭,仁人用心,必不若是。(三)谓兵连祸结,必惹起外人干涉,甚或酿成瓜分之祸。(四)谓现在时势,宜主张政治革命,不宜主张种族革命。(五)谓民主国体未必优于君主国体。(六)谓各省独立,自举都督,不相统属,不肖者流,藉是机会以图自私自利,外人虽不瓜分我,而我自招瓜分。末言除民主国体外,无论何种意见,均可代达袁项城代奏,请朝廷采择实行。”蔡即蔡廷干,海军正参领(刘即刘承恩,道员、袁世凯幕客。二人代表袁世凯到武昌试探民军方面对议和的意见。宋教仁的这次发言,即针对刘、蔡所提六条而发。文中有“宋君教仁发言”、“谓”、“又谓”字样,均已删除。它不仅反映了宋在议和和对待袁世凯等重大问题上的立场,为以前发表的资料所未见,而且可以从中考察宋教仁关于民族、民主的思想。迟云飞辑佚,原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桃源县委员会编:《宋教仁纪念专辑》。
吾辈之目的原在共和,今满政府仍欲君主立宪,则吾辈之目的并未达,且满政府并无实行君主立宪之诚心。征诸年来事实,即可知之。此次所下立宪伪谕,皆鉴于吾国民已能将共和国家建成,不得不作此摇尾乞怜之计。吾辈若堕其计,事后焉知不复其故态。至谓已开党禁,尤属可笑。党禁之开否,视乎吾辈之实力,吾辈亦不期彼开党禁。
若兵连祸结,生灵涂炭,诚哉其言。然项城若不来战,则大局久定,断不至是。
前项城不来战,断不至兵连祸结,即不至惹起外人干涉,何至酿成瓜分之祸。
吾辈亦非主张种族革命者。征诸各处独立,满人之投诚者皆被保护已事,即可知吾辈真心。但政治革命与种族革命实有关系,不可不知。因吾辈欲建共和国体,自应推倒政府,政府既为满人,即不得不推倒少数满人。假如此少数满人能明大义,还我国权,自不见有种族革命,且不见汉奸亦多被诛乎?明乎此义,自能悉吾辈革命之真心。
民主国体与君主国体之优劣,虽因国情而定。然究可断言君主国体未必胜于民主国体。满洲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国,束缚我汉人,惨杀我志士,使我汉人日就弱亡。吾族纵不言复仇,亦不应戴之为君主,且彼族之握政权者,率皆毫无知识,吾族纵戴彼为君,彼亦不能强我中国服从。况夫以少数劣等民族,断不能统治多数优秀民族,征诸历史而可知者也。故吾辈以民主国体为适于吾国之情也。
至各省独立,自举都督,此为权宜之计,非不能统一也。盖各省之倡独立者,皆吾辈同志,均以救国为前提,断不至存自私自利之见。吾辈定能联络一气,组成新共和国家。现在各省均认举代表,来武昌筹商组织新政府办法,现在各省代表之已到武昌者,已不乏人,且有多省电请我黄大将军、黎都督权宜组织临时政府,以图统一者。是自招瓜分说之不足欺吾辈也。总之,望二君将此意转达项城,乞速转戈北征,驱逐胡虏,立此奇勋,方不愧为汉族男儿。果尔,我辈当敬之爱之,将来自可被举为大统领,较诸现在之内阁总理,实有天渊之别。不然,吾辈一面当长驱北伐,一面当实行暗杀主义,后悔无及矣。
在津对某报记者之谈话
(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本文录自1912年4月21日《亚细亚日报》,原标题为《追记国务员在津发表之政见》。这里的标题是编者所加。
现在问题,以军队、财政为最急。整顿军队必先整理财政,而整理财政必先谋各省行政之统一,使各地方长官划清权限,然后制定宪法,回复各省应解之款,军队取逐渐裁汰主义,应以屯垦及戍卫铁路销(消)纳之。至借款问题,则谓中国外债仅十六万万,视各国为最少,此事并无损国家主权。民国将来不但本年须借债,从此六七年中均不可免。此时先逐算每年应借若干,作何用途,然后渐次整备,亦不难利用外债以强国。外人监督财政之说,虽与借债有关,然或改为检查,亦未可知。
与《亚细亚日报》记者之谈话
(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本文原载1912年4月22日《亚细亚日报》,题为《农林总长与(亚细亚日报)记者之一席谈》。这里的标题是编者所加。
昨日本社记者访农林总长宋教仁氏于国务院,所谈种种问题撮录于下:
一、军队问题。日昨天津某报载宋氏对于军队善后办法,主张屯田及卫戍铁路二方法,记者见面即询以前日之主张。宋氏答,惟日某报所载颇有错误之点,余之所主张,以铁路消纳兵队,盖以之消纳于路工,非以之为卫戍也。记者又叩以屯田之策,于移民原则既多不合,而可屯之地,多在北方,今日须裁之兵,尽属南人,以南人而从事北方农业,尤为不宜之事。宋氏对于此节,颇表同意记者之言。
二、外债问题。宋氏谓今日之外债,颇含有政治臭味。日俄二国加入借资团体,可免别生枝节,足为吾国之利;或有疑其协以谋我者,则六国之他种共同利害,原不一致,此节可无虑也。记者又询以南京政府所发行之国债,果已发行若干,外间所传多数外人以低价收买之说,毕竟确否?宋氏答以外人收买之说,难保其不有此事实,惟已发行若干,则不之知耳。言毕,颇有太息之意。
三、农林政策。记者随叩以主管之农林政策。宋氏对于记者之此问,颇有谦逊之语,不似外国流之有一定标榜之政策也。并谓今日国家之所急,乃在统一南北、安置军队、整理财政诸大端,农林诸政,目前尚难着手,今日可办者,亦惟有颁布农林制度,振兴农事教育诸端而已。后又论商业之效,较农林为速,救中国今日之急,莫如振兴商业,而振兴今日中国之商业,尤以奖励土产之输出为宜,当与工商总长商量办法也。
四、上院组织法。宋氏谓今日言国会者,大都有倾向二院制度之境(景)象,惟上院组织法颇待研究。参议院多数意见,皆主张由地方议会选举。此制取代表地方,乃联邦制度之遗义,我国不取联邦制,此法即不适用,将来选举上院议员,莫如由各种公法人选出,如自治团体、商会、教会、大学堂及华侨商会等,均得选出议员,则各种社会均有代表,较为完善。此说非余个人所倡,近来欧洲学者,固多有主张此制者。
五、所属党派论。宋氏于同盟会及统一党均有关系之人,记者叩以意向,果属何党?宋氏谓统一、同盟两党,政纲本无不同,故于两党皆有关系。惟同盟会分子复杂,本非政党组织,前此勉强改为政党,原非余之本意;且同盟会多有感情用事之举,尤非政党所宜出。然感情用事,统一党人亦有不免,如将来两党均不能化除意见,余意欲于两党外另求同志,更组织一党,以为国家效力之地。
六、新闻记者招待所。最后记者乃述新闻界对于新政府之希望。于前清时代,政府一切行动,皆守秘密主义,国民与国家隔绝,政治腐败,悉原于是,在新闻界不但访事为难,且因而登载多不实在,今共和政府当力除此习。其法宜于国务院中,设一新闻记者招待所,派秘书员每日午后将会议国务事项,除应守秘密者外,悉数发表。如此不但新闻界甚得便利,即于政府政策之主张,亦不至传讹,妨碍进行。宋氏甚赞成此说,云当亟向唐总理商量妥善办法。
答《民立报》驻京记者问
(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本文原载1912年5月4日《民立报》,题为《农林总长之谈话》。这里的标题是编者所加。
北京各报载,农林部宋总长提议,将盐茶二税划入该部接收。某报又载,宋总长引用私人为农部要职。二十八日下午,本社特派驻京记者往访宋君,以外间传闻相质问。据云,税务为国家正供,而盐茶尤其巨宗,此财政部性质也。农林部以振兴实业、扩充公利为目的,一切岁入之款,俱不得过问。前开阁议,所以提及此者,缘从前商家自由运盐,进步太迟,弊端百出,若收为国有,别予商家以相当之酬报,使商不折本,国税骤增,公私两尽,此亦整理财政之一端。且某所主持者,变从前运售自由制度为专卖制度,归利于国家,非攘利于农林部,以农林部性质与财政部性质不同故也。至茶之为物,乃森林一部分,如何制焙,如何销售,期在发达茶叶,揽收茶税,斯言何来?至用人一事,余所同行之部员,大半系江浙人,必具有专门学识者,量材而器使之,不惟无南北分,亦并无新旧别,外间云云,真乃呓语。记者并以唐、赵冲突一谣问之。据云,唐与赵本无意见,而内务各司员辞职一节,赵之听其辞者,以便于往来去留,非故与唐为难,人言诚不足信。记者既退,急录其语,以释群疑。
与北京某报记者之谈话
(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本文录自1912年4月29日《民立报》,原题为《农林总长之谈话》。这里的标题是编者所加。
农林总长宋教仁君到京,北京某报记者往访之,就座后首询宋君之政见。宋君答以仆现任农林一席,凡关于此项事业,正须改良拓充。我国近年非荒旱即水灾,哀黎遍地,赈济无及,良由农林腐败之故。仆既代国民负此项责任,必勉力为之;但非一朝夕所能奏功,且需款亦甚巨,深望社会之援助及记者之鼓吹。京报记者复询以借外债消息。宋君答以借外债之举,利少害多,然民国甫经成立,百废待兴,国库既无存项,各省应解常款,亦未照解,惟有借款一法,尚足略纾眉急;但须注意借款条件,须勿令有伤主权,尤须慎重用途及筹还方法,方不致有挖肉医疮之弊。至于监督及检查我国财政,系外间揣测之词,并非外人正式交涉,无容过为疑虑。京报记者又询以南京留守颇惹政界及国民注意,谓此事于统一有妨进行,未知总长有无特别意见?宋君答以留守府不过军司令部,留守不过一军,统其行政亦仅及于南京府之一部分,此亦为目下维持现状、保守治安不得已之举,盖南京现有军队既不能调来北方,复仓卒不能解散,只好以留守之名坐镇而已,并无与统一政府有何抵触,仆深愿我同胞领会此意云云。
致黎元洪黄兴及各省都督等电
(一九一二年五月十日)本文录自1912年5月12日《政府公报》,原题为《农林部致武昌黎副总统、南京黄留守、各省都督、民政长、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电》。这里的标题是编者所加。
武昌副总统、南京留守、各省都督、民政长、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鉴:
本部成立伊始,亟思规划全国农林,以谋改良而策进行。自上年军兴,农田失业,师旅之后,若复继以凶荒,民既不保,国何能立。教仁材辁任重,中夜忧思,罔知所措,深望各省都督、民政长互筹良策,共救同胞。举凡各地方流民已否复业,雨汤是否应时,新谷有无成熟,荒田能否垦辟,以及蚕业、棉业、林业、渔业可否就地扩充,转饬各该地方长官与自治团体,就近调查,妥议办法,报部核办。凡以前不便于农民之官吏、政令,悉予罢除。总期时和年丰,国利民福,以巩固民国基础,是教仁之夙愿,当亦诸君共表同情者也。敢布区区,敬希电复。农林部宋教仁。蒸。印。
在参议院宣布政见演说辞
(一九一二年五月十三日)本文录自《渔父先生雄辩集》,原题为《农林总长在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说》。这里的标题是编者所加。
适顷唐总理演说之政见,其关于教育、实业、交通等者,为当取渐进主义。鄙人固同抱此见,且以为关于农林政策,尤不得不然。语曰“十年树木”,其明证也。故鄙人对于农林一项,拟以十年为期,定国家施政之大方针,并逐渐实行。夫吾国以农立国,农业之发达,颇有可观,然较之各文明国有不及者,国家关于农业之施政缺乏也。农业纯为生产事业之一,当以增加其生产力为要着。今后政府拟即以此为主义,而行种种之政策,并一以增加土地之生产力为主,而副以设备。关于农业之金融、教育等各种机关,为助长生产力,增加土地之生产力,其策有三:一曰垦土地,东西南北,土地荒废者不少,拟由政府定奖励保护之法,使人民开垦,其方针以注重农民自行经营而政府辅助之为主;一曰修林政森林之利益,已无待赘言,东北边地,宜用消极的方法,中原腹地,宜用积极的方法,均拟以次设定各种制度法律,实行提倡,而尤注重于官有事业;一曰兴水利,中国水利不讲者已久,不但失灌溉之利,且为害滋甚,拟以新式之技术,兴修水利工事,先除害,而兴利继之。中国农民之缺点,以乏于经营农业之资力及知识为甚,故拟设立拓殖之金融机关,劝农之金融机关,以辅助农民之资力;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为试验场等,以增长农民之知识。以上诸事业,按诸中国国力,颇有不能负担之势,然此皆为生产的事业,酌量输入外资,以为挹注,亦无不可。经营之法,不可不有次第,拟分数期,逐渐举行,第一期则行调查之事,第二期则定诸制度法律及诸行政机关,至于实施各事,在第三期以后矣。有不逮处,尚望诸君教正。
黄花岗起义周年纪念会演说辞
(一九一二年五月十五日)本文录自1912年5月25日《民立报·血花纪念详志》。标题是编者所加。
最初,同志计划进行方法各有不同。或主中央人手,如法、葡是,但在我国颇不易为;或主从地方人手,各处同时大举,是亦恐难以做到;最后决定从边远入手。故从前云、贵、广西诸义举,即缘此义而起,因复有去岁广州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