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面试官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对琐碎的工作是喜欢还是讨厌,为什么?”这是个两难问题,若回答喜欢,似乎有悖现在知识青年的实际心理;若说讨厌,似乎每份工作都有琐碎之处。因此,按普遍心理,人们是不愿做琐碎工作的(除非特殊岗位,如家庭钟点工),即考官明知故问,我们可以推测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工作态度。
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自己的态度,“琐碎的事情在绝大多数工作岗位上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的工作中有琐碎事情需要做,我会认真、耐心、细致地把它做好。”这句话既委婉地表达了大多数人的普遍心理——不喜欢琐碎工作,又强调了自己对琐碎事情的敬业精神——认真、耐心、细致。既真实可信,又符合对方的用人心理。
四、“引君入瓮”式的语言陷阱
比如,你前去应聘的职位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面试官也许会突然问你:“你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我(总经理)要求你一年之内逃税100万元,那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当场抓耳挠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文思泉涌立即列出一大堆逃税方案,那么你就上了圈套,掉进了陷阱。因为抛出这个问题的面试官,正是以此来测试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和商业道德。要记住,遵纪守法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比如,你要从一家公司跳槽去另一家公司。面试官问你:“你们的老板是不是很难相处啊,要不然,你为什么跳槽?”也许他的猜测正是你要跳槽的原因,即使这样,你也切记不要被这种同情的语气所迷惑,更不要顺着杆子往上爬。如果你愤怒地抨击你的老板或者义愤填膺地控诉你所在的公司,那么你一定完了,因为这样不但暴露了你的不宽容,还暴露了你的狭隘。面试中,面试官也许会设计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语言陷阱,但是只要看准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
以退为进法,就是用貌似与本意相悖的言论,即欲前进,先后退,从而最终取得更大进展的方法。
人们一般都有这样的常识,要用拳头击打对方,如果先收回胳膊再击出去,力量一定会更大。
“上海牌”电视机及生产厂家——上海广播器材厂,在国内是享有盛名的。如果要提高知名度,树立形象,可以大做广告,因为该厂的“资本”可谓雄厚。
然而,该厂不倚功自诩,而是别开生面地举行了“揭短会”,主动邀请对该厂有意见的客户来“挑刺找骨头”。
乍一看,仿佛是“家丑外扬”失了面子,但实际上,这样反而增强了用户的信任感,实在是棋高一着技高一筹。
该厂的做法,就是运用了以退为进法,“揭丑”是退,“赢得赞誉”是进。
某山区支部书记带领群众修路时,放炮炸石砸断了一家农户的梨树,这棵梨树是这家农户的财源,主人揪住支书要他赔。
支书说秋后一定赔偿,但主人不肯,主人的兄弟一拥而上,把支书好一顿打。村里的党员和群众都火了,要求狠狠整治打人者。第二天开村民会,闹事的也觉得理屈,准备挨整。
不料,支书竟先做检讨:“老少爷们,我还年轻,得大家帮扶。哪个活我安排错了,哪句话我说得不对,大家担待,我作检讨。”被打的事竟一字不提。
后来闹事的人找到支书,当面认了错:“你是为全村,我是为自家,我错了!今天你咋说,我咋干,听你的。”
支书很懂得交谈之道。为开辟富裕之路,他忍受了个人委屈。但是,他的忍让和退缩,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坚强;同时也是一种方法,一种有效的以退为进的方法。
我们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难免会碰到一些性格倔强或一时冲动的人,在别的方法难以奏效时,可以试试以退为进的说话方法。
以退为进的交谈方式,是一种有效的交谈策略。它表面是退缩,实质是进攻,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就像拉弓箭一样先把弓弦向后拉,目的是为了把箭向前射出去。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
(1)要知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2)要有度。退要适度,进要有力,有如拉弓,用力过度则弓弦易断,用力不够则不能把箭射远。
(3)要顺应。只有顺应对方的思路,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明朝冯梦龙《智囊》中曾记述:左牙将张颖和右牙将徐温密谋杀掉节度使杨提,徐温怕举事失败,难脱干系,于是向张颖提议:“要是掺和着同时用咱们俩分别掌握的军队,必定行动不统一,不如单独用我的右牙军行动。”然而张颖又对右牙军不放心。这时,徐温赶紧说:“那么单独用您的左牙军吧!”张颖表示同意。后来,事情败露,徐温称未参与此事,一追查逆党,参与者都是张颖统率的左牙军。因此,别人也以为徐温确实不知此事。
徐温这也是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他抓住张颖不放心右牙军的心理,适时以反话作为自己的观点,迷惑住了张颖。
1925年,贺龙任湖南澧州镇守使,他的部下在津市没收了一批英国商人偷运的军火和鸦片。为此,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官员由省政府官员陪同,找贺龙交涉。
英国官员傲慢地说:“敝国商人在贵地津市经商,财物被你部下的人抢劫一空,请您处置。”
贺龙不紧不慢地说:“那就请你写一张丢失货物的清单吧。”
英国官员以为贺龙真要追还被没收的走私商品,就一件件写了起来。此时,走来一个军人报告贺龙,英国人的货里有不少枪支、弹药和鸦片。
贺龙一听,就对英国官员说:“请你把枪支、弹药和鸦片都写上吧!”
英国官员照办了,还签了名。贺龙接过清单,脸一沉,说:“我正在追查私运这批军火,倒卖毒品的罪犯,想不到你倒自己找上门来了!你们违反了中国的法令,我要向国际法庭控告你们!”
英国官员张口结舌,狼狈不堪。
贺龙这里就巧妙地运用了欲擒故纵法,达到预期目的。
东汉末年,有个郡守得了不进饮食的重病,专程请名医华佗来治病。华佗给郡守切脉后,既没有开药方,又没有针灸,自个儿不声不响走了。
郡守以为招待不周,连忙送去财礼,请吃酒席。华佗见财礼就收,见酒席就吃,但就是不开药方。
一晃十多天过去了,郡守让儿子去问华佗,而华佗却带着钱财走了,还留下一封信:“无耻郡守,枉活人间。”气得郡守怒不可遏,连声呼叫:“抓住他,杀了他!”
兵马分头追了两个时辰,没有抓住华佗,郡守又急又怒,气喘吁吁,大声咳嗽,口中吐出一大滩黑血,吐过之后,郡守觉得好多了。
次日,华佗回来,将财礼退还主人,并告诉他:“你的病根已经除掉了。”
华佗利用人的应激心理,先激他生气,而后吐出淤血,达到了治病的目的。
明朝时,四川有个人叫杨升庵,中过状元。皇帝因他讽刺自己,要把他充军异地。
杨升庵想:充军还是离家乡近一点好。他就求皇帝说:“皇上要把我充军,我也没啥说的。不过,我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
“宁去口外三千里,不去云南碧鸡关。”
“为哪样?”
“皇上不知,碧鸡关,蚊子有四两,跳蚤有半斤!切莫充军到碧鸡关呀!”
皇帝心想:哼,你怕到碧鸡关,我偏要叫你去!于是下令:杨升庵即刻充军云南!
杨升庵利用对方的逆反心理,巧用欲擒故纵法,达到了目的。
美国第三十任总统柯立芝的女秘书,打字时常将标点搞错。为了说服她,柯立芝运用了欲擒故纵法。
柯立芝友善地说:“你今天穿这套衣服很合适,看起来真漂亮!”
因为柯立芝平时很少赞美人,女秘书不好意思地羞红了脸,低着头。然后,柯立芝又说:“你别这么紧张,我只是希望你高兴一下。对了,以后你打字的时候,多注意一下句号和逗号。”
女秘书欣然接受了意见。
公关人员的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可以从多种途径汲取有用的经验,多方面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
下达指令,清晰明了
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大多数沟通是建立在口头基础上的。要想把每一条命令、每一项建议都写下来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取的。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以口头方式发出的简单指示、请求或意见,被听者彻底地误解了。
不论领导多么准确地表达,多么精心地措辞,员工还是会在一些时候误解领导的本意。而文字可以表达诸多不同的意思。员工的教育背景、生长地域、智力与培训等等因素,都可能对他们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得到口头反馈十分重要。不要太信任从员工那里得到的简短的“是”或点头这类回答。他是否完全理解了指示?指示的内容是什么?如果员工在领悟指示时“不够准确”,尔后会出现什么问题?你会十分震惊地发现,有多少次信息是被“曲解”了。
领导对这种不良的结果感到非常失望,而员工却认为自己在忠实地遵循领导的指示行事,也因此而十分不愉快。
如何减少这种误解呢?对领导来说,首先要认识到同基层员工和高层管理者对话时必须谨慎小心。要具体而准确,任何不经过周密思考的陈述都可能导致不良的结果。
一、仔细考虑批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