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2603600000075

第75章 辩论逻辑技巧(5)

齐鲁两国都是周朝初期分封的千乘大国,作为邻国,原本世代友好,但到了东周和春秋时期,鲁国逐渐衰弱,齐国逐渐强盛;两国的关系,也变得时好时坏,时而结盟,时而发生战争。

公元前634年夏天,齐孝公亲率战车二百乘,士卒万余人,向齐鲁边境进发,准备攻打鲁国。

齐孝公为什么要攻打鲁国呢?原来,当时齐桓公已死9年,齐孝公一直想继续桓公的霸业,继续号令诸侯,称雄中原。无奈他既没有桓公的魄力和才能,也没有管仲那样的贤臣辅佐,齐国的国力已不如以前,因而诸侯离心,号令不灵。齐孝公想以征伐来重振国威,但是凭现在齐国的军力,已不能远征其他强国,只有攻打近邻弱国,才有取胜的把握。恰好这时鲁国发生饥荒,齐孝公就做出了伐鲁的决定。

鲁僖公得到齐军要来攻打的消息,不敢派兵迎战,却派了大夫展喜带着酒肉粮帛去慰劳齐军。名为劳军,实际上是叫展喜说服齐孝公退兵。展喜感到很难办,就去请教自己的哥哥展禽。展禽,又叫柳下惠,就是历史上那位“坐怀不乱”的有名君子,头脑敏锐,富有谋略,而且善于辞令。他向弟弟面授机宜:“齐孝公之所以要伐鲁国,目的在于继承齐桓公的霸业。而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不仅依靠武力征服,更重要的是一向以‘尊王’,即以尊重周王室为号召。所以,你如果以周朝先王之命去说服齐孝公,定能成功。”

展喜领教后,立刻驱车向边境赶去。当赶到边境时,恰好齐军簇拥着齐孝公也刚到达。趁着齐军尚未进入鲁境,展喜迅速出境迎了上去。他向齐孝公施礼后,先命随从把犒劳齐军的物品抬上去,然后对齐孝公说:“我国国君听说您在百忙中亲自前来,将要屈尊驾临我国,特地派我前来犒劳您的随行人员。”

齐孝公问道:“你们鲁国人是不是害怕了?”展喜回答:“那些没有见识的人的确是害怕了,但是有识之士则不怕。”

齐孝公哼了一声:“不怕?鲁国赤地千里,田里连根青草也没有,老百姓家无隔夜之粮,你们凭什么不怕?”展喜把两手一拱,尊敬从容地答道:“我们依仗的是周朝先王的命令。”

“什么?”齐孝公有点摸不着头绪:“先王的命令和你怕不怕有什么关系?”

展喜继续讲下去:“从前,周公和姜太公协助周武王灭商,后来又共同辅佐周成王,功勋卓著。太公被封为齐侯,周公的长子被封为鲁侯。成王慰劳他们,特赐齐鲁两国结盟。盟约中写道:‘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不要互相侵害。’这个盟约至今还保存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着。”

听到这里,齐孝公脸上绷紧的肌肉放松了些,却又多了一点尴尬的神情。

“后来,齐桓公——”展喜两手又拱了一下,表示敬重齐桓公:“与诸侯结盟,帮助他们解决彼此的分歧,弥合他们之间的裂痕,从而将他们从战争的灾难中拯救出来。齐桓公这样做,表明他正在履行太公开始的辅佐周王室的固有职责。”

听着,听着,齐孝公脸上的肌肉不知不觉已全部放松下来。

“到您——”展喜又拱了一次手,这次是表示向齐孝公致敬:“即位之后,诸侯都满怀希望说:‘他一定能继承桓公的业绩,和各国亲睦相处。’我们鲁国人也认为用不着聚集军队来防守东面的边境。”

展喜悄悄觑了齐孝公一眼,只见他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于是,继续说道:“对于您这次驾临,鲁国并不认为是来攻打我国,大家都说:难道他即位刚刚9年,就会抛弃周朝先生的遗命?就会废弃诸侯固有的职责?如果这样,怎么对得起齐国的先君太公和桓公呢?我和鲁国其他人一样,认为您一定不会这样做的。我国的有识之士正是依仗这一点而不感到害怕。”这时,齐孝公的笑容中,似乎又有些难为情,他沉默了片刻,然后高兴地向展喜说道:“大夫言之有理。”接着,他吩咐左右收了展喜带来的犒劳物品,命令齐军离开齐鲁边境,回归齐国都城临淄。

展喜的话是借回答齐侯提出的“凭什么不害怕”展开的。他没有从正义与非正义的角度去阐述,因为这对齐侯来说不容易接受。他特地从先王之命说起,从历史上两国先君共同辅佐王室,两代先君联合互助,说明都是在实践周天子所赐的“世世子孙,不相侵害”的盟约。接着,讲到对方本人,若把王命与盟约丢到脑后,何以面对先君及老兄弟!这样,展喜所说不害怕的原因,处处在宣传历代君王的团结互助和对先君的忠诚,句句包含了对齐侯继往开来、不会背弃先君之命的信赖与愿望。这种不畏强暴、渴求和平团结的凛然正气和世代相承的传统心理,不能不使齐侯忽然预感到对背弃先君之命,“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一种恐惧;再加上展喜运用了以柔制刚的语言艺术,早就给他留下了后退的台阶,所以,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他只好哑然而退了。

旁敲侧击,在论辩中是指在正面攻击难以收效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侧面攻击法。从旁边敲打,从侧面攻击,既要讲清道理,给对方点拨和震撼,又要给对手留有脸面,避免直接的激烈冲撞,使对方在无可奈何之下,终于同意己方观点。

层层递进,形如剥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可步步进逼,最终破的。这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一种逻辑方法。

层层递进,攻击对手

战国时期,齐威王有个怪癖——长夜喝酒放歌。每当夜幕降临,星月争辉的时候,他都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混混沌沌地过日子,朝政一片昏乱。淳于髡总想找个机会,劝说国王彻底转过弯来。

这天,齐威王大摆宴席,席间邀淳于髡陪酒。淳于髡认为机会来了。

席间,齐威王端起酒杯问他:“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

淳于髡说:“臣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齐威王不解地问:“喝一斗就醉的酒量,怎能喝上一石?”

淳于髡说:“您在前面赐我佳肴美酒,却命法官紧紧盯住我。我哆哆嗦嗦地在那里趴着喝酒,顶多喝一斗就成烂泥了。可是如果碰上尊敬的客人,我捋起袖子,笑吟吟地给客人敬酒,我能喝上它二斗;如果老友重逢,话题如丝,我能喝五六斗;如果乡里乡亲地聚集在一席,男女倾谈,喝酒行令,我即使喝上八斗,可能也不过醉个二三分,如果喝到傍晚,酒快喝光了,大家又把剩余的酒聚到一起,助兴让我喝,我那时就会喝得酩酊大醉,也就会失礼了——搞得杯盘狼藉,语言混乱,甚至男女互相踩着对方的脚,这就叫做酒极生乱,乐极生悲啊……而世间的万事万物,也都是一样的道理啊!”

淳于髡从小到大,由物及人,层层比喻,步步进逼,最终破的,使齐威王很受教益。

在说辩中,由于对方思维的复杂性,对某一事物不理解,想不通,往往疑虑重重,非一点即通,而需层层递进,穷追不舍,把理说透。说辩艺术中的这种循循善诱、丝丝入扣的方法,也就是递进的方法。

使用层层递进法应根据论辩的需要而定:若开门见山难以奏效,可考虑采用此法,若单刀直入可以取胜,就不必使用此术,免得绕来绕去,使人半天不得要领。

层层递进作为论辩技巧是指论辩要有层次性。不管论或辩、攻或防,都要像剥竹笋一样,一层又一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孟子在批评齐宣王不会治国时,有这么一段对话:

孟子说:“假如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子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

王答:“和他绝交!”

孟子说:“假若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部下,那该怎么办?”

王答:“撤掉他!”

孟子又问:“假如一个国家政治搞得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呢?”

王这时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

对国王进谏,直来直去效果不会太好,孟子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轻至重,逐渐触及论题本质,结果使得齐王无言以对,只好岔开话题。

层层递进必须准确掌握对方心理,主动出击,从对方比较容易接受的观点着手,因势利导,层层深入展开论辩。

在隋朝侯白的《启颜录》中有个“官学狗叫”的故事。

侯白在没有做官前,住在家乡,无甚名声,但锋芒已初露。当地的地方官刚到任时,侯白便去拜见。回来后他对几个朋友说:“我能让新来的官学狗叫。”朋友说:“哪有官老爷听别人的摆布学狗叫的?你若真能做到,我们请你喝酒;若不能,你就请客。”侯白答应了。

于是,他们一起到衙门去,侯白进去见官,朋友们在门外看着。官说:“你又来见我,有什么事吗?”

侯白答道:“您刚到此地,民间有些事情,要向您请示。您到任之前,此地盗贼甚多,我建议您下令让百姓各家养狗,让它们见了生人就惊叫,这样盗贼自然便会平息。”

官问道:“如果这样的话,我家也须养条能叫的狗,但到哪里去弄狗呢?”

侯白回答说:“我家倒有一群新养的狗,不过它们叫的声音与别的狗不同。”

官问道:“它们叫出什么声音来?”

侯白答道:“它们‘呜呜’地叫。”

官说:“你不懂狗,好狗应当‘汪汪’地叫,‘呜呜’叫的,都不是善叫之狗。”

侯白的朋友们在门外听了,皆掩口而笑。侯白看到自己已经赢得了一桌酒席,便对官说:“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要出去寻访善叫的狗。”说完便向官告辞。

在使用层层递进法时,要注意“层层”,即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省去中间环节,不要跳跃式递进。其次,还要注意“递进”,所谈之事,虽可谓漫无边际,但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始终向实质性问题这个方向靠近,不可偏离。

使用层层递进法应根据论辩的需要而定:若开门见山难以奏效,可考虑采用此法,若单刀直入可以取胜,就不必使用此术,免得绕来绕去,使人半天不得要领。

在使用层层递进法时,要注意“层层”,即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省去中间环节,不要跳跃式递进。其次,还要注意“递进”,所谈之事,虽可谓漫无边际,但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始终向实质性问题这个方向靠近,不可偏离。

辩论双方立论,都有它的核心支柱,向对方进攻时,不能只伤皮毛,而应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直捣黄龙府,动摇论敌的根基。

层层深入的进攻手段,要求辩者有敏锐的反应能力,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超的论证批驳能力;同时,辩者要自始至终高度关注,仔细聆听对方的发言,捕捉对方的错误,归纳概括,找出论敌错误的内在联系,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直至摧毁敌论的核心支柱,从根本上批倒敌论。

层层递进往往更能被人们接受

唐朝宰相魏征,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说辩家。他辅佐唐太宗长达17年,进谏数百次,多为太宗采纳。他的说谏穷追不舍,说理透彻,充满逻辑力量,不得不令人折服。

贞观六年,唐代正处在太平盛世,群臣奏请太宗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显文治武功。唯独魏征一人反对,认为此时封禅不妥。于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陛下功业虽高,但恩泽尚未及全国;国家虽已太平,但物资还不丰富;外帮虽已臣服,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祥瑞虽多次出现,但法网还嫌繁密;年成虽说不错,但仓库还嫌空乏。所以,我以为不可举行封禅。”

魏征层层递进的方法一连举出五个特殊性事实,得出“不可封禅”这一结论,颇有一定的说服力,使得本来打算接受群臣奏请前往泰山封禅的太宗沉默不语。魏征见说谏初步奏效,接着又说:“一个刚刚病愈的人,就让他马上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国家刚刚医治好战乱的创伤,元气还没有恢复,就急于向上天报告功绩,当然是欠妥当的。”

魏征采用类比推理,以病初愈之人的一些属性同刚刚医治好战乱创伤的唐王朝作类比,由病初愈之人不可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得出元气还未恢复的唐王朝不可急于向上天报告功绩的结论,使太宗进一步动心。于是,魏征紧接着说:“再说,东封泰山,万乘千骑,要耗费大量资财,若再遇上灾荒,风雨骤变,不明事理的人横生是非,那更是悔之莫及!”

魏征的三段谏词,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环环入扣,最后得出毋庸置疑的结论。唐太宗三思后,欣然接受了他的进谏,停止了封禅。这里,充分显示了魏征运用的剥笋术在说辩中的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返乡,过起了田园生活。乡邻中有个少年,很想在诗文上获得成就。一天特地登门拜访陶渊明,他恭恭敬敬地请教说:“老先生学识渊博,不知有什么学习妙法?请指教一二。”陶渊明听完后,哈哈大笑道:“天下哪有什么学习妙法,真是荒唐,荒唐。”然后又对少年严肃地说:“学习绝无妙法,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如此而已。”可是那个少年却眨巴着眼睛,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陶渊明知其未懂,于是指着门前稻田中尺把高的禾苗说:“你蹲在禾苗前,聚精会神地瞧着,看它现在是不是在长高?”少年看了半天后说:“没见他们长啊!”“真的没见长吗?那么,春天的秧苗又是怎样变成这尺把高的禾苗的呢?”少年还是摇头不明白。陶渊明说:“这禾苗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短时间察觉不到。知识的增长也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有时连自己都不能察觉。哪里会有什么捷径!”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说:“读书学习只要持之以恒,勤学不止,就会由知之甚少变为知之甚多。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却每天有所长啊!”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一块磨刀石问:“你再看看那块磨刀石,为何会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少年随口答道:“那是磨损的呀!”“不错。可是你知不知道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个样子的呢?”少年想了想说:“这我倒不知道,好像没见过哪一天忽然被磨损的。”

陶渊明进一步引导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这里磨刀,年复一年磨损而成的,绝不是哪一天就磨出这个样子来的啊!”少年似乎还没有完全明白,陶渊明看出了这一点,又接着说:“从这磨刀石上,我们可以悟出另一个学习的道理来,辍(中止)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却每天有所亏。”少年听完,有所领悟。

这里,陶渊明开导少年的方法,就是运用循循善诱、层层递进的方法。第一步,以禾苗的生长为例,先说明“勤学则进”的道理。其中,他并不是直接亮出答案,而是让少年先观察禾苗,后思考,再提问启发,尔后又由此及彼,把禾苗的生长与读书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最后顺理成章地阐明其中的道理。第二步,又用磨刀石磨损来形象地说明“辍学则退”的道理。中间又引而不发,让少年深入思考,然后再指点一番,使少年恍然大悟。陶渊明所举的两个例子一正一反,形象生动,恰到好处,相辅相成,颇能说明问题。

层层递进增强语言的力量

在论辩过程中紧扣论题,从一点切入,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浅到深,由轻到重,逐层展开,直至揭示论题的本质,进而达到诱敌就范的论辩方法。恰当地运用层层剥笋术,可使我们的论证一步比一步深化,增强我们语言的雄辩力量。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两位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手下的军官一时冲动,坚决要杀掉蒋介石。受中共中央委托,周恩来亲赴西安,力求事件的和平解决。

面对那些对蒋介石愤怒异常、言辞激烈的军官,周恩来劈头就是一句反问:“杀他还不容易,一句话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