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晚膳用罢,章静仍是缠着赵青书与她说京城的事情,章咨在在一旁用和蔼的眼神平静的看着他们,一会打断他们,对赵青书与郭成道:“你二人和我去书房,我有要事与你们说。”
章静见她支走了两人,一脸的不高兴,却没有办法。二人随着章咨来到书房,只见他示意郭成掩上门,便回身仔细打量着后面的书架,整个巨大的书架摆满各类书籍,大都是兵法军事类的,还有一些是关于大宋临边国家地理环境的书本。仔细看了一会,章咨从书架的最上面一排抽出了一本书,两人定眼一看封面上写着《五音地理经》,都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
章咨捧着书小心的擦拭着封面,抬头说道:“书儿,现在也是时候把这本书还给你了。!”
赵青书听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这本书与自己有什么关系,疑惑的问道:“义父,这本书和我有关。”
听他问起,章咨轻叹一声,说道:“书儿,这本书乃是你祖父所写,其中关系着契丹宝藏的秘密,十年前你父亲怕有危险便把这书让我收藏在军营里,没想到我刚拿来不久,你父亲和家人就惨招毒手。那些西夏人一方面是为了军马,但你父亲曾经说过朝中有暗通西夏之人,想借西夏之手夺取此书。”
此次的京城之行,已经让赵青书震惊自己父亲、祖父的事情,在洛阳时,朱啸天曾说过自己祖父拥有着契丹国宝藏,父亲才依此建立逍遥盟,却没有想到,这宝藏一直藏在章咨这里。
面对章咨,他的心里有些犹豫,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不是应该把京城遇到的实际情况告诉他,踌躇间让他很为难,等他接过章咨手里的书时,决定还是暂时不说。抚摸着父辈留下的书,他的眼泪慢慢的滴了下来,心中感慨万分。
章咨情绪也有些低落,依然沉声说道:“书儿,我发现你已经长大了,今天才把这本书交给你,今后无论怎样,你都要用生命去保护它,虽然你父亲没有和我提起这宝藏的作用,但我知道你父亲应该用它在中原做了很多事情!”
说到这里章咨停顿一下,端起茶抿了一口,继续说道:“书儿,你的未来不在军营,你长大了,你要去中原寻找你父亲的足迹,去完成他未尽的事业才行。我和成儿都会在后面支持你的,这一切为了你,更是为了你惨死的父母、弟妹!”
赵青书听章咨这样说,连忙跪下俯身在他面前,已是涕不成声。离开京城的路上,他一直在想着怎么和大帅说离开军营的事情,但没想到现在大帅自己提了出来,这让他感到惊讶,但难以割舍的心情,让他悲伤不已。
章咨此时也是老泪众横,这些年来,看着赵青书一天天长大,他心里便一天天的纠结,他知道这个本应无忧无虑的少年,最后一定要承担的是血雨腥风,他一直忍着到最后一天才告诉他,现在他已经十九岁了,再不说将会耽误他背负的家族使命,所以在与张氏纠结几夜之后,他们还是决定等他一从京城回来,就告诉他真相。
赵青书满面泪水,哭着说道:“孩儿感恩义父母多年的照顾之恩,但无以为报,我知道自己身上的血海深仇,但请义父允许孩儿和你们再出一次兵,等北辽战事结束再说,就让孩儿再陪你在战场上拼杀一次,也算我尽忠尽孝了。”
听到赵青书的话,章咨神情更是伤感,一向铁骨铮铮的他也不禁眼含泪光,不知道自己应还是不应。
这时一旁一直惊讶的郭成终于清醒过来,关于宝藏他没有什么感觉,但他意识到这个相伴十年的,亲密无间的兄弟将要离开自己,心中十分不舍,便赶忙上前朝章咨说道:“义父!您就答应青书吧!”说着便也贵了下来。
章咨偷偷擦拭一下眼角溢出的泪水,轻叹一声说:“既然你这样要求,为父就答应你,但北辽战事一结束,你就去洛阳,十年前你父亲曾经说过洛阳有个叫朱啸天的是他的联络人。”
听到章咨答应,郭成过来扶起赵青书,站在一旁感慨万分。章咨让赵青书小心保管《五音地理经》,看看外面的时间也不早了,便让二人向张氏问安后,去偏房休息,毕竟明天他们还要准备出兵的事情。
二人来到张氏的房间,张氏看见赵青书哭红的眼睛,已明白章咨已把事情和他说了,便心疼的过来搂着他,轻声的说:“书儿,以后你要好好保重,有时间一定要多过来看看我和你静妹妹……”说着也是眼圈通红,热泪盈眶。站在一边的章静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怔怔的看着依依不舍的两人,隐约感到赵青书将会离开她们。
过了许久,张氏从走向箱子,从里面拿出一套崭新的衣服,那是她和章咨决定告诉赵青书实情的时候,就开始做的,直到昨天才完工。赵青书捧着衣服,暖意涌上心间,便郑重的跪下给她磕了三个响头。接着起身对章静和郭成说:“我不在的时候,义父与义母二位多照顾!静妹不要再惹他们生气了哦!”说完便转身离开,回到房间去。一路上他不敢回头,他怕自己一回头便忍不住要留下来。
郭成也随着赵青书回到房间,两人先是一顿唏嘘,过了许久,赵青书便让郭成执灯,两人一起打开那本《五音地理经》研究起来。两人发现书中记录的全是各民族的丧葬风俗,结合着那些风俗,详细描述了各民族分布地方的地形地貌,其中穿插着很多关于风水、地理、天文的知识。其中有一章,详述了已经灭亡的契丹民族,这个民族在大宋早期一直强盛,但被祖父与北辽的联合下,很快绞杀,解决了大宋一直困扰的北疆之患。书中记载,契丹在亡国后,他们偷偷的把国库的宝藏藏在了贺兰山中,关于宝藏地方的描述却只是寥寥数句,大致如下:“二龙争先薄雾中,银光泄入起辇谷,缘木求鱼曾几许,万丈金光照绿林。”
看到这几句诗,二人料想一定是和宝藏打开有关,赵青书见宝藏在贺兰山内,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居住在贺兰山脚下,原来是一直守护者宝藏。但现在宝藏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用处,便不再多想。看看外面已是深夜,两人便相继睡去。
次日一早,还在沉睡的两人便被章咨喊了起来,两人赶紧简单洗漱,来到前厅时章咨已带领众将林立前厅之中。人一到齐,章咨朗声问道:“郭将军,你与张将军一起至先锋营,午时前与他交接完毕,带领先锋营三万骑兵至米脂城外等候!其它长枪营、步兵营三万士兵我将亲自挑选,午时前到城外集合,今日粮草军备一应备好,明日一早兵发北辽,支援杨家军!”
等章咨安排完,得到军令的将军都匆忙离去,各自准备自己的事情,军营里与整个米脂城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赵青书也随着郭成、张虞一起前往城外据点的先锋营。在三年前郭成被任命为先锋将军的时候,由于他有好酒的毛病,章咨便让赵青书任他副将在一旁节制着他,三年多时间的相处,两人对先锋营的人都十分熟悉,在两个年轻人的带领下,先锋营也是西北军中最有朝气与凝聚力的部队,对于西夏的大小战役中,战功居伟。
先锋营总共有骑兵四万,这一次一下子就要抽调走三万,让郭成二人也不禁为张虞担心,张虞倒很是乐观,他认为应该不会有战事,自己修筑据点只要步兵就够了。一切交接完成,两人整理好营帐中自己的随身物品,便急忙带领部队向米脂城外集合。三万骑兵阵势浩大,在西北的荒原上经过,扬起一团团的尘烟,带领着部队的两人也是意气风发。
郭成带领骑兵到达城外时,其它兵种的队伍都还没有到达,郭成得意的传令下去远离米脂城十里,在一片宽阔的草地上扎营暂歇,等待章咨挑选的人马到来。一直等到快到午时,只听得米脂城处整齐划一、响声震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章咨的人马也已经挑选完毕。赵青书两人吩咐先锋营人马立即列阵迎接,不一时骑在战马上的章咨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
尽管年事已高,但久经沙场历练的章咨依旧身姿挺拔、精神矍铄,一身战甲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让人看到就心惊胆战。
两股军队在午时饭前,已聚集在一起,章咨便进行了重新分布,郭成仍任先锋官与赵青书带领一万骑兵,三日的粮草在前面开路,剩下的五万人马由章咨带着五位战将与军师亲自统帅,大将高永亨负责援军的粮草支持,同时保持与西北副帅徐禧的联系。一切安排妥当,天色已暗下来,便吩咐军士们点起火把,埋土造饭,一时间整个米脂城外火把的亮光映红了半边天。
当天晚上郭成与赵青书只能在军营休息,已经月余没有打仗的郭成,终于又有机会在沙场纵横,不禁热血澎湃兴奋不已,嚷嚷着让要与赵青书痛饮一番,赵青书一再劝阻却怎么也劝不住,正在相认相持间,卫兵来报:“大帅到!”
章咨进帐看到争执着酒坛的两人,神色严峻对郭成说道:“成儿!又要喝酒,为父说过多少次让你禁止饮酒,军营之中喝酒误事之先例还少吗?你总这样,等到书儿不在你身边,让我怎么能放心的下!”
郭成听到大帅来时,已经有点害怕,又被他斥责一顿,不由得满脸惭愧说道:“大帅训诫的是,末将遵令!”说着就朝一旁的士兵说道:“快!把酒拿下去!”
卫兵上前捧起酒坛刚要走,章咨喊住他说:“慢着!前面带我去看你们郭将军存酒之处!”
那卫兵一时愣住,用求救的眼神看着郭成,郭成连忙挥手说:“大帅要去赶快带他去!”于是,卫兵在前面带路,章咨呆着赵青书与郭成在后面跟着,来到一个帐篷前,进入帐篷却见里面堆满了酒坛,章咨看到脸上立即布满怒火,举起手中的马鞭便朝酒坛抽去,酒坛便一个个应声而列,酒香瞬间弥漫着整个帐篷。
郭成在一旁心疼的要命,却不敢阻拦。章咨直到把最后一坛酒打破,才愤然说道:“以后先锋营行军之时不准再带一坛酒,一碗也不行!违者相关人等一律军法处置!”
郭成连忙上前说道:“大帅息怒,末将知错了!以后再也不带酒行军了!”
赵青书也赶忙说道:“大帅,末将也监督将军不力,请责罚!”
章咨看到认错的两人,严重慢慢充满父爱的深情,朝他们说道:“成儿,我这样是为你好!以后你自会明白我的苦心!”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留下还在躬身赔罪的两人。章咨其实知道郭成酒量甚高,偶尔喝一点根本没有影响,以前也没有多管,只是现在赵青书即将离去,他心里越发珍爱这两个义子,哪怕有一点危险,他也不想让它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