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托天行
19213700000028

第28章 兄弟再聚首(下)

于昌是越说越跑题,居然认为安然是怕他俩战死沙场,有意留下两人。

李达听了则是一个劲儿的点头,不用问,他也想上阵杀敌。

“二位哥哥可能误会小弟了。逸之一不是让二位大哥去治理百姓,二不是认为二位大哥贪生怕死。逸之心里有个利国利民的想法,若是没有二位大哥帮忙,光靠逸之一人,恐怕是无能为力。”

说道这里,安然并没有接着说下去,而是开始观察二人的反应。

见二人脸上果然出现几分期待的神色,安然才接着说:“如今我大晋国立日渐衰微,非战之罪,而是国内官场日渐腐朽。安然任户部尚书,想为晋国百姓做点好事,可惜没有志同道合之辈,以安然一人之力想干成这件大事儿,恐怕是极难的。”

不只是晋国,纵观整个王域,官员徇私舞弊都是正常。很多大王甚至认为百姓不过是贱民,甚至纵容官员酷吏欺压百姓。

安然的一番话,不只是让于昌和李达感觉到了责任重大,更让两人看到了希望。

李达是个直性子,没于昌那么多心思,听安然说道,马上大喝:“好!某家就跟着老弟干这件大事。早就看那些贪官酷吏不顺眼,如今老弟有这个心思,某家自然干。”

哪知道李达一说完,于昌马上跳了起来,破口大骂:“两个呆子,你们还真是什么事都感想!上阵杀敌我不怕,就是死也算是死得其所,后人说起咱们还能说声英烈。干这事儿,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甚至最后还会背上个不忠不孝的千古骂名。”

李达有些不解于昌为何会如此,但安然却有点明白他的担忧。中国自古整顿吏治的人,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流芳千古,要么一臭当代,甚至臭个几百年都有可能。后者比前者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事,变法改革,整顿吏治虽然触犯的是少数人的利益,但这少数人可是那些实权派,结果好的了么?

除非像雍正一样自己就是皇帝,或者像武则天的酷吏一样,有皇帝的支持。

这两样安然都没有,但是为了晋国,为了他自己的报复,这件事他一定会去做。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变法,户兵制只是一个部分,他还要摊丁入亩,进一步降低老百姓所分担的赋税。

不说户兵制,摊丁入亩不只是触及官员们的利益,晋国所有的富人几乎都会被他得罪一遍,想想自己这条路,还真是九死一生。

不过,就算是这样,安然也不会放弃,最多只是进行的慢一点,吏治先慢慢的整顿,以城镇为单位,治理一个干净一个,至于摊丁入亩,等他将吏治整顿完之后,还会有当官的反对么?

“于大哥,你说的这些逸之自然知道。逸之要触碰的是晋国上层的利益,甚至除了大王所有人的利益逸之都会触碰。说不定查到哪个侯爷将军的时候,被人悄悄暗杀都不知是怎么死的。死之后,大王为了平息众怒,还会给逸之扣屎盆子。不过逸之不在乎,要想晋国兴盛,这事总要有人做。即使死在这件事上,也总比亡国之后死在敌人的铁蹄下强。”

于昌刚想说话,却被李达打断。

“老弟说的好,大哥我看咱俩空有一身武艺,好多事情上不如老弟。死又如何?当兵都敢,害怕死么?这事儿要事成了,咱们也是流芳千古。再说咱俩总不能让老弟自己去干这事儿吧,要事出个什么差错,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李达把于昌刚要说的话顶了回去,再想开口反驳就闲的他有些过于胆小了。

思前想后,于昌道:“既然你俩都想干,我这个当大哥的也不好反对。只是光靠咱们三个人还是太少了些。即使贤弟你是户部尚书手握大权,但总要有几个跑腿的,不然也是分身乏术。我和李达这些日子倒是认识几个人,别人我不敢说,要事干这事儿,猴子一定第一个加入。”

听他这么一说,安然立刻来了兴趣,他现在缺的是什么?就是人手,今天请于昌二人一来是叙旧,二来也是为了找这两个信得过的人入伙。

见安然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于昌接着说:“我们哥俩被北路军送回来之后,便回到贤人馆常住。这贤人馆你也知道,我们都叫他闲人馆。里面除了刚入仕途的贤士,还有许多在各地不吃香,或者犯了错被遣送回来的人。猴子就是我们在贤人馆认识的。他一身武艺并不如何出众,但飞檐走壁的本事,恐怕天下无人能及。据说当初是因为得罪了什么大人物,差点被南路将杀头,正好和硕公主路过,出言保住一条性命。从那以后他就被遣回贤人馆,三年没得重用。据他说,由于自己的关系,家里所在的村子处处被人欺压,如今整个村子已经没有一户人家。我想若是找他,他一定会同意。”

安然一听,当下大喜。飞檐走壁无人能及,这不正是他所需要的么?

一个能飞檐走壁的人,能给他带来多少有用的情报?能帮他监视多少人?

“多谢二位哥哥帮忙,此人正是逸之现在急需的。不知可还有别人?逸之现在缺的就是人手。只要人品过关,二位哥哥只管放心引荐。”

李达一听安然这么说,急忙道:“这事儿好办,老弟你明天去趟贤人馆,看中谁,挑谁不就是了?”

安然和于昌二人相视一笑,李达不只是性子直,说话也直,想什么说什么。

这事儿能随便选人么?一个弄不好,选个奸佞之辈,恐怕安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贤人馆里确实有个几个不错的人,只是谁行,谁不行,还要贤弟你亲自去看。这事儿一要看贤弟你看不看得上,二要看人家愿意不愿意,毕竟这事儿不是谁都有胆量干的。”

于昌说的是实话,整顿吏治的心思谁都有,但天下真有胆子别着脑袋干这事的,恐怕不多。

“此事还要劳烦二位哥哥引荐。明日一下朝,逸之就去贤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