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雄霸三国
17603700000190

第190章 指挥结构

中平二年,腊月十八日,长安外军营侧旁的亭驿的小院。

小院中两排绿梅绽放,魏越披着熊皮大氅立在窗边远眺,能看到成排的绿梅,土黄色的院墙,积雪,以及远处正热闹的军市。

他熊皮大氅下是坦露的胸腹以及一条牛鼻裤,收回目光他来到桌案旁盘坐下,拿起昨夜作出的礼单细细研究起来。张温、董卓、已被剥夺兵权、软禁的周慎、鲍鸿、袁滂都是他要亲自拜访、送贺礼的重要人物。还有亲族、故旧需要派人送礼,彼此关系亲疏远近都决定着礼单的轻重。

看到并州主簿吕布这一栏时,魏越眯眼沉吟,单子上给吕布的礼物是一领黑漆狻猊战铠。这是一件犀牛皮质地,经过两年时间反复涂漆制成的华丽铠甲,甲片又硬又韧,除了怕潮湿、腐朽外,综合性能比同质量的铁甲要好得多。自然,这件盔甲价值不菲,是东羌首领送给魏越的。

轻微的脚步声传来,杜氏白皙双足踩着草席来到魏越身侧,她披着薄被依偎在魏越肩上,抬眉瞥到礼单,亦不言语,只是闭目鼻音重重出一口气,仿佛很疲倦似得。

她隐隐察觉,似乎魏越对那位表兄兼姐夫的并州主簿并不喜欢,仿佛彼此之间有一场无法避免的争斗。这场斗争,从吕良染疫病死,魏真接掌越骑旧部,靠盗墓获取的资金扩充实力兼并各家开始就产生了,以吕布和魏越的心性来看,几乎无法避免这场争斗。

一件上好的犀牛皮战铠,价值二十金左右,皮铠向来造型宽大,可以外罩在铁甲表面增加防御。古人惜字如金,铠甲自然指的是一种东西的两种款式,铠比甲华丽一些,也更大一些。

魏越现在觉得,给吕布一件犀牛皮战铠,未免有些厚重……他很了解吕布的个性,是个很要面子,又想要里子的人。给吕布送礼不论轻重,都会让吕布生出想法来,这种亲戚真的很不好伺候,特别是这混蛋手里还握着人质……自己的姐姐魏姚。

不想让姐姐受委屈,魏越就不得不再三斟酌这个礼物……而问题是连带着的,给吕布的贺礼降低档次,那张扬、李肃、张辽、成廉、侯成、秦宜禄这些人的档次就要跟着降。否则,吕布那里保准生出更大的心病,实在是难伺候。

可若向去年那样不送礼,未免说不过去……去年家资不充足,今年就不同了。从最先买卖战马,再到酸枣的黄巾降军迁移安置、西路军的征战大捷,乌支之战的大胜,北地郡休屠各部、索头部的财产,都是让人红眼的财富渠道。

这些发财渠道中都有魏越身影,他深深地参与到这些事件中,他魏越怎么会没钱?

他现在很有钱,以至于休战至今他都没能精确核算出自己的资产。一切要等到明年开春,呼延部磨合完毕后,他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获得了多少财富。

即将临近中平三年,留给他的时间越来越紧张了……能花钱购买影响力和友谊,自然是很赚的事情,没道理抠门。

杜氏的慵懒鼻音,也让魏越生出不少倦意来,脑袋歪扭贴在杜氏脑门,懒懒道:“我为这位表兄头疼贺礼,或许他也在为给我的贺礼而头疼。”

杜氏听了只是呵呵轻笑,也不睁眼:“或许如君所言,又或许吕君并无此意。不提并州家事,光是关中公事走动,就足以令君忙碌一番。”

“是呀,并州的是家事。”

魏越说着摇头哂笑,提笔,在礼单下面标注,让自己父亲魏真酌情增减。不通过自己的手,吕布即便不爽,也不好发作。礼物的轻重其实不会引发吕布的心病,自己赠送,才是吕布的心病。干脆自己不动手,即便吕布不满,也只能忍着。

诚然,吕布的脾气很大,可自己父亲魏真的脾气也不小。

与杜氏稍稍温存片刻修养精力,稍后魏越才沐浴出门,前去拜访张温。

张温门前车水马龙,岂是魏越轻易就能见到的?

好在有预约,魏越持贴而入,在侧厅等候张温接见,这一等就到了正午。

年关临近,很多人要拜访张温提前恭贺新年,而魏越却不需要再这个节骨眼送贺礼……因为他跟张温是邻居,如今又都在军中有隶属关系,完全可以在年后去拜贺。

刚刚于宴席中送走来客的张温面色红润,说话间透着酒气:“扬祖,虎步营近况如何呀?”

见张温兴致很高,魏越自不会挑坏的说:“一切尚好,待两营辎重调回长安时,便可抽调精锐充入虎步营。”

张温听闻缓缓点着头,摸着大胡子,语气欣慰:“虎步营乃破羌军之胆,扬祖能保虎步营战力如旧,便是一功。不知,居庸侯处,如何做想。”

魏越神色为难,举着陶碗沉着片刻,小小饮一口陈皮熬煮,添了蜂蜜的茶水:“不瞒张公,破羌军今后如何编制尚不可知……这如何编制虎步营,也就成了难事。若张公有需求,我虎步营岂会落后于人?”

他话说的好听,仿佛虎步营会听张温的私人命令一样……张温造反用车骑将军印和虎符调兵,虎步营参与进来也情有可原,因为调兵程序合法,不合法的是持有将印、虎符的张温,是监管人员,和张温个人的操守问题;若听从张温私人命令,哪怕是成功平叛消弭灾祸,最好的结局也是功过相抵,因为程序不正义。

魏越也很想知道,张温究竟准备如何安排破羌军,破羌军能否转正,完全决定着虎步营的后续补充、训练计划。如果还是现在这种三千人的大营制度,那按着原来的兵员补充、训练就行了;如果采取主力军的编制来,那么虎步营满编时能有两千人就很了不起了。

破羌军转正后,如虎步营这类闯下名号的军队,战后会保留番号改为常备,兵力会压缩到编制的三分之一,成为地方营陵兵。若破羌军还是老样子,那虎步营很可能调离破羌军,充入主力部队。

六千降军,精锐的部分编为虎步营,另一个属于临时步兵营,连续大战以后,又抽调人手留守呼延部,故而这两个营已缺员过半,目前已开始合编,但还缺一部分兵力。

魏越、黄琬这里将自家能影响的军士剥离出军队,安置在北地以增强对部落的掌控力;张举、张纯也是如此行为,都抽调了破羌军中的自家部曲,结果导致当时出陈仓的破羌军步骑九营兵马,到现在只剩下六营、没了的三个营,其中过半阵亡,余下的都留在了北地。

作为偏路军的破羌军打出了正路军的战斗力,故而破羌军后续补充、扩建计划有变,到底怎么改编还需要全面的计较才能确定。破羌军此前的一军九营编制属于僵硬的编制,对于战局变化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唯一的好处就是军队的组织不会轻易崩解,在中军覆灭,或其他营覆灭后,相对独立的其他营不会受到太大干扰。

西路军、破羌军都是这样的三千人大营编制,这种僵硬的编制方式能有效对抗负面局势时,也会极大的限制主将的影响力。在主将,与实际领兵的军侯曲将之间,还隔着校佐两极军官。使得主将意志无法直接影响基层指挥官,这自然是一种限制主将的编制。

与破羌军不同,荡寇军、破虏军都是简化编制和指挥结构的决战型编制。这种编制,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中军司马权限极大,是仅次于主将的人物,相当于全军参谋长,类似于行军大总管,除了没有指挥权外,对军队的掌控力不在主将之下。

这类编制下,非常考验主将与军司马的合作能力,对司马的要求非常高,司马一职,要担负起联动全军的责任。这种编制下,军中在主将之下,只有常设长史、司马,司马负责行军、调整各曲状态,长史负责军中营务;这两个常设职务外,才是副将、偏将、裨将、校尉、别部司马这些类似于军阶,并无实际职务的随军军官,往往都是临战任命转移指挥权,断绝军中将领渗透兵权。

这种编制在先秦时期就存在,战时将一个个县征发的动员兵、常备合编为一军;战后裁汰、撤编。

破羌军此前的编制,类似于师团制,一师九团,九个大团;若通过这次编制变动计划,就是军团制,由中军指挥各曲,小团。毫无意外,后者指挥受限于通讯,是无法将军队铺开、延展太大面积的,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出这种制度的优势……作战范围越大,这种制度的劣势、隐患就越大。

什么是有限的作战范围?决战,只有大决战时,正好弥补通信缺点,也能发挥出各曲战力,保证军力的充分使用。即,军团制,是为了决战才有的编制,先秦时期各国征伐,讲究的往往都是正面决战,这正是军团编制的优势所在。

指挥结构扁平化,是强军才有的底气,汉军、唐军鼎盛时,都是这种编制思路。

这种扁平化的指挥结构,优点不少,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密切上下级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便于上级了解基层情况;上级与更多的直属下级能够结成较大的集体,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问题;而且由于上级管理幅度较大,工作负担重,因而更乐于让下级享有更充分的职权,能有效激发下级的积极性和满足感。

而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对上级的素质要求很高。首先需要充沛的精力和积极性,否则无法实际了解到基层真实情况,扁平化的指挥优势将荡然无存;其次在于无法给上级配备副职,这会引发职权、责任混乱,反倒影响扁平化指挥结构的高效率……一句话,必须有高素质的上级。

第三个缺点也是很大的,那就是上级直属的下级单位太多,下级单位之间的意见很难统一……好在这是军队,只要上级督促、死抓,能有效避免内部思想矛盾。更准确的来说,军队指挥扁平化后,思想矛盾指挥出现在上级,下级不会诞生思想麻烦。

破羌军若全面更改编制,主将下来的长史、司马两个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权柄之重比副将、偏将还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