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之后,东北民主联军的实力大增。****底气足了,觉得很有必要一雪前耻,再打一遍四平。四平是个战略要地,是中长线上的锁钥。只要打下四平,就可以分隔开沈阳与长春的联系,予以各个击破。何况此时的四平城内全是些散兵游勇乌合之众,净是些残部和垃圾,加上城内的保安团,统共是1.5—2万人,据准确消息,是1.8万人。对付这么一小坨,何止是小菜,简直就是小菜!****从内心深处蔑视这群人的存在。
****把攻打四平的指挥权交给了李天佑。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地锻炼锻炼部下,还是很有必要地。而****自己给老李当个副手,他来阻援,好让老李放心地打。小林子会拍着老李的肩膀说:“老哥我给你解决外围,你放心大胆地打,横着打竖着打,你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打,啊!”
****自己去阻援,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诱新6军来援而聚歼之,一箭双雕,多么爽!因为他确实没有把四平城里的1.8万渣滓放在心上。
李天佑率领的部队阵容不可谓不华丽,归他指挥的有第一纵队全部、辽吉纵队全部和六纵17师等共计7个师及军区的5个炮兵营,这样的兵团对付那1.8,真有点浪费了。作为一纵司令,能有机会率领这样的兵团作战,真可谓莫大的荣幸。恐怕许多男子汉梦寐以求这样的机会,天天做着白日梦能够率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白日梦终归白日梦,还不如夜里做梦真实些。
此时的李天佑真正做到了,他也毫不例外地春风得意马蹄疾。对他来说,这当然是机会,展现自己指挥才能的机会。攻破四平,为林总雪耻!
黑压压的人群团团包围住了东北这座即使今天也不大的小城,一根根又粗又长的炮管吱嘎噶抬起了头,一个个爆破组匍匐在城墙不远处,一群群手拿各式武器的汉子紧紧盯着眼前的城池,他们都在静静等待李天佑的一声令下。
随着信号弹的升空,三战四平战役打响了。
很不幸,李天佑遇上了陈明仁!
陈明仁在民国名将排行榜里绝对挤不进前十名,但如果单列出一个民国守城名将排行榜,那我个人认为,陈明仁可以算作民国四大守城名将之一。这四位名将和四次著名守城战役分别发生在民国不同时期,一次在军阀混战,一次在北伐战争,一次在抗日战争,陈明仁则属于解放战争,本篇就是介绍这次。后面我们在华北还会不可避免地遇见另一位守城名将。
四平城里的部队确实像****战前估计的那样不堪一击吗?
确实是这样。
四平城里的部队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一,71军军部直属队,原有特务团、工兵营、炮兵营和通讯营等单位,在怀德和公主岭被民主联军攻打后,只剩1700余人;
二,71军88师,在怀德几乎被全歼,此时已是与暂编3师合并拼凑起来的建制;
三,13军54师,其中两个团在通化、本溪遭到民主联军的打击,损失过半;
四,71军87师,这个师情况稍好一点,不过此时的71军没有一个团是满编的了,所以也好不了太多,顶多算是较为完整;
五,附属5个保安团和公主岭保安大队。
这样的部队拼拼凑凑才有1.8万人。
要知道这些部队都是些刚刚打了败仗逃进城的,士气谈不上,有气就不错了。面对民主联军浩大的队伍,早就心惊胆裂草木皆兵。况且这群残兵游勇还不是一支队伍的,是好几支队伍的腿长兵的组合,互相之间勾心斗角,你推我搡恨不得把别人推下城墙自己跳进地窖。
这样的组合是唱不出好戏的。不过也有例外。不能因为演员不好名气小质量差,就否定一部影片。国际影星大腕说不定也会拍出臭片垃圾片。关键要看导演。陈明仁恰恰就是一位好导演。
古语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绝对是真理!陈导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条真理。
到了这个民国三十六年时,许多国民党人已经把三民主义当成了狗屁,把升官发财当成了孜孜以求的信条。甚至你去问那些国民党官员“三民主义”是哪“三民”,谁提出的,他都会支支吾吾憋得脸红脖子粗。不过陈导现在仍然坚信三民主义完全效忠党国的。所以,此次守四平之战,陈明仁是下定决心不成功便成仁为党国尽忠的。
战前,陈明仁把自己的遗嘱公布于众,还抬出了一口棺材,以表死守四平的决心,颇有点三国里庞德的味道。而且陈导不失时机地告诫城里所有官兵,四平已成孤城,四面已被共匪包围封锁,守不住城池只有死路一条!
这一招效果明显,最高长官都这样了,下面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大不了一死,拼了!这1.8万人死死抱成了一团。
陈导又把城里的警察、路警、政府公务员、医院公职、兵站人员等等所有拿政府工资的人员集合起来,如果在今天,恐怕还会有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队伍——城管加进来。陈导集合他们干嘛呢?不是拉拉关系联络感情,也不是送出城继续吃喝玩乐,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概就是一些你拿国家的钱就要为国家出力、共匪打进城你们就喝西北风之类的话,末了加一句,非常重要的不得不加的一句,大家一起守城,你们要是跑,杀无赦!另外,陈导把城外逃进城内的保安团、还乡团也加进了作战单位。沈阳方面源源不断送来大量武器弹药,扫除了陈导面临弹尽援绝的后顾之忧。陈导把武器弹药发放下去,这样一来,四平城内的作战人员猛增至3.5万人。
不过有一个问题,这些养尊处优的公务员什么的打起仗来还不一触即溃,有什么战斗力?陈导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位和日军血战过不知多少次的陈将军非常了解日式守城术,这一次,他看见四平城墙碉堡工事铁丝网还有许多是日军留下的,他就想到了用日式守城术,让李天佑见识见识,给老李好好上一课。他让这些公务员守在碉堡或者楼房内,自然少不了三四个看着的。一旦开战,城内街道不准任何人走动,违令者不论敌我,一概射杀,不必请示。这群公务员只管把子弹打出去、手榴弹扔出去,如此则和正规部队的作用差不多,只是心理承受的问题了。承受不了也得承受,尿裤子没人可怜你!
民主联军本来就缺乏阵地战攻城战的经验,更不知道什么是日式守城术。管你是日式还是月式,猛冲猛打撕开缺口,大胆穿插就是了。这次依旧采取老套的攻城术,先是炮火准备,把城墙炸开缺口,然后第一梯队冲锋占领阵地,后续梯队紧随其后。
但陈导不是老套的守城术。当民主联军第一梯队冲到前沿时,陈导组织炮火猛烈轰击后续梯队(有点不可思议吧)。打得后续梯队不能后续了,然后陈导组织力量歼灭第一梯队。双方在城墙上反复多次,但毕竟是飞机大炮的年代了,指望一道墙就能御人门外?最终还是城破。
民主联军在一开始攻城损失惨重,没想到进入城内更是处处挨打。那群公务员的作用发挥了,就像红警里的城市战,每座楼房都是砰砰乓乓的枪声。而且民主联军每占领一座楼房或者一片区域,按陈导的命令,国军用火焰喷射器烧掉或者重炮飞机炸烂这一区域。所以,民主联军每占领一个区域,都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伤亡。
在巷战中,陈导还使用撒黄豆的办法,让民主联军过街时滑倒然后射杀。后来,巷战必须品沙袋都没了,陈导命令把粮库里的粮食搬出来当沙袋用。可见陈导真是拼了血本了。这些不得已而为的办法不失为好办法,但也为陈导埋下了祸根。
林总为四平之战打成这熊样愤怒不已,他把原先用来阻援的第六纵队调入了四平攻坚战的序列,而且临阵换将,把可怜的老李撤了,换成了第六纵队司令洪学智。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但林总已经忍无可忍了。洪学智的到来却依然没有改变什么,仍然是大量的伤亡报告。
陈导的情况也不好,从6月14日至20日,他已经血战了六个昼夜,四平西区(铁路线以西)全部丢失,他的亲弟弟陈明信也被民主联军活捉。可是援军依然没有消息。
其实杜聿明已经积极调集援军来援了,不过各个部队集结完毕开始行动是在17日,因为不是走高速,也不是坐高铁,等到从沈阳或者长春赶到四平,恐怕还得十几天。何况路上不太平,有****这么一个劫道的。陈导依然要靠自己啊。
21日,民主联军开始总攻东区。四平的残军凭屋死守,拒不缴枪。四平城里到处是枪炮声、到处是枕籍的尸体、到处是白刃战拼刺刀的火星。
陈导快要顶不住了。71军直属队打光了,他把卫队压了上去,自己也戴上钢盔,手持冲锋枪督战,还把随身的手枪顶上了子弹放进衣兜,随时准备殉国。
他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有幸进过学堂读书,还在家乡当过四年的灵魂工程师——小学教师,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败以及民国初年的混乱,凭着一腔热血和大丈夫当驰骋沙场安能久事笔砚间的思想,弃笔从戎,投考了黄埔军校,成为一期生。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多少回腥风血雨,多少次死里逃生。在和日军多次血战中,他都身先士卒,亲自参加肉搏,从九江到昆仑关,从滇西到缅甸,处处留下了他的身影。但他性格执拗、固执己见、顶撞上司,官场总是坎坷。时值今日,同为黄埔一期的杜聿明、郑洞国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胡宗南成了西北王,连黄埔三期的王耀武都成了第二绥靖区司令兼山东省主席,黄埔六期的廖耀湘成了五大主力之一的新6军军长,而他还只是一个71军军长。
难道都结束了吗?
无所谓了,此生足矣!
转机很快来了。
六期的小师弟廖耀湘不愧是“中国巴顿”,他率领他的新6军一路突飞猛进,再次发挥了上次长途奔袭的余热,沿着中长线一路打来,穿越了民主联军的数次伏击,渐渐逼近了四平。
****再次感觉到了危险的来临。
攻打四平已经毫无意义。如果继续下去,将有可能陷入反包围,那样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惨败。
****下令四平攻城部队转入佯攻。
6月30日,民主联军撤出了四平。
三战四平战役结束了。林总的耻非但没雪,反倒加了一重。
陈明仁终于迎来了郑洞国的大部队,他兴奋莫名,悲喜交加。他竟然活了下来,而且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他收到了青天白日勋章。
全国报纸长篇累牍报道四平大捷。
陈导恐怕也完全沉醉在这一片掌声中了。
“这是我的转折,以前我官运不佳,这次终于时来运转,因为我赢了****。”陈导想。他飘飘然了。
忽然一盆冷水把他浇了个透心凉。
他被撤职了!原因是贪污库粮。
由于在战时,陈导命令把粮食拿来撒着玩儿,还拿来当沙袋挡炮弹,不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也没有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所以导致了战后粮食不能全数入库的后果。那些粮食哪去了,还不是你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造成的。贪污,这么一顶大帽子扣在了陈导的头上。陈导的美梦没了,现在可倒好,连军权都没了。
贪污粮食这个罪名是陈诚想出来的。陈诚在华东吃了大憋,这次他想进入东北地区施展抱负,搜寻熊式辉、杜聿明等人的罪证,搞掉一批不是他这一派系的将领,陈明仁就是最先被陈诚整掉的。
本人依旧为这个撤职理由感到荒唐。
苦战十几个昼夜,部队死伤殆尽,亲弟弟被活捉,自己的命不要来效忠党国,最后换来这样的一个结局。我为陈导想不通。
陈明仁的心彻底凉了,对这个党国绝望了。单单他一个人吗?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和他要好的同僚们、他的老部下们都会怎样想呢?
我敢肯定,这时他的思想就开始变了。
他陷入了沉思……
两年后,1949年8月,陈明仁、程潜在湖南起义,让白崇禧的湘赣防线彻底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