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外创业传奇100例
15577200000005

第5章 从零开始(4)

当时台湾有个叫何义的企业家,早在1951年,就从日本引进了PVC技术,从事PVC生产。政府希望何义来投资PVC生产,何认为是个很好的机会,一来可以得到美国的资金支持,二来可以得到政府的帮助,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并赴美国、日本和欧洲进行考察。

何义考察发现,欧美和日本等国,日产PVC都在50吨以上,而台湾当时计划是日产4吨,无疑生产成本要高,并且,台湾全岛日消耗PVC只有2吨,其余2吨还得自己寻找出路。经过权衡,他决定放弃这个项目,但也没有对外公布。

王永庆虽有进入工业的想法,却一时不知从何下手。而且,他也不知道政府正在发展玻璃、纺织、人造纤维、塑胶原料、水泥等建设计划的事情。这时他曾经帮助过的一个私交赵廷箴找上门来了。

赵廷箴找到王永庆,是希望一起合作从事制造业,最后商议投资水泥行业。

当王永庆把报告递到“工业委员会”,才知道水泥项目早被人捷足先登了。王赵二人商量后决定改投轮胎业,但是这个项目也被人先抢了。

两人顿时傻眼了。于是,到“工业委员会”去咨询。恰好,“工业委员会”有赵一位朋友严演存。他们算是旧识。当二人说明来意后,严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热情,相反,还有些冷嘲热讽的味道。

严演存眼睛斜视了一下王永庆,然后漫不经心地说:“可以办的厂有的是,像塑胶厂,生产PVC的,不知两位听说过这种产品没有?”

王赵两位的确没有听说过“塑胶”二字,于是面面相觑。

严演存一看他们的反应,更加冷淡地说:“我看你们还是先去翻翻资料,了解一下塑胶的性能、用途及加工、生产、制造过程等情况以后再来吧。”

王永庆仿佛受到羞辱一般,拉起赵廷箴的手,气呼呼地往外走。

走到路上,王永庆气愤地说:“看他那副嘴脸,真是狗眼看人低!”

赵廷箴说:“有什么办法呢,谁叫你没有名气呢,现在这帮官僚,眼睛只盯着那些有钱的名门望族。”

事也凑巧,何义在办塑胶厂的事情上一直没有答复当局,而且,还在考察日本途中逝世了,使得塑胶厂项目面临夭折的厄运。

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王永庆和赵廷箴出现在严演存的上司尹仲容面前。尹如获至宝,吩咐手下的严演存极力说服王永庆和赵廷箴参加PVC项目的投资。

严演存根据上峰的指示,找来王永庆和赵廷箴,非常客气地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有关PVC投资项目的计划,提出让王永庆放弃轮胎项目,转而投资PVC项目。王永庆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请教专家学者,私访企业名人,还亲自到日本考察,并且对台湾岛内外市场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塑胶工业作为基础工业,在台湾经济复兴阶段的作用是巨大的。

当时,一位非常知名的台湾化学家知道王永庆准备上马塑胶项目之后,也嘲笑王永庆不自量力,连塑胶是什么都没有搞懂,就做塑胶生产,预言王永庆极其合伙人最后肯定会倾家荡产。

王永庆周围的人也认为王永庆是昏了头,是异想天开。这些,都没有让王永庆减弱对塑胶项目的信心。

王永庆凭着超人的胆识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之后,他领导的台塑集团,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包括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诸多行业。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台湾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

根据台湾《天下杂志》近年对岛内2000家大企业实力状况的调查,台塑集团已经跃居台湾各企业集团的龙头老大。王永庆也以54亿美元的身价登上《福布斯》全球顶级富人榜。

(李晓军)

世界木雕大王张果喜

——小雕刀雕出常青树

“新中国第一位亿万富翁”

世界上享有“小行星冠名权”的首位中国企业家

中国企业界的“长青树”和“东方不败”

他,凭借一把雕刀雕出了一片绚烂多彩的世界,雕出了一段丰富多彩的人生。他,就是被誉为“中国企业界长青树”的果喜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果喜。

起步:做木雕挖到第一桶金

20世纪70年代,15岁的张果喜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进了余江县邓家埠农具修造社木工车间当学徒。凭着极强的上进心和自己没日没夜地用手拉锯,张果喜不仅换来了一个“好木工”的称号,还担任了“车间主任”的职务。可是,车间主任没当几天,农具市场就饱和了。1972年,张果喜的木工车间因无活可干被厂里割离出来,单独成为木器厂,他也被任命为厂长。名为厂长,却一无厂房、二无资金,尤其是无活可干。第一次发工资的日子到了,厂里却连一分钱也没有!张果喜不得不说通父亲卖掉了土改时分给他们家的房子,换回了1400元钱,一部分作为职工的工资,一部分作为厂里创业的本钱。此时的他心里非常明白,单靠卖自己家房子的这点钱是发不了几回工资的,木器厂要生存必须找到能挣钱的活干。为扭转乾坤,张果喜振臂一呼:“要吃饭的跟我来”,随即带领21名工友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之一——余江工艺雕刻厂,迈开了他传奇式的创业之路。

然而,饭在哪里呢?此刻的他想到了上海。因为在邓家埠他经常与“上海知青”聊天,知道上海是一个大世界,在那里或许能找到活做!于是,他带上200元现金和三位伙伴闯进了大上海。历经千辛万苦,经人介绍来到了上海雕刻艺术厂去参观学习。到厂后,他们在陈列样品室里看到了一种工艺十分精美的樟木雕花套箱,每个箱子都是单独的工艺品,套在一起又天衣无缝。当得知这套雕花套箱的价格是200元时,他又惊又喜。200元啊!这是他们4个人千里迢迢来上海的全部盘缠呀!于是,他决定把这个手艺带回余江。4人分好工,一人拜一个师傅,一人学几道工序。就是死记硬背也要把这个产品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技巧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就这样,他们整整苦学了7天。

回到余江的当天夜里,他就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决定生产雕花套箱。第二天,他把全厂的零木碎料全部清理出来分成三十几堆,让大家照着他从上海带回的样品花鸟去练雕刻。期间,他不仅把工人带到有“木雕之乡”美称的浙江东阳县学习,还将个别老师傅请到余江来传授绝活。套箱需要上等的樟木,余江县城连樟树都很难找到,他便亲自带领职工到远离县城的山区去采购。渴了就喝几口山沟里的水,饿了就吃块5分钱的发饼……就这样,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终于生产出了第一只樟木箱。由于那时江西还没有外贸,他们把这只樟木箱送到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由他们转送给广交会。结果,第一次交易会上就订出了20套樟木箱。这20套樟木箱让他们赚了一万多元,同时还使他们了解到了客户对他们产品的要求。根据客户需求来生产雕木箱后,一下子产品的销路就打开了。成批的订单纷至沓来,白手起家的雕刻厂名声大振,产品远销日本、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转型:做佛龛经受技术考验

1979年对于张果喜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一个重要的机遇出现在他的身边,他又一次好好地把握住了。记得创业之初的张果喜为了向市场要机遇,亲自带领几名员工走出余江,跨出江西,三进上海,寻找企业发展之路;之后又三赴浙江东阳,拜师学艺,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雕花樟木套箱,受到客商的青睐。而今牛刀小试,初战告捷后,志向高远的张果喜并不满足,他要大把大把地赚外国人的钱。1979年秋天,张果喜又来到上海。如果说他第一次闯上海是为了找碗饭吃,那么第二次闯上海就是他走向中国富豪迈出的第一步。

在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样品陈列厅里,一尊尊出口日本的雕花佛龛久久地吸引着他的眼球。再一打听,一只佛龛有70%的利润,而他生产的雕花套箱一个只有25%的利润。工作人员告诉他,佛龛是日本的高档工艺品,也是日本家庭必备的“三大件”(轿车、别墅、佛龛)之一,它是供奉释迦牟尼的木雕宫殿。虽然只有几尺见方,结构却非常复杂。成百上千造型各异的部件,只要有一块不合规格或稍有变形最后就组装不起来。因为工艺要求太高,许多厂家都不敢问津。

面对这些佛龛,张果喜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用料不多却价格昂贵,这是把木头变成黄金的生意啊!“这个活,我们能做!”张果喜毫不犹豫地与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签订了合同。他带着样品回到厂里,一连20天泡在车间和工人们一起揣摩、仿制,终于把“佛龛”做了出来。第二年,果喜木雕厂创外汇100万日元,其中65万日元就是佛龛收入;第三年,果喜木雕厂创外汇156万日元,佛龛收入超过100万日元!而张果喜的此次崛起完全归于生产佛龛的技术门槛让后来者一时难以跟进;也归于他对传统雕刻工艺工序的改造,使产品便于大规模生产;更是他对质量的精益求精阻击了韩国、港台的对手,几乎垄断了日本整个佛龛市场。由此,夯实了果喜大业的地基。

提升:再抗波折争创品牌

多年来,规模效益的力量虽然有助于张果喜和他的果喜集团的“和谐”生存,但他的事业却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遭遇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严重衰退,佛坛市场也随之变得异常萧条,很多佛坛生产、经销厂商关门倒闭。而这么多年的佛龛生产又一直作为果喜集团的支柱不动摇。对此,张果喜非常冷静,20多年在佛坛摸爬滚打的经验给他一种直觉:这种萧条是暂时的,宗教是日本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只要有日本人存在就需要佛坛产品。在市场低迷不前的情况下,他不但没有退出佛坛生产领域,反而令人匪夷所思地投入了4000万元新上了两个完成品厂。两年后,日本经济逐步复苏,张果喜的“佛龛”生产正好迎合了市场所需,销量大增。这些造型各异、工艺精湛、用料考究的佛龛一举轰动了日本佛教界,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而名不见经传的余江工艺雕刻厂也赚了个盆满钵溢,还获得了“天下雕刻第一家”的美誉,小木匠张果喜更是当之无愧地成了“世界木雕大王”。

考虑到企业产品、市场单一的潜在风险,张果喜又以一个卓越企业家的战略眼光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发展口号。他以独特的战略思维和经营理念,在上百个项目中反复筛选,按照长期、中期、近期项目发展规划,在做好主业的前提下试水多元化。集团从韩国引进6条生产线,在余江办起了与木雕完全不搭界的化工发泡材料厂。运输搬动间磕磕碰碰的电器产品就少不了它,而电器产品举国疯上的现实告诉他,上发泡正是好时候。起初,如同办木雕厂一样,他将发泡厂办在余江,以示不忘养育之恩。但是,上好的产品一年下来却亏损了400多万元。究其原因,余江离用户太远,发泡材料体积大、重量轻,装载运输中一车看似满满、实际上并运不下多少。来来回回,忙忙碌碌,结果是本可进荷包的几个钱丢在了路上。于是,张果喜将6条生产线全部撤出余江,分别落户上海、厦门、深圳、东莞,独立成厂。这些地方皆为工业密集区,就近推销、就近运输,这才扭亏为盈,撤出后当年就赚了600多万元。

“一着走活,满盘皆赢”,80年代,张果喜就以木雕厂为支柱占领了市场。到1985年,他的资产已经达到3000万美金,毫无异议地成了改革开放之后大陆第一位亿万富翁。而90年代随着产品的不断开发,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原来的余江工艺雕刻厂又很快步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之路,并于1990年11月由余江工艺雕刻厂发展成了“江西果喜实业集团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和骄人的业绩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出口创汇大户。张果喜还先后投资5个多亿分别新上了小汽车内饰件、高科技电机、高档保健酒、酒店旅游、房地产经营与开发、金融保险等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在实施中,他坚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使这些新上项目始终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

30多年来,张果喜带领“余雕人”凭着一把小小的雕刀艰苦创业、顽强拼搏,从生产20套雕花樟木箱起家,将一个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涉及工艺美术品、金融保险业等多个行业领域的民营企业集团,步入了现代化管理、多元化经营、上规模竞争、集约化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做大了的张果喜这样告诫自己:“我们还要谨慎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看得还是和原来的小木匠一样。做到不但善于雕刻木头,还善于雕刻资源,从而雕刻好我们的人生。”他正是以这样的果敢行动和辉煌业绩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新的飞跃,成为历30年而不败的中国企业界的“常青树”和外国人眼中的“东方不败”!

(何素红)

新疆巨富孙广信

——一名退伍兵的光荣与梦想

辽阔的新疆,是生长红柳和梦想的最恰当的地方。

那儿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任何娇嫩的植物都难以播下种子,更不用说生根发芽并长大。但有一种植物,一种高耐旱的植物——红柳,却能把自己的根系扎在深深的砾石之下,并朝向天空伸展它们的手臂。

那儿还适宜一种东西生长,那就是人的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