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宁去世后不久,斯大林就放弃了由列宁所确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模式,过早地提出消灭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等经济成分,并逐步在全国确立了一种后来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深远的计划经济模式和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模式。事实证明,这种所有制模式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模式在所有制问题上,严重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僵化和教条式理解的倾向。由于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长期性估计不足,对消灭私有制这一过程又理解得过于短暂,前苏联模式的缺陷和僵化导致了日后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曲折,最终成为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僵化和经济建设相继出现诸多失误的深层动因。前苏联模式曾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曾利用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等诸要素的影响,这种特定条件形成的体制被绝对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暴露出来。因为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界定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所有制结构上,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升级,从而忽视了生产力因素。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严重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事实证明这种所有制结构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由于前苏联当时是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所有制结构长期被视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唯一模式,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都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很大程度是受前苏联模式影响。正因为前苏联模式在中国行不通,才使得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在分析前苏联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决心摆脱前苏联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路。
东欧各国在“二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以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展开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都形成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前苏联模式的弊端也同样在这些国家上演,因此东欧各国都开始试图摆脱前苏联模式的影响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三国的改革之路比较典型。匈牙利改革较为突出,它是取消经济管理中的指令性计划,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竞争相结合,在坚持计划经济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小农手工业、零售商业、自产自销和非农辅助经济作为合法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得到鼓励和发展。改革后匈牙利经济增长较快,形成了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匈牙利模式,并受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注。但由于其未能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框,并且受到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因此改革未能持续下去。南斯拉夫进行改革是:取消国家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和集中统一的国家计划,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由工人管理企业,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国家允许小商品生产者进行个体经营,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资成立中外合资企业等。南斯拉夫的改革是有一定成效的,它表明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区别的标志。由于权力过分分散加上前苏联的干涉,最后也无果而终。捷克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国家管理企业的权力下放,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竞争,实行民主管理,企业职工自治,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市场等方面。但也由于改革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框架,再加上政治改革引起的混乱和前苏联的干涉而最终夭折。三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意识到开放市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因此一段时间当个体、私营经济活跃的时候这三国的经济就有所发展。但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理论和政策的高度,因此改革没有能够延续下去。东欧三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得失为我国所有制改革也提供了一些借鉴。经历了前苏联东欧剧变和国内政治风波以后,很多人开始怀疑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可能性,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也停滞不前。邓小平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1992年的南巡讲话就打破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与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集体突破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与党的第二、三代领导核心对前苏联东欧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反思是分不开的。
前苏联模式在所有制问题上,严重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僵化和教条式理解的倾向。这突出表现为盲目追求所有制形式表面上的先进性,追求纯而又纯的所有制形式,然而忽略了所有制形式的多层次性以及与生产力的相适应性。由于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长期性估计不足,对消灭私有制这一过程又理解的过于短暂。这种缺陷直接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曲折,成为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僵化和经济建设相继出现诸多失误的深层原因。东欧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虽然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对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由于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所有制模式而最终没有成功。实践证明现阶段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不能单纯划一,清一色的公有制不仅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更加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才能发挥它的巨大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他们在探索中国所有制模式发展道路过程中特别重视研究、借鉴前苏联东欧所有制模式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教训,他们的非公有制经济思想,许多源于对前苏联东欧传统所有制模式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和突破。
三、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在恢复国民经济秩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方面,做出了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其中包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和实践,可以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历史教训。
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土地革命开始,毛泽东就有了“现在我们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社事业和私人事业三方面组成的”的认识。抗日战争时期,他强调“……目前的农村根据地内,主要的经济成分还不是国营的而是私营的,……用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毛泽东不仅指出在边区和抗日根据地内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必要性,而且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提到相当高的位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时期,他又提出了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的形成。
第二阶段,解放初期,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渐渐成熟。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他告诫全党:有的人认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不适合我们国家情况的。毛泽东主张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
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而斗争》一文中指出:“使各种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正是依据毛泽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分析判断,我党才提出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并建立了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出现反复。这一时期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是一个矛盾体系。首先他强调“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强调尽快从多种所有制向单一公有制过渡。但在过渡时期,他一方面提出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存在;另一方面,又提出“让资本主义绝种”,“让小生产绝种”。随着三大改造的结束,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小生产逐渐消失。其后毛泽东虽然多次发现在所有制上急于求纯,急于消灭资本主义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但最终还是没有纠正过来。这表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出现了曲折,其思想与实践产生了矛盾。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这一时期的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思想,一是个体私营经济思想,二是外资经济思想。
1.毛泽东的个体私营经济思想
毛泽东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就产生了利用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由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所构成,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共产党人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因为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对待个体私营经济上,继续沿用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在不同时期相继提出了不同的思想观点,并呈现出反复和摇摆的特点:在“利用限制”、“改造消灭”之后又提出了“再次利用”、而后再次“消灭”和“彻底否定”思想。需要指出的是,两次“利用”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充分利用个体私营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奠定公有制经济基础,而且利用的前提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合法存在,它是五种经济成分之一。第二次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在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少量的个体私营经济来弥补公有制经济生产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足。显然,两次“利用”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最终的目的都是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消灭和取缔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毛泽东的主导思想。在对个体私营经济思想的阐述中,根据毛泽东思想发展和实践的特点,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利用限制”思想;二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年)的“改造消灭”思想;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的“再次利用和消灭”思想;四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彻底否定和取缔”思想。我们将根据这些思想特点,将不同阶段的思想观点具体阐述如下: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利用限制”思想
1949—1952年是新中国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面对新中国成立伊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最初设想的引进和利用外资来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计划已成泡影,这无疑加大了我国经济恢复的困难。但从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构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而国营经济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因此,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对待为数众多的个体私营经济,继续发挥它们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便成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所在。在这三年中,毛泽东对非公有制经济持肯定态度,在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党实行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团结。
首先,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近代工商业的主要成分。据统计,1949年全国共有资本主义工业12.3万家,164万余人,占全国工业职工总数的54.6%;生产总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3.2%。1950年共有私营商业402万户,占全国商业总户数的98.4%,商品销售额182亿元,占全国商业机构零售额的83.5%。尽管当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存在种种不足,但毛泽东认为,占有相当比重的私人资本主义是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进程中不可轻视的力量,应加以扶持和利用。
早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当容许其存在和发展。并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做了分析: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是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这一思想充分体现在1949年9月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其中包含了著名的新中国经济政策——“四面八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