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
15232000000005

第5章 根类(4)

[制法]将上药粉碎,加红糖300克,40度以上白酒8000毫升,置于玻璃或瓷器容器内浸泡10日。

[用法]每次服50~100毫升,每日早晚各一次,饭后半小时服用,或每晚临睡前服用一次。可连服三到四个月。并配合醋酸曲安缩松注射。

[功效]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散寒通络,软坚散结。

[主治]治疗坐骨神经痛。

【验方精选】

防己、当归各15克,鹿角霜12克,细辛5克,制附子、桂枝、羌活、赤芍、白芍、广地龙、独活、乌蛇肉各10克,生黄芪、生地、生效仁各30克,蜈蚣3条,生甘草12克。上各味制为成药痹痛宁。每半月为1个疗程。可根据具体病情,服2~6个疗程。可祛风胜湿,温经散寒,舒筋活络,通痹止痛,补益气血,强筋壮骨。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老年人腰腿疼。

天冬

【简介】别名“大当门根”。攀援状多年生草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根。

【来源】生在山野,亦栽培于庭园。分布我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鉴别要点】茎细,有纵槽纹。叶状枝2~3枚簇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3cm,宽1mm左右,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花披片6;雌蕊1,子房3室。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月。块根长圆纺锤形,长6~20cm,中部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黏性,断面蜡质样。

【采收加工】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人沸水中煮或蒸,除去外皮,微火烘干或用硫磺熏后再烘干。

【性味功用】性寒,味甘、苦。

【用药宜忌】忌与鱼腥类同食。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

【保健药膳】

浮萍天冬汤

[原料]天冬、浮萍、生地、玄参、丹皮、生姜、栝楼根各15克。

[制法]水煎,至大半杯。

[用法]趁热服。

[功效]祛少阴经疫证。

[主治]口燥舌干而渴者。

【验方精选】

1,天冬1000克,熟地、茯苓、蜂蜜各500克。诸药研末,炼蜜为丸或膏。每日3次,温酒调下。此药滋阴补血、宁心安神。适用于中老年人防衰老、延年益寿食用。服药期间忌食鲤鱼和鱼膻之物。

2,天冬300克,黄精1000克,蜂蜜500克。共研为末,炼蜜为丸。每日早晚各服1丸或1匙,开水或温酒下。本方补中益气,润肺止咳。适用于肺虚气弱、咳嗽气喘等症。

木防己

【简介】别名“土防己”、“土木香”、“白木香”。缠绕性木质藤本。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根。

【来源】生在丘陵、山坡、路边、灌丛及疏林中。主产在华东、中南、西南。

【鉴别要点】根为不整齐的圆柱形,外皮黄褐色。小枝有纵线纹和柔毛。叶互生,卵形或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14cm,宽2.5~6cm,先端形多变化,基部圆形、楔形或呈心形,两面披短柔毛。叶柄短,披毛。花单性异株,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花瓣6,淡黄色。雄花具雄蕊6,对瓣着生;雌花有退化雄蕊6,心皮6。核果近球形,蓝黑色,有白粉。花期5~8月,果期8~9月。根呈不规则的圆柱形,直径约1.5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略凹凸不平,有明显的纵沟及少数横皱纹。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

【采收加工】全年来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功用】性寒,味苦、辛。

【用药宜忌】阴虚、无湿热者及孕妇慎服。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行水清肿,解毒,降血压。用于风湿痹痛、神经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外治跌打损伤、蛇咬伤。

【保健药膳】

木防己酒

[原料]木防己7克,铅丹、防风、桂心、龙齿各4克,丹砂、甘草(炙)3克,独活1克,细辛、当归、干姜各2.5克,莽草0.5克。

[制法]上药切碎装入绢袋中,以酒5升浸泡。

[用法]初服0.05升,1日3次。

[功效]祛风止痛,行水清肿。

[主治]小儿风痫发动,手足不仁。

【验方精选】

防己桂枝汤 木防己9克,石膏(鸡头子大)12克,桂枝6克,人参12克。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此方行水散结,补虚清热。主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熏黑,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吐下不愈。

木香

【简介】别名“云木香”、“广木香”。多年生草本。为菊科物,木香的根。

【来源】多栽培于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主产在云南、四川。

【鉴别要点】高1.5~2m,主根粗大。茎披稀疏短柔毛。茎生叶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长三角形,长30~100cm,宽15~30cm,基部心形,下延成不规则分裂的翅状,边缘有不规则波状或浅裂并稀疏的刺,两面有短毛。茎生叶基部翼状抱茎。头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直径约3cm,常数集生在花茎顶端,总苞片约10层。花冠暗紫色,5裂。雄蕊5,聚药;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外。瘦果长锥形,上端有两层羽状冠毛。花期7~8月,果期8~10月。根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皱纹、纵沟及侧根痕,有的可见网状纹。质硬,难折断,断面较平坦,棕色至暗棕色,散有棕色点状的油室,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老根中央多枯朽。

【采收加工】秋、冬季采挖,除去杂质,切段,干燥后撞去粗皮。

【性味功用】气芳香,性温,味甜、苦,稍有刺舌感。

【用药宜忌】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保健药膳】

陈皮木香烧肉

[原料]陈皮3克,木香3克,瘦猪肉200克。

[制法]先将陈皮,木香焙脆研末备用;在锅内放食油少许烧热后,放入猪肉片,炒片刻,放适量清水烧熟,待熟时放陈皮,木香末及食盐并搅匀。

[用法]食肉及汤,佐餐食用。

[功效]舒肝、解郁、止痛。

[主治]因气郁而导致的妊娠腹痛。

【验方精选】

六味木香散 木香200克,栀子150克,石榴100克,闹羊花100克,豆蔻70克,荜茇70克。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口服,一次2~3克,一日1~2次。开郁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胃腹疼痛及呕吐。

太子参

【简介】别名“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多年生草本。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

【来源】生在山坡林下和岩石缝中。主产在江苏、山东、安徽。

【鉴别要点】高7~20cm。茎直立,下部近方形,有短柔毛2行,节略膨大。叶匙形对生披针形。蒴果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根细长防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0.2~0.6cm。顶端有茎痕,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烫过);或类白色,粉性(生晒品)。

【采收加工】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睦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阴干或直接晒干。

【性味功用】气微,性平,味甘微苦。

【用药宜忌】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弱、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噪干咳。

【保健药膳】

太子参烧羊肉

[原料]太子参75克,水发香菇、玉兰片各25克,熟羊肋条肉350克,鸡蛋1个,调料适量。

[制法]太子参水煎取浓缩汁5毫升备用。羊肉切成薄片。鸡蛋、淀粉加糖色少许搅成糊,放入肉调匀。香菇、玉兰片皆切成坡刀片,同葱姜丝放在一起。将锅中油烧至五成热时下锅,炸成红黄色,出锅滗油。锅内留底油50克,入花椒10余个炸黄捞出,随将葱、姜、香菇、玉兰下锅煸炒,加入清汤400毫升及酱油、精盐、味精、料酒各适量,再将羊肉及太子参浓缩汁放入,烧至汁浓菜烂时,出锅盛盘。

[用法]吃肉及汤。

[功效]温中补虚,益气生津。

[主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虚劳瘦弱,精神疲乏,心悸自汗,产后虚冷,及年老气虚体弱等症。

【验方精选】

太子参20克,50%酒精和60%酒精各15毫升,酸枣仁、五味子各30克。太子参20克水煎3次,浓缩至20毫升。五味子30克加50%酒精15毫升,酸枣仁30克加60%酒精15毫升,两药各浸7~10天,取清液,三液混合后再加糖浆30毫升,每次15毫升,每日2次。本方补气活血,养心安神。适用于心慌乏力、失眠者。

牛膝

【简介】别名“怀牛膝”、“对节草”、“土牛膝”。多年生草本。为觅科植物,牛膝的根。

【来源】栽培于疏松肥沃的土壤中,野生者多生在山野路旁。主产在河南。

【鉴别要点】高30~110cm。茎直立,方形,有疏柔毛,茎节膨大。叶对生,椭圆形成阔披针形,顶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幼时密生毛,成长后两面有疏毛。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每花有1苞片、膜质,上部突出成刺。小苞片2,坚刺状,略向外曲。花披片5,绿色,披针形,雄蕊5,花丝带状,基部连合成简。胞果长圆形。花期8~9月,果期10~11月。根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5~50cm,最长可达9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细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受潮则变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中心维管束木部黄白色,外周有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

【采收加工】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细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后,用硫磺熏2次,晒干。

【性味功用】气微,味微甘、苦、涩、酸。

【用药宜忌】孕妇慎服。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保健药膳】

牛藤鸡脚汤

[原料]淮牛膝30克,眉豆20克,红枣8枚,鸡脚4对(约250克)。

[制法]先将鸡脚以开水浸泡,去外衣及爪甲洗净,淮牛膝、眉豆、红枣去核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料酒、盐、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2小时,加味精调味,供食用。

[用法]喝汤、吃鸡脚。

[功效]补益肝肾,健脾祛湿。

[主治]肾虚有湿,下肢乏力,腰背酸痛,足部微肿,或麻木不仁,小便不利或尿频、尿急等慢性前腺炎症的调治。

【验方精选】

牛藤炭20克,莲房炭20克,熟地炭30克,怀山药30克,茯苓10克,车前子60克,荆芥炭3克,旱莲草30克,炭附子3克,盐柏6克,知母20克。水煎服。可治血精,阴虚阳亢,相火妄动而伤精宫所致的精带血者。

乌药

【简介】别名“矮樟”、“香桂樟”、“白叶柴”。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

【来源】生在向阳山坡灌木林中,山麓、旷野。主产在安徽、浙江、湖南、广东、广西。

【鉴别要点】高达4m。叶革质,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长渐尖或短尾尖上面有光泽,下面密生灰白色柔毛,三出脉。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梗短或无;花披片6,黄绿色;雄花有雄蕊9;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上位。核果球形,黑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块根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具年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切片或直接晒干。

【性味功用】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用药宜忌】气虚及内热证患者禁服;孕妇及体虚者慎服。

【功能主治】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保健药膳】

乌药川芎茶

[原料]川芎、天台乌药各60克,葱、茶适量。

[制法]取川芎、天台乌药共研细末,混匀。每服用药未30克,加葱白2根,茶叶6克,置保温瓶中,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后,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痛止后即停。阴虚内热、肺脾气弱之人忌服。

[功效]开郁活血止痛。

[主治]因长期精神压抑,郁闷不舒致头痛、头昏,并常因暴怒、抑郁而诱发或加重,如神经性头痛、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痛。也可治妇人产后因精神刺激引起的头痛。

【验方精选】

将乌药煎汤至7.5~1.5克内服,或磨汁或入丸、散。能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治气逆胸腹胀痛,寒疝,脚气,小便频数。气虚、内热者忌服此药。

丹参

【简介】别名“血生根”、“赤参”、“血参”、“红根”。多年生草本。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

【来源】生在山坡草地、林下、溪旁。主产在四川、山西、河北、江苏、安徽。

【鉴别要点】茎高40~80cm。叶常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7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轮伞花序6至多花,组成顶生或腋生假总状花序,密生腺毛或长柔毛。苞片披针形。花萼紫色,2唇形。花冠蓝紫色,筒内有毛环,上唇镰刀形,下唇短于上唇,3裂,中间裂片最大。花期4~6月,果期7~8月。根茎短粗,顶端有的残留茎基;根长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紫棕色,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