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上善若水
14095300000007

第7章 早期道教教派的发展

东汉灵帝时期,在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时,河北巨鹿人张角推崇黄老之学,也创立了“太平道”。它和张道陵的五斗米道一样,也是早期的道教组织。

太平道以东汉宫崇所著《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太平道的纲领、目标、教义、称号、教区组织、口号、宗教仪式、活动内容、传教方式等,皆据《太平经》而来。

张角熟读《太平经》,深明其理。张角手下有8名弟子,另外,他有两个弟弟,一名张宝,一名张梁,在组建太平道的过程中,这些人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10余年的活动,太平道信徒总数达到数十万之多,传播范围很广,声势浩大。

张角把全国信徒按照地区,建立了军政合一的组织“方”,共设36方,大方有信徒1万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各方首领称“渠帅”。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太平道的教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张角布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给人治病来扩大影响。张角常持九节杖,自称“大贤良师”,把自己看成大众的先觉者。他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并以此为掩护,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关于反对剥削,主张平等互爱的观点,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

由于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所以张角就顺势而起,按《太平经》中“顺五行”的思维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选定于甲子年甲子日、即汉灵帝中平年间的农历三月五日举行大起义。

张角派8名弟子到各地宣传教义,准备太平教起义。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太平道起义的口号是: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认为按照万物兴衰、朝代更替的规律,汉王朝这个“苍天”大数已尽,而黄色土这个“黄天”应当取代汉王朝。

张角自称“黄天”,其部36方教众皆着黄巾。史称“黄巾起义”。在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也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道陵的五斗米道都是道教早期教派,共同遵行《太平经》教义,而且起初都有意成为一种政教合一的宗教形式。

在张角传播太平道的同时,张道陵之孙张鲁也在汉中地区传播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在张鲁这里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甚至有人认为张鲁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

张鲁的宗教活动与太平道类似,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张鲁的五斗米道以“治”为单位,“天师”为最高领袖,道中24治首被称为“祭酒”。道中的祭酒统领信道教众,组织相当严密。

张鲁将新入道的信徒称作“鬼卒”,成为骨干后,由其统领一治新教徒,则升为“祭酒”,祭酒还负责在要道路口设立“义舍”,为过往行人准备食物。

祭酒讲解《道德经》的记录名为《老子想尔注》。书中主张信徒努力修道,“各安其位”,以达到“治国令太平”的理想;要求教徒遵守“忠孝诚信、行善积德”的道义。

张鲁在三国时期曹操远征巴蜀时受其官职封赏,随其到了内地,五斗米道徒几万户被曹操安置于长安、洛阳、邺城等地。这样,由张道陵最初发源于四川的五斗米道开始在内地传播。很多贵族加入五斗米道,如王羲之,祖辈从汉魏之际即信仰五斗米道。此时,五斗米道更名为“天师道”。

在张鲁及其臣民北迁之后,天师道内部也开始分化。张鲁迁到邺城后的第二年去世,天师道便失去了统一的基础。于是,北迁后的诸祭酒便“人人称教,各作一治,不复按旧道法”办事,各自立治传教。

如此一来,一方面使天师道的势力扩展至北方,在中原地区广泛传播开来;另一方面又陷入了组织涣散、戒律松弛、思想紊乱的状态,甚至有些教徒开始腐化堕落,从此,天师道走向了衰落。

至两晋时期,一些天师道首领中出现了上层化的趋势。他们奔走于权贵之门,攀龙附凤,直接参与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并各为其主出谋划策,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西晋初期,先后一度把持朝政的杨骏和贾后,都曾利用天师道术士来巩固他们的领导地位。其中,最突出的是赵王伦与孙秀。赵王伦是西晋初年“八王之乱”的核心人物,其谋士孙秀即为天师道的信徒。

晋代道士上层化的另一表现是,道教传播于世胄高门,使大批高级士族加入道教,成为它的信徒,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天师道世家。如钱塘杜氏,琅邪孙氏、王氏、徐氏,吴兴沈氏,高平郗氏,陈郡殷氏,东海鲍氏,范阳卢氏,会稽孔氏,丹阳葛氏、陶氏等。

这些士族大量涌进道教以后,将其思想也带到道教中,引起道教内部在思想和组织上的蜕变。于是,各类道教书籍日益增多,新的道派也相继出现。

在这个转变关头,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在其所著的《抱朴子·内篇》中,他为道教构建了种种修炼成仙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主张。

葛洪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长生成仙的理论体系,使道教的神仙信仰理论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为上层化的士族贵族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道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天师道世家寇谦之,南朝的陆修静都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

寇谦之出身于贵族家庭,祖辈几代信奉天师道。他自幼学道,后跟随道士到华山修道,最后选定嵩山作为其传道地,成为十六国北魏之际北方天师道领袖。

寇谦之废除了原来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职的做法,以及天师道一些教职的世袭制度,要求“唯贤是举”,并废除五斗米道原有的24治名称,规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观,道观招收弟子应先考察3年等。

同时,寇谦之还重新制定了有关宗教活动的教规。废除入道费用、治病报酬和租米钱税等,规定“从今以后,唯听民户岁输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挺。”寇谦之教导道教信徒应当遵守修道戒律,并认真做斋功礼拜,从而得道成仙。后人称寇谦之改造后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寇谦之还制定了道教音乐,即道教音乐。是古代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明帝神瑞年间,寇谦之称自己在嵩山遇到了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经戒》。于是,寇谦之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遂产生了《华夏颂》《步虚辞》等最初的道教音乐。

《华夏颂》是吸收秦汉时宫廷中演奏的雅乐改编而成的,它大约是在道教仪式开坛前行进吟咏的一种音韵。据《玉音法事》注说:

华夏,三千五百里为华夏,言其迢远之意,今华夏自思真堂举起,徐徐吟咏,过廊庑,登殿堂,而毕。似取其迢远之意也。

《步虚辞》多是对神仙的颂赞之词,一般是五言、七言的诗歌词,长短不拘,视法事的需要而定。因其音韵若众仙飘渺行于虚空歌颂之音而得名,风格古雅。

南朝茅山道士陆修静出身于江南吴郡的士族名门,他对道教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为了将当时的道经去伪存真,加以整理,他到处搜访道经,足迹遍布半个全国。

陆修静整理了《灵宝经》,编写了《灵宝经目》。在编写《灵宝经目》时,将《灵宝经》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后来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陆修静还撰写了《太上洞玄灵宝授受》中,便收有《步虚辞》,现存明《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所收《玉音法事》中录有多首《步虚辞》。

陆修静逐步制订完善了道教戒律和斋醮仪式,整理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定。经过陆修静在斋仪方面的统一、规范和编订工作以后,天师道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健全。后人称他的天师道为南天师道,和寇谦之的北天师道相区别。

道教经过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改造,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教义理论和经典文献,建立完善了自身的斋戒仪式和相对统一的教会组织,丰富了修炼方术,形成了独特的神仙信仰体系,并扩大了在执政者和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完成了从民间宗教向官方正统宗教的演变过程。

西晋以后,在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北朝境内,也出现了道教改造旧天师道的现象。形成了寇谦之新天师道和楼观派。

在北方十六国分布的天师道中,像张忠、王嘉以清虚守志,修道养生为宗旨,隐居山林,招合徒众的松散道教集团很多,这对于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影响很大。

由于天师道经过变革后,适合了鲜卑执政者与汉族门阀地主的需要。加之寇谦之善于钻营,得到地位显赫的贵族崔浩的宠信,最终使道教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承认和支持,在北魏大兴起来。

北魏初期,佛教与道教同时发展壮大。由于北魏太武帝即位之初,听信寇谦之与崔浩之言,又加之随着北魏统一战争的进展,新征服的中原地区都是佛教兴盛之地,僧侣地主妨碍国家政令统一,甚至有参与叛乱的可能,这些都成了北魏太武帝决心镇压佛教势力的原因。

444年正月,北魏太武帝诏令灭佛,至548年北魏分裂后,道教与佛教在辩论中失败。北齐政权灭道倡佛,从此新天师道几近消亡了。

在北魏孝文帝时,以梁谌、王嘉、王道义、陈宝炽、李顺兴等为代表,正式形成道教楼观派。此派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响颇深。楼观派继承了北方天师道的传统,成为与上清派拥有同样待遇的御用道教流派,具有融合南北方特点的道教,在学术上形成了注重实用而不尚义理辨析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道教虽然经历了被废除的厄运,但基本上融合成为封建上层建筑与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汉以来,道教组织逐步壮大,道教诗也随之增加和日趋成熟。从形式上看,炼丹有外丹、内丹之分,因此关于炼丹的诗其内容也有内丹、外丹之别,或主内丹、或主外丹,或内外兼而有之的情形。

如《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上所载的一篇504字歌谣,以七言一句的形式,运用象征的文学手法,暗示炼丹原理和作用。其意象的运用颇为隐晦,但其比喻与象征手法,则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

在炼丹诗秘传之际,道门中人还注意创作咒语诗。咒语本是一种祝告之辞。相传黄帝时已有咒语传世。道教产生之际,咒语成为道士们召神驱鬼、治病求道的一种形式。到了魏晋时期,咒语更加发展起来。

咒语有散文体和诗体两种,但以诗体居多。较著名者有《真文咒》《三皇咒》《洞渊神咒》等。咒语诗不仅注意模拟自然声响与节奏,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爱憎情绪。同时,咒语诗也注意典故的应用与气氛的渲染,甚至还有一定的场面描绘。

魏晋南北朝间,不仅在道门中秘传炼丹诗、咒语诗,而且在社会上流行着游仙诗。游仙诗是一种歌咏神仙漫游的诗篇,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楚辞》,如屈原的《远游》,也不乏仙人漫游的描绘,颇多浪漫色彩。

在道风盛行的背景下,游仙诗应运而生。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不等。梁萧统《文选》首列游仙诗为文学体裁之一。从作者身份来看,游仙诗可分为道人游仙诗和文人游仙诗。道人游仙诗与文人游仙诗,都表现出“冲举飞升,遨游八极”的浪漫色彩和奇幻的想象力。不同的是,道人的游仙诗往往是崇道思想与神游境界的结合。

道教诗因其内容独特,表现手法丰富,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贡献。

总之,从东汉末年开始,道教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张道陵后人张鲁继续阐扬的五斗米道、张角的太平道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诸多教派,这些早期教派的发展,丰富了古代道教文化,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旁注]

符水 即符水道教,又称符箓派,是对道教中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后的灵宝派、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都属于箓派。符箓派统一于正一道。该派由古代的巫鬼道发展而来,用箓祈禳,以消灾却祸、治病除瘟、济生度死等为职事,与我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

祭酒 道教二十四治,治首称祭酒。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道教后,为了便于管理和教化民众,遂设立了“二十四治”。当时负责某一教区的最高首领,就称为“祭酒”。祭酒有向教民讲解教义的义务,有处理违犯教规的教民的权利,同时还要主持宗教活动等。

八王之乱 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并引发了亡国和近300年的动乱。其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8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故史称“八王之乱”。

士族 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朝之前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直到隋朝开国,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唯贤是举 只要是有贤德的人就荐举。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有寇谦之改革天师道进时提出的用人原则。当时天师道祭酒等道官或私授或世袭制度,严重制约了道教的发展,因此,寇谦之要求“唯贤是举”,让那些有贤德、有能力的人担任天师道中重要职务。

楼观派 道教教派之一。始创于魏晋之际,显盛于北朝、隋唐,以楼观为中心,即陕西周至终南山脚下。主要传播于北方关陇地区的道派。楼观派奉老子、尹喜为祖师,主要传习三洞经典。其道法受南方上清、灵宝派影响,博采众家之长。该派还力主老子化胡之说,常与佛教徒发生论争。

道教音乐 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为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的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

雅乐“雅乐”的意思即“优雅的音乐”。雅乐是我国古代的宫廷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如《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帔舞》、《羽舞》、《皇舞》、《旄舞》、《千舞》、《人舞》等,它们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咒语诗 是道教诗的一种类型,它的特点是运用诗的表达手法而赋予咒语的法术功能。咒语本是一种祝告之辞。相传黄帝时已有咒语传世。咒语诗不仅注意模拟自然声响与节奏,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爱憎情绪;同时咒语诗也注意典故的应用与气氛的渲染,甚至还有一定的场面描绘。

游仙诗 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就其本义而言,这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或10句,或12句,或16句不等。游仙诗源于汉代以前的歌赋。《楚辞·远游》篇将古老仙话传说诗歌化,通过"游"的描写以表现逍遥世界,抒发内心的忧思情绪,初具游仙诗的雏形。

[阅读链接]

陶弘景在南朝的政坛上是负有名望的人物,而其毕生致力学术的方向,始终以修道炼丹为目的,从南北朝的道教史而论,他与北魏时代的寇谦之,都是弘扬道教的中坚分子。

陶弘景犹有道家老、庄的风格,参合神仙方士的道术,介乎入世出世之间,隐现风尘,游戏三昧。而他的道家思想已经渗入佛家思想的成分,而且是趋向融会道、佛两家思想与方法的前驱。至于修炼神仙与采用道术的方法,注重养生丹药而近于抱朴子,故亦著有关于医药方剂的《肘后百一方》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