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12970600000005

第5章 中国航空事业的发端(1840—1912)(2)

这位空军烈士的血,使得“中国航空史”的首页更为绚烂,他的贡献在于在清末民初对国人进行航空建设具有极大的导引及鼓舞作用。当时中国航空发展全然是对西洋科技文化的一种输入,国人对于航空的认识有的间接阅读书刊的报道,有的直接观摩飞机的试飞;而旅居欧美的侨胞和留学生必然是最早的接触、参与者,同时也是最早向国人推介的媒介,在这些方面,冯如都是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法、俄飞行员比冯如稍早在国人面前展示飞机的飞行,但其对中国航空建设的影响实不如冯如。国人对外人试飞可能产生莫测高深之感,而冯如证明中国人亦可自制飞机,亦可驾机翱翔,缩短了中国人与航空的距离,培养了海内外同胞对航空的兴趣与信心。很可惜的是冯如牺牲过早,是中国航空莫大的损失。

冯如是中国航空先驱的典型,但并不是孤立的特例。当时国人——特别是侨胞及留学生,修习航空者很多,其中有半途而废者,但坚忍不拔而卓然有成者亦不乏其人:旅美华侨谭根、林福元,留英学生厉汝燕,留法学生姚锡九、赵世忠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航空家,后来也都对中国航空有过贡献,是中国航空的播种者。

二、广东飞行器公司

中国第一间民办飞机制造公司——广东飞行器公司(原名广东制造机器公司),是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发起创办,由旅美华侨集资组建的飞机制造企业。它是从广东制造机器厂开始,中间经过改组、扩充为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再改称广东飞行器公司。

冯如在美国,经过10年机器工厂的工作实践和自学,掌握了各种机器的设计、制造专业技术知识。1904—1905年,日、俄帝国主义为争夺我国东三省权益,在我国东三省疯狂厮杀,践踏我国主权,蹂躏我国同胞,使冯如愤慨万分,感到要抵御外侮,保国安民,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时距离世界最早的飞行家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发明飞机的时间虽然不久,冯如已经预见到飞机将来在国防上必然担当重要的角色,萌发了制造飞机、保卫祖国的念头。1907年,冯如开始积极搜集资料,研究制造、驾驶飞机的方法。

当时美国的科学家,如爱迪生、莱特兄弟等,为了把他们的创造发明迅速有效地贡献给社会,都是一身二任,既是发明家,也是企业家,一面进行创造发明,一面自筹资金,创办公司,使创造发明一旦成功,即可付诸实用,效果显著。冯如在这些事实的启发下,也试行自兼企业家,向当地华侨发起集资创办飞机制造公司,群策群力,为祖国制造飞机。

由于当时的旅美华侨,对冯如能否成功地把飞机制造出来信心不足,故多存观望,只有3位没有多大资本的青年华侨黄杞、张南、谭耀能愿意尽力支持。冯如创办飞机制造公司的这一实践,反映了华侨对事物的看法是很现实的。他们对一个企业的创立是否支持,除了认为它对祖国有利外,还要知道它是否有成功的把握,在他们看来,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成功的希望,即无福国利民的可能,便不愿意耗费金钱去支持它。

冯如以创办公司的形式来团结华侨群众,群策群力地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的计划虽然未能全部实现,但仍然在为祖国制造飞机、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的道路上知难而进,与黄杞、张南、谭耀能3人尽出所有积蓄及生产工具,总共才得1000 元,组成一间仅有4个人的广东制造机器厂,于1908年5月,租得奥克兰东街第359号的一间面积仅得80英尺[2]的店铺作厂房,怀着“固吾圉,摄强邻”“壮国体,挽利权”的雄心壮志,以坚毅沉着的精神,在那里开创中国人前所未有的伟业——研制飞机。

这间由冯如主持的广东制造机器厂,在人力、物力、财力都显著不足的情况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克服了无数的困难,经历了无数的挫折,终于在1909年9月制成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飞机。1909年9月21日,冯如在奥克兰以南的派德蒙特高地驾驶这架飞机飞上了天空。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飞机上天。这间小小的广东制造机器厂,便是中国飞机制造工业的起点。

冯如制造飞机及试飞成功的消息,使不少旅美华侨相信冯如有制造飞机的能力。冯如便乘机与黄杞、张南、谭耀能3人,联合旧金山的工商业家黄梓材、刘一枝、朱竹泉,组成创办广东制造机器公司7人小组,于1909年10月(宣统元年九月)把广东制造机器厂改组、扩充为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并拟定《广东制造机器公司试办飞机招优先股简章》招募优先股,筹集资金。由于冯如于1909年9月21日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大大鼓舞了旅美华侨投资支持冯如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的信心和兴趣,纷纷投资广东制造机器公司优先股,成为该公司的优先股股东。仅从1909年11月3日(宣统元年十月初一)至1910年2月19日(宣统二年正月初十)的3个多月时间,即招得优先股股东67人,共收得优先股股金5875元。

1910年3月7日(宣统二年正月二十六日)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在冯如、黄梓材等创办人主持下,召开优先股股东大会,选出黄梓材、刘一枝任正、副总(经)理,负责营业工作,冯如任总机器师,负责生产及技术工作,朱竹泉任司数员,掌管会计、财务,优先股股东李云屏、刘希煜、张椿清、张炳淮、陈良赞、司徒恩(司徒璧如)、黄杞、谭耀能、张南、陈秋生、林荣铎、朱三进、刘显琼等13人当选为议事值理,“所有重要事件,须由总经理招集值理,公议而行”。对“公司进支数目,每年集各值理核算,签名为据,刊印征信录,分发各股东,以昭清白”。确认“冯九如(即冯如)、黄梓材、刘一枝、朱竹泉、张南、黄杞、谭耀能”7位优先股股东为公司创办人,享受公司章程规定给予创办人的权利。

《广东制造机器公司试办飞机招优先股简章》(简称《简章》)明确规定,优先股“每股收银1元,先造飞机2架,至飞机成功,声名昭著,随后招集大股,在祖国择地设厂,或专造飞机,或兼造各种机器。至公司成立开办前交来之优先股,伸中国通用银,以香港币为本位,每1元作5元,与日后普通股每股5元无异,利益均沾,以昭公道。”收银处设于旧金山大光书林,由刘一枝、朱竹泉负责经收。《简章》还规定:“本公司总机器师冯如制造飞机,日后禀请政府查验,如准给专利权,归本公司所有”“公司现收优先股及日后公积金银两,俱附聍稳固银行,公推黄梓材、冯如、刘一枝、朱竹泉共同签名附贮。至起银应用,亦要此四人同往起领,不得私自提取,以昭慎重。”至于招集普通股,待“飞机成功,随后续订”。

《简章》第六款,为简章的重点条款。它规定公司“日后飞机成功,凡所获特别赏银,以及赛演各项进款,公议除若干归公款外,其余分作10份,以7份归优先股股东分派,以3份归各创办人及工务人所得,内1份归总机器师,其余2份分作5份,内2 份归工务人,交总机器师照等级分赏,又2 份归各创办人,交总(经)理分配,又1份归担任招股过千元者分赏,以酬其劳。倘或得有特别赏物,归各工务人所得。至本公司得有利权之时,各办事人工金,一切由众股东公议”。

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办事人员工金,虽然要等待“公司得有利权之时”,才“由众股东公议”,在未“由众股东公议”之前,办事人员只能支取办事费。但由于开展业务需要,给下列专职人员发放工资或伙食费;从1909年11月2日(宣统元年九月二十日)起,至1910年8月24日(宣统二年七月二十日)止,冯如每月给银20元,伙食交通费在内,朱竹泉每月给银15元,伙食交通费在内。从1910年3月6日(宣统二年二月十五日)起,至1910 年8 月19日(宣统二年七月十五日)止,黄杞、司徒恩每月各给伙食费10元。

可见冯如发起组建的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在创办初期,即已订有既简明又缜密的规章制度。

广东制造机器公司成立后,人力、物力和资金均较广东制造机器厂时雄厚,组织亦更健全,使冯如得以根据研制飞机的实际需要,购置制造飞机的机器和材料,调动全公司的力量,群策群力地展开研制在当时来说是属于机体坚固、结构先进、性能优越的飞机。

由于当时航空技术尚处于襁褓阶段,大家都在摸索之中,冯如研制飞机,自然也不是一帆风顺。计从1909年10月28日(宣统元年九月十五日)至1910年10月2日(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九日)止,用于购置制造飞机的机器设备、材料,及制造飞机六次失败的耗费,共用去资金5384.97元,剩下490.30元,耗去资金超过公司资本90%。资金将罄,阻碍了冯如继续研制飞机的进程。为了支持冯如把研制飞机工作进行到底,直至成功,“自1910年10月3日(宣统二年九月初一)起,众议每份每元科银二毫,共成科来银664元”(即每一优先股增加投资0.2元,共计得优先股1.2股。如不增加投资,则原来的一优先股改为0.8优先股),使冯如研制飞机的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冯如在股东增加资本的支持、鼓舞下,继续研制飞机,终于在1911 年1 月制成一架“顿异前制”(小翼在前的鸭式布局)的飞机。同年1月18日,冯如驾驶这架飞机,在奥克兰的艾劳赫斯特广场公开试飞,完全成功。当地的《旧金山纪事报》于翌日以《中国飞行家的一次成功飞行》为题,报道了这次试飞的经过。

继1911年1月18日试飞成功之后,冯如继续在奥克兰作过多次飞行表演,先后取得飞高700余英尺,时速105千米,航程35千米,居于世界航空纪录前列的优异成绩。每次飞行表演之后,冯如都根据飞行情况,并参考新近搜集到的制造飞机的资料,主要是寇蒂斯型飞机的技术资料,对飞机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和起落架等部分加以改进。使这架以“顿异前制”飞机为基础,经过局部改进的飞机,其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冯如于1911年1 月18日试飞完全成功之后,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即按《简章》第三条:“……至飞机成功,声名昭著,随后召集大股”,和第四条:“本公司招集普通股章程,至飞机成功,随后另订”的规定,从1911年1月30日(宣统三年正月初一)起,招集普通股,订明每股收银5元,其股息与优先股1元无异。经手招股人每招得20股以上,不足40股的,给红股1股,招得40股以上,不足60股的给红股2股,余类推。由于冯如制造飞机及试飞成功,有力地增强和鼓舞了旅美华侨投资支持冯如创办的广东制造机器公司的信心和兴趣,故招股颇为顺利,仅在1911年1月30日—2月21日(宣统三年正月初一至二十三日)的23天内,即招得普通股股东35人,共投资普通股303股,收得股金15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