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东乡群侠
12164500000147

第147章 隆隆战鼓声(三)

周年信赶到周炳坤家才知道他去了准提庵,赶到准提庵时,正看见周炳坤在指挥人往下撤大门头那块“孝道禅修”的牌匾。周年信快步走到他的身边。周炳坤头也没有回就说:“年信啊,你来啦。”

周年信说:“哥,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周炳坤指指撤下来的牌匾,神情平静地说:“事情我都知道了。长毛贼打进来,学堂,是保不住了。祠堂,也保不住了。我得趁现在把这几块牌匾和祖宗牌位先收起来。祠堂那边我已经安排如海去了,我自己在这边。我们周家的事情,该安排的我都安排好了。年信啊,你现在应该到章家大院,同观鳌一起,商量怎么迎战李秀成才是,怎么跑这里来了?”

周年信说:“哥,你真的觉得这一战,我们是必输无疑,一点胜算都没有吗?”

周炳坤看着周家人将牌匾装上车,嘱咐道:“路上小心一点。记住,到了浮山,找几个离华严寺远一点的山洞,把牌匾和牌位都用油纸包包好,藏的时候也放好了。十八岁以下的和妇女,就都别回来了。其余的人,天黑之前必须赶回来。娃娃们给我听好了,记住了,十天之内,谁都不许回来。以后你们回来,要是找不到我,就别找了。听着,周家的族长玉牌,我交给了周如海,以后如海就是我们周家新的族长。我们周家有两块玉牌,另一块玉牌交给谁了,我现在不告诉你们。要是如海也不在了,那么谁先拿回玉牌,不管是那一块,都由他当这个家。你们记住了。娃娃们,你们一定要放精明些,打听好了再回家。记住今天晚上不要乱跑,等明天我们跟长毛打起来,你们再跑来得及。那时候长毛贼顾不上追你们,你们才好脱身。都别怕,就是离开了东乡,不回来也不要紧。我提两个要求,你们要记住了。第一是好好做人,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第二,就是不管将来在什么地方,都不要忘记,你们是东乡鹞石山周家的后人,就是在别的地方开祠堂,辈分也不要变,鹞石周家的百代诗不许忘。其他的,我就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你们赶紧走吧!”

几十辆大车先后从准提庵出发,朝浮山方向而去。送的人和走的人都很平静。直到最后一辆车子出发了,周年信也没有听到有妇女和孩子们的哭声,他知道周炳坤确实是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周炳坤转过头,看到周年信还没有离开,笑了笑说:“年信啊,这要是在二十年前,别说一万五千个长毛,就是再多一倍,要进我东乡,恐怕也是有来无回。现在,东乡恐怕是挡不住他们了。”

周年信说:“哥,你是说我们都老了么?可是现在这些后生,武功也不比我们当年差多少啊。而且会武功的,比二十年前还多许多呢。”

周炳坤摇摇头:“不是武功高低的事,也不在于练武的人数量多少。主要是现在啊,我们东乡人心不齐啊。要是当年人心齐的时候,我就不在这里撤牌匾了,早赶到章家大院去了。”

周年信说:“哥,我就是来接你去章家大院的。”

周炳坤眼里闪过一道亮光:“真的吗?是观鳌叫你来接我的?”

周年信说:“不是的。观鳌什么话也不说。我是自作主张,回来接你。”

周炳坤想了想,摇了摇头说:“我不去。现在东乡各家都有武馆,每年都要争输赢。到了这时候,必然各怀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打算。说不定我一去,东乡还没跟长毛开战,自己人就要先打起来。我不能去啊。”

周年信一愣说:“哥,你不去,那你跟我说说,这一战怎么打我们才有机会。我去跟观鳌说。”

周炳坤在准提庵前走了几步,又摇了摇头:“观鳌是不会听你的。”

周年信说:“哥,你也别固执啊。不试试怎么知道,说不定这时候他能听我的呢?”

周炳坤想了想说:“年信,你说的也对。总得要试一试。其实这一战,好打。明的说起来我们有七千人,就比长毛贼少的不多。实际上我们东乡加一块近十万人,去掉女人跟孩子,还有老的不能动手的,能够参加打战的,起码还有三万。加上我们熟悉地形,明显比长毛占优势。所以我先前说,长毛就是再来多一倍,我们也能打胜。”

周年信道:“哥,这个你先别分析了,你就说该怎么打就行了。时间紧得很。”

周炳坤说:“年信啊,兵书上讲,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时间再紧,还是要分析一下的。长毛们也有长毛的长处。一来他们有火枪,二来他们是经常打仗,经验比我们足。”

周年信说:“哥,你直接说,我还得赶到章家去说服观鳌呢。时间真不多了。”

周炳坤笑了笑:“年信啊,你怎么变急性子了?我不跟你分析透了,你怎么去说服观鳌?不急,急不得,我先问你,《孙子兵法》上说‘兵者诡道也。’长毛身经百战,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那你想过没有,他们要打我们东乡,为什么这么快攻击的路线和人数,都被我们探听明白了?”

周年信说:“是啊,就昨天才发生的事,按道理我们不应该这么快知道啊。难道是李秀成故意让我们晓得的,他想干什么?”

周炳坤说:“当然是故意的,我想他早就知道我们周家团有七千人了。我们有七千人,又战地利,自然不怕他一万多人。李秀成那娃娃使的就是这个激将法,想要我们跟他面对面硬碰硬。打仗要以我所长,攻敌之短。我们是民团,人家是正规军。硬碰硬的话,别说是我们人少,就是掉过个,我们人多,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何况他们还有火器。所以呢,我们应该把人分散开来,躲在官道两边的树林里,三五个人一组,不跟他正面接触,放他们进来。只要他们在明,我们在暗,依靠山头上的树木做掩护,用弓箭、飞刀甚至石头,三、五、十天,我敢保证,他们这一万多人一个都离不开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