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音乐财经周刊001
11312100000006

第6章 一位特立独行的博士主唱(2)

按照这样的思路,等他的电影做出来之后,可以走电影节、戏剧节的路线,还可以做展览、做画册,生产周边的产品。同时,可以用演出所用的大量道具,在当代艺术领域做道具服装展等。这就是陈陈陈的一系列规划,听上去似乎虚无缥缈,又觉得缜密合理。但对于这样一位年轻的音乐人和创业者来说,他的理想和规划正在一步步推进。

不走纯乐队路线

中国音乐财经CMBN:“香料乐队”给外界的感觉很“怪”,你对它的定义和规划是什么?

陈陈陈:“香料”这个名字其实是来自于科幻小说《沙丘》中的一种资源。小说中预言,到了某一个时代,所有人都会去寻求一种稀缺的资源,叫作“香料”,香料可以增加人的感知能力。未来珍贵的资源不再是真金白银这类的东西,而是能够增加人的感知能力的东西,可以让人变得更敏感。

我们的乐队是比较怪,可能对于一些乐迷来说是比较冷的那种,有距离感,但是现在接受度越来越高了,数字音乐让大家听得更多,选择更多。我们也更倾向于去掉“乐队”的头衔,不希望像一支乐队的感觉,我们弹贝斯、弹吉他、打鼓,只是一个手段。我个人特别想做一些贫民科幻的东西,不是宇宙科幻,而是我们生活中的科幻。

中国音乐财经CMBN:感觉“香料乐队”的演出很少,国内音乐节兴起后,乐队的演出机会多了很多,收益也不错,“香料”为什么没走音乐节路线?

陈陈陈:我们乐队很少演出,即使出了专辑,我们也不会走巡演的路线。我们演出最多的一年就是2013年,几乎把国内所有的音乐节都上了。“香料”在音乐节上算是最小牌的乐队,我们的观众也是很冷的那类,不会像其他歌迷那样疯狂,看演出都是站在最后面,两手插兜,远远地看着。这种感觉反而让我觉得很好。

另外,我们发现参加音乐节对我们来说,歌迷转化率会很低。参加了音乐节之后,我们才觉得“香料”并不适合参加这样的音乐节,一方面是我们的乐队人少,但设备特别多,连接起来非常麻烦,而且总是要从一座城市奔波到另一座城市,拿着重重的设备,太累了。另一方面,我们的乐队风格跟音乐节不太匹配,我们的音乐是偏配乐,还要配一个场景或者一种氛围,我们是希望能够设计一种完全空间笼罩的氛围。

中国音乐财经CMBN:“香料”出过几张专辑?未来有什么规划?

陈陈陈:我们做的很多工作不光只是音乐部分,还想尝试做一个概念的梳理,包括我出的每一张EP,都有一些概念的设计。我们的第一张EP叫《非常常见》,名字中用了一个悖论的词“非常”,封面是一个大螃蟹,如果有机会,都能发展出很多别的东西。

整个EP都是我们自己录音的,EP中有四首歌我们写出好想法和大构架之后,小飞为主的制作组再把歌修改得规整一些,四首歌都没有歌词,不过听起来都很生猛,很涩,也很纯粹。我们希望第一张EP做出来是很有火气的那种,即使过了十年、二十年,再听起来还会觉得很有火气。

第一张EP出来后,虾米网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把我们的歌推到了虾米网首页,那时候就觉得,可以在睡觉前听着自己的歌,是一件很过瘾的事。三个月后,我参加了一档《王牌碟中谍》的电视节目,拿了一些奖金,我用这个钱买了声卡、麦克风等设备,开始做第二张专辑《无用器官》。因为有了麦克风,第二张专辑中的四首歌就有了歌词,可以录唱。做完之后大家都觉得很迷幻、很甜。

第三张EP就是《受力分析》,这个系列会出三张,每张4首歌,一共12首歌。最近这张专辑叫《受力分析PART1》,其中《飞蛾》那首歌做了一年,很夸张,做了四五个版本,最后才确定了一个版本。还有一首中鼓的混音是在楼道里录的,这是小飞突发奇想,他把鼓放到16层的顶楼,在15层和14层都放两个话筒,他在16层打鼓,然后录在电梯里的天然混响。

我们做了这么久的时间,才出了专辑,其实也是好事,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在提高,也慢慢摸索出了门道,耳朵也越来越挑了,大家都在进步。

《受力分析》:向《迷墙》看齐

中国音乐财经CMBN:这次《受力分析》的剧场演出是基于怎样的想法?为什么选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陈陈陈:做《受力分析》的演出,我的想法是希望能制造一个完全空间笼罩的氛围,这个氛围是我定制的,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跟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人交流过,他们对这样的演出很感兴趣,因为国内还没有乐队做这样的演出。后来又得到海青文杰的帮助。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应该算是一个能够自我管理的人,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既然我愿意做,就一定要做完。而且赞助商对于这么一场概念演出也非常感兴趣。这次参与演出的人,都是我们平时做项目合作的一些人,他们觉得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所以都拼了命工作,拿的费用也很少,希望下次能改善。

中国音乐财经CMBN:《受力分析1.0》是一场“概念”演出,从1.0到3.0,每一个阶段有什么不同?最后要达到什么效果?

陈陈陈:这是一场“概念”演出,其实我们的每一个专辑就是一个概念,每一个概念都努力去靠近一个电影体量,把这些概念用剧场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拍成一部电影。演出只是一种形式,因为演出过程中,我们的道具、服装、音乐等各种信息都会面对观众,观众会给我们回馈信息,我们根据回馈重新整理,然后进入2.0阶段,最后演到3.0的时候,会有大量的道具和服装,画面会越来越清晰,情节也会越来越清晰。

1.0的时候我希望把所有的技术问题全部解决,观众第一次来的时候,可能对内容没有太多的要求,因为我们在结构上做得很复杂,所有的东西都是编排好的,有三个舞台,有大量cue点,会有七首歌的串联。到了2.0的时候,再加入两首歌,把歌词唱得更清晰,让很多概念开始进入,会有一个新的主题,故事和表演也开始出现了。3.0的时候就是一个完整的场景,各种东西都齐全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拍电影了,电影拍完,整个项目就结束了,整个项目大约需要一年多时间。

中国音乐财经CMBN:按照你刚才说的,《受力分析》从1.0到2.0,最后到3.0,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项目,整个项目会做成什么样?

陈陈陈:我是想做成类似平克·佛洛依德的专辑《迷墙》一样的项目,《迷墙》就是出了一张概念专辑,有两张CD,专辑里面的内容,请导演拍成了电影。这部电影反响非常好,后来佛洛依德在演出的时候,就会将电影《迷墙》里面的画面在现场展现。我们跟《迷墙》是反过来的,我们是先演出,用演出的内容再去做电影。

中国音乐财经CMBN:《受力分析》用了怎样的故事把三个阶段串起来的?

陈陈陈:《受力分析》的整场演出是用一个经典力学的故事串起来的,就是西西弗斯被神惩罚,他每天都要推着一块石头上山,无限重复。有一位力学狂热者想用受力分析的方式来解释世界,我们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牛顿经典力学去解释。人是有理性或者被教育得有理性的,有了理性之后就会有求知欲,去理解世界,也就开始去做类似推石头的事情。这个圆形石头又可以被理解为地球、原子,或者分子,或者“自由”,等等概念,所以这里面会有多重集中隐喻,而《受力分析1.0》中的石头、脚手架、毛毛虫、飞蛾是三组有联系的意向组合,用来描述其他想法。

《受力分析剧场版1.0》的主题是“对支撑物保持怀疑”,任何东西后面都有一个支撑物,我们总是先相信了一些支撑物才能去做一些事情,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们对于自己相信的事情又会产生怀疑,这就进入了一个复杂的阶段,从而又延伸到后现代、反智、理性的限度等等问题上。

中国音乐财经CMBN:《受力分析》的现场表演最终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理念或者寓意?

陈陈陈:这个我现在也说不清楚,因为我现在想到的这些概念,没办法一下子说清楚,也正因为说不清楚,我才想去做。如果一下子就能说清楚,就没必要去做了,我可能画一幅漫画就解决了。如果大家觉得西西弗斯很幸福或者不幸福,这个项目也就没有必要去做了。

中国音乐财经CMBN:《受力分析剧场版1.0》已经成功完成,这样的演出可能很难重复的演,因为在舞台和道具上面太花工夫,你们希望用什么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你们的演出?

陈陈陈:我们在视觉上花了很大的工夫,有各种道具表演,整个舞台空间会有音乐、舞蹈、声光电装置环环相扣,音乐表演得到了强化。舞台艺术与音乐在同一空间尝试融合。这样的演出在很多细节上会做得非常夸张,所以我们希望一年只做两场高质量的演出,而不是重复的做。所以我觉得像李志和汪峰的那种在线直播的超级演唱会形式比较适合我们,可以照顾到现场以外的观众,而且直播内容也会比较丰富,不只是音乐表演,还有大量的视觉刺激的东西。我们准备在《受力分析2.0》的时候试一试在线直播的形式。希望有机会和有关组织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