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那些尽善尽美的事情只能是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中,在现实中几乎不会发生。倘若你经常觉得“倒霉的总是自己”,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即便犯了错误,也很难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而且还会给自己找到种种开脱的理由。
其实,面临困境时,逃避或是逃脱责罚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反应。多数人在“有利”与“不利”两种形势的抉择中,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趋吉避凶。但是,一味地逃避,最终的命运无异于那只将头埋进沙子而惨死的鸵鸟。
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心理规律,那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无论多么痛苦,你都是逃不掉的。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逃不过。只要你勇敢地去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些曾经让你痛不欲生的事情,也不过是人生中的插曲,你在战胜它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美好和光明,使你的人生财富得以增加。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个孤独的人,但当他直面这个事实并将其化解时,他成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大师。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是严重的神经病患者,当他战胜疾病时,他发明了著名的森田疗法。他们能将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实转化成人生重要的财富,你也一定能做得到。
边缘系统:为什么说脏话让我们心里更痛快
科学研究表明,边缘系统是指高等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边缘系统,是大脑中影响或控制情绪的重要部分,其环绕在大脑半球的内侧,形成一个闭合的环状部分。
如今,脏话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的发布平台也早已由最初的污秽之地—厕所发展到了网络。长期以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想给孩子创造一个没有脏话的“干净世界”,但最终,老师和家长的努力总是徒劳的。纵观历史你会发现,自古至今,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干净世界”。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种语言,甚至每一种方言,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不会缺少骂人的词汇。如德国人动怒时,会说和排泄物有关的脏话;荷兰人、美国人和英国人,更加喜欢说跟性有关的脏话;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人,则更偏重于说跟鬼以及其他宗教神灵有关的脏话。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能够在世界各国听到脏话。
荷兰莱登大学的语言学家盖·道切在自己的书中这样写道:“人类的脏话最早在5000年前就出现在了书面语言当中。”古埃及人把粗话刻成了象形文字,古罗马诗人则用粗话作诗。而古往今来的世界名人,更是不会和脏话绝缘,如莎士比亚、马丁·路德金和马克·吐温全是“污言秽语”的朋友,歌德更是曾经把批评家骂作狗,而莫扎特则非常喜欢在信上署名“您的甜蜜污粪”。
既然脏话如此受欢迎,那人们想说脏话的心理动机又是什么呢?脏话到底有什么用?它对释放人们的内心情感又有何帮助呢?
脏话的颠覆性让它既可以破坏日常生活的准则,又可以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正是由于这两个特殊的功能,脏话才陪伴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表明,说脏话有益于人们的心理健康。正如美国马萨诸塞自由艺术学院的心理学家和脏话专家迪蒙瑟·杰所说:“咒骂能让我们的脑子自由。”他还说:“一个人会说出什么样的脏话,是由他身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这之间有一个固定的规律,那就是说脏话越严重的人,他们对抗社会环境的意图越强烈。
早年间,科学研究就已表明,人脑中的额叶系统是脏话在人脑中储蓄的主要场所,而掌握理智的话都位于大脑皮质外层。美国神经学家亚当·安德森和伊丽莎白·菲尔普斯认为,当人脑上层区域不再能够抑制住额叶系统中的情感阻塞时,人就会说脏话。1885年,法国医师图雷特发现,一些边缘系统受损的病人,会出现罕见的精神失调。这种疾病后来被命名为“图雷特综合征”。有的患者会脸部抽搐,或发出清喉咙的怪声,还有10%~20%的患者则会出现“秽语癖”的症状,而且他们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脏话就如同溃堤的江水连绵不绝。
综上所述,说脏话作为人类远古时代就具有的本能,它对人的生存以及社会化有着特殊的意义。
脏话往往是一个人最真实情感的流露,而礼仪只是在外人面前出于礼貌的表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脏话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
私人空间: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坐靠边的座椅
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跟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是不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你跟某人挨得越近,你们之间的关系越亲密。在心理学上,人与人之间需要一个安全距离,这个安全距离大约是0.6米~1.5米,倘若这个距离被打破,就很容易给人一种压迫感和侵入感,让人感到很不自在。
安全距离范围内的“地盘”,就是一个人的私人空间,倘若这个空间受到挤迫,就会给人造成压迫感。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你一定要懂得“距离才会产生美”的道理。
每天早上进入办公室,小王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总经理交流工作。为了表示自己跟老板的关系很友好,小王谈话时总是喜欢凑到老总的跟前,而老总却总是不自觉地往后退。
起初,小王的这种谈话方式只是让老总感到不自在,但老总觉得,这只是一个人的习惯而已,于是并没有流露出自己的不满。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暗示,让小王明白自己很不喜欢这种近距离的接触。
时间一长,老总发现,小王不但没有觉察到自己的行为的不妥,反而变本加厉。老板每向后退一步,小王就会向前追一步。就这样,老总一步步地后退,小王一步步地向前。最后,老总终于忍无可忍了,于是开口道:“小王,你干吗总是追着我说话,跟客户也这样吗?你这样很容易让人感到不自在的。”话一出口,小王一时语塞,脸涨得通红。
小王的做法很显然侵犯了老总的私人空间。美国心理学硕士邓肯说过:“1.2米是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除非是你特别信任、熟悉或者亲近的人,否则无论是说话还是其他的交往,一旦小于这个距离,都会让人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那就是,无论坐公车还是火车,或者是到餐厅就餐,都不约而同地往靠边的座位去。比如当很多人一并涌入一节空车厢时,长坐椅的两端总是先被人坐满,坐椅的中间位置则会后被人坐满。这种现象,同样也是由私人空间意识引起的。坐靠边的坐椅,只有一侧需要与别人接触,这样一来,自己的私人空间相对而言就会变大,带给人一种更加强烈的安全感。再比如,快餐厅、咖啡馆等公共场所,最靠近外侧一排的坐椅也会经常遭遇“冷遇”。这也同样是因为靠里边的位置总是能确保更多的私人空间,而靠外侧的位置则更容易将人暴露。
如果夜间,你独自一人行走在路上,突然有个陌生人出现在离你不远的地方,而且他正在快速地靠近你,你的反应会是怎样?一定是一种紧张感笼罩心头,接着加紧步伐并握紧自己的背包。当他以很快的速度超过了你,这时你的心才会彻底放下来,明白对方不过是在赶路。但是,起初的感觉,同样是私人空间受到挤占的缘故。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都要保留一定的安全距离,无论是面对面的直接沟通,还是心与心的交流,这一规则都同样适用。越过了安全范围,就会对别人造成困扰,给人形成压迫感,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通常情况下,陌生人群之间的安全距离大约是3米,在这样的距离内说话,一是能够使对方听得足够清楚,二是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防止过近接触,三是这个空间还足够掩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朋友之间的距离,就会比较接近,大约在1米左右,这个距离适合亲密交谈,朋友们聚在一起喝个小酒侃侃大山,或是博弈棋盘,这是再合适不过的距离了。
亲密爱人之间的距离,那就是亲密无间的距离,也有人称之做“零距离”,其距离大约是在30厘米或是更近。在这个距离范围内,亲密的人彼此间可以随时保持亲密的接触,或款款情深,或耳鬓厮磨,或相拥而泣,或窃窃私语。
心理补偿:为何在外受气的人喜欢在家里耍横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这辈子是不可能实现了,等我孩子长大后,我一定要……”试问,你实现不了的事情,你的孩子就一定实现的了吗?他们有这种义务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父母的这种心理正是一种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原本是指一种生理现象,也就是说当身体的某一器官产生病变或是有缺陷时,另一些器官的功能就会相应加强,以补偿不足。如双目失明时,嗅觉、听觉、触觉会表现得格外灵敏。
比利时一家警察局聘用了6名特殊的刑侦人员,他们进行侦查时不是携带手枪,而是拄着拐杖。
英国《独立报》报道称,他们是比利时警方对抗恐怖活动和犯罪团伙的“新型武器”。尽管他们都是盲人和弱视者,但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敏锐的听觉,这为警方的监听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30岁的萨哈·范洛就是其中的一员。一次,警方认定一名毒贩是摩洛哥人,而范洛却从这名毒贩的讲话录音中听出了他的阿尔巴尼亚口音。后来,警方将这名毒贩逮捕后,经过询问,发现他确实是阿尔巴尼亚人。
在惊叹这位盲人侦探特殊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奇妙的补偿功能所发挥的作用。
补偿功能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为补偿心理。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力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是心理上的自卑,而努力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成就了许多成功的人士。
美国前总统林肯出身微贱,而且他小时候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这些先天性的不足,让林肯小时候受尽凌辱。因此,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而且极其自卑。
为了补偿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林肯从小学习就很用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
后来,他不仅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还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维护美联邦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最终,他摆脱了自卑,成为受人爱戴的总统。
林肯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对自卑心理的补偿。也正是这种补偿,让林肯重获动力,增强自信,并最终取得成功。可见,由“心理补偿”驱动所采取的积极行为,是一种重塑信心和获得成功的有效途径。
但是,心理补偿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表现出非常消极的一面。有些人为了弥补自己的心理缺失,往往表现得比较自私,敏感,很容易伤害别人。生活中,那些“窝里横”一族,就是这类人的突出代表。
吴彤的爱情观,就是一定要选择一个性情温和、知书达理、不乱发脾气的男朋友,因为她从小就生活在父亲的暴力之下。工作上不得志的父亲,回到家里总是以各种暴力手段树立他的权威。妈妈的饭菜烧得不合他的胃口,他就会破口大骂;吴彤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他规定的标准,他就会毫不留情地责令她跪在地上,并且拳脚相加;当他喝醉酒的时候,更是无所顾忌地冲着吴彤和她的妈妈撒酒疯,大打出手。
久而久之,父亲的“窝里横”似乎满足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的自尊心,但他这种坏脾气却深深地伤害了吴彤和她的母亲,在吴彤的心目中留下了阴影,致使她在整个大学期间都不太愿意跟男生打交道,直至她现在的丈夫出现。
恋爱的时候,男友(现在的丈夫)对她关爱有加,呵护备至,嘘寒问暖,这样一来,吴彤那颗尘封了好久的心终于被打开。男友脾气很好,从不对自己发脾气,即便是自己对他发小姐脾气,他也总是笑着礼让。为此,吴彤一直觉得男友就是上天派来照顾自己的。大学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嫁给了他。
只可惜,好景不长,结婚以后吴彤才发现,那个好脾气的男友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回家就冲自己发脾气的丈夫。尽管丈夫还没有到大打出手的地步,但是小时候的经历已经让吴彤变得非常敏感,她不想重演母亲的悲剧,成为丈夫的“出气筒”。于是,家庭战争开始了。
起初,吴彤也认真地听过朋友的劝解,努力关心自己的丈夫,弄明白他回家就发脾气的真正原因,无非就是工作上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跟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尽管吴彤自己也很清楚丈夫的工作压力很大,可是她仍然觉得丈夫不应该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致使她一看到丈夫皱着眉头的那张苦瓜脸,心里就堵得慌。这样的日子让她觉得度日如年,后来终于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无论是吴彤的父亲,还是她的丈夫,他们存在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工作上不得志,在外受了气,回家总喜欢拿自己的家人开火。究其原因也是心理补偿意识的作用。因为人在潜意识中,总是一直在寻找补偿自身缺失的东西,而吴彤的父亲和丈夫缺失的正是男人的自尊。他们在外边受了气,丢了面子,当然希望回家后能够得到补偿。这也正是补偿心理典型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