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10625000000007

第7章 看穿现象背后的动机(1)

有人说,生活就是不能太较真,稀里糊涂随它去吧!可仔细思量,生活这本百科全书还真是得好好推敲。无穷的世界里,奇妙的事情不胜枚举,它们的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的玄机?尽管人们常说难得糊涂,可人心莫测的世界里,如果能洞穿他人的内心世界,看透现象背后的动机,仍旧可以帮助我们做个快乐的“糊涂人”!

潜意识心理:人为什么会做梦

提及做梦,这实在是再普遍不过的一个现象。自从我们有记忆起,梦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其实,自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梦就产生了,只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我们还没有记忆,所以无法记住自己的梦。那么,梦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人们经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事实上,除了白天遇到、想到的一些事情会在梦中出现外,我们还会经常梦到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还有一些梦,当我们醒来时,早已记不起来了。

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梦,都是人体潜意识的一种体现。

无论是从生理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做梦都是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人体活动。人体入睡后,大脑内一小部分的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成为做梦的基础。千百年来,解梦者、心理学家以及神经生物学家对梦更是苦苦求索,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承认,梦跟一个人的心理和性格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最近,小雪总是重复做一个梦,而且早上醒来,这个梦总是让她羞愧难当。她总是梦见自己赤条条地走在大街上,非常难堪,但每次都还在故作镇定。她自己无法理解这个梦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她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她的故作镇定似乎掩饰了自己的难堪,她分辨不清别人看她时到底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这不,前几天,她又梦见自己从澡堂中赤裸裸地走出来……第二天早上醒来,这个梦犹如一个烙印印在小雪的脑海中,每当想到它,就会羞愧难当。她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做这样的梦。她为此颇有担心,因此,她将自己的梦告诉了好友小敏。

小敏托着腮帮想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一二三来。最后,她建议小雪去见心理医生。开始时,小雪感到非常难为情不愿去。后来,在小敏的劝解下,而且知道心理医生对咨询者的信息是绝对保密后,她才下定决心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医生一边听着小雪的倾诉,一边频频地点头,并没有打断小雪的话。等她说完后,心理学家跟她聊起天来。

聊天的过程中,医生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小雪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女孩,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即使在公车上,别人无意间投来的一个眼神,都会让她心神不宁。最近,由于自己和一位同事的关系略显紧张,她为此烦躁不安。于是,这种尴尬和困窘被她带到了梦里。

听了医生的分析,小雪的心宽了起来。原来,出现这样的梦境,并不是自己有什么非分之想,更不是自己有什么不检点,说到底,还是跟自己的性格、经历有关。

其实,正常的梦境活动,不仅是保证人类机体正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是协调人体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由于做梦时,人主要是在利用大脑的右半球活动,而处于清醒的状态时,则是在利用大脑的左半球活动。在醒与梦交替出现的过程中,人体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

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完全无梦的睡眠,不仅是不正常的,还很有可能是身体某个部位发出的危险信号!

第六感觉:有的人为什么可以预见未来

每当提到“第六感”,人们总会觉得高深莫测。科学研究表明,人类除了具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五种感觉外,还存在着一种对机体的预感,生理学家把这种感觉称为“机体觉”或“机体模糊知觉”,即所谓的“第六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第六感”并没有特定的感觉器官,它是由机体各内脏器官的活动,通过附着于器官壁上的神经元(神经末梢)发出神经电脉冲,把各种信号及时地传递给各级神经中枢而产生的。

因此,参考下面的测试,你只需回答“是”或“否”,就可以判断你自己到底有没有“第六感”。

(1)曾经有过的梦境,确实在现实中发生了;(2)到一处从未去过的地方,莫名其妙地对那里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3)与人初次见面,对方尚未开口,便已知道他将要说些什么;(4)经常有应验的预感;(5)有时候会感觉身体有莫名其妙蚁爬感、短暂的刺痛感等;(6)能预知电话铃响;(7)预感会碰到某人,结果果然如此;(8)在灾祸到来之前,会出现不适的生理反应,如窒息感、乏力等;(9)经常做彩色缤纷的梦;(10)时不时就会听到无法解释的声音。

以上10个问题中,你的回答如果有3个以上是肯定的,那就证明你具有第六感觉;如果有5个或5个以上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证明你的第六感比较活跃;在7个~10个之间,则证明你的第六感非常敏感。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领域,研究者将重点放到了意识的层面。人们的意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而意识有明确的内涵,潜意识则是一个集合的笼统界定(常把不能意识到的意识统统称为潜意识)。由此可知,“第六感”属于人们的一种潜意识。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意识是通过人们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五种感官接收外在的刺激,然后经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做出整理分析,最后确定的认识。而潜意识则是人们接收到的被意识层面所遗漏的东西,它不是人们通过语言或逻辑推理而得的。这些“被遗漏的信息”在大脑中经年累月的储存,使得人们不曾察觉。而一旦当它们浮现到意识层面,成为一种可辨认的感觉时,所谓的“第六感”就产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对年轻的恋人。为了国家的前途,小伙子上了战场,从此以后,女孩子开始了漫长的相思。她日夜思念着自己的恋人,盼望他早日平安地回到自己身边。结果,一年后传来噩耗,小伙子所在的部队在惨遭敌军轰炸后全军覆没。听到这个消息,女孩子悲痛欲绝。

消息传来的前几个夜晚,女孩子就开始重复做着同一个梦,在梦里,她看到自己的恋人在一个黑漆漆的洞里,不断地呼唤着她的名字,并痛苦地对她说:“救我,快救我……”女孩不止一次被这个梦惊醒。后来,她把这个梦告诉了家人,家人则解释说她太过于思念恋人,才会做这样的梦。

开始的时候,女孩也觉得家人说得对,是因为思念才会做这样的梦。可是,接下来的几天,这个梦一直困扰着女孩子。再后来,她只要闭上眼睛,就会“看到”恋人痛苦的表情和“听到”他凄惨的声音。

在听到噩耗后,女孩子终于不顾家人的劝阻,循着自己的梦,找到了一座大山里。眼前的一切,让她惊诧不已。原来,映入眼帘的竟然是在她的梦境中经常出现的废墟!女孩不顾一切地扑到废墟上,拼命地用自己的手扒着石块。不久后,救援队赶来了,挖开堆积的砖块,在一个阴暗的地窖里,发现了一个胡子拉碴、衣服破烂、满身伤疤但还活着的人。

他就是女孩的恋人。俩人热泪盈眶,紧紧拥抱。

第六感,不是什么特技,更不是什么神灵使然,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着的。正如分析心理学创立者荣格所强调的那样,用自己的直觉来发现无意识,而无意识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仓库。

如果从这一观点出发,那么,第六感本身也是自己心灵世界的内容!

被需要心理:为什么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保险推销员甘道夫在其年轻的时候曾拜访过一位很有名气的书商。在书商的家里,甘道夫看到许多徽章、奖杯。于是甘道夫好奇地问:“这些徽章和奖杯是如何得来的?”书商回答说:“我曾获得过美国最佳书商的称号。”“那你又是如何成为第一名的?”甘道夫接着问道。“因为我会向我的客户说‘我需要你的帮助’。当你诚心诚意地向别人求助时,没有人会说不。”

听到这些,甘道夫的心里不免一颤,“那你都向你的客户要求了什么呢?”“我请他们给我3个朋友的名字,我将为他们提供服务。”

甘道夫知道了书商成功的秘密。一句“我需要你的帮助”的确帮了甘道夫不少忙,在取得客户的3个朋友的名字之后,甘道夫会接着向客户了解他的朋友的年龄和经济状况。在离开之前他会对客户说:“你会在下周与他们见面吗?如果会,你愿不愿意向他们提起我的名字?或者是,你会不会介意我提到你的名字呢?我会用我与你接触的方式,与他们接触。”

就这样,甘道夫的客户群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终于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一年内销售超过10亿美元寿险的成功人士。

甘道夫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经常对人们说“我需要你的帮助”,而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帮助,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乐意为别人提供的。人们的这种心理,就是心理学上的“被需要心理”。

心理学家说,需要是一种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内在驱动力,让人自发地去探索身边的世界和所处的生活环境。比如,我们感到饥饿时,就会自发地去寻找食物。但我们不是单靠吃活着,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被需要”。被需要是指一种来自他人对自己的需要并折射到自我心理上的外部驱动力,使人产生帮助他人、探索世界的心理和愿望,从而将这种心理和愿望付诸行动。

生活提示我们,不是只简单地“需要”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每个人都必须还要被他人、家庭、社会需要,否则生活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和被需要就像是一双有力的翅膀,只有保持它们的平衡,才能让我们有足够的动力在人生的旅途上飞得更快更高。因此说,“被需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是我们健康、快乐的原动力。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里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最终让祥林嫂惨死雪地的致命一击则是“鲁四老爷以为祥林嫂的作风败坏了风俗,于是,从此祭祀时便不再让她插手”。

祥林嫂的劳动权利被剥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也无疑是祥林嫂的“被需要心理”遭到了惨重打击。而这一致命的打击,致使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以至于最终惨死在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绳索之下。

有人说,喜欢和学习心理学的人,通常情况下,要么是自己对心理学感兴趣,要么就是自己是心理疾病患者。暂且不论这句话是否有道理,但我们不能否定的是,心理学家也会得心理疾病。这就好比医生本身也会感冒一样,医生感冒了,并不会由于自己是医生就不用看医生和喝药。既然感冒了,就是病人,同样要看医生,要吃药,要打针。心理学家也一样,既然自己患上了心理疾病,就要找心理学家咨询病情,并及时地采取措施加以治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正是一种被需要的心理。

逃避心理:为什么人在乘电梯时喜欢向上看

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稍加留神就会注意到一个十分奇妙的现象。

人们乘坐电梯时,总是习惯性地抬头向上看。这样一方面是为了看到指示灯上自己要去的楼层,另一方面似乎是为了逃避别人的眼神。由于自己的眼神不知道该游离何方,稍不留神,就会与其他人的视线相撞,而这种无意识的对视,总是会给人一种压迫感。因此,人们总是会下意识地回避这种眼神的碰撞。

出现在电梯里的这一普遍现象,归根结底是一个心理空间问题。心理空间,即一个人需要一定范围的私人空间。倘若这种心理空间被占有,就会给人一种很不自在的感觉,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心理空间,是每个人都有的防卫距离。当我们身边有陌生人接近时,总是下意识地感到不舒服。

不只是在电梯里,在地铁、图书馆,类似的事情同样会发生。倘若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空位置,而一个陌生人却径直走过来坐在了我们身边,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旁边位置那么多,干吗非得坐在我旁边?”

类似于电梯里这一普遍现象的发生,衬托出人们的逃避心理。逃避心理,在心理学上又被称为回避心理。这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在,当自己与社会或是他人发生矛盾以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是一味地躲避。这是一种无法正视现实的盲目心理,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很多人不能把握锻炼的机会,影响了心智的成熟。

当一只鸵鸟碰到一只狮子时,它会本能地逃走。当被狮子追得难以逃脱时,它不是选择奋力奔跑,而是将自己的头埋进沙子里,为的就是“躲避”狮子的追杀。

事实上,鸵鸟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70~80千米,在逃命时则会更快,而狮子的奔跑速度也不过是每小时80千米。鸵鸟可以70~80千米的时速持续奔跑30分钟,而狮子却只能维持短短的几分钟而已。

况且鸵鸟还有非常强壮且锋利的爪,倘若与狮子拼死一搏,将狮子置于死地并不是没有可能。

但可悲的是,鸵鸟在最关键的时刻总是忘记自己的优点,选择逃避,最终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