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宝密码
1046300000031

第31章 《永乐大典》—包宇宙之广,汇古今异同

开始编撰及成书时间:1403年开始编撰,1407年成书

分布范围:10多个国家的30多个单位

距今年代:600余年

考古地位: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借群臣之力,成浩瀚典籍

建文元年(公元1403),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借“清君侧”之名,发动“靖康”之役,夺取了建文帝的位置,自己登基作了皇帝,改年号为“永乐”。夺取帝位以后,为炫耀文治,获得天下臣民的认可,朱棣即命大学士解缙组织有才学之人,系统收集天下古今书籍,编纂一本大型类书。

解缙领会圣意,马上召集了147人开始编撰此书,并于次年11月完成,初名《文献大成》。但是,永乐帝对匆匆编撰出来的这本书并不满意,他认为里面收录的书籍太少,记载也太简略,于是在1405年下令重修。这一次的编撰工作可谓声势浩大,不仅任命解缙、姚广孝和郑赐三人监修,还增设了副监修以及正、副总裁二十余人,并在全国征集了两千多人以保证编修队伍。编撰过程中,还启用了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另外还指派官员奔赴各地去采购所需图书。这样,到1407年,全书终于大体定稿,明成祖朱棣将其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撰写了序文。当时,明成祖还想将《永乐大典》刊刻,但是由于耗资巨大,只好作罢。于是,又从全国找来一批善于抄写之人,用毛笔工楷清抄此书,由皇帝亲自把关。1408年冬,《永乐大典》终于抄写完毕。

《永乐大典》全书共计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著名的经史子集以外,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称得上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 《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并保存了文献的原貌,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被称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还要早300多年。

《永乐大典》的编排方式类似于今天字典的拼音检字法,非常清晰,易于查询。全书总的体例依据的是明朝的《洪武正韵》,“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也就是说,每个韵目下分列很多单字,单字下详细注明了该字的读音、字义,并列出它的篆、隶、草、楷等各种字体,并随字记载每之相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奇闻逸事以及诗文词曲等各方面的内容。《永乐大典》对于典籍资料的收录,本着“一字不易”的原则,把原书的整段、整篇甚至整部都编入书中,很多已经失传的书籍都可以在其中找到。

《永乐大典》全书采用印有朱丝栏的上等白宣纸,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每半页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双行,每行28个字。书中还有许多插图,名什器物、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书面为硬裱,由黄布封包,显得典雅庄重。书的前面还用不同的字体写着同一个“门”字,记载了中国古代不同等级的门,以及门的结构、类别、式样和奇闻逸事,丰富多彩。

每册《永乐大典》长503厘米,宽30厘米,厚约2厘米。其搜罗之广泛、篇幅之宏伟对我国历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堪称皇皇巨著。

《永乐大典》的流失经历

《永乐大典》自编成后,就被收藏在南京的文渊阁。至今,600多年过去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永乐大典》也不过只有800余卷,400册左右。这个数字还不到原书的4%,那其余的96%是怎么遗失的?

由于《永乐大典》藏于深宫禁地,所以明朝历代史书上很少见到关于它的记载。《永乐大典》的下落也就成了一个谜案。在零星的史籍介绍中,我们大概可以梳理出这样的一个过程。永乐十九年,北京紫禁城落成,永乐帝迁都至此。这时,《永乐大典》的原稿仍藏于南京文渊阁,并在明代中期毁于一场宫中火灾。而正本则被永乐帝带到了北京,藏在宫中的文昭阁。弘治帝时,《永乐大典》曾被查阅。嘉靖三十六年时,宫中大火,紫禁城三大殿被焚毁,《永乐大典》也险遭厄运。据史书记载《永乐大典》是嘉靖帝“殊宝爱之”的珍品。登基以来,他一直将其作为必备的参考经典,并时常在朝廷上引用。这次大火中,嘉靖急命左右登文楼,抢运《大典》,一夜中下谕三四次,足见《大典》在他心中的分量。当时嘉靖帝即有意“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嘉靖十一年秋,副本抄写工作开始,持续六年,隆庆元年才完成。这样,《永乐大典》就有了正、副两部。但明朝灭亡以后,《大典》正本却神秘消失了。

历史的车轮很快转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一天,徐乾学、高士奇等官员推开了北京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大门,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一直下落不明的《永乐大典》就放在这里。这是《永乐大典》自明末之后首次重现于世。但当时已经发现缺失了1000多册,虽经多方调查,仍然没有找到。道光以后,《永乐大典》被视为为无用之物,束之高阁,一些官员也开始趁机偷窃。据清人缪荃孙记载:翰林院的一些官员的偷书伎俩极为巧妙。他们一般选择在冬天进行偷窃,官员早上进翰林院时随带棉袍一件,不穿在身上,打成包袱形状如两本《永乐大典》大小。当夜晚降临的时候,他们将两本《大典》包入包袱里,却把原本包在包袱里的棉袍穿在身上。看守人员见到早上曾带包袱而来,晚上带包袱而去,也就不起疑心了。另据记载,光绪年间一位翰林侍读文廷式,一人就盗走100多本《永乐大典》。文廷式死后,这些书又被其后人出售,卖给洋人或者古董商。就这样,《永乐大典》大量流到民间。

光绪二十六年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在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翰林院也沦为战场,兵火肆虐。那些极为重要的古版书籍就在大火中被一点一点吞没。侵略者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不仅对《永乐大典》肆意抢掠,甚至将宝书代替砖块用来构筑工事。更有甚者,当炮车陷入泥泞时,竟把《大典》垫在车轮下。这场灾难过后,《永乐大典》丧失殆尽,仅存的数百册也散落世界各地,国内只余60多册。

1912年,京师图书馆收藏了这仅剩的60多册《永乐大典》,并在此基础上四处找寻、广泛征集,到1934年,京师图书馆的《永乐大典》藏书量已达93册。“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局势动荡,为保护文物,北平图书馆将《永乐大典》几次转移,并在上海成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负责管理。

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部分《大典》在太平洋战争以前被运到了美国,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管,后于1965年转运中国台湾,现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没有运到美国的部分《大典》则在抗战胜利后运回北京。

新中国成立以后,《永乐大典》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妥善保存,一些藏有《大典》残本的个人也纷纷捐献,加上苏联国立图书馆归还的52册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归还的3册,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永乐大典》已达221册,是世界各收藏地中数量最多的。

然而,世界各地所藏《永乐大典》均为嘉靖后期重抄的副本,正本的《永乐大典》却一直没有发现。目前,对于《永乐大典》的下落主要有四种说法:在南京毁于大火;清嘉庆年间失火于乾清宫中;被一同焚毁于明末文渊阁;藏在嘉靖皇帝的玄宫里。

以上各说皆有依据,但我们还是期望《永乐大典》正本没有焚于火中,而是深藏在某个秘密的地方,等待着后人的发现。

附:历史上的靖康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为御侮防患,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尤其是燕王朱棣与周王朱要木肃及齐、代诸王均拥兵自重,多行不法,以致朝廷孤危。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立意削藩。燕王朱棣派大将齐泰、黄子澄以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是为“靖康之役”。

这次削藩以燕王朱棣胜利告终。公元1403年,朱棣攻下南京,自即皇帝位。朱棣称帝后,屠杀了齐泰、黄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余人,并实行族诛之法,族人中男性无论长幼皆斩,妻女发教坊司,姻党悉戍边。朱棣还恢复了前朝所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此后,朱棣继续实施削藩政策,并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建立厂卫,后又迁都北京,使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