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我国国防的概括和历史以及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熟悉国防法规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指出,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
第一节中国国防历史
中国国防,历史久远。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国防也经历了无数次盛衰的更替。几千年的国防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国防文化遗产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一、中国古代国防
我国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历经了4000余年。其间,伴随着各朝代的盛衰起落和社会制度的演变,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锤炼,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培育出了自强不息、习文善武、文治武功的优良传统。逐渐从古代以要塞为主的点式国防,到连接边塞的线式国防,发展成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现代国防。
(一)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古代社会开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出现了国家。从此,作为抵御外来侵犯和征伐别国的武备——国防的雏形便产生了。随后的几千年的征战中,为保家卫国,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常年征战,使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观念迅速得到强化,国防思想已经从实战经验上升到军事理论的高度,全面奠定了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成熟。现存最早、影响最深的军事巨著《孙子兵法》,就是这个时期的最杰出代表作。其他影响较大的还有《孙膑兵法》、《六韬》等多部兵书。在几千年的军事历史中,一直被视为兵学经典的七部著作中,就有五部产生在这个时期。诸子百家的大量的军事论述,共同形成了我国军事学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秦、汉、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国防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古代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也有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全面整理兵书,初步形成古代军事学术体系。另外,战略思想趋于成熟,战略防御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
宋朝至清朝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没落的时期,军事上进入冷热兵器并用时代。因此,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上也有一定的发展。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武经七书》作为官书颁行的一部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极大地推动了军事学术的繁荣。明清两朝将武举推向更深层次,甚至出现文人谈兵、武人弄文的局面,大量军事著作面世,军事思想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古代国防理论主要有“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等。在这些思想和策略的指导下,华夏大地消除了无数次外敌入侵带来的战祸,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
(二)古代的兵制建设
兵制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组织、管理、维持、储备和发展军事力量的制度,也称军制。主要包括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在军事领导体制上,夏、商、西周时期,一般由国王亲自掌握和指挥,制定对参战人员编组和奖惩规定,没有形成专门的军事领导机构。春秋末期,实现将相分权治国,武官任免制度,以将(将军)为主组成军事指挥机构。战国时期,将军开始独立统兵作战,战争指挥复杂、要求高,从而形成了将帅专职化。秦国一统中国后,设立了专门管理军事的机构,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上也加强帝王的军权。隋朝设立了三省六部制,设兵部专门主管军事。宋朝则设置枢密院作为军事领导的最高机构,枢密院有权调兵却无权指挥,将军有权指挥却无权调兵,形成枢密院和将军的相互牵制的局面。各朝代在军事领导体制方面的做法虽各有千秋,但军队的最终调拨使用大权始终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
在武装力量体制上,秦朝之前武装力量结构单一,一个国家通常只有一支国家的军队。从秦朝开始,国家的政治制度逐渐完善,生产力不断发展,因而,各个朝代根据国家的状况和国防的需要以及驻防地区和担负任务的具体情况,将军队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三种,以步兵和骑兵为主要兵种;并对军队的组织编制、番上宿卫、屯田戍边、兵役军赋、军队调动、军需补给、驿站通道、军械制造和配发、厩库管理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并以法律的形式颁布执行,如唐代的《卫禁律》、《军防令》等。
在兵役制度上,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人口状况和军事需要而发展变化。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战争规模小,主要实行兵民合一的民军制度。封建社会时期,民军制度逐渐演变为与当时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兵役制度,如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兵制、北魏和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唐中后期和宋朝的募兵制、元的部落兵制、明朝的卫所制、清朝的部落兵制(旗兵制)等。
(三)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边防、海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为抵御外敌的侵犯,巩固边防、海防,修筑了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国防工程,主要有城池、运河以及一些海防要塞等。
在我国古代国防工程建设中,城池的建设时间最早,数量最多。城池建筑最早始于商代,随后,城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完善,一直延续到近代。因此,在我国古代战争中,城池的攻守作战成为主要的样式之一。具有代表性的城池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长城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工程的杰出代表,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将秦、赵、燕三国北部的长城连为一个整体。后经各朝代多次修建连接,至明代形成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全长6300余千米(12700余华里)的万里长城。长城在巩固边防上是发挥作用最大、发挥功能时间最长的古代国防工程。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水利工程,在隋炀帝时期兴建,运河北起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南至杭州,全长1794千米,把南北众多州县连成一线,成为军事交通和漕运的大动脉,具有重大的军事作用。
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朝开始的。14世纪,倭寇频繁袭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在沿海重要地段陆续修建了以卫城、新城为骨干,水陆寨、营堡、墩、台、烽堠等相结合的海防工程体系,为抗击倭寇的入侵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古代国防的兴衰
古代国防的兴衰都是与各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密切相关的。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国防史,我们不难发现,当统治阶级处于上升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时候,国防就强盛;当统治阶级走下坡路,政治腐败、经济衰落、军事孱弱、民族分裂、国内混乱的时候,国防就削弱,甚至崩溃。
从整个历史来看,我国古代前期,即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盛唐,国防日趋发展,不断强盛,以至于发展到鼎盛。其后期,即从中唐到两宋、晚清,我国国防便日趋衰败,以至于一触即溃,不可收拾。其间,虽然盛唐之前有两晋的糜烂,中唐以后有明清中前期的振作,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古代国防事业的基本趋势是由弱到强,再从强盛走向衰落。
二、近代、民国时期的国防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者凭借船坚炮利开打了古老中国的紧锁的厚重国门,开始对中华民族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统治者奉行的国防指导思想却是“居安思奢”、“卖国求荣”;执行的国防建设思想却是“以军压民”、“贫国臃兵”;倡导的国防教育思想却是“愚兵牧民”、“莫谈国事”;制定的国防斗争策略甚至是“不战而败”、“攘外必先安内”。其结果是有国无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民任人宰割惨遭蹂躏和屠杀。
(一)清朝后期的国防
清王朝在“康乾盛世”之后,政治日趋腐败,国防日益疲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殖民主义者大举入侵清朝,清政府腐败无能,连连败退,有国无防,内乱丛生,外患不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当时的武备包括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
在军事领导体制方面,1840年以前,大清王朝先后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兵部和军机处,作为高层军事决策和领导机构。鸦片战争后,开始实施“洋务新政”,成立了总理衙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清朝统治者深感军备落后,企图通过改革军制来强军安国,遂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撤销原有的兵部,成立陆军部。
在武装力量体制方面,清军入关之前,军队主要是八旗兵为主;入关后为弥补兵力的不足,将投降的明军和新招募的汉人单独编组,成立了绿营;1851年以后,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号召各地乡绅编练乡勇,湘军和淮军逐渐成为清军的主力;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开始编练新军。
在兵役制度方面,八旗兵实行的是兵民合一的民军制。清朝规定:所有16岁以上的满族男子都是兵丁,不满16岁的则编为养育兵,作为后备兵源。绿营兵虽是招募而来,但入伍后即编入兵籍,其家属随营居住,实际上绿营兵是职业兵,直到年满50岁才解除兵籍。湘军和淮军是由地方乡勇逐渐发展起来的部队。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湘军、淮军取代八旗兵和绿营兵,成为清军的主力。甲午战争后,清朝开始“仿用西法,编练新兵”。新军采用招募制,在入伍的年龄、体格及识字程度方面均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清朝初期重视边防、海防建设。从道光年间开始,政治日益腐败,边防、海防逐渐废弛。西方殖民主义者乘虚而入,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我国领土大面积沦丧。香港、澳门、台湾、澎湖分别被英、葡、日占领,东北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及西北今国界以外的广大地域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被沙俄侵占,帕米尔地区被俄、英瓜分,拉达克则被英属克什米尔所吞并。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余年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近160万平方千米,共赔款2700万元,白银7亿多两(不含利息)。在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上,大清帝国竟找不到自己享有主权的港口。国家有海无防,有边不固,绝大部分中国领土成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俄国在长城以北;英国在长江流域;日本在台湾、福建;德国在山东;法国在云南。中华民族美丽富饶的国土被列强蹂躏得支离破碎。
(二)民国时期的国防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彻底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没有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帝国主义通过扶植各派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各派军阀争权夺利,混战不已,中国依然是有边不固,有海无防,人民有家难安。
1.军阀混战与中华民族的觉醒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仍没有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纷纷扶植自己的代理人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先有袁世凯称帝,后是张勋复辟,各派军阀以帝国主义为靠山,割据称雄,混战不休。直、皖、奉三大派系军阀先后窃取中央政权,贿选国会议员和总统,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二十一条”的签订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充分暴露出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进一步瓜分的命运,激起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决心和勇气。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新阶段。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把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斗争推向新的阶段,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自觉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2.日本入侵及中国人民的抗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一味奉行不抵抗政策,出卖民族利益,使东北大片国土迅速沦陷。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肩负起救民族于危难的神圣使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抗击外敌侵略的完全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