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延安女兵(第一卷)
9860500000020

第20章 川陕苏区的戒烟斗争

王定国

伟大的红军长征胜利已60周年,我这个幸存者也已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了。那令人终身难忘的往事,总是一幕幕不停地在眼前闪现……

近年来,我曾多次到四川省通、南、巴等老区访问,与当地的老同志、老乡亲们欢聚,一起回顾那如火如荼的战争年月,纵情高歌红军歌曲和革命山歌。其中戒烟山歌《十把扇子》、《过桥观花》等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当年为创建、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轰轰烈烈开展的戒绝鸦片烟的群众运动功不可没,深得人心,使红军兵员扩大五六倍,挽救了千万家庭濒于毁灭的厄运。难怪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当地群众对这些戒烟山歌仍记忆犹新。由此我不禁联想到当今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即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根绝的吸食烟毒问题,近年又死灰复燃起来,对社会的安定造成极大危害,回顾当年川陕苏区开展的戒烟群众运动,对现今的人们会有所裨益。

20世纪30年代初,四川省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军阀割据混战不休,广大农村凋零破败,农民一贫如洗。统治者为榨取税收,烟商为获暴利,把鸦片种植引入四川农村,把吸食鸦片这股祸水引向贫苦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盘剥。当时的四川农村,无村不种鸦片,无镇不设烟馆,使雪上加霜的贫苦农民处于家破人亡的惨境,我的家庭就是其中之一。我的父亲是因吸食鸦片中毒而死亡的,为埋葬父亲,家中无变钱的东西,只有忍痛卖掉一个小弟才草草安葬。本来就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家人只得四处漂泊,替人打短工,卖苦力谋生,挣扎在死亡线上,这段痛苦的生活经历永远存留在我的记忆中。

由于烟毒泛滥,四川农村到处是骨瘦如柴的烟鬼,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农业生产濒于破灭,饿殍卧道,一片凄惨景象。其严重状况正如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向清政府禁烟奏本中所言:“……再不禁绝鸦片,任毒品流传,则数十年以后,中国将无可用之兵,抑且无可用之银,国穷民弱,幅员何治之有……”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来到了四川,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逐步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根据地人民群众,推翻了反动统治,打土豪分田地,获得了解放。根据地建设的各项事业也蓬蓬勃勃开展起来。在一派大好形势下,根绝鸦片烟毒是摆在根据地党政军民面前的一项突出和紧迫的任务,要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必须努力发展生产,使人民丰衣足食,可良田都种了鸦片;武装斗争的客观形势,要不断扩充和扩大红军队伍,而兵员中有大批的烟民,怎能到战场上去冲锋陷阵?因此禁绝种植和禁止吸食鸦片是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我当时已参加了地方苏维埃政府的工作,由于家庭遭遇的切身体会,对鸦片烟毒有刻骨之恨,积极参与严禁鸦片的斗争。我记得当时红四方面军党政军的领导无不重视禁烟的工作,总政委陈昌浩,总指挥徐向前,省委书记周纯全,副书记余红远,苏维埃主席熊国炳,保卫局徐启文,省经济委员会的郑义斋、余德生、杜长天、孙计民等等都亲自参加,积极领导了空前规模的禁烟群众运动。

首先进行了全民全军禁烟的思想发动,做到了家喻户晓。红军文工团、各级政府组织的宣传队编演大批宣传禁烟的节目,到农村集市和田头演出,利用旧山歌形式演唱禁烟内容,发动妇女儿童到处传唱,一时间根据地到处是一片禁烟的浓厚气氛。紧接着制定一系列政策,烟民还粮、以政禁民、以军禁兵,再军民结合打歼灭战、设置禁烟所、对烟民限期戒绝,就这样轰轰烈烈的禁烟群众运动开展起来了。

我当时在卢森堡经济公社做负责工作,供应根据地军民的日常用品,由于反动派的封锁,食盐供应很紧缺,我们除设法从外地搞盐外,自己动手成立作坊生产食盐。有趣的是这食盐竟成了禁烟斗争的有力武器。经过研究,我们公开宣布:凡家中有人抽鸦片的,全家不供应食盐,戒掉了鸦片后才恢复供盐,没料到,这一条规定还真起作用。因为盐这个东西是人人离不开的,不吃盐就浑身没劲,一天两天还可以,时间长了可受不了。抽鸦片的人家断了食盐,就大人叫小孩哭,闹得家里不得安宁,烟鬼成了全家的众矢之的,家中人天天逼着他们戒烟,觉也睡不成,终日不得安身,想戒也得戒,不想戒也得戒,直到真正把烟戒掉才算完,然后一家人高兴地说我们卢森堡经济公社办了件大好事,让这么多抽鸦片的人戒了毒。

政府和军队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戒烟。凡吸鸦片的,地方集中到乡,部队集中到营,首先进行思想教育,深刻认识烟毒的危害,树立戒烟的信心和决心,然后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戒烟办法,经过十余天就能基本戒除,还有一个巩固期,互相鼓励、互相监督,直到彻底戒除了烟毒,才分批分期回去。戒烟所的良好效应传扬开来,戒除烟毒的人健康状况明显好转,老百姓纷纷慕名而来,老子送儿子,妻子送丈夫,请求帮助戒烟的人和事层出不穷。

经过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和扎扎实实细致周密的工作,在不长时间里,使几百万人民摆脱了烟毒的危害,家庭和睦,人民健康,努力生产。觉悟了的广大群众自动成群结队拿起竹竿到田间,把烟田毁灭,恢复种粮。经过戒烟斗争,更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了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是真正爱护人民的,因此更加拥护党和红军。红四方面军入川时14000多人,几年下来就发展成十万雄师,其中禁烟工作的业绩是不待多言的。

鉴古观今,对目前出现的贩毒吸毒的严重问题,我很感焦虑,现今的毒品已是海洛因、可卡因、吗啡、大麻、杜冷丁等等,其毒性更大,严重危害吸毒者,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少人因此堕落毁灭。又由于价格昂贵,贩毒者丧心病狂地偷运贩卖获取暴利,由此引发出的偷盗、杀人等刑事案件层出不穷,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大因素。据了解,截至1995年9月,我国开展禁毒以来,有189000人在约125000件与贩毒的有关案件中被逮捕,缉获的各类毒品均以吨位计算,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另外,我还注意到香烟泛滥,侵蚀青少年的严重现象。据一位中学教师告诉我,他对自己那个班的学生进行逐个检查,竟有70%的学生身上有香烟。这可能是个极端的事例,但青少年吸烟者的人数扩大却是不能忽视的事实,甚至一些小女孩、大姑娘,在光天化日之下也吸起香烟,引为时尚。

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这类丑恶现象,作为一个老红军战士,心情颇感忧虑。因为它严重破坏社会的安定,危害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受害者大都是青少年,而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之所以回顾当年川陕根据地禁烟斗争的群众运动,就是要引起全社会以战略的目光,来对待社会上这些丑恶现象,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富国强民,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综合治理,坚决禁绝烟毒泛滥,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与社会上一切丑恶现象进行不懈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