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的一位老师讲了他对日本动漫的看法。他说在他看来,日本所有的动漫人物都是妖怪。当时笔者写这本书正写得走火入魔,听到“妖怪”二字耳朵都会竖起来,他的说法让笔者觉得十分诧异:虽然妖怪文化对日本动漫影响巨大,但也还没有达到“所有的动漫人物都是妖怪”的地步吧!细细询问,才知道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所有的漫画都以妖怪为主角,而是日本的动漫人物都有“妖魔化”的倾向。比如说人物的造型、服饰甚至性格都古里古怪,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他的说法是否能够成立暂且不谈,但妖怪与日本动漫密切的关系却是动漫迷们有目共睹的。
妖怪文化对日本动漫的影响,并不是只表现在哪几位导演的几部作品中,而是在许多动漫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妖怪文化所打下的烙印。换句话说,所谓“影响巨大”,并不是有一小拨人专门盯着妖怪研究,而是妖怪早已是人尽皆知的题材,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谁都可以拿来用。其实,如果妖怪文化只出现在水木茂、今市子、高桥留美子、冈野刚等人的漫画和宫崎骏的电影中,并不能说明妖怪文化在日本巨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本来就对妖怪极感兴趣,自然会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然而事实上,在一些看似与妖怪毫无关系的动漫中也时时出现妖怪的影子,这就只能说明妖怪文化对日本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而且如今妖怪题材的动漫还在层出不穷地涌现,更能说明妖怪文化的“复苏”热潮并没有降温。
而说到妖怪文化的“复苏”,一位绝对不能忽略的大师就是水木茂。
第一节 水木茂的妖怪世界
一、水木茂其人
水木茂(Mitsuki Shigeru),原名武良茂。1922年出生于日本鸟取县境港市,漫画家,也是妖怪研究学者,世界妖怪协会会长。论起近代以来的妖怪学研究大师,水木茂先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由于水木茂的作品在中国内地没有被翻译引进,漫画迷们对水木茂的了解和认识可能不多。但是在日本,水木茂先生创作的故事和漫画人物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好几代漫画人,水木茂本人也被誉为“日本妖怪漫画的鼻祖”。直到今天,水木茂的作品仍有很广泛的读者和观众,根据他的创作改编的影视作品和游戏仍在不断出现。
一个人喜欢什么,往往在童年时期就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而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来的爱好往往会贯穿这个人的一生,甚至会决定他的人生道路。童年的水木茂就对妖怪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他的家乡境港市,盛传着河童、小豆洗以及狐狸的传说,有些传说很可怕,本来是百姓们为了使小孩子守规矩才编出来的。可是这些传说不仅没有使水木茂对郊野、河川望而却步,反而让他十分着迷,甚至牵引着他的脚步走进荒野山间,期待着和妖怪们“相遇”。年少的水木茂,就像黑泽明《梦》中那个偷看狐狸娶妻的小男孩,希望能亲眼看见传说中的妖怪。直到多年之后他还很认真地说过:“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妖怪早已经存在这世上了,现在或许还有妖怪,只是我们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罢了。”“18岁以前,不知为何,我总感觉山里好像有些什么东西。每当礼拜天到山上去时,手里都会拿着火钳到处翻找,看看有没有小矮人的家或是虫子巢穴之类的。”[1]他还写过一篇《可以简单地看见幽灵的方法》[2],似乎与幽灵相遇在水木茂看来并不是天方夜谭。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兴趣和信念才使水木茂在妖怪研究的道路上一直不知疲倦地走着。
在少年时代,水木茂除了对妖怪十分着迷之外还十分钟爱绘画,并表现出了很高的天分,13岁就举办了个人画展。他曾就读于武藏野美术学校,中途辍学。水木茂在太平洋战争时应征入伍,在战况激烈的印尼战场上遭到炮击,失去了左手,但他对绘画的热情却丝毫未减。退役后,水木茂做过多种职业(比如连环画剧作家),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但无论在从事怎样的工作,他都同时进行着连环漫画的创作。
1950年是水木茂人生的一个转机。这一年,水木茂在位于神户水木通的一个名为“水木庄”的公寓里,认识了一位“纸芝居”画师。这次相遇对水木茂今后的创作道路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就连他的笔名“水木茂”,也是源于这所公寓的名称。“纸芝居”是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以图画讲故事的形式,接近于漫画。所谓“纸芝居”,就是一种连环画箱子,从外面看很像一个大型的礼品盒,里面是一张张连环的图画。观赏的时候,人们要把它立起来,一边看一边从侧面一张一张地抽换图片,并由画师在一旁加以解说。这些画片都是彩色的、连续的,是为了配合故事而作。故事分回合,一般一回在7分钟左右。通过这位“纸芝居”画师,水木茂第一次接触到了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并从此开始了一生的艺术创作。那些一直在水木茂心头盘旋着的妖怪们终于能够“现身”,从他的笔端源源不断地涌出。至此,他对于妖怪的着迷和对绘画的喜爱终于结合在了一起。一年后,水木茂以日本传统妖怪为题材的作品就被搬上了“纸芝居”舞台,并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都以“纸芝居”画师为业。50年代后半期,他以水木茂、东真一郎、武取永六、武良茂等笔名发表了很多漫画作品。
1957年,水木茂来到东京,正式出版了漫画处女作《火箭人》。1959年,《鬼太郎》系列漫画的第一个故事《墓场鬼太郎》发表,不久就独立成书,并从此开创妖怪文化复古热潮。当时日本有很多少年漫画月刊,对一些漫画创作进行连载。其中,小学馆创办的《少年Sunday》和讲坛社的《少年Magazine》吸引了众多漫画迷。此时,水木茂经营着两本单故事期刊:《鬼太郎夜话》和《少年战记》,拥有不少读者。然而到了60年代以后,电视的普及使出租漫画书的书店和漫画出版社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书店和出版社相继倒闭,水木茂的杂志也受到影响,一度生机黯然。1965年对水木茂来说又是一次转机,他首次在《别册少年Magazine》刊载了漫画《电视君》并夺得当年“讲谈社”儿童漫画大奖,逐渐崭露头角,并加入著名的讲谈社。第二年,水木茂又在《少年Magazine》(讲谈社)上连载以妖怪为主题的《墓场鬼太郎》,这部漫画很快开始走红。1968年,《鬼太郎》系列作品首次被拍成电视动画,马上引起了轰动,水木茂也因此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漫画家之一。当时,水木茂的多部作品同时在不同的杂志上连载:《鬼太郎》(周刊《少年Magazine》,讲谈社)、《河童三平》(周刊《少年Sunday》,小学馆)、《恶魔君千年王国》(周刊《少年Jump》,集英社)等。创作最高峰时,有六部漫画同时连载,这种现象实在是不多见。到了70年代,由于工作压力太大,水木茂将新作直接出版为单行本。
1991年,水木茂荣获日本政府授予的紫绶褒章,1996年获得日本漫画集协会文部大臣奖,2003年荣获日本旭日小绶章,被誉为“日本漫画界及妖怪研究的国宝级人物”,和“日本战后妖怪复兴精神的灵魂人物”。
说到水木茂先生的漫画成就,一种很中肯的说法是:“要说是鸟山石燕用画笔开创了前妖怪时代的话,那么水木茂则堪称为是后妖怪时代画上了完美的叹号”。水木茂受鸟山石燕的影响很大。早年在看到《百鬼夜行绘卷》时,就觉得那些画“显得很有真实感,即使不看妖怪的名字,也能够凭着自己的直觉从画中辨认出其种类”。鸟山石燕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曾说石燕是自己跨越时空的恩师。循着鸟山石燕、河锅晓斋等前辈开辟的道路,水木茂开始了自己的妖怪之旅。在了解水木茂先生的经历时,笔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始终把妖怪的存在当做是一种严肃的事实。他经常为了画出某个妖怪而往返于世界各地,为的就是到诞生地真正地体会妖怪生活的环境,用水木茂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与妖怪相遇”。这样,当地原汁原味的传说和实地考察激发出的灵感就成了水木茂的创作源泉。他在编著《中国妖怪事典》时不仅查阅了《山海经》、《搜神记》、《封神榜》、《西游记》等名著和一些相关资料,还亲自来到了中国,其创作热情之高、态度之认真由此可见。水木茂先生对妖怪怀有很深的感情,他曾说过,自己是因为妖怪的眷顾,才得以温饱。他还说,妖怪们渴望人们知道他们的存在,所以才授予他幸运的五彩笔,让他藉以描绘出多姿多彩的妖怪世界。水木茂说自己是一个有着“自我步调”的人,只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说,人生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底。自古流传的妖怪传说是水木茂创作灵感的源泉,一个个搜集、一笔笔描绘这些妖怪则是水木茂毕生的兴趣和事业。水木茂笔下的妖怪显得很亲切,有一些还是人类的朋友,这都是由于水木茂在妖怪身上注入了感情的缘故。加上他的读者主要是少年儿童,水木茂常常将妖怪的性情和外貌“儿童化”,就连一些很邪恶的妖怪也显得滑稽搞怪,带着孩子气。比如法力高强的苍坊主(蓝和尚),浑身充满正气,睁开中间的眼睛就能施展幻术,一出手就非同凡响,可他却是个路痴,经常找不到要去的地方,要靠呼子为他引路。这不仅给漫画增添了趣味,还突出了妖怪呼子的本领。而他漫画中的对白也十分精当,语言简单明了而不乏幽默。
水木茂的漫画作品多次被改拍成电影,如《河童三平》、《妖怪大战争》等。老少咸宜的《鬼太郎》系列动画片,也使水木茂的事业达到了巅峰。除此之外,水木茂还著作有《昭和史》(全八卷,讲谈社出版)、《妖怪绘谈》、《幽灵绘谈》、《日本妖怪大全》、《妖怪天国》、《水木茂黄泉事典》、《怪感旅行》等数十种著作和漫画。有人这么评价水木茂先生在日本的影响:“大部分的日本人,对于妖怪的启蒙都是从水木茂的动漫画开始,除了《鬼太郎》之外,尚有《河童三平》、《恶魔君》、《妖怪大作战》[3]等作品,在七十年代也陆续改编成剧本搬上银幕,成为少数脍炙人口的妖怪映画。”[4]他的《日本妖怪大全》收录了450种妖怪,是一本用插图和文字共同描绘妖怪面貌的图典,介绍了妖怪的来历、特性以及妖怪与人之间的恩怨和瓜葛。《世界妖怪事典》和《中国妖怪事典》,更是介绍了日本以外的妖怪们,并将这些妖怪与日本妖怪作了一些比较,这表明水木茂先生的研究视野仍在不断拓展。
二、《鬼太郎》与日本传统妖怪
在水木茂一生所创作的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要数以日本传统妖怪为题材的漫画《鬼太郎》。这部“日本传统妖怪百科全书”似的作品让笔者受益匪浅,可以说是笔者的“妖怪入门书”。正是看了《鬼太郎》之后,笔者才认识了许多日本传统妖怪。而每周在网上下载最新的“第五代《鬼太郎》”,也成了笔者从去年春天到现在的一个习惯。
在日本,《鬼太郎》的读者十分众多。特别是在日本儿童读者中,《鬼太郎》有着“压倒性的人气”。孩子们不光是对“毛针击攻”、“灵毛坎肩”、“木屐攻击”这些鬼太郎的绝技非常熟悉,那首流传多年的《鬼太郎》主题曲也是众所周知(说到这儿忽然想起有一次听到电视里传来《鬼太郎》主题曲,猛然间还以为是在播《鬼太郎》,一看原来是陈小春版的《鹿鼎记》!后来发现这首曲子常常被这部电视剧拿来当背景音乐,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它的流传范围之广)。在日本学校的一些文化和体育活动上,常常能看到鬼太郎和鼠男的身影,由此可见,《鬼太郎》已经完全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