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9665300000032

第32章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现状与发展对策(2)

造成电视民生新闻新闻含量缺失的原因很多,包括新闻同质化竞争激烈、新闻市场爪分殆尽,新闻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采访制作新闻的水平有限,商业化趋势影响到新闻制作的基本理念,以至于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出现偏差等等。市场竞争的结果一方面使新闻市场越来越细分,另一方面也使某些本来属于独家拥有的竞争手段普遍被克隆。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电视民生新闻内容生产的竞争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正如童兵教授描述的都市报的现状一样,过去机关报、晚报、专业报、产业报很少涉及而都市报独来独往的一些报道领域,现在却纷纷插足。都市报比较擅长的民生新闻、公共新闻、舆论监督等领域以及硬新闻软做的方法,现在也已风光不再。

电视民生新闻所面临的境况也是这样,陆晔教授经过对《南京零距离》的内容分析,指出其节目中显露出的新闻选择标准上的一些随意性,和对一些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与表现的不稳定性,恰恰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媒介在走向市场逻辑、记者在关注受众消费需求的过程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所造成的局限与困境。这一切都导致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受损”,内容生产乏力,发展后劲不足。

3.人文价值的缺陷

电视民生新闻人文价值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报道内容缺少人文气息,新闻价值判断过于冷漠与生硬、报道方式以及对待报道对象的态度缺乏人文关怀等方面。一些传统新闻中的冷漠无情、讥讽报道对象的行为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时有体现,导致民生新闻内容庸俗化、娱乐化现象严重。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化、商业化的发展环境冲击从业人员的心理,使之将新闻业的职业理念与人文精神束之高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媒商业化气息日渐浓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媒介的监督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为了吸引观众而过分追逐原生态、收视率,张扬娱乐化,甚至在新闻节目中也出现了利用商业策略、广告效应获取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取代了新闻媒介对社会大众的人文关怀、品德培养、心灵净化等等功能。媒介商业化使传播内容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生产,而不是为了公民而传播。就象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一样,传播技术发展推动了新闻生产的标准化,却使生产者失去了创新的个性,内容生产成了机械的批量复制,产品必然会成为没有人性的生硬作品。市场损害了明智而理性的辩论。市场导向的媒介所产制的信息是简单化的、个性化的、去情境化的,强调动作而不是过程,强调直观而不是抽象,诉诸刻板印象而不是人类的复杂性。这是将信息当作商品加工所产生的副产品。

另外,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使民生新闻的新闻报道过于注重传播形式与传播技巧,过分追求所谓的原生态,而忽视了对于传播内容的精心安排,也忽略了对于观众利益的尊重。在解读重大新闻事件或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过程中,依赖于传播技术而不是传播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与剖析,追逐新、奇、特等刺激性事件以及盲目的轰动效应。正如童兵教授所言:电视新闻制作部门在改进信息内容上使劲不够,而在传媒技术和技巧上则苦下功夫,致使这些部门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传播手段越来越精致,而信息内容却日益苍白,越来越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电视民生新闻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在SNG直播车与DV摄像机等高科技设备的武装之下,报道的时效性大大增强,然而,分析这些高科技装备所报道的内容发现,并不是每一次报道都完全是有深度、有价值、有人性的内容,在“还原生活的真实”的原则之下,一些SNG直播报道以及DV状态中的原生态报道不加剪辑地播出市民生活百态,一方面损害了节目或画面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使一些不适于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播出的内容毫无遮挡地传播出去,媒体完全丧失了把关人的职责,值得从业人员反省。

二、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内容的改进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危机并非危言耸听,来自西方的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反思的素材。美国芝加哥Insite媒介研究公司的一次全国性调查发现,几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不再收看任何本地电视新闻报道,其中以年轻人为最多,达到了40%,几乎一半的人不再关心他们在收看哪个电视台的节目。Insite总裁Scott Tallal表示:公众对于本地电视新闻的态度达到了危险的极点。Pew研究中心2000年6月的一份关于民众与新闻界的研究报告显示,只有56%的美国人有规律地收看本地电视新闻,而1993年的数据是77%。Insite的调查列举了观众流失的几个方面的原因:有一些观众流向了有线新闻网和互联网,因为大多数电视台反反复复报道同样的事件;提供毫无差异的故事情节;新闻追求刺激,报道内容太耸人听闻;对于民众需要了解的问题却没有足够的报道。News Lab的执行主任Deborah Potter指出:事故新闻、火灾、犯罪新闻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因为这些新闻采集加工成本低廉、制作方便,尽管有观众不断告知电视台这些话题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少相关性。芝加哥太阳报的电视评论员Phil Rosenthell认为:“25年来电视新闻已经变得新闻愈来愈少而娱乐愈来愈多,人们就很容易选择观看娱乐秀而不是新闻”。

Insite的调查报告最后给出了一个本地观众观看电视新闻的偏好清单:宣称接受其调查的观众中63%的人认为他们观看一个电视节目的动力在于这样的理念:多更新少重复;正面与负面消息平衡协调;报道真正的本地事务;更多严肃与尊重;报道全天的新闻,报道领域完全涉及本区域等。目前我国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上述美国地方电视台的情况比较相似,如果不加以改进,其景象将会是观众的愤然离去。有研究者提出电视新闻改革的两种思路:一是扩大外延,包括增加新闻节目,增加新闻性栏目,扩大报道领域和报道内容,丰富新闻报道的品种、样式和手法;二是优化内涵,提高消息类节目的有效信息含量和信息含金量,拉近新闻节目同实际生活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提高新闻性栏目的针对性、监督性和建设性等等。这样的思路为我们思考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内容的改进策略提供了参考。

1.深度挖掘与品质锻造

电视民生新闻的深度挖掘主要是增强报道的深度,也就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增加深入分析事件原因、寻求解决办法、预示发展趋势的过程。增强报道深度的主要途径在于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指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法。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深度报道主要应用于时政报道、舆论监督以及重大社会新闻事件的报道上。目前的状况是,社会变革引起社会环境的改变,城市化进程导致市民阶层的崛起,社会问题与矛盾突出,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需求使得民生新闻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趣闻轶事、市井生活、家长里短等等平淡的信息层面。在对《都市一时间》的观众调查中可以发现,观众对节目的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多为百姓排忧解难”(59.5%)和“增加报道深度”(47.5%)上,其次是“加大重大事件报道力度”(35%)。由此可以看出,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旁观者式的新闻消遣,更多的是对社会生存环境的解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读、对社会生活疑难现象的解惑。英国学者阿伯克龙比将西方学术界对于电视观众的研究总结为三个阶段:效果阶段、使用与满足阶段、解码阶段(decoding,译者按:即接收分析reception analysis研究)。

在目前的第三阶段,对应于电视传播者的编码过程,观众收看电视的行为被看作是一个解码的过程,也就是观众从电视节目中寻求意义与价值的过程。观众对节目所包含的意义与价值的追寻正说明了电视新闻媒介努力的方向在于新闻内容品质的提升。这一点,美国电视新闻媒介的经验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在美国德克萨斯的奥斯汀收视率第一名的KVUE-TV频道,一条骚乱新闻是否播报,取决于该事件的社会意义或者政治意义,而不像过去那样,单纯取决于“血腥的新闻才是好新闻”的原则。一个犯罪新闻如果想要在KVUE-TV播出,它必须至少要满足五条重要标准之一:需要采取行动吗?对安全会不会造成直接威胁?会不会对儿童造成威胁?这场犯罪是否有很大的社会影响?此新闻对于预防犯罪发生是否有正面影响?

美国批判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认为:在这个“事实的年代”,信息往往支配了人们的注意力,并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吸收能力。然而,人们需要的不只是信息,他们需要的和他们感受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的全貌。电视公司的商业考虑意味着任何将新闻作为一种严肃内容与其他娱乐节目区别对待的行为至少在某种层面上受到了挑战。然而,从地方新闻工作人员将新闻包装成与其他类型的流行电视节目不同的产品方式中,新闻的文化资本清晰可见。

有研究者发现,在历届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中,“揭露性”负面新闻报道占有绝对优势。但是这并不表明普利策奖对现实社会完全持否定态度,相反,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标准显示了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即自由意志、社会责任感、民众知情权、信用、监督权、社会正义与同情心等。一方面,负面报道通过严肃尖锐的揭露与抨击,来促使社会作出一定的改革;另一方面,这些报道在社会功能上也起到了缓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减压阀”的作用。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功能中也应当包含上述成份,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国情的差别,还有一个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差别,但是,这并不是妨碍我们电视民生新闻提升品质、增加深度的主观愿望。中西方新闻的职业理念与价值判断标准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这种相似之处就在于对于真正的新闻以及新闻价值的永恒追寻,这一点绝对不应该被我们的民生新闻从业人员忽略。况且,人为限制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将有碍于目前的“小民生”向具有一定“国计”内涵的“大民生”新闻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