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9658900000013

第13章 当代中国文化外宣形态(3)

第三,对于我国而言,影视文化能否在全球赢得良好的声誉和地位也是衡量我国能否成为一个文化大国的重要尺度之一。一个国家想要成为长期的文化大国,必须要赢得广泛的文化认同感,把自己的文化逐渐融入国外人民的心目中,这才是使一个国家从根本上得到认同的方式。而影视文化是目前世界上最普及和最具传播效力的重要宣传方式之一,文化的传播和文化认同的形成都需要借助这一有力的外宣形态。

综上所述,影视文化外宣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的具体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在大传播环境下,我国尤其要重视影视文化外宣工作。

近年来,我国政府愈发认识到加强影视文化外宣的重要性,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广电总局印发的《2006年广播影视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积极扩大对外覆盖和影响,大力实施“走出去”工程,进一步扩大我国影视节目在海外的落地覆盖。并表示要继续推进北美长城平台、亚洲长城平台的落地工作,积极探索在欧洲、拉美等地区建立直播卫星电视平台,并继续做好我国电视频道在海外宾馆饭店的落地工作。同时,广电总局还要求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积极争取与外交、外援、外宣有机结合,搞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落地覆盖问题,并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影视国际多边活动。

二、影视文化外宣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影视文化外宣在这20多年中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单一的“宣传教化”到反映真实的生活,反映艺术创新的成就;从单一的本土制作、本土市场策略,到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制作、国际市场策略等国际元素;从“自说自话”,到参与国际竞争。无论是中国影视艺术,还是中国影视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影视文化外宣已经成为文化外宣中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的“十一五”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要“走出去”。

在国家“大外宣”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下,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在近年来加快了迈向世界的步伐,通过合作交流、举办影视文化展等方式,使我国的影视文化越来越多地展现在国外观众面前。

1.备受瞩目的中国电影

从1998年起,中国电影开始以文化交流的方式在美国举行电影展,中国的电影第一次能够以较大的规模和形式登陆美国。1998年2月6日,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赵实女士为团长,成员包括中国电影公司总经理童刚、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著名导演张艺谋、冯小宁、何群等中国电影界的重量级人士,携带着《红河谷》、《秋菊打官司》、《过年》、《林家铺子》、《祝福》、《鸦片战争》等17部优秀中国影片,在纽约、洛杉矶、休斯敦、圣巴巴拉、长岛亨廷顿、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北美6个城市展映,数以万计的观众观赏了这些优秀影片。到现在,中国电影已经成功地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几十个国家进行公开展映,仅2005年就在国外和中国港澳台地区举办了26次中国电影展,共展映国产影片215部次。同年,有263部次国产影片在海外参加了101个国际电影节,获得32个奖项。同时,一批国产电影走出国门,打响海外市场。《英雄》、《十面埋伏》、《无极》、《暖冬》、《首席执行官》和《可可西里》等影片在亚洲国家和北美主流市场成功上映,创造了票房奇迹,获得了各国观众的普遍赞誉,“世界越来越小,中国越来越大”。比利时著名电影评论家路易·丹维尔在2005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如是说,充分显示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不仅如此,中国国产影片的出口也屡创佳绩。2004年,中国国产影片出口到40个国家和地区,创下近1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2005年,共有137部(次)国产影片销售到2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发行收入达16.5亿元人民币。

2.迅速发展的中国电视

近年来,中国电视业的外宣工作也有了大规模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第一,电视外宣频道不断发展。

1992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的开播,成为了我国第一个面向全球观众24小时播出的外宣电视频道,使中国的电视外宣由过去零散的对外宣传节目、栏目,变成了一个专门的独立频道。此后,中央电视台又陆续开播了英文国际频道(CCTV-9)、西-法语国际频道,对国外受众直接进行多语种的直接宣传;2007年1月1日,中文国际频道由单一播出版本增加到亚洲、美洲、欧洲三个播出版本,实现分地区版播出;2007年10月,西班牙语频道、法语频道成为两个独立的外宣频道;2008年,英文国际频道也将按照亚洲、美洲、欧洲三个地区分版本播出。

2004年10月1日,中国卫星电视长城北美平台在美国开播,该平台的CCTV-9、CCTV-E&;F用户分别达到1000多万和80多万户,其中付费用户超过3.5万户,是北美规模最大、节目最多、订户最广的中文卫星电视服务平台。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开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中国卫星电视长城亚洲平台和非洲平台也于2005年建成开播,分别向我国港澳台地区、亚洲地区和非洲地区的观众播出。2006年8月28日,中国电视长城(欧洲)平台在法国开播,直接进入欧洲主流社会。

到目前为止,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西班牙语频道、法语频道等几个24小时播出的国际频道的节目信号通过卫星传送已覆盖全球,并通过进入当地有线电视网络、卫星电视直播平台、地面无线电视、IPTV和宽带互联网等方式,在美、英、法、埃及、印度、智利等137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完整频道有效落地,用户总数近8100万户。

第二,电视节目出口大幅增长。

电视节目的对外宣传和营销也是影视文化外宣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出口大幅度增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拓展海外市场取得新成效。近两年,广电总局组织了三次国内多家电视台和影视节目制作公司联合参加法国戛纳影视节目交易展,取得了近10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一些国内参展单位还直接与欧美发行代理商建立了联系。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媒机构签订销售协议,2005年共向海外销售影视节目4328小时,签约金额591万美元,实现销售收入5501万元人民币。此外,中央电视台在“走出去”工程的推动下,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201家电视机构合作实施了214个落地项目。加强节目营销,与世界上1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8个媒介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海外节目发行市场的客户数和发行量大幅度增长。

二是重点剧目在海外受到广泛欢迎。纪录片《故宫》被翻译成6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签约出售,目前已发行超过15万套,创中国纪录片海外销售新高。

《再说长江》、《小鲤鱼历险记》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剧目广受海外市场欢迎。《忠诚》、《最高利益》、《省委书记》等反腐剧在越南等国家也受到观众追捧。《乔家大院》、《守望幸福》等电视剧在韩国广播协会主办的“第一届首尔电视剧盛典”上,获得大奖。此外一些专题节目受到好评,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走遍中国》入选韩国中华电视台公布的“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

三、影视文化外宣的经验

影视产业发展为影视文化外宣提供了重要条件。

以美国为例,业界早已公认,美国人最早认识到发行在控制电影市场和产生收入方面的重要性,或者说,好莱坞在电影业方面的最早优势不是基于占优势的生产条件,而是最早强调了发行策略。在1997年出版的《未经宣布的战争》(The Undeclared War)中,大卫·普特南(David Puttnam)也指出,美国的电影先锋很早就意识到发行是影片获利的关键,同时也看到了大量营销和明星制度的重要性,所以毫不奇怪,“当很多国家还把电影当作艺术或宣传的形式来开发时,美国的电影活动已经早早地大量发展成为一个以获利为根本、以商品为基地的产业”了——美国电影的统治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于战争的影响,欧洲电影业几乎被摧毁,而美国政府通过在欧洲的战后安排,保证了好莱坞能够持续占领电影市场。据有关统计,1965年欧洲播映的影片中有65%是欧洲生产的,来自美国的影片占据票房份额的35%。表一中的数据就表明1992年欧洲11个主要国家票房的情况,其中法国国产电影所占的份额是最高的35%,但也远远低于美国的58%。到了1995年,欧洲电影在欧洲市场上的份额已经下降到20%,而其余票房已经基本上被美国电影所占据。

由此可见,美国通过电影业的蓬勃发展,除了占有大部分影视市场份额之外,也直接将美国文化做了最充分的宣传,使得美国的电影文化外宣达到了空前的效果。

而中国影视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已经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规律。在创作生产集团为后盾的情况下,影视创作者们有广阔的发挥艺术才能与艺术个性的空间,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影视产品生产创作方式。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影视文化外宣获得了越来越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宝贵经验。

首先,我国在各国开办电影展的宣传方式已初步形成规模,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我国在国外建立卫星电视平台的措施也在实践中体现出其优越性,值得进一步发展和借鉴。在生产环节提高影视产品的质量,在推广和销售环节增加渠道和形式,都会大大增强影视文化外宣的宣传效果。

其次,结合海外受众的需求和我国影视文化外宣的宣传策略进行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和推广。例如:我国的功夫影视剧在国外赢得了很多的观众,而我国的功夫片也开始逐渐改变原来那种单一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义气为先的主题,开始在华丽的功夫动作之外加入一些更容易吸引国外观众的特色文化元素。

再者,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影视文化外宣中已经成功解决了一部分意识形态分歧的问题,为我国的影视文化顺利地“走”出国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此外,我国开始重视对影视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通过各种调查研究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和影视文化传播效果,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影视文化外宣工作的不断完善。

四、我国影视文化外宣的不足和建议

1.我国影视文化外宣的不足

我国的影视文化外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单一“教化宣传”到现在的多样化展现,可以说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目前的影视文化外宣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之处。

从电影方面来看,中国的电影业起步稍晚,而且由于电影市场还未规范良好,使得电影在融资和合资拍片方面存在一定阻力。尽管近年来政策逐步开放,可是投资回报率较低仍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导致了制片人在融资拍片方面难度相对很大,融资方式相对单一,社会资金、民间资本难以介入并发挥其巨大的效应。同时,中国的电影与国际化接轨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融入影片,并且能使国外受众易于接受仍是目前困扰影视界的难题。由于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电影主题都比较类似,从中折射出中国电影在主题选择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和单调性,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海外受众会对中国形成某些刻板印象。

从电视方面来看,我国不仅有在中央电视台建设有专门的外宣频道,各地方电视台也有不同形式的外宣节目,可以说电视领域的外宣平台越来越广阔了。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从报道模式看,国内大部分电视的新闻节目和专题节目的叙述模式比较单一、呆板,而国外的电视节目很注意生动性,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往往直入主题后制造悬念,然后剥竹笋似的层层剖析,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二,从节目风格来说,外国的电视剧节目风格亲切,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自然、风趣、生活气息浓,而我们的节目内容很好,信息量也比较大,但是艺术性不强,细节把握不够到位,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第三,我们的制作报道技巧也存在缺陷,对镜头的选取、剪辑以及解说词、同期声、音乐等的取舍还不够成熟,并且说教意味太重。怎样让我们拍出来的东西具有可信度,不要让海外受众觉得是在灌输和说教,这点我们和国外的电视节目还存在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