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9657100000068

第68章 十四行集(节选)/冯至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二十七

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

取水人取来椭圆的一瓶,

这点水就得到一个定形;

看,在秋风里飘扬的风旗,

它把住些把不住的事体,

让远方的光,远方的黑夜

和些远方的草木的荣谢,

还有个奔向无穷的心意,

都保留一些在这面旗上。

我们空空听过一夜风声,

空看了一天的草黄叶红,

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

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

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

(选自《十四行集》,桂林明日社1942年6月出版)

作品导读

冯至(1905—1993),现代诗人,翻译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曾参与浅草社和沉钟社的活动,并协助废名主编《骆驼草》。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开始写诗,早期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风格幽婉,讲究音韵,情感细腻而有节制,“从中可以看出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冯至《〈冯至诗选〉序》)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诗歌创作逐渐倾向于现代主义,出版了代表诗集《十四行集》。此外还有散文集《山水》、历史小说《伍子胥》等作品问世。

十四行诗体(Sonnet)源自意大利的民间小调,在文艺复兴时期经过文人改造,成为格律谨严的抒情诗体式。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采用4、4、3、3的创作格式,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音韵回旋,节奏鲜明,擅长于表现沉思的状态与永恒的主题,因此常常用来歌咏上帝、爱情和死亡等题材。

对于结构规整严谨的十四行诗体,受过古典诗词熏陶的中国诗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闻一多曾在1920年代为之命名“商籁体”——一个传统意味浓厚的名字。冯至不是第一个写作十四行诗的现代诗人,但他在1928年翻译法国诗人阿维尔斯的一首十四行诗时,便发觉与自己几年前写作的《蚕马》在形式上颇为近似,因此对这种诗体很有亲切感。在德国留学期间,莱纳·里尔克“诗是经验”的观念对冯至产生了较大影响。归国以后,抗战时期的社会环境促使诗人开始沉思。从个人的经验出发,探讨战争背景下的人性、国族和人类命运,也就成为了《十四行集》的核心主题。

《十四行集》共收录了27首作品,都写成于1941年。按照冯至本人的说法,最先写出的是其中的第八首“一个冬日的梦想”,在技巧上也最为生涩。而承担了“序诗”功能的第一首,则显然经过了精心的修饰。诗人通过自然界中常见的生物现象,探讨了生与死的大问题。战争的“狂风乍起”让漫长的人生定格成了一瞬,就仿佛是昆虫的交媾,在繁殖的高潮中迎接壮烈的毁灭。生命与艺术就在那辉煌而庄严的瞬间拥抱在一起,“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诗人则满怀着“领受”的激动心情,等待着“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的降临。

正如这首序诗所表现的,在随后渐次展开的20余首诗作中,题材“从历史上不朽的精神到无名的村童农妇,从远方的千古名城到山坡上的飞虫小草,从个人的一小段生活到许多人共同的遭遇”,凡是被认为与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连的”,都被诗人拿来所用,以最普通的意象呈现出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冯至《〈十四行集〉再版自序》)如诗人李广田所言,“他是沉思的人,他默察,他体认,他把他在宇宙人生中所体验出来的印证于日常印象,他看出那真实的诗或哲学于我们所看不到的地方”。(李广田《沉默的诗》)

而从诗集的整体风格上看,十四行诗严谨的格式非但没有束缚诗人的想象力,反而给予他内在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和完美。在诗集压轴的第二十七首中,冯至也对他的上下求索进行了总结。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像“水瓶”与“风旗”一样,以有形的外壳把握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生死、人格、精神、命运、人在浩瀚宇宙和时空中的位置等等。从诗集一气呵成的整体感来看,《十四行集》是冯至在生命危于累卵的战争背景下,以严肃的自我体验与审视,吟唱出的一曲从容而庄重的沉思者之歌。

拓展阅读

冯至:《十四行集》

冯姚平编:《冯至与他的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