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9657100000058

第58章 春水(节选)/冰心

雨后——

随着蛙声,

荷盘上的水珠,

将衣裳溅湿了。

一五五

病后的树阴

也比从前浓郁了,

开花的枝头

却有小小的果儿结着。

我们只是改个庞儿相见呵!

(选自《春水》,新潮社1923年5月出版)

作品导读

以问题小说走上文坛的冰心,在新诗的创作中同样体现出了“问题意识”。她1923年出版的两部诗集《繁星》和《春水》,以短小精练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世界、生命和现实人生的种种思考与困惑,引领了新诗坛上“小诗”体的创作潮流。

将自己偶有所感的“零碎的思想”形诸于文字,冰心坦承是受到了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这集里都是很短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哲理的三言两语,我心里一动,我觉得我在笔记本的眉批上的那些三言两语,也可以整理一下,抄了起来。”(冰心《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繁星》和《春水》中几行为一首的即兴短诗,记录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刹那间的感想,在形式上的确与《飞鸟集》一脉相承。不过,就诗歌的内蕴、意境和语言风格来看,“小诗”与日本俳句的亲缘关系更为紧密。如《春水·四》中青蛙入水、溅湿衣裳的画面感,以及含蓄风雅的审美趣味,都与俳句名篇《古池》非常相似。

周作人曾以“简单微妙处,几乎不能着墨”来形容俳句凝练简约的风格,(周作人《日本的俳句》)这种意在言外、点到即止的“白描”手法,事实上同样符合中国传统的文人雅趣。《春水·一五五》中“病后的树阴,也比从前浓郁了”一句,就颇有“绿肥红瘦”的古典意境。而借茂密的枝叶、新结的果实等细微的自然变化,来展示诗人病后初愈的欣喜,以及对光阴流逝的淡淡忧伤,则体现了女性善于体察外物、融情入景的创作特色。

冰心的小诗依旧围绕她熟悉的题材展开:母爱、童心、友情与大自然,文字也一如既往地娴静优美,体现了“闺秀诗人”的典型韵味。郁达夫评价冰心散文的四句断语,用在她的诗作上也同样合适:“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拓展阅读

冰心:《繁星》、《春水》

(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