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商标显著性研究
9472000000028

第28章 参考文献

一、著作

(一)中文著作

[1]安青虎:《驰名商标和中国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陈明宗:《符号世界》,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陈文吟:《商标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版。

[4]邓宏光:《商标法的理论基础——以商标显著性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丁丽瑛:《知识产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丁丽瑛:《知识产权法专论》,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董葆霖:《商标法律详解》,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年版。

[8]杜颖:《商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黄晖:《商标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1]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从识别到表彰》,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3]李明德:《欧盟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4]李明德:《知识产权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5]刘春田:《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刘孔中:《商标法上混淆之虞之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17]梅夏英:《财产权构造的基础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18]彭学龙:《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9]齐爱民:《知识产权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0]单晓光、江清云:《欧洲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21]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唐安邦:《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前沿问题与WT O知识产权协议》,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3]王瑜:《从普通商标到驰名商标》,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4]王苏、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文学:《商标使用与商标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6]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7]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8]余俊:《商标法律进化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9]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郑成思:《知识产权——应用法学与基本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1]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2]曾陈明汝:《商标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左旭初:《中国商标法律史(近现代部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二)译著

[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2][法]尚·布什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澳]彼得·达沃豪斯、约翰·布雷斯韦特:《信息封建主义》,刘雪涛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4][美]谢尔登·W.哈尔彭、克雷格·艾伦·纳德、肯尼思·L.波特:《美国知识产权法原理》,宋慧献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5][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美]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美]A.P.马蒂尼奇:《语言哲学》,牟博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9][美]罗伯特·P.墨杰斯等:《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齐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苏珊·K.塞尔:《私权、公法——知识产权的全球化》,董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谢祖钧、孟晋译,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3][美]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 H.麦克林:《认知心理学》,邵志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美]约翰·G.斯普兰克林:《美国财产法精解》,钟书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美]A.爱伦·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黄祖辉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日]纹谷畅男:《商标法50讲》,魏启学译,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17][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18][澳]布拉德·谢尔曼、[英]莱昂内尔·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英国的历程(1760—1911)》,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三)外文著作

[1]Charles Gielen,Vervena Von.Bomhard,Concise European Trade Mark and Design Law,2011.

[2]Bently Lionel,Sherman Bra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Doris E.Long,Washington,D.C:The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Inc,1993.

[4]P.H.Matthew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5]Arthur T.Miller & Michael H.Davis,(影印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Jeremy Phillip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7]Samuel Pufendorf,on the Duty of Man and Citizen According to Natural La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二、论文

(一)中文论文

[1]邓宏光:《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应当缓行》,载《法学》2010年第2期。

[2]丁尔苏:《论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3]杜颖:《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保护论纲——兼评商标法第三次修订》,载《法学家》2009年第3期。

[4]杜颖:《商标纠纷中的消费者问卷调查证据》,载《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1期。

[5]杜颖:《商标淡化理论及其应用》,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6期。

[6]冯晓青:《商标法第三次修改若干问题》,载《中华商标》2007年第4期。

[7]卢德平:《皮尔士符号学说再评价》,载《北方论丛》2002年第4期。

[8]彭学龙:《商标法基本范畴的心理学分析》,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9]彭学龙:《商标显著性新探》,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2期。

[10]彭学龙:《商标显著性探析》,载《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12期。

[11]芮松艳:《试析地名禁用条款及其相关问题——云南红河光明股份有限公司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撤销行政纠纷案》,载《中国发明与商标》2003年第3期。

[12]商伟:《商评委就“国”字头商标形成审查意见》,载《中华商标》2009年第11期。

[13]唐荣娜:《对在先使用的普通未注册商标的司法保护》,载《人民司法》2012年第3期。

[14]唐艳:《知识产权私权话语表达之探讨——以对〈TRIPS协定〉“private rights”的翻译为切入点》,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4期。

[15]王春燕:《商标保护法律框架的比较研究》,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4期。

[16]王涌:《寻找法律概念的“最小公分母”——霍菲尔德法律概念分析思想研究》,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

[17]吴汉东:《关于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再认识——兼评“知识产权公权化”理论》,载《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18]尹西明:《商标淡化侵权构成要件辨析——兼论我国商标淡化侵权的立法完善》,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2期。

[19]袁咏:《数字著作权》,载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张淑亚:《从商标权的私权属性看商标法》,载《中国商贸》2011年第18期。

[21]张今:《未注册商标保护的法理思考》,载《中华商标》2007年第2期。

[22]张林:《词语商标显著性新探——对商标显著性的“弗兰德利分类法”的不同理解》,载《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4期。

[23]张林:《标示来源功能与商标显著性——兼与彭学龙老师商榷》,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24]凌斌:《肥羊之争:产权界定的法学和经济学思考——兼论〈商标法〉第9条、第11条、第31条》,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

(二)英文论文

[1]Barton Beebe,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rademark Law,2004,Vol.51.

[2]J.Susan Becker,Public Opinion Polls and Surveys as Evidence:Suggestions for Resolving Confusing and Conflicting Standards Governing Weight and Admissibility,1991,Vol.70.

[3]Henry G.Bisgaier,Monroe E.Price,Quality Control and the Antitrust Laws in Trademark Licensing,1963,Vol.72.

[4]Stephen L.Carter,The Trouble with Trademark,1990,Vol.99.

[5]Michael H.Davis,Death of a Salesman's Doctrine:A Critical Look at Trademark,1985,Vol.19.

[6]Paul J.Heald,Robert Brauneis,The Myth of Buick Aspirin:An Empirical Study of Trademark Dilution by Product and Trade Names,2011,Vol.32.

[7]Jacob Jacoby,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rademark Law:Secondary Meaning,Genericism,Fame,Confusion and Dilution,2001,Vol.91.

[8]Jennifer E.Rothman,Initial Interest Confusion:Standing at The Crossroads of Trademark Law,2005,Vol.27.

[9]Elizabeth.Karnezos,Trademarks:A Social Perspective.Jan M. Broekman,Francis J.Mootz III,London:Springer,2011.

[10]Thomas R.Lee,Eric D.Derosia,Glenn L.Christensen,An Empirical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Analysis of Trademark Distinctiveness,2009,Vol.41.

[11]J.Thomas McCarthy,Dilution of a Trademark:European and United States Law Compared,2004,Vol.6.

[12]J.Thomas McCarthy,Proving A Trademark Has Been Diluted:Theories Or Facts?2004,Vol.41.

[13]Kenneth L.Port,Trademark Dilution in Japan,2006,Vol.3.

[14]Michael Pulos,A Semiotic Solution to the Propertization Problem of Trademark,2004,Vol.53.

[15]Artemio Rivera,Testing the Admissibility of Trademark Surveys after Daubert,2002,Vol.84.

[16]Edward S.Rogers,Comments on the Modern Law of Unfair Trade,1909,Vol.3.

[17]Frank I.Schechter,The Rational Basis of Trademark Protection,,1927,Vol.6.

三、辞书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2][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词典》,李双元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3]Bryan A.Garner,New York,Thomson West,2004.

四、资料汇编

[1]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外国商标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十二国商标法》翻译组:《十二国商标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郎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4]中华商标编辑部:《环球资讯》,载《中华商标》2011年第1期。

[5]曹中强、黄晖:《中国商标报告》,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6]Trade-mark:Hearings on H.R.9041 Before Subcomm.on Trade-marks of the House Comm.on Patents,75th Cong.3d Sess.6(1938).

五、电子文献和数据库

[1]梅夏英:《当代财产权的公法与私法定位分析》,http://www.civillaw. com.cn/article/default.,下载日期:2013年12月10日。

[2]那日苏乔军:《“CYTS”与“CITS”不相近似中青旅一审打赢英文缩写注册商标行政案》,http://www.legaldaily.com.cn/bm/content/2003-07/31/content_40539.htm?node=9,下载日期:2014年1月10日。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http://www.gov. cn/zhengce/content/2014-01/10/content_8171.htm,下载日期:2014年3月1日。

[4]张维博:《华商网:十大政策促使西咸一体化进入发展快车道》,http://news.hsw.cn/system/2011/08/31/051089065.shtml,下载日期:2013年7月11日。

[5 ] J.Thomas McCarthy,McCarthy on Trademarks and Unfair Competition,http://international.westlaw.com/find/default.wl?bhcp=1 &db=119215 & docname=MCCARTHY,下载日期:2013年11月20日。

[6]INTA Emerging Issues Committee,Use-Based System Subcommittee,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Use-Related Requirements for Issuance and Maintenance of Trademark Registrations,http://www.inta.org,下载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六、报纸

[1]宋杰:《认清知识产权“私权”属性及本质》,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7月4日。

[2]蒋璟璟:《是非“莫言醉”,成败犹未知》,载《华西都市报》2012年10月30日。

[3]王政:《联想为何换标识》,载《人民日报》2003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