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书香国税
9468400000034

第34章 也说读书

刘宏绩,男,汉族,1970年生,甘肃静宁人。农民出身,大学毕业后再没有正经读书学习过,虚掷光阴,一事无成。自知才疏学浅,不敢投稿。响应组织号召,硬着头皮凑成两篇所谓文章,望列位看客也硬着头皮读完。

刘宏绩

多年前,看到电视上采访陈道明,谈到读书,他一本正经地说:“人,怎么能不读书呢?”我当即大笑不止。当时我正值青春叛逆期末端,而且自从上学以来读了N多假大空书籍,就连大学期间的所谓专业书籍,也有不少是滥竽充数之作,譬如《中国物价学》等等。那时对读书可谓没有任何兴趣,颇有反智主义的倾向,对后现代主义的各种主张也频频颔首。所以听到一个影视明星如此说道,禁不住仰天长笑,窃引以为恶俗之标本。

更有一回,老家来了个朋友的朋友,其父为某大型垄断国企的头儿,初识,觉得此人老实忠厚,谈吐亦平淡无奇。朋友介绍说他已经出了若干本书,瞬间肃然起敬。随即索要作者签名赠书,回家一翻,什么《知本时代已经到来》,什么《读书就是发财》,诸如此类,看完题目强忍恶心继续看下去,忍不住脏话了——狗屁不通。后来听朋友说,此人尚未就业(当然就业对此类人来说不是个什么问题)。他爹有钱,能从出版社买来书号,自己包销。

自此,逢人便贩卖读书无用论。听到别人茶余饭后谈历史,就引用鲁迅先生的话,中国几千年来的书就写着“吃人”二字。听到别人谈人生百味,就引用古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听到别人谈哲学,就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于引用王朔的所谓名言,“无知者无畏”。然后,洋洋得意一番,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扬长而去,虽说是反对读书,但不无卖弄之意。

人生若白驹过隙,忽而而已。更何况年少轻狂能有几时?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惯看秋月春风。年届不惑,突然觉得很多事反而越来越不明白。工作中有很多业务问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连擅长的海阔天空瞎扯也渐成看客,眼睁睁地看着后辈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竟然无处下嘴。很多新鲜词汇、诸多新鲜主张、许多历史掌故,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文盲。静夜思,鲁迅的吃人理论,那是在他极其深厚的国学底子之上得出的结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如果人类不思考,上帝只有悲哀了;“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那是苏格拉底对于人类的终极问题无解而自嘲啊!至于王朔的“无知者无畏”,那也是有话语权者的一种调侃啊!

是读书呢还是读书呢还是读书呢?

关于读书的好处,古今中外,汗牛充栋,无法细说。当然最扯淡的当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格调最为下作,把人类的精神活动与生理冲动混为一谈,把仰望星空的崇高与繁衍后代的本能搅在一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靠谱,没有知识的积累,恐怕我们还在茹毛饮血呢!但是人类的进步一般来说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们操心的事情。“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这个更靠谱了,你想想,读一本好书很可能是与人类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头脑之一进行对话,这样的益友哪里去找?你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对话,啥事弄不明白?还犯得着去QQ交友吗?

这些都不是我心目中最佳的答案。只好自创了,套用登山界的名言——因为山在那里。

因为书在那里。有些人喜欢看电视剧,更多的人喜欢流行音乐,还有人喜欢看什么婚姻速配之类的节目。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些电视剧的编剧可都是读过文学经典的,甚至有些只是读了点儿皮毛而已,可是就已经足够贩卖了,吸引眼球而且赚大把的钞票;那些流行音乐的制作人可都是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功底的,有时甚至能从他们的旋律中闻到古典大师的味道;那些婚配节目的主持人至少都得把相声大师的经典放到床头,不然何以妙语连珠?

因为书在那里。无数的人类智慧固化在书本里,多少的风花雪月散落在书本里,世间万象、人生百味都在那里静静地等着你去发现、去体味。胡不读书?狗尾续貂,《中国物价学》、《知本时代已经到来》之类的也在那里等着你,可不要上当。

下次如果有人采访我,我也会一脸严肃地说:人,怎么能不读书呢?

作者单位:兰州市国家税务局